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议(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议(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议(3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趋势研究

一、高中化学实验室污染的原因

1.资金投入不到位

高中化学实验室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投入的资金不够。仅有的一部分实验经费刚刚够买化学实验药品,没有多余的经费来购买实验所用的仪器,比如实验桌上常用的通风装置、回收实验废弃物品设备等。资金问题是解决化学实验室污染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有助于解决污染问题。

2.实验内容与过程不合理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从而使实验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关于氯气或二氧化硫的实验,因为它们都是有毒气体,所以必须考虑产生尾气后的处理办法。有些确实将尾气进行有效收集了,但是却没有后续的处理措施,只是将尾气收集在装置中就搁置了。比如,关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虽然氢气不是有毒气体,但是直接排放到教室里也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氢气具有助燃作用,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另外,有些教师侧重于对学生有利的实验项目,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内容始终认为是不重要的内容,忽略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导致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不到位,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3.缺少专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指导

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收集化学废弃物方面有过针对性的研究,也没有相关的书籍报刊。另外,我国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针对此事情进行明确的规定或者强制的要求。再加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设计的化学药品种类繁多,这就导致收集化学废弃物的种类繁多,使收集也变得困难起来。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操作前就应该对化学废弃物的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介绍一些相关书籍或者资料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同时,对于实验操作,也要求对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综合的评定,加入考核内容之中,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考评。这样,就逐渐对学生环保意识加以培养和熏陶了。

二、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对策

1.减量

减量的具体含义是指因为减少对实验药品的使用含量,对环境污染就可能进一步减少。但是,这要在保证实验有效进行下实施的方法。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量可以通过利用小试管或微型化的点滴板、降低试剂的浓度等。比如,关于“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等实验操作中均采用直径70mm的小试管来代替常规试管。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中采用的是6穴点滴板,并且选择黑色的6穴点滴板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又如,“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的实验操作中,由于氯、溴等元素浓度越高,对人体的伤害越大。所以,要适当降低氯水或溴水的浓度,从而防止对人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

2.回收与重复使用

回收主要是指回收没有反应的原料、催化剂、反应后产生的可用原料等。关于重复使用主要是指实验过程中剩余的实验药品还能够继续使用或实验回收的化学药品继续可以用到其他的实验操作中。比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实验操作中,MnO2就可以再次回收,以便下次利用。回收方法就可以借助H2O放在试管中,与MnO2结合回收。又如,“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的实验操作中,稀释的硫酸还有剩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剩余硫酸统一回收至一个烧杯里,和“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产生的剩余浓硫酸进行混合,统一进行处理后再次排放。

3.尽可能密闭可控,处理尾气

关于废气的处理其实是最困难的。需要教师提高密闭可控的装置,有效处理尾气。比如,制取SO2、Cl2、NO2等气体,而制取H2时,需要Cu与H2SO4反应迅速产生的气体,需要教师注重对尾气收集装置的严格要求,同时要尽量使实验整个过程密封进行。可以选择用具支试管来代替普通试管,进而大大增强实验的密闭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宗旨就是要在实验过程中始终贯穿绿色化理念,使实验过程遵循小剂量、低药品、少污染、低成本的原则,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动手操作,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万来斌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一、运用实验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充满“渴望”

化学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有许多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上,高中化学的教学主要还是以理论为基础,每一天的学习还是题海战术,对于这样的化学教学,根本提不起来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至于实验课中实践操作能力就更加谈不上了.因此在开展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不论学校、教师都要转变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更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课来完成化学的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操作,以课本理论知识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下面将用一个实例来做相应的介绍:在课本上的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中,金属钠的性质是本节的重要内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学习中来,将设定如下的情景:将金属钠(Na)和CuSO4放入容器中会出现什么样实验现象?分析实验:通过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比较,可以分析出Na元素排在Cu元素的前面,可以得出Na元素比Cu元素活泼,所以钠可以把金属铜置换出来,进一步推断会有金属铜出现,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uSO4Cu+Na2SO4.做实验验证:取黄豆大小的钠放入到装有CuSO4稀溶液的容器里,实验时要用盖子盖住,在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发现没有出现上面分析的固体铜(Cu),取而代之是出现了蓝色的絮状沉淀,对于蓝色的沉淀很容易让学生分析出这事一个关于Cu+的沉淀,自然会分析出此沉淀为Cu(OH)2.通过这个实验分析出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是基于给学生一个对已学知识矛盾的情景中,通过这个案例的观察与后期的分析,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会进一步动手去探索化学实验中来.这个实验实现较为容易,化学反应的结果显而易见.但要注意安全,实验中使用的钠要小,差不多黄豆粒大小,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也不能太小,否则出现的现象不够明显.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容器的选择,例如250mL烧杯,做实验时需要选择一个盖子盖住容器上,为防止有液体飞溅或者钠飞出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此实验主要针对钠元素的性质的教学,实验真实结果是:第一步,钠与水先进行反应:2Na+2H2O2NaOH+H2;第二步,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Cu(OH)2,2NaOH+CuSO4Na2SO4+Cu(OH)2.

