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浅谈(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教学浅谈(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化学教学浅谈(10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营造学生研究性学习氛围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所有学习领域,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所赞赏。因此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快转变角色,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回归课堂本色,突出课堂主人———学生。所以教师在指导、辅导、引导、诱导和疏导重点和难点的时候,不能一味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而要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从而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并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改变观念,教学设计与思考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再不能以老眼光、老思路灌输学生,要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即自主、合作与研究性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然,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必要的,不但不能削弱,还要加强。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都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下面结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谈一谈研究性学习氛围的营造,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化学新旧教材有很大区别,新教材较旧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版面设计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图文并茂,排版生动活泼,配以大量彩图、照片、卡通画,增强可读性和可视性;二是新教材对知识结构的编排有创新,更科学、合理的新教材编排更符合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筛单到复杂、由感知到理解的认识顺序,充分体现知识的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新教材更贴近生活、环境、科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四是更重视实验,更贴近生活实际。同时,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删去了某些偏、繁、难、旧的教学内容,相应地增加了一些实验内容。如《碱金属》一章原先安排演示实验8个,现在安排十多个。其他各章演示实验也有所增加,学生实验由原先的必做7个,选做1个,增加到必做8个,选做5个,同时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6个。这样调整一方面体现了化学学科实验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步骤,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

二、根据新教材特点营造学生积极研究性学习氛围

根据新教材设计意图和编排特点,研究性学习中应着重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其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经历,获得感悟,从而内化与提升对探究的理解。当然,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还要注重探究结果。因为没有结果的探究是不完整的探究,过程与结果并重。如新教材第二章《碱金属》在内容表达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一预测—实验—讨论归纳”的编排思路。因此教学中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最终提炼出碱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展示与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态度,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并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逐步养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自信,促进学习效率提高。

三、根据新教材中编排的实验营造多种研究性学习氛围

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了多项实验内容,即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课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如研究性课题活动:电池与环保,在学生开展活动之前,教师不做任何提示,但要时刻注意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做阶段性引导。第一阶段,可能少数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科学实践思路和方法指导,确定方向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并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结合创造能力解决问题,使研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此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究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通过动手学生自制了水果、蔬菜、饮料等电池并且收集了大量有关电池与环保的国内外资料,不仅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了学生问题设想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通过研究性活动的自我参与过程,对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尤为深刻,在自觉与不自觉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这是传统单纯说教无法实现的。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和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

新教材设计与编排了许多德育素材,以突出化学史教育,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例如,第四章《卤素》探究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理解问题,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注意其特殊性。在学习可逆反应时可引导建立对立统一观点。在讨论稀硫酸和浓硫酸性质差异时引入“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又如在班级开展侯氏制碱法和钾发现历史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信念及为中国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五、总结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需要,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适时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做好必要的指导、辅导、引导、诱导与疏导,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意志和积极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与发展,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张莲 刘洋 单位:安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安图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摘要:

笔者结合近年来化学教学的实践,就现行的化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确定目标,明确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技巧,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多元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建构,拓宽、拓深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

关键词:

化学教学;现存弊端;模式创新

化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科之一,创新化学教学模式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化学教学课堂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培养高智商优秀人才的教学基地。不断探求创新型的化学教学模式,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作为切入点和突破点,是新形势下化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化学教学的实践就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一、现行的化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灌输与被灌输者的关系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是灌输者与被灌输者的关系,学生只能够被动地进行学习,无法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的发展不能同步

化学属于理科教学,化学教材内容多少年几乎不变,教学的过程通常采用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学到固定模式的技能和知识,无法从本质上理解化学知识,更不能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及时地了解化学理论中存在的争议以及最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和传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虽然大部分学校装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在我国化学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通过黑板以及一些简单的仪器器材设备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地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与现有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化学人才。

(四)没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学化学课,其知识内容的划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支。但是随着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又陆续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和边缘学科,例如,农业化学、生物化学、海洋化学、环境化学等。但是现行的教材不能让学生形成较为灵活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较为宽广的知识面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无法与其他学科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得化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孤立起来,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化学教学就必须要将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开设校本课程,开展综合性学习。

