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结构”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要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历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等等,其核心任务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历史教学重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二者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教学为历史研究新成果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历史教学只有不断吸纳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才能保持它的科学性,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实现历史学研究成果与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阅了大量相关书籍的前提下浅显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还请方家指正。
1历史教学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原则
史学研究成果常研常新,历史教科书限于篇幅,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已是大势所趋,引起了教学一线老师的重视。是不是所有的史学研究新成果都适于引入历史教学中呢?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异,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过于浅显也不能晦涩难懂,否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次,坚持权威性原则。不是所有的史学研究新成果都有充分的论据,教师应该审慎选择,对于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历史问题在引入课堂教学中要审慎,更不能断章取义以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要做到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最后,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精选有代表性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阐发新教材中已吸收的史学研究新成果
2019年9月起,普通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六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是普通高中生共同基础教育课程,现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内容为例来具体分析。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总体容量较大,涵盖知识面较广,历史叙述浓缩性较强,历史结论体现“骨感美”。同时遵循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结合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增了一些旧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的部分。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了如下一段论述:“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他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历史教育的功能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浓缩性的结论,而是让学生理解这个结论的内涵。学生能否理解“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中央权力的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具体指向?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史实的补充,史料的引用是绕不过去的。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补充下面的材料:材料:“还在1860年6月江南大营覆灭后,清廷即已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8月实授,加钦差大臣衔,督办江南军务。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当月,又命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都归他节制。两个月后,又加他太子少保衔,授为协办大学士。不仅用兵方略听从曾国藩,甚至任命大员也听他的意见。”——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师:依据材料分析,慈禧太后对曾国藩集团的放手使用,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生: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地方督府的权力膨胀,中央权力下移。教师总结: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作为满清政府军事支撑的八旗和绿营,失去了军事上的战斗力,清政府不得不启用一批汉族官员,汉族官员的势力迅速增长,对清政府传统的统治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握有军事大权,甚至包括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和财政权,中央集权被削弱。对此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教材中引入的史学研究新成果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此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史实使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的清晰,选取可信的、权威的史料加以佐证,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
3多角度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融入历史教学
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2月,北洋舰队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小小的日本完胜清政府,不仅清政府没有预料到,也令欧美各国难以置信,引发了国人近百年来的思考:“哪些因素导致中国败给邻国日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中指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朝鲜爆发农民起义给日本提供了机会,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的国力,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导致了清军的惨败。任世江在《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中则从其他的视角来解读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表面上看,中日军事装备相差不多,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政治制度的落后导致军事制度、军心和民心都无法与近代化的日本抗衡。”战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新教材在本课的内容上有如下表述:“《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表述简练,但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笔者拟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补充: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对整个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30年来的洋务运动,使中国人看到民族进步、强盛的希望。甲午战争的失败无情地摧毁了人们心中的希望,这场战争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伤害。《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朝鲜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就此结束,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大国,加速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举国哗然,“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从而成为全民族觉醒的契机。甲午战败,使清政府的腐朽暴露无遗,不仅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形成瓜分中国的狂潮,也使清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进一步削弱,后来出现的“东南互保”则是有力的证明。统编历史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时序性,铺展历史的脉络。以专题方式呈现,既求通又求全,教材容量大。在一些历史问题的表述上缺乏多角度的分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入多角度分析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本教科书、几本教辅资料上,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史学研究新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不断丰富史学知识,比如阅读史学专著、期刊、杂志,浏览权威的网站,关注权威的公众号,实现与高校老师的联系互动,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教学设计除了要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依据学情,其背后还需要史学阅读的积淀。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无论是教育界还是学术界,目前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尽管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困惑,但是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进课堂是大势所趋,需要更多的学者和教育者不断的去探索、总结规律,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不断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水平,落实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任务。
作者:李艳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