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

摘要:创新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高中历史课程设置、调整知识及评价体系的主要途径,更对高中生历史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及实践探究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基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内涵、创新能力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兴趣制订教学方案,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开展拓展性课后实践,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创新教学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高中生背诵筛选出的重点历史理论知识为主,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及高中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标准,造成了学生思维僵硬,自学、创新能力下降。因此,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高中生历史个性化发展诉求为方向,从教学方案、教学模式、课后实践、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教师对课堂和教材的依赖性较为严重,造成学生思维禁锢。长时间受限于课堂和教材,不能引入教学案例,不能结合史实分析当下的热点问题,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知识体系过于单一,难以使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例如,某学校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对历史课的看法,便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基础调查,随机对本校1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汇总调查结果,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历史课堂教学方案。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高中生对历史课持接受态度,虽然厌恶和放弃历史课的高中生所占比例较少,但是真正喜欢历史课的高中生数量也不多。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历史课教学内容枯燥,知识点较多,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仅是照本宣科,不能向外拓展,等等。第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对高中生来讲,其渴望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希望在课外能够参与大量的学习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步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类型较少,同时也未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后的历史探究活动;教师多是紧扣教材讲解其中的琐碎知识点,注重分析历史军事战争、政治思想、中外交往等,这些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由表2可知,大多数高中生都很喜欢奇闻趣事、社会生活类的历史知识,对军事、政治、中外关系及文化等历史知识的兴趣并不高,许多高中生普遍认为学习分析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主旨思想等可以让其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当时历史文化,更能让其了解历史、感悟生命、思考人生,对其人格的形成等影响更大。而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因需要背诵记忆的点过多,高中生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加之内容较为枯燥,高中生对其兴趣不高。绕当前既有的几种形式进行反复组合,这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性教学的需求。这样的教学理念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会导致课堂内容混乱,且教师不能定位重点内容,学生也难以掌控重点,导致整体课堂效果不佳。

二、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性教学的目标

第一,创新思维。教师应重视高中生历史学习观、历史思维及学习内动力等,培养高中生历史创新思维、历史学习兴趣,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目标。第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教材知识观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强化高中生批判质疑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鼓励高中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高中生的探知欲,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促使其进行自我反思与创新发展。第三,创新内涵。增加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内容来引导高中生树立人生理想,让学生在学习分析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爱国精神及奉献精神,锻炼坚强毅力,培养优秀品质。第四,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横向或纵向分析比较不同的历史知识点,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引导高中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思考同一历史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其历史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答困惑。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高中生历史知识框架,提高其历史评价能力,同时锻炼观察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1]。

三、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性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兴趣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在深度研究了历史教材之后,列出详细的教学大纲,筛选出具有较强探究性与趣味性的历史知识点,把控好历史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从不同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来分析其思想观念、文学作品及生平功绩。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方式来多面化呈现历史人物及其文化思想,尤其是对后世的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高中生感兴趣的历史或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典故来培养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方案的针对性,进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

(二)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换位思考教学法、矛盾教学法及分析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创新历史课堂教学。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与文章中主要历史人物相关的影视题材,在课程导入环节播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让学生回答从影片中能够看出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和特征;当学生初步归纳完毕后,教师便可以导入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及教材中的客观性评述发表自身的意见,围绕中外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讨论。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创新性教学,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开展拓展性课后实践。以往历史课后作业以抄写历史知识点及做历史试卷为主,课后作业的灵活性及开放探究性不够。对此,教师应转变课后作业布置理念,适当增加一些具有较强独特创新性与探究实践性的作业,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训练强度。例如,可以设计3~5个话题,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论证或反驳话题,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实践经验等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拓展学生历史思维,增强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强化批判意识。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当地的历史古迹,以当地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为契机来开展区域特色化历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历史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与灵活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热情,提高历史课后作业的实效性[3]。

(四)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也是教师调整历史教学方法及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推动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教师应坚持全面性、主体性、广泛性及持续性等原则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点评。展开来说,教师应灵活运用诊断性、形成性等评价方法,了解高中生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的历史知识水平,纵向对比分析这一时间段内高中生历史理论知识水平、综合实践能力、思维品质等的变化,了解高中生历史知识框架中记忆不准确或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引导高中生调整学习策略。

四、结语

教师应正视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创新性教学策略对深化历史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教学方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等途径来提高其教学水平与质量,激发学生历史探究欲,为实现高中历史教育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少卿.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谈高一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J].考试周刊,2016(94):245-246.

[2]马婷婷.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以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8.

[3]方萱.优化思路,灵活应变: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路径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3(10):203.

作者:赵伟吉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