二、化学教学新模式构建的思路与实施对策

(一)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

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能够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应当能够明确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引导。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认知冲突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总结这些发展的问题,对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升华。

(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的学习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还需要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进行引导,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

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在学生之间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用定时评价的方法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五)采用迁移重组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建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法保证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与发生过程相互符合。所以教师应当以旧知识的增长点为基础找到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这种新的认知结构,可以采用迁移重组的方法对学生新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深化,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内化。

(六)以化学的课程特点为基础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认识到化学的学习目的,认识到如何有效地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化学有新的认识。

2.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过程中难懂的知识和化学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几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来选择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3.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将社会实践与校内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而加深自身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5.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综合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较为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应当弥补现有考试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平衡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据的比重。

(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拓宽、拓深

现有的教学内容化学的学习应当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能够采用积极灵活的方法对现有的数据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应当对现有的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应当以完善的化学教学设施为基础进行现代化的教学,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问题的本质和掌握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完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作者:李文素 单位:河北省献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巴新红.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化学教育,2005(4).

[2]曾义诚.高中学生提问能力差的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2002(6).

[3]于惠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柏岚.创新教育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化学是高中的基础课,在新课改下教学要做好化学教学的改革工作。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思维;做到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实际;化学实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也不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在新时期,教师要懂得创新,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变革,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在高中化学学习上学生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不要把讲授完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只有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只有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才能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在新时期,教师要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探究,找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化学课堂的整体效果。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做好了改革。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作出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具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发展,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为宜。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都不利用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想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还要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让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急于说出答案,就会使问题情境教学法流于形式,不能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时也不要一味地提出教学问题,枯燥、单调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也应该通过化学实验、和化学有关的小故事、新闻报道、身边的实例等进行引入,做好铺垫工作,只有教师做好前奏工作,才能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知识探究的动力。例如,在学习《保护生存环境》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地认识,对我们当前的生存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影片或者图片资料,在学生获取更加直观地认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对当今社会中保护好环境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实用

化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许多的化学知识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在学习了化学知识之后又运用到生活当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师把向学生讲授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忽视了化学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不能够把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化学学习失去了其意义。在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一定能够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在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例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学生介绍化学知识。

三、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化学教学中离不开实验的学习。在高中时期,教师更是要运用好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实际意义,进行化学实验时往往是为了应付高考,化学实验也不能发挥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下进行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要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实验演示、课外小实验等多种实验形式,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化学实验合理运用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当中,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带着兴趣进行知识的探究。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小实验进行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把学习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知识探究过程当中。如,教师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这时出现了“空中生烟”的奇景,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好奇,在学生感叹神奇现象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们都想一探究竟,自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

四、总结

作为一名高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教学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究和创新,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作者:段烨华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要做好起始教学工作;要发挥出化学实验的优势作用;要巧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学习兴趣;起始课;化学实验;问题情境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和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学好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进入高中之后,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更加抽象,由于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有限,他们不能对所学的化学内容作出清晰、深刻的理解,对枯燥、乏味的化学学习也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学生认识某事物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要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究,把化学学习当中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视其为一种负担。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高中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多年,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认识到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经过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了适合激发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激发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以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一、做好起始课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如果能开好头对事情的顺利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上好第一堂化学课非常重要。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第一天课的化学教学中,要想办法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化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对下一堂化学课充满期待。通常情况下,第一堂课教师会讲授绪言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拉开帷幕。要想上好绪言课,让学生始终都对化学学习兴致高涨,就需要先对兴趣和有趣做出清楚的认识。兴趣不同于有趣,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念之上。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很多人都是踌躇满志的,都想把高中化学学好,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为今后的化学教学打好基础。

