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教学探析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引言
就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缺少,需要迫切的对其进行探讨,制定出能够推进实际教学的方案。“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出来的。高中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展开有效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对自我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这些目标唯有支架式教学才能够完成。对于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支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起来,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过程来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极具趣味的情境与化学教学内容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学生的好奇心理有效的运用起来,要有意识的营造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氛围,要促进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面对新鲜事物时会不自觉的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中找出疑问之处,为了寻找答案而积极的去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求知欲极强的状态下进行化学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原本静止的平面书本教学转换成立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活动情景的创建有着较好的把控力。在教学情景创建过程中,需要能够遵从趣味性、创造性及符合实际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来进行创设。本文做出了以下尝试:第一,设置悬念。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氛围浓烈的活动场景。第二,设计实验操作。化学教学本就是各种实验来完成的,因此可以构建一个手脑都要运用起来的活动场景。第三,可以运用实例来进行学以致用的活动场景。第四,可以放弃书本教学,采用高科技电脑来进行构建多媒体教学的活动场景。这里较为简单的来了解下采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的场景。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材料》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材料上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出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①生活中都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通过人工合成的?②这些材料在来源上有何区别?③对这些材料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有什么性能及出售的价格怎样等问题,以此来展开化学教学的讨论。
2.构建范例支架来进行化学教学的应用
范例就是举例子,这些例子通常都是符合现阶段教学内容的需求的,其中往往都蕴含着学习中最精华的部分的,是典型的学习成果。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制作某一电子文档时就可以通过预先找到的范例来让学生进行观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来进行范例的制作,完成后展示给学生。一份好的范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能够避免过于长篇大论或是重点不清的解说,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学习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范例不仅仅是电子文档这一有形的实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熟练的操作技巧及教学过程也同样是教学范例。教师对于这些非实体的教学范例进行展示时,可以一边具体操作一边用言语来对其进行说明,对于重点部分及操作步骤要突出强调。
3.合作学习
学习是一项双向的互动,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的重要,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化学课堂中对于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来促进学习的动力。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中所讲到的内容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污染的来源、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及防治进行讨论。在进行讨论前,可以先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独立思考,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小组内部先进行一个总结,然后在通过各个小组集体讨论,达成共识。这样以团体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会促进学生间的团体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还能改善班级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进行集体讨论时,教师也要融入到这一氛围中,引导学生并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的环节。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由原来单一的思维模式向系统思维模式发展。
4.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作为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效果的最佳体现,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的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让支架式教学更好的帮助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三、结论
以上都是支架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应用到的,其中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及优化,以此来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这一目标。任何模式都有着局限性,支架式教学也只是为现阶段教学起到过度作用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支架式教学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会再被任何固定模式所限制住。
作者:韩雪 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探析
一、就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的现状
1.在高中化学教学备课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能够在课堂有效的进行讲解,还有一些教师墨守成规,不能够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新课程的内涵,对学生设定的目标过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方式的差异,在高中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造成了学生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好课堂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理论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没有进行相关的实验课程指导。
4.教师的综合素养普遍较低,不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在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
1.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课堂上,教师再给学生讲述重难点知识的时候,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相关的独立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方式。
2.打破常规,树立新观念。
在新课改的形式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前,要明确新课改的一些要求。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讲课是,老师不要按照以前呆板的方式授课,要尽可能的生动讲述,淡化化学中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这样能够调动学会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大胆的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能够改变以往的单纯的灌输理论知识的弊端。
3.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化学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导致了学生效率低下,不能及时的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候对一些重难点内容进行压缩,这就对着教师有更好高的要求:要能够准确的把握课堂核心内容,同时也要对一些压缩一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同时给学生加以细节的拓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演示法、观察法、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等许多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把自身所学与学生分享,另外学生也能够在不断的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4.教学与生活的相结合。
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频繁起来,同时也解放路学生的思维,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列举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进行描述,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反映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化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
5.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学习的前提就是要进行实验,只有进行实验才能检测结论的正确性。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只是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进行化学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在实验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2)在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述和示范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进行手动操作,督促学生在实验中加强沟通与合作,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对一些原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3)要注重学生在实验完成以后的总结,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考、动手的结合,这样才能是学生的学习能够深入进去,不至于表面化。
6.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课堂变得灵活富有活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和老师、同学的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例如:大多数实验,教材只明示相应的实验放法、实验步骤,去没有最终的结论,这个就需要学生好老师一起进行试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数据记录,最后总结实验过后所得出的结论。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师生关系的融洽。
7.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单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讲述的时候,务必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学会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话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才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依据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还要进行一定的记录,最后总结分析,因材施教,达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
8.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下,要敢于打破传统,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授课,在高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课堂表现做出相应的自我反思,同时对自己的备课内容加以完善,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三、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过程中的需求,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自我实践得出真理,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世彦 单位:乾县杨汉中学
第三篇:电子白板高中化学教学运用探究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原理
交互式电子白板,顾名思义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投影技术两者的结合,将计算机中的影片视频等投影到白板上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未来的教学方式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将逐步替代传统黑板的地位,走进全国各地的教学课堂.电子白板的出现为新课改带来黎明的曙光,思维导图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应用解决了教师授课的局限性,有助于教师的语言表达和师生互动环节的开展.
