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历史课程的创设对高中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并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深厚历史积淀下当代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但调查发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真实的课堂呈现并没有获得想要获取的效果,原因在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方式古板,使课堂的教学效率难以提升,最终导致历史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广大历史教师积极改变自己老旧的教学理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对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近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他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的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他认为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应该相辅相成。该教育理论的提出完全符合当代教育的目标,其中不断地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刻向教师说明在教学中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其中不乏古人的生活理念,对于此教师更应该懂得变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让高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一、改善思维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研究发现,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课堂上进行程式化的教学,将本应该充满生机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渐渐变得低沉,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强调死记硬背的重要性,完全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在其中的重要性,不明白只有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才能从根本上热爱历史。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教师讲解历史应该从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发起点,运用理性的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还需要站在情感的角度分析属于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应该从鸦片说起,向学生说明鸦片的危害和发展,以此为起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渐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西方国家想要将鸦片作为侵略中国的一个借口或者说是一个跳板,是他们恶意通过这种卑鄙的手段实现自己肮脏的侵略目的。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述犹如听故事一般剥茧抽丝,明白鸦片战争是英国和中国在争取贸易权。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当不同的学生积极地将自己对待这段历史的看法说出来,教师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情绪被带动,仿佛身临其境地面对鸦片战争,同时对清政府的无能感到悲愤和屈辱。教师多维度地将历史事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历史事件的评判。历史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思维方式,而不是将自己的看法固定在学生的脑海中,从逼迫学生学习到引导学生学习再到学生主动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参与学习
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就是依据历史概要和经验,让我们后来人汲取其中的精华,学以致用,对当前的生活做出指导性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摒弃那种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将其中的内容与现实进行比对,使学生理解历史课程的真正意义。例如,在教学“古代的经济政策”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询问学生:“大家觉得现在社会中的农民、商人、政治家这些角色是怎么出现的?”然后让所有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础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说:“这是从古至今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出来的,随着社会的需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角色。”有了一个学生的带头作用,其他学生会踊跃地发言,待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教师接着向学生讲述古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并将学生分组,使其代表不同阶层,如平民、商人、士大夫以及官员等。然后教师再依据具体的经济制度来分配经济生产与发展任务,如平民和商人以纳税为主,士大夫和官员以调控经济和管理市场为主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协作以模拟古代市场,使其充分了解古代的经济政策制度。教师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举办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更好地呈现在这种经济制度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三、设置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便出现了创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以学生为基础,导致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创建问题的时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死板的问题变得生动起来,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回答,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设置的问题进行教学,方便学生从问题出发深入理解问题背后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简单地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讲述一遍,接着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如果你们处于当时的年代,会希望政府做出怎样的变革呢?”然后给学生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自由讨论,并总结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该问题的设置是将学生当作主人公进行提问,学生处于这样的角度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如何对待这样的事情,情不自禁地便参与进去。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给出自己的有关看法:“首先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和清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列强对国家的侵略都有关系,在二者的推动下被迫出现这样的农民群体。”对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但到第二个问题学生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清朝应该积极推进改革;有的学生认为清朝应该被推翻,不破不立;有的学生还认为花钱吸引大量国外的人才推动新思想的融入,在变革中影响农民的想法。总之,学生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氛围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愿意主动地进行思考,愿意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提问方式,从各种角度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课堂是鲜活的、有意义的。
四、借助微课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由于历史中存在的事件与现代的生活、环境有极大的区别,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不同的人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直观地让学生融入当时的社会情境,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究事情的真相,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观看视频影像以及相关的文物图片,对历史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提高其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视频影像让学生观赏,比如为学生播放“大秦帝国”中商鞅变法的一些片段,在此基础上将著名学者对“商鞅变法”的讲解视频也播放给学生。有了直观的视频影像,学生对历史中秦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接着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当时的社会去细细体味商鞅变法的意义。接着教师给学生解析视频后,可引导其从商鞅变法的目的、变法后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商鞅的评价等多方面详细讨论此话题。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视频的一些看法,有了视频课堂的展开,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极大地培养其史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放弃一些老旧的教学模式,脱离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采用学生喜欢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转变自己陈旧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如此才能激活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方彦寿.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园(10):73.
[2]姚婵.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69.
[3]杨为林.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17.
[4]周渊海.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新课程(中),2015(32):56.
作者:王传文 单位:安徽省定远化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