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提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提升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是立德树人。而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加快改革步伐,将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改革目标,通过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以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动机。本文主要介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课堂改革措施,期望对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主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这个目标,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1]。一般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常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历史。这种方式的弊端非常多,比如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对历史认识停留在表象,以致没有掌握历史核心理论和核心思维,历史学习方法不够正确,历史解释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等。这严重阻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很难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违背课改要求。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主要是由教师灌输知识,讲授教材内容,使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的意义不大,反正教师讲的课本上都有,只要翻一翻教材就可以了,在课堂中很少思考。学生的历史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缺乏对历史的深入认识和个性化的历史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较低,没有形成用史料证实历史的意识,未能掌握揭示历史发展的科学观点和有效方法。这样常常会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以史为鉴,也不能用历史蕴含的思维和品质来解决现实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完成育人目标,无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教学目标存在脱离现象。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是被动接受知识,对历史的认识完全依赖教师,自身能力和历史的认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构建正确历史认识的关键,也是实现历史育人目标的基本。只有在历史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每个时期的历史都有其自身特点,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否则就会使人们对历史的分析出现偏差。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就能抓住时间和空间要素,在分析历史的时候,将其置入原本的空间框架,明确历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人物、事件、现象等,运用辩证统一的思维解释历史事件,这对现实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启发,解释社会现象时将其放到具体的时空,避免出现错误认识。历史是发生在过去岁月中的事件和现象,历史研究不可能回到过去,这就需要通过保留下来的史料来进行分析。史料中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所以要在历史学习中提高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防止虚假史料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不正确的方向上,对历史形成错误的认识。史料实证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史料搜集和分析能力,在历史解释过程中无限接近事实,逐渐形成辩证地评判现实的能力。此外,教育教学致力于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才,高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才能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人文素养,树立社会责任心,主动承担起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使命。

三、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课堂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感染下,主动投入历史探究,在独立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正确的历史认知。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或者历史影像、让学生编排历史剧、创设有趣且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等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表述演变成一段段形象饱满的历史场景,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拓展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在历史资料中,学生能更好地获取历史知识,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逐渐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史料搜集和分析求证的意识,通过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史料分析,提高历史解释能力,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解释历史,从历史中引入现实问题,利用科学的历史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部分历史知识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历史课堂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可以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和图片,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这些史料记录了日本残暴的侵略行为,在史料的直观影响下,学生会更接近历史,在视觉和感官的冲击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醒家国情怀,内心触动也会比较深,从而树立远大抱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思考和讨论中获取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方法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搜集史料,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认知冲突。有些史料有出入,这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辨别史料的真伪,用大量的史实验证史料,答疑解惑,在解决问题中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自身努力来解释历史,认识历史本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讲解“伟大抗日战争”时,教师要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他们搜集日本侵华的史实,如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在史实的基础上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讨论日本为什么要侵华等。合作学习完成后要展示成果,让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师生共同探讨,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意见和看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教学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方法就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历史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将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评价对象,注重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等。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学生还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发现历史学习问题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来激励自己,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和感悟,在主动学习中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课堂改革要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想转变历史教学理念,需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在学习中对历史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论,用史料验证历史事实,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去解释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2):44-49.

作者:陈发金 单位: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