二、发挥出化学实验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改下进行化学教学,教师一定要发挥好实验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上的重要作用。由于实验教学形象、生动,实验现象对学生能够产生深深的吸引作用,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实验教学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不仅要观察神奇的实验现象,还要从中展开思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知识的探究,教师要在边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边提示学生进行细微现象的观察,同时,还要结合实验的进程,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学生实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学生们都希望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满足自己的动手欲望。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实验,往往是采取分组实验的方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完成实验操作,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通过分组学生实验,学生们不仅亲自参与其中,而且对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巧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设问,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适度,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只有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浓硝酸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都感觉会变红。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都明白了在浓硝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先变红,微热后,红色消失。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探究,他们都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了更多的化学知识。

四、总结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为学生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以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作者:王光辉 单位:江西省乐平三中

第五篇: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浅探

【内容摘要】

化学习题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教”与“学”有效相结合,并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解题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化学习题教学,采用科学、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化学习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策略

化学习题教学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例题剖析、试卷讲解以及作业点评等一些列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展习题教学可以巩固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一、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然而,受到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制约,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习题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教师在选择习题时,没有全面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导致化学习题缺乏梯度性与实用性;三是教师仍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大多数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使得习题教学效率低下;四是教师对习题教学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习题教学即是大量的练习与讲解习题,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性认识,使得化学习题教学枯燥乏味,加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的策略

1.精选例题

例题教学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理顺学生解题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的能力。然而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达400多点,并且知识点都较为分散,如果教师不精选习题,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学习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杂乱无章、无从下手的情况,对于常见、常讲、常练的题目依旧经常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精选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启发性以及指导意义的例题,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例题,把握正确的解题关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如:将一块体积较小的金属钠放置于空气之中,可观察现象如下:①金属钠的色泽逐渐变暗;②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逐渐潮湿;③再过一段时间金属钠变为了白色固体;④最终变成了白色粉末。根据以上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4Na+O=2NaO22②NaO+HO=2NaOH22③2NaOH+CO+9HO=NaCO・10HO2222④NaCO・10HO=NaCO+10HO232232(风化)由于Na是一种活泼金属,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钠,所以表面光泽变得暗淡;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从而表面变得潮湿;强氧化钠继续与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产碳酸晶体;接着碳酸晶体发生风化从而变成白色粉末。通过这类具有连贯性、典型性的例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还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链,有效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以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2.培养学生解题的整体思维

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整体的思维去析题、解题。即对于题目某些问题不需过度纠结,应从题目整体进行解析,快速找到解题关键,从而简化解题思路。如:将5.1g的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的HCl中,待镁铝合金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添加4mol/L的NaOH溶液,那么要加入多少毫升的NaOH溶液才能使得沉淀物质最多?遇到这类例题,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先从题目的整体进行观察。由于原有溶液中的Na与Cl均不参与反应,二者相互反应形成了NaCl,所以(NaOH)=n(HC1)/c(NaOH)=2×0.5/4=250mL。

3.科学设计开放性习题

化学开放性习题是强化学生化学知识、技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化学习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化学开放性习题具有形式多样、答案不唯一、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科学设计开放性习题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如:将1g的含铁氯化物溶液与足量的AgNO溶液进行反应,生成2.65g3AgCl沉淀,请解出此种氯化物是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习题,有多重解答方法:①假设该氯化物为FeCl或FeCl,23试着求解;②联立方程式进行求解;③从分子的构造来解出含氯量;④从lgFeCl或lgFeCl出发,进行求解。此23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解题,并比较解题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挑选出最适合的解题方案。

4.加强习题训练

习题练习不但能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联系,熟悉题型,熟练掌握化学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降学生化学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及时的反馈出来,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学生的习题训练,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训练,并利用多析、多问、多变、多节等教学手段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引导学生全面的分析与解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习题训练应以“少而精”为主,而非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来进行机械化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到的化学知识,掌握正确解题思路与技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行之有效有效的习题教学策略,来提升化学习题的教学质量。

