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作用,接着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史料实证的兴趣;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史料实证学习效率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小组合作学习
史料实证是研究、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史料实证素养是学习、研究历史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回归当时的历史环境,搜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资料,对已知的史料进行严谨、周密地分析,重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历史见解及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素质教育、新课改、高考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亟须师生合力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有效获取史料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无论哪个领域,相关历史信息的获取及实证都尤为重要,这是开展学习和研究所借鉴的原始依据。在学生辨析史料的过程中,史料实证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其搜集、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它成为教师遵循的教学理念时,恰好满足了新课改、高考改革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初衷。
(二)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若直接将史料讲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机械化、硬性地被动接受,虽然实现了信息的机械化存储,却不会对其加以认真思考、探究。而史料实证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自主进行史料搜集、甄选、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得到培养[1]。
(三)促使学生真正领悟历史学习的真谛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好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尤为必要。只有具备了史料实证素养,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获取史料并分析辨别其可信度,而且能全面、正确地解读历史,领悟历史学科的真谛,继而推进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2]。
(四)推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史料搜集引入历史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不是所有的史学资料都是绝对真实和完善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不完善、不确定的,有的甚至会歪曲和篡改历史,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课本和其他学习方式进行史料的辨别、确定和研究,继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此外,在学生将历史史料与客观现实衔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及价值观都会得到增强,推进了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实证是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意识,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利于学生实证意识的形成。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将知识全部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忽略了史料实证的教学理念,就算实施史料实证教学,也仅仅是形式上的分析和判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实证意识,就必须秉承史料实证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白实证才是破译复杂历史的大锁,从而让学生提高史料实证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来源不同的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照史料类型可以将搜集到的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影像史料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不同史料进行实证,在实证、互证中提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其正确且良好的实证意识。例如,在讲授“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与代议制有关的文献史料,并试图探解这种制度产生、发展的原因,课中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史料进行辩论,其中《大宪章》记载:“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学生依据这段文字史料分析出英国王权在逐步削弱,有些学生在《英国史略》中查出查理一世魂丧断头台的史料内容预示着共和国成立,学生认为这是英国制度的大变革、新制度统治确立,丰富的史料资源成为学生借鉴的素材,学生只有进行深刻的史料实证,分析史料并明辨其真伪,构建新型、全面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论由史来,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学习思维。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史料实证的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丰富多样的史料视频,视频蕴含与所授新知相冲突的内容,设置一定的悬念。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这个事件又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你能收集和运用哪些史料来实证你的观点呢?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悬念化成学生努力探究答案的无限动力,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加强,为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关于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思考都有哪些因素推动的爆发。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1919年5月4日后发行的报刊,以及当时参与的有关人物(如罗家伦、傅斯年、陈独秀)发表的言论,进而分析的影响,并将结论与教材中的结论想比较。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探究史料的兴趣,使其形成独到的历史思维。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史料实证学习效率
为有效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学习的效率,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以小团队展开学习,组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史料并认真实证,在小组长带领下组员共同对史料进行汇总、筛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辩证,让每位学生在史料辨析、实证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证素养[3]。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史料及文献,并归纳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内容;第二小组收集辛亥革命相关的视频和影像史料,了解整个辛亥革命的过程;第三小组从社会习俗变化的角度搜集有关史料,了解辛亥革命对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通过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知道了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奋不顾身进行反抗,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及近代中国进步形成了更广泛的认知,促进了实证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通过高考试题,提升学生对史料实证的运用能力
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的历史。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史料分析在试卷中的比重日益显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2010年到2019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新课标卷的历史主观题中选取题目,加强学生史料实证题目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判断,认定历史事实;使学生能在不同形式的史料,如数据型史料、图片型史料、文字型史料中提取到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史料辨析、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重构历史;促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史料,运用史料说明、解释问题,切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运用能力。例如,在2018年全国高考卷中,开放性试题文献史料为杰克•戈德斯通提出的观点:“立足于世界历史的视角,我认为西方之崛起发生的时间较晚,究其原因在于其他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结果,而不单纯于欧洲本土发展的成就。”学生依据史料结合自身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实证辩论,深刻评析了西方崛起的原因,学生用观点实证了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借由史料实证题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运用能力。
(五)借助互联网,不断拓宽历史史料内容的广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互联网搜集和整理史料,并汇总形似和对立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使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讲授明清历史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搜集素材并精心制作成微视频,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复原和再现,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产生了自主探究历史真相、分析历史发展规律的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将中西方历史的发展加以分析和对比,明朝建权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确定中央集权制,国家主权、实权高度集权于君王手中;而对比于相同时间段的英国,发生了集权制的历史性大变革,国王的权利逐渐削弱,资产阶级势力迅速发展壮大,英国资本主义道路领先一步。恰是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制度不断强化,致使资本主义没能得到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加之“闭关锁国”外交政策的约束,我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形成了巨大的落差。突破常规教学的束缚,将历史史实借助互联网实现多重知识的链接,不仅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时间和事件的史实形成深刻认知,激发其学习历史史实的兴趣,而且通过与其他历史史实的对比分析论证,有效提升了历史学习的实效,促进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语
史料实证的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根本途径。在史料实证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尝试新型、有效的实证教学模式,在史料借鉴的基础上解读明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以史引论的史料实证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军.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35.
[2]张荣.培养史料实证能力提升历史核心素养[J].教学理论,2019(17):95.
[3]林日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35-136.
作者:叶健飞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