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教学与方法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往比较偏重于知识讲授型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如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新课标的推出,对高中化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课堂;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实施后,原有的教材被替换,教材重新编排,这对于数年来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影响很大,新的挑战摆在了高中化学教师面前。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和开展新的教学方式。
一、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并且还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思考问题;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牢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另外,在每节课结束或每一个章节的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内容,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将重要的知识点罗列出来。例如:化学方程式、一些特殊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殊的化学反应现象和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等。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出遗漏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慢慢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师生虽然也有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属于学生被动的互动,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只能在教室预设好的思维轨道上进行[1]。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开展师生间的新型互动模式,首先,必须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和学生的同等地位,这样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其次,教师要认真备课。因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像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课堂,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对知识点了解透彻。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虽然在新课标下应推行互动交流式教学方式,但教师还是要保证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与课本知识偏离较远,但又有学生想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下和学生交流探讨,课堂上要以课本知识点为主,保证互动式的教学走向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方向。
三、将实验引入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标的课程设计更加注重实验环节。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2],所以,教师应将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采取实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即将要讲的内容和化学反应进行实验演示,例如,钠在水中的“燃烧”、银镜反应、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的现象等,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揭示这些化学反应的原理和那些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将化学实验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牢牢记住课堂上的知识,同时还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
四、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知识不能与实际生活脱离,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引出问题,例如,在一战中,德国军队使用了一种有毒的化学武器,这种化学武器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然后让学生通过以上的描述来判别这种气体。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加深学生对这种有毒气体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解释,探究其原因。例如,水壶时间长了产生水垢可以用醋消除,鱼刺卡喉咙喝醋可以解决等。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满足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需要,使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作者:贾洪翔 单位: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文俊.怎样做好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互动[J].考试周刊,2010(4):172.
[2]徐仲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