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寻

摘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需在仅有的课时完成非常多的知识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更加有效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不仅是对教师,同时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更大挑战与更严格要求。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以有效教学策略为探讨方向,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积极性

化学知识的零碎性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困难重重,因此学习兴致不高,越来越多老师认为高中化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验的重要性,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记忆起来困难,而且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提不起来,抽象的化学概念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够透彻,缺乏使用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皆与化学密不可分,身上的衣服,鞋子,洗发水,化妆品,餐具等。不仅涉及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大的方面,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小妙招,小常识也常常隐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现阶段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点讲解,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贴合生活经验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了解知识的内驱力,比被动式的教育方式所获得知识更广泛、更迅速、更深入。教师不妨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加会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合理选择饮食这一小节时,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细节进行举例: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将菠菜与豆腐一块做菜。苹果切开一段时间后,曝露在空气中的切口为什么会变色。为什么维C泡腾片不能用热水泡开。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有趣的猜想,让自告奋勇的学生畅所欲言后,再对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进行详细的解释,以此来展开的化学课堂,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化学素养,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实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实验手段的应用。任何理论的获得必须是经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思路、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这几个过程。不经过实验就得出的化学结论是不存在。所以,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教师不能闭门造车,应重视化学课程实验模块的设置,就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的认识与了解,在提高了动手能力的同时又会获得完成实验、验证理论的成就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能带来的结果。比如,在《油脂》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针对油脂应用中的皂化反应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运用皂化反应制作肥皂的原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计算用量与反应比例,观察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来验证皂化反应。在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时,只是通过概念的讲解,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仍处于懵懂的地步,不能对概念有一个直观形象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一些金属的活动性规律。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概念直观化

高中化学知识已经不同于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对化学更进一步、更深入的解释。而化学反应的分子、离子等运动是在微观层面进行的,宏观上并不表现出来。所以,对一些反应的原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就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抽象化概念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会发觉化学学习越来越吃力。如何将抽象化的概念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之一。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具体,抽象的概念通过Flash等动画手段的演示也变得直观形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变得轻松简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师的教学,同时也让教学方式变得轻松有趣。例如,原电池的电子移动规律,只是通过定义理解,难免会似懂非懂,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对电子运动的方向及渠道会更加清晰明了,对定义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加成反应,只是通过方程式及概念的记忆,学生对加成的机理并不明白,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聚合反应概念的理解。应用多媒体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活动,积极运用多媒体加深对化学的认识等等都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张兴龙 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秀玲.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2(6).

[2]舒义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途径[J].学周刊:b,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