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物传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中历史是文科学科里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当中有很多的人物传记相关的历史知识,教材当中以人物传记书写题材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对所处时代的贡献。本文以人物传记在高中历史的应用进行研究,研讨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人物传记战略和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人物传记;历史
人教版教材被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对于高中历史来讲,人物传记的文学体裁是必不可少的,最早运用人物传记的文体形式的书籍就是《资治通鉴》,直至现在《资治通鉴》都被称为史诗级的巨作,其中的原因不仅是每一个人物的故事,还有人物传记写作方法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写作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对所学人物的性格、精神和人物所处年代的形式。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发这种文学体裁的课程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更有效地实现计划的教学目标让课堂变得有趣、有深度、有灵魂。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关注,在探索如何将传记运用到实际的历史教学当中,就应需要先对关于人物传记的现状、概念、作用、特点、类型等一系类特色有着清楚地了解。
一、人物传记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探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人物传记的发展史、对比、文本、写作实质等。与高中历史相关的探究在于教学资源的开拓运用、人物传记教学的价值、人物传记与高中历史教学探究三个方面。
(二)国外探究现状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和西方文学家,都早于我国意识到人物传记在高中历史教育当中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在美国出台的相关文案当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年代、不同区域的历史典型代表人物和重大事件,让学生能辨别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且能够进行叙述,让学生通过人物传记的方式清晰地了解本国的著名人物。
二、人物传记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今我国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和我国当下时代的学生,有着很长很长时间线的间隔,所以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难度。针对这点老师可以把书本上原有的历史知识通过人物传记的方式生动形象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用听故事和读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到所学课题的历史情境当中给学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克服难点,深刻理解历史知识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注定不可能重新上演的,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具有一个固有的特性就是“过去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对于难点和重点的理解是必然会有一点的难度和阻碍,这时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工作,上课的时候可以以人物传记为主题,用讲故事的方式缩短学生内心和历史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向学生们展示当年曲折的历史情形,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达到突破学习难点和重点的问题。
(三)充实教材和教学方式,加深知识理解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新的政策提倡教师不需要对教材完全依赖,因为教材虽然可以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引导学生,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该把教材和现代科技融为一体,打造出现代化教学方式,在过去老师都是以口述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述典型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贡献。现如今老师们可以通过给学生们观看人物纪录片的形式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兴趣,在观看纪录片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该历史人物作出了哪些贡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这种方式还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三、人物传记的特性和分类
(一)特点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不断完善,历史课程的资源极其丰富,而历史课程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特点,教师们想要在日后的历史教学上更加游刃有余的前提就是必须认识到这种特点,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客观性、文学性、通俗性、全面性,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特点。1.客观性。“人物传记”描写刻画的人物和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一定都是在历史的洪流当中真实存在过的,都是有迹可循、有据可依的,任何艺术加工都是对人物传记客观性的破坏。上文当中也提到过“历史”一定是过去发生的事,它注定和人们当前的生活是存在一定距离的,人物传记的应用掌握好,就等于是帮学生打开了学习历史的大门,让学生可以正确看待评价历史人物和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件。2.通俗性。“人物传记”通常用语都比较通俗、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写作风格和小说有一定的相似度,相比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录更有趣、不那么枯燥无聊,这一特点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唤醒读者内心的同感引起共鸣,课堂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让历史课变得更加易懂。例如,在简述抗日战争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收集一些目击者采访的视频,通过画面和受害者的娓娓道来,让学生身临其境。3.文学性。“人物传记”是一种写作方式,它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以内的写作形式,其本质就是作者在秉承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进行文学加工,最终以生动形象的特点呈现给读者的文学写作手法。如被广大学者熟知的梁启超先生,他所著的《李鸿章传》当中为了反映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欺凌中国的情况使用了很多文采飞扬、气贯山河的词汇和句子,这些词汇和句子可以充分地感染读者。在高中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富有文学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体会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4.全面性。“人物传记”的书写形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面性,这一点可以充分全面地刻画出所写人物的人生经历、所写人物参与的重大事件以及所写人物对当时社会的贡献。比如罗斯•特里尔在200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这书主要从思想、政治两个角度讲述了毛主席的一生,用优美流畅、生动的风格,使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清楚明白,同时也关注了毛主席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对于人物和情景的分析也是炉火纯青,引导读者体会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故事”的曲折,并且据此更具体地描绘出了作者脑海中想象的“毛主席画像”。
(二)分类