二、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天堂”

在课堂上学生不会有足够多的机会去参与动手实践,因此,开发化学实验室就不同了,这样做对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学,化学实验课仍然是化学教学最为薄弱的环节,这严重影响着广大学生化学实验课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更不用提一些关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在课外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验的学习,全面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展开.例如,开展验证NO的性质的微型实验,很好地解决了NO容易被氧化的难题:取5mL针筒,装入一小片铜,活塞推至底;吸入1mL稀HNO3,立即将针头扎入胶塞中密封,反应进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和产生的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反应停止后,拔出针头,向下排出液体,吸入空气;观察到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三、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操作中各基本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课两次操作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常操作,方能全面地掌握各个环节.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基本操作要要突出一个“严字,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实验课时,要通过对其严厉的要求,使其对化学实验得到足够的重视,注意安全才能做好每一次实验.在经过前期的实验后,教师应当让学生人人动手,经过反复的练习,严格的操作,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之处.有了前面的基础后,开始逐步地培养其独立的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复杂的实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推动学生的化学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积极地探索,这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作者:雷丽霞 单位:广西横县横州中学

第三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一、做一名称职的中学化学教师

一个实验做与不做,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不想做实验的老师能找出一万个不做的理由,愿意为学生做实验的老师却能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合理安排学生实验,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落实。

二、课前要准备充分,并及时处理演示实验中出现的意外

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是确保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选择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仔细检查,并按照课堂上的实际程序完成一次甚至数次,估计完成整个实验所需的时间。然而,在课堂演示中要保证一点意外都不出也不现实,一旦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科学地对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找出失败的原因,重做实验把故障排除掉,并且要把排除意外的过程变为教育学生的过程,把坏事变为好事。同时,要认真分析原因,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关键,如果课堂上不能达成共识可转为探究实验,交由课后兴趣小组完成,这种解决实验中的突发问题也正是近年高考试题中所要考查学生的一种能力。

三、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虽然这样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流畅性、准确性,但是浪费了一次锻炼学生操作的机会,失去了一次全体学生给操作实验的学生找错误的机会。老师做实验,学生仅仅是以观看现象为目的,而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操作,班上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他们更乐于找出做实验学生的错误,而且也会思索要是自己操作又会有何不同,这样让普通的演示实验也达到探究学习的环节。

四、课堂演示实验也要有实验报告

在一般教学上,只有学生实验才会填写实验报告,而忽视了课堂演示实验报告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在实验报告中加入预习环节,让学生课前对本节所做实验基础内容提前做好复习或预习,并且附有对应本节实验内容的基础练习及原理提升练习。例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在预习部分学生已能基本掌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学生说明每步的注意事项,这样不是比我们老师直接告知他们的效果要更好吗?实验后,通过基础练习再对实验进行巩固。而可溶性杂质离子的除去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用已有知识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并解决。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报告给自己留下一手实验资料,实验后的对应练习也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

五、实验视频资料协助巩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在教学中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教师用视频资料代替实验演示操作,这样完全达不到实物演示的效果,但是教师可以将整理好的实验视频拷贝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己观看学习,再去巩固实验,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也得到学生的一致赞同。

六、总结

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探讨结果的科研精神,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因此不容忽视。

作者:毛宇鸿 石岗岭 单位:陕西省旬邑县中学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