作者:龚华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中学

第六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自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无论是对于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教学理念。高中化学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用生活化的内容来充实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工作。本文主要从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再对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一、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人生的重要阶段,那就是高考,这对他们的人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的标准,却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不是成绩,而是要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味地追求成绩,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对于自然科学的科研能力也会下降。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只重视对化学习题的归纳而忽视了问题产生的生活背景

多年来,我国都是应试教育为主,高中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将历年的高考题目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将各种高考资料中的知识重点和内容进行研究和归纳,然后再组题,让学生练题,导致学生深陷题海,而忽视了化学问题产生的生活背景,脱离了生活实际。

3.只重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记忆和实验原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实验的体验

化学这门学科和生物一样,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可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让学生参与化学实践,只是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真正掌握,没有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来进行思考。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1.生活化的导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利用有创造性的导入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求知的渴望,使得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化学知识,满怀希望期待跟随老师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来引入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讲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时,先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铁锈是什么样的颜色,经过思考得出铁锈是红棕色的。再通过原电池的原理分析得出负极Fe失去2个电子之后生成Fe2+,正极氧气的电子生成OH-,铁锈的红棕色是和Fe3+有关的,Fe2+是极易被氧化的,Fe(OH)2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生成了Fe(OH)3,失水后便是铁锈。教师还可以在化学课堂中通过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来进行教学。如,指示剂的发现就是化学家波义耳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间将酸液溅到了某个植物的花朵上,引起了花朵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在经过认真思考和无数次的实践之后,他发现了酸碱指示剂。这个故事不但让学生了解到了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过程,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对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我们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得到成长和提高。

2.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的探索来学习新知识

《标准》在“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生活问题的思想进行课堂学习,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认识到学习化学是很有价值的。现代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多媒体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教师可以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开拓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光、色,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讲物质的微观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碰撞理论等化学知识时,将这些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和观察。在做化学实验时,有些实验是很危险的,实际教学中不能给学生进行展示,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软件《化学实验室》就可以模拟出化学药品爆炸,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3.通过一些生活化的训练来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学科涉及面比较广,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利用学到的化学理论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探索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用鸡蛋壳来检验碳酸盐、用沉淀法和电化学方法来处理污水。在化学教学中会有很多例题,其中不乏生活化的题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化的例题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总结

总之,要做好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境,通过将化学的相关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张立荣 单位:白山市第一中学化学教研室

第七篇:高中化学教学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所有初中毕业生低条件地升入高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高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作为高中化学老师,这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后进生困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课堂学习秩序,导致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并且队伍越来越庞大。这给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状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教学方略,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并产生不断努力、不断向上的动力,更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培养后进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多数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没有兴趣的化学学习将是枯燥的、乏味的,学生会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在疲于应付中对化学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利用教材中化学历史、名人故事等激励后进生向化学科学家学习,同时要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化学实验操作,以及化学原理分析等来激发后进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而使后进生受到鼓舞,树立学习的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不少后进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无法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用,便会消极对待学习。其实,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通过积极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让学困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首先,让后进生通过积极的暗示激发自己的潜能。后进生因为常常遭受挫折和失败,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甚至一味地贬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暗示来改变对自己片面的认识和评价。其次,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后进生也是如此,只是我们教师习惯了批评他们,习惯了用苛刻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认为他们一无是处,对待后进生,我们应当多一些鼓励和肯定,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基础,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使他们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中焕发新的面貌。最后,引导后进生调整对自己的期望。教师要让后进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要盲目地与他人比高低,而是要和自己以往的表现和成绩相比较,树立正确的期望目标。

三、渗透德育,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要将其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德育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是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一个有效措施。比如,德育可以帮助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指引下克服困难、磨练意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化学发展史,列举一些化学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事迹,进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精神。班级中有些学生学习态度良好、扎实勤奋、努力奋发,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进而使后进生意识到“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从而使他们树立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勇气。此外,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后进生的心态和学习态度,要在他们回答完问题后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化学学习有高涨的热情。