1.按写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他传、自转和口述自转三种。他转,顾名思义就是作者为别人作传,比如前文提到过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而自传就是作者为自己作传,如海伦凯勒著作的《我生活的故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转》。最后一种是口述自转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传主口述,由他人代笔的方式,比如《胡适口述自转》是由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保留的胡适手订的残稿融合以后出版的书籍。2.按载体分类,可以分为画传、传记和传记片,其中画传是以图片为主体,通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出刻画人物的面貌、经历、贡献……,而传记就十分普遍了,之前提到的传记、画传、传记书都可以被称为传记。传记片是一种以人物的人生经历为主体的影视作品。
四、人物传记落实存在的缺陷
根据数据统计当下高中落实人物传记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着这个问题。
(一)对人物传记教学缺乏科学认识
很多高中学生对人物传记都存在着不信任的情况,他们质疑人物传记当中的客观性。他们普遍认知有限,都觉得只要把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背熟以后再配合课下大量刷题,就能搞定考试,就能考高分。看课外的人物传记书籍是浪费时间。这充分说明当前大部分的高中老师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形式当中,在新的教育改革下仍然把分数当做衡量每一个学生的标尺。而大部分学生本身就会经常从父母的口中听到类似于“不好好学习,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怎么找到好工作?”这种话,再加上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熏陶,他们的学习心态无形之中就变得功利化。平时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根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看书。不仅是学生,老师对这一教学方式也缺乏认识,我国新的教育政策已经出台,教育部门要求老师不仅要当学生的知识灌输者还要当学生的引领者、督促者,要让教授教材和课外资源开发并重,要让二者相辅相成。
(二)教师缺乏正确的实行方法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高中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老师在对课题的人物传记选取上不会掌控限度,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讲述人物传记的时候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拖延教学进度,或者有的老师在备课内容还没讲完的时候,就到下课时间了,导致课程没结束就草草了事了。以上原因也是众多老师不愿意把教材和人物传记相结合的部分原因,这样的教学太过于形式化、表面化。
(三)人物传记的应用缺乏引导性
学生想通过人物传记的渠道学好历史,那就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人物传记”是一个可以全面了解,传记主角的经历、思想、贡献展现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和事件的过程和成果的写作手法,任课老师可以借助人物传记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给学生们树立正面典型或者是反面典型,让学生从心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解决落实缺陷的措施
(一)端正对人物传记学习的态度
首先老师对人物传记教学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对新型教育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守旧地按照传统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减少在历史课堂上出现盲目刷题和“死记硬背”知识点的现象,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人物传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也能保证授课的质量,让授课能更加深入人心。而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也应该积极配合,要端正对人物传记学习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文科注重积累,所以不能只局限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和课后的刷题,还要注重课后的积累和拓展,课后刷题固然重要,但是盲目大量地刷题会占有学生的课余时间,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课余时间大量被占用,既影响学生休息又将课外拓展搁置了。
(二)精准把握相关题材人物传记
想要正确实施人物传记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要加强对相关题材人物传记的精准度,通过人物传记的教学方法尽量还原历史情境,让这种方法变成学生走向历史的桥梁。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避免出现强行“灌输”的教学方法,合理规划课上时间,在知识点的讲解当中要把时间和侧重点放在重点知识上,不能让教学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正所谓“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明灯”“教师是学生进步之路上的引导者”。历史等文综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越来越多,难免会出现知识点记忆混淆的情况,这时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思路清晰,对于知识点运用得更加精准。
(三)强化德育渗透
所以在老师授课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做好引导和德育渗透的工作,让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摆脱古板教学,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老师的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在新型教育的政策下,我国如今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只停留在文化学习上,更要注重学生心理成长和德育培养,那么人物传记就可以成为各大高中历史任课老师实施德育培养的黄金切入点,因为这个板块里包含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即使历史事件和相对应的人物距离当代人们很久远,但是并不妨碍老师们通过这个途径将历史还原,带领学生们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地探索。通过人物传记,既可以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了解人物经历,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人物在自己所处年代和社会上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同时还有很多民族英雄,这些人身上散发的个人魅力和积极正义的形象,可以为每一个“三观”逐渐成型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由此可见“人物传记”应用到高中的历史教学当中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人物传记还原历史情景
历史之所以被称为历史是由于它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当今时代跨度很大。历史上涉及到的人物、事迹以及其他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很抽象的,不够具体,如果不将相关知识展开讲解,很可能会让学生出现听不懂、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因此,历史老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情境。只有为学生建造身临其境的环境,才有可能让学生获得深度的历史思维,加深学生们对所学历史的理解。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如播放视频语音、展示图片、提供相关文献、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等,以上每个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人物传记既有真实性又有文学性,语言优美,简单易懂,尤其是长传,作者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完美的还原、思想变动、精神面貌,使历史人物形象生动真实,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或社会风貌。
六、结语
总而言之,人物传记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人物传记的形式并不仅是停留在课堂上老师展开的讲述,更是应该作为一种教学手法传授给学生。给学生一个鸡蛋,不如给学生一只会下蛋的鸡。教会学生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通过人物传记的方式有效地学习历史。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阅读人物传记的优良习惯,让学生在空闲时间也能自觉地阅读人物传记,从而在书中吸取经验教训,体味人生百态。
作者:任学谦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