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文章从三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具体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技能、情感合一的教学价值追求;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学生有效评价机制,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初高中课堂有着明显的差别。初中历史课堂知识点较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高中历史课堂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兴趣有所下降。高中历史是初中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完善历史知识的结构,开拓和培养其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作为年轻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教材,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向同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借鉴经验,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一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首要考虑的因素。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技能、情感合一的教学价值追求。通常情况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可设计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一般要围绕知识要点,指出学生需要具体掌握的知识点。二是过程与方法。结合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及升华[2]。以“辛亥革命”为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结合背景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与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经过、失败的基础上认识孙中山先生愈挫愈奋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民主革命先驱的崇尚之情。此外,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可以采取先分解后综合的方式,理清思路,从整体考虑进行整合。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演员,如何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演绎感动底下的学生,需要真本事。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课前导入至关重要,一定要新奇,而且要简练,不能太烦琐,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比如,在讲到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法国的民主历程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一张年轻的具有欧美气息的帅哥图片———法国总统马克龙,让学生猜猜这是谁,简单的一个小小的设问,便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学习打好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绝不能搞一言堂。当下主张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这需要教师转换思维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教学,脑子动起来,就没那么容易走神,也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讲授法国民主进程这节课时,笔者在课程中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如法国帅哥总统马克龙有无实权,能否直接发出轰炸别国的命令。作为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就是故事的穿插。这也是笔者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而在进入高中课堂时,知识点较多,这是在考验笔者如何既能讲授知识点,又能通过穿插小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讲授英国的制度创新时,提到英国《王位继承法》中的一条规定,继任王位必须要信奉新教。对于新教,学生认知不熟,结合网上的资料信息,给学生穿插了一个关于宗教不同派别等同于分家的小故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知道了不管哪个宗教派别,其实从源头上说它们祖上都是一个祖宗。利用这么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把注意力引回到课本上。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课堂,必须建立一套合适的评价机制。这个机制的内容可以初步由教师设置,大致可以从课堂纪律、讨论情况、学生发言、作业完成度、考试成绩、奖惩措施等方面来制定,评价机制大致出来后,先试行再和学生进行定期总结,不断改善这套机制。这个评价机制,需要由师生共同制定,不能教师单方面制定,评价过程应该是不断改善、进步的过程,且评价的宗旨应该是以奖励为主[3]。通过这种评价机制,尽可能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中才能更好地针对大部分的学生,采用更适合学生的上课模式,最终提高课堂有效性。
四、结语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一个年轻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长期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课标出发,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认认真真地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李贞.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分析[J].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5):108.
[2]王文武.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师,2016(11):146.
[3]张敏.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07.
作者:陈娟 单位:莆田华侨中学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