四、注重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作业的难易程度,最好使作业布置有层次,符合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并督促他们认真地完成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放低对后进生的要求,克服急躁情绪,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细致耐心地辅导后进生的作业,使他们逐步得到提高。大部分后进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化学知识往往是死记硬背,思维不够灵活,一遇到作业中的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者扔在一边不闻不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辅导学生作业时,要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我们化学教师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要不断寻求有效的方法,在后进生身上多花一些心思和精力,相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后进生是可以实现转化的。

五、总结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崔金龙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抚松六中

第八篇:高中化学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人在面对繁重的压力下都会产生负面情绪。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面对枯燥的化学实验、复杂的化学仪器、难以记忆的化学公式等,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久而久之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能力。所以情感教育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和身心健康有利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绪可以扰乱正常的思维活动,干扰对事物正确的推理,影响对是非题的判断。在试验中,有两个教学氛围不同的化学课堂:一个是沉闷、紧张,在学生们的头上时刻笼罩着乌云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没有互动和交流,老师面无表情一味地灌输化学公式和抽象难懂零散的化学知识,强化学生记忆,机器式的教育,最后学生们只能挠头死记硬背,导致对学习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解,记忆的知识也不够牢固。另一个是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上,老师情感化地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时刻保持微笑,不断调解课堂气氛,把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转为既有趣又生动的画面,把需要记忆的公式放入一些掌握的技巧,这样一节45分钟的化学课上,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知识点。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中医说“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归根结底就是负面的情绪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并不是一个意思,而是两层涵义。“教书”是让学生获得在该有的阶段获得相应的书本知识或以外相关知识。“育人”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而培养这些正确的能力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要对其实施情感教育,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情”施教,以及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的能力,让其有一个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及问题

(一)重视课程内容教育,忽视情感的作用。

教学中还存在以往的旧观念,“唯理智教育”以获得知识和提高智力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把这种教学方式放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位置,没有把情感作为“催化剂”列为教育目标系列中,反而在其中忽视、扭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变化。现在的教师虽然没有体罚学生的情况了,但是在心灵上、精神上的打击现象也是存在的。有些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辱骂学生、否定学生的智商、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扭曲。

(二)情感教育方法缺乏生动,不够多样化。

在大多数高中化学课堂上,老师都是“说记”的方法,强行灌入知,而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和彻底掌握,死记硬背,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失去教学意义。情感教学的方法是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因“材”施情,不断创新,老师的教学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双方的默契程度也有所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

(三)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度不够。

情感教育方式尽管在大力地宣扬和倡导,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情感教育抱有偏见,认为一节课就45分钟,时间少,知识点多,要充分利用每分每秒把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教室是庄严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学过程中决不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反之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不得以服众,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和氛围。

化学老师在讲述化学现象时,可以套用生动的小故事,必要时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出来,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看,画面感有助于学生加深记记。化学课也要着重于试验动手能力,在这方面要多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面带微笑,讲述的语言要生动,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态度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同时也要显现出对化学的热爱,利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学生耳濡目染,也会达到一样的效果。教师的情感感染力是间接的、无形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交流,针对优秀学生和相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情绪的调整和引导。

(三)对学生实行恰当的鼓励。

鼓励式的教学实质还是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建立更强大的自信心,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寓乐施教,达到双方互赢的局面。有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莫大的肯定,会倍增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任感,从而会更有信心地参与教学过程。老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善于换位思考,不断给学生内心的情感以营养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总结

情感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是新课改下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化学老师要不断挖掘和探索化学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寓情施教。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更是对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爽 单位;长春市第一中学

第九篇: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

新课改不断推进,每个学校课改模式多样,本次课改的最大特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课前预习、探究式学习。此模式最终是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升华,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探索了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利用小组的优势探究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模式;课前预习

