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新型课程改革和素质化教育的深入落实,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种变化也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持续性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而历史作为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高中阶段而言,要尤为强调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在下文进行重点叙述,仅供参考。历史自始至终都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在培育人文素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历史课堂开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更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正确积极的三观。因此,对其课堂有效性的建设也符合历史教学的主流方向,并且也是对新课标要求的鲜明体现,教师应当予以支持并鼓励。

1对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理解

所谓的有效性教学,通常意义上是指教师在遵循基础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在有限的时间下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并完成教学大纲所设定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有效教学重点强调的部分有两点,首先是效果,也就是要保证教学的实际成效能够与理论的预期相符合,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与达成性。其次是效率,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下,充分利用课堂的资源,实现学习的最优化。而就高中历史课堂来讲,其自身有效教学的发展定位应当集中在学生的文化进步上,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新课程落实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其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首先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其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最后是思维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三个模块组合到一起,就共同构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2对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建设措施进行列举

2.1兴趣引导。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思维意识和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他们承担的学习压力和任务也较为沉重,大部分学生都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语数外这三类主科上,在历史这一类学科上所给予的注意就少之又少。有许多学生并没有对历史课堂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强迫自己将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科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只有让学生在自身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究知识才能完成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用开端引趣的方法,在正式进入到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创设有趣且生动的引入式情境,可以是对特定历史故事的讲解,也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生平的简述,或者是为学生播放纪录片和电影,或者是为学生提出与课堂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步步让学生跟随自身的脚步去探究课堂的主要问题。

2.2创设情境。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历史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的历史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理解历史的精神和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融入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中去,为学生创设具体化的场景或者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感性思维出发,认真思考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故事。例如在学习有关宋朝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宋朝的音乐,市井生活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将宋朝的民间图片展示出来,并为学生播放彼时的音乐,引导学生的思维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外部的感官刺激去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特定情绪的渲染下,形成心灵的共鸣。

2.3设计问题。问题的设定是大多数高中课堂都会用到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去探究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巧妙运用创设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秦朝的有关知识,教师可以将秦朝为何灭亡为主要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别从皇帝作为,民间发展敌对势力等等方面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不同的朝代进行比较,比如唐朝和宋朝,让学生分别分析这两个朝代的发展特点,以及背后覆灭的主要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主动学习,并且也可以塑造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能够秉持客观中正的立场,从多个层面去对比分析朝代的兴亡和更替,并总结出特点。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完善历史教学模式的应有之策。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且要认真分析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读高中历史教学的大纲和主要目标,设置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兴趣和好感。以上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且行且思。

作者:梁宗丽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