合作小组评价方式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然而化学教学传统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知识为目的。教师和学生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的能力,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效率课堂远不能适应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真正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而奠基的,而不是为了做题和考试,课堂不能仅仅围绕做题来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根本。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课前预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使课堂的实效性得到提高,是新课改的核心议题。而素质教育提倡快乐教育,在大数据即将到来的时代,学生可以快速灵活地通过电脑网络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因此,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尤为重要。“课前预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使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独立性发展为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前提条件和主导是教师的科学指导,教育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也是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发展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认识能力才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方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些学生的发言会与其他学生的思维碰出火花,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方法,使问题更加全面、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要使小组发挥有效作用,必须合理组建,若反之分配,会导致课堂秩序紊乱,课堂效率低下。首先,选出组织和表达能力强及乐于帮助别人的学生为组长,能胜任“小导师”的角色,每组4—6人。比如6个人一组,优等生和中等生及潜能生按照等比例分配。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得到保证,更利于公平竞争。独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独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交流,同时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从其他同学那里学习到新的知识和发展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策略教学既能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又能将课前预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三、评价方式需要多元化,适时要有奖励措施

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价,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实力、缺点、倾向和习惯,通过自我反思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更多地进行参与性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良好的评价体系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分不开的,评价是否有效更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参与课题提供了平台。评价方式应本着公正、公平、友爱、宽容、真诚、尊重的理念展开,教师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创新合作,大胆质疑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一周的评价中,第一名是冠军小组,第二名的是亚军小组,充满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的小组才是更优秀的小组。但是,没有奖励的评价是不能长期焕发学生的激情的。例如,在每周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出优胜组,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作为奖品,当着全体学生发给优胜组。这样做极大地促进了良好学习氛围和学生间的竞争。课前预习———合作学习———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八成以上的学生乐于此模式,七成的学生认为此模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难度是课时紧张,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要顾及。学生参与越多,越难以把控课上时间,教学进度势必受到影响,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教学会顺畅得多。

四、总结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杂糅和交叉应用。也可以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教学模式,而应追求有效的教学、务实教学,让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作者:孟银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毛贵阳.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特征及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6).

[2]王立庆.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12).

[3]李冬梅.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学苑教育,2011(11).

[4]王文娟.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新课改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9).

[5]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

第十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发展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高中化学教学面临新的改革要求,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比例。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现状的研究,分析新时期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实践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改;实践

化学是一门理工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绝大多数都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通常是死记硬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时期里,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依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进行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化学课程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虽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一些教师的思维比较僵化,在教学过程中只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不重视对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便会降低[1]。教师的教学基础是优秀的专业技能与相关知识,以及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改善自身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能力,但当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经验还是能力,都表现不足,且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不足,抑制了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学生课堂参与不足。当前多数高中化学课堂仍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致使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不能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往往呈现出低效性[2]。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也欠缺互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还没有有效融入到课堂中,很多教师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理论讲授,以应对考试。最后,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不到位。实验课程是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不可或缺。但现阶段很多高中在化学实验课程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学校没有完善的化学实验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化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实验课程上的演示时间过长,学生实验的时间被压缩,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高中化学新课改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要更加多元化,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会学生化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内容来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的Na2O2与水反应的教学内容,具体的实验过程为:将0.2g的Na2O2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将水滴在脱脂棉上,脱脂棉会发生燃烧现象[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脱脂棉要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是否都能完成燃烧?Na2O2与水反应之后会产生哪些物质?这种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师生交流

强化师生的课堂交流,不仅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其学习倾向,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还能让学生更及时地了解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便于深入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4]。另外,课堂上教师还可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这不仅能形成良性竞争的教学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化学知识。

(三)培养自主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已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二的第一节课便是学习元素周期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记忆方式,如图表法、归类法、口诀法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为学生设定固定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基础,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真正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各方面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作者:徐佩光 单位:广西陆川县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水金,汪秋娟,王华,等.新课改前后高中化学教材有关无机化学部分知识点变化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83.

[2]徐彦军.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高考化学实验的考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19-22.

[3]王强,石夏燕,马学兵,等.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28-232.

[4]李玲,王强.新课标下中学化学高效探究教学设计与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