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一)拓宽了师生的思维想象,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有些事情是言语难以准确表达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这种情况的存在更为普遍.化学的学习中对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发散性的要求较为严格,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板书加挂图”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化学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化学老师紧跟时展的步伐,为学生谋求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新方法.电子式白板的应用为化学老师的课堂演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它拓宽了老师的思维,解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例如,我们在学习离子反应的化学实验时,老师可以将自己课前做的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在课堂上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就解决了做实验时间不够的问题.“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如果仅仅凭借老师的口头讲述,学生肯定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其实质,现在结合视频中的化学实验,由老师在一边具体形象地为学生讲解,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点就容易多了.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遇到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也可以随时暂停视频为学生解说.由此,电子白板的使用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二)交互式电子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老师自主转换自身角色,将课堂的使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他们对老师授课中的任何疑惑都可以提问.电子白板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天地,老师在计算机网络的协助下可以轻松迅速地解答学生的疑惑,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更加的浓厚.
(三)电子白板的使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电子白板使用的灵活性、操作的便利性,以及以PPT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使得教学视野不再局限于教室一隅.若是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遇到知识点讲解的困难,老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其他化学老师的精彩讲解视频,为学生展现最出彩的知识点讲解.再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老师可以借助电子式白板将各种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展示给学生,更可以将化学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介绍给学生,将一些工厂里的具体化学操作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化学的教学和生活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电子式白板为老师授课提供的便利
电子式白板的发展不再强硬地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站着讲课,有了它的出现,老师即使是坐在椅子上也能为学生带来详细的讲解.老师可以在电子白板批注模式下,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圈点勾画、放大缩小、旋转修改等,甚至可以在课件中插入相关链接,展开详细的解释说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最初学习化学时,老师就可以借助知识点链接形式,将化学实验安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实验安全性的要求,树立安全实验意识.学生的记忆难免存在一些漏洞,老师的课一般都是讲一遍,对于学习的难点、疑点的理解很是不利,电子白板则可以将讲课过程多次回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再次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达到了全面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是现在教学的趋势使然,它必将逐渐取代传统黑板教学模式,成为新课改中教学的重点改革对象.电子式白板的使用为化学课堂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给学生带来真实的理论知识体验.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展现出来的优势是具体而又全面的,所有使用白板的教师都能体会到它的便利,所有使用它的教师也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相信白板对化学的教学会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明 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1化学合作学习实施中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化学合作学习实施中所凸显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过于注重形式的问题,最终导致其价值无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凸显出来,且由此减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此外,化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未结合学生个体性间的差异性,继而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实质性功效;第二,当前化学合作学习课堂中还存在着小组活动放任自流的现象,即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引导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经常出现“跑题”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意义。
2提升合作学习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方法
2.1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小组成绩分工法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所提出的,此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教学材料中的提示向学生讲解小组成绩分工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合作学习的要求,并形成以异质小组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同时,在此期间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应依据学生历史成绩水平对其展开独立式测验模式,最终以小组整体成绩来判断小组整体发展。如,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即应利用小组成绩分工法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且通过对实验的细心观察来学习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并充分掌握“升华”实验过程。此外,在此期间,教师应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分,达到小组成绩分工学习目的。
2.2共同学习法:
共同学习法也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而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相应的化学学习任务下放给学习小组,并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应共同接受并承担学习任务及活动,且将小组成员间的竞争关系降至最低,继而由此推动小学成员朝着同一个学习目标而前进,并完善自身学习职责。共同学习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亦可促使学生集合所有成员的智慧来完成相应的小组活动,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效。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时,应将相应的学习任务分布给每个小组成员,且要求各个成员在参观当地化肥厂的过程中有效完成自身所承担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良好的共同学习目的。
2.小组游戏竞赛法: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中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为此,要求当前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师时应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小组游戏竞赛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在此环境中能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如,在学习氢氧化铝性质时,教师应依据课堂教学重点讲述教材中氢氧化铝的制取及其与酸、碱反应的基本性质,且在完成知识讲解后,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抢答相应的化学现象问答题,并给予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一定的奖励,最终由此提升学生对氢氧化铝两性性质的认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组游戏竞赛学习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应强化对此教学方法的应用。
2.4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成员间的分工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帮助学生完成小组任务的划分,形成高效率的合作学习模式。此外,在进行小组讨论前教师应承担起引导的职能,即引导学生在小组谈论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在小组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继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且由此深化自身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分工时一定要全面掌控不同学生间个体的差异性,继而形成合理的分工模式。例如,在选修四原电池实验方案设计中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应建议学生选择合适的小组成员来承担实验方案设计中画装置图、设计方案及方案陈述的任务,达到最佳的合作学习目的。
3结论
综上可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现代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且将其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继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转变自身学习理念,积极探索合作学习应用方法,最终提高自身整体学习质量,且完善自身学习策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作者:王丽 单位:山东省沂源一中
第五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分析
一、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内涵和体现
有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进行评价,怎么样教可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的.运用多样的方法、把教材用活,把课堂氛围教活,把学生思维引导活,对教师来说,才算是把握住了有效教学的基本,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得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所达到的程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1.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有进步或者有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高中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表现,这种表现直接以成绩的方式来体现,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表现,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如果其综合能力在学习中有所提升,或者是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多是生硬刻板地教给学生知识,一堂课45分钟,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教学没有互动性.有效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应该明确三个关键点即“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素养教育点”,这三点的实现是要在教师备课时就体现出来的,从课本知识的学习到让学生进行思考,再到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三点是呈递进关系.以高中化学“苯酚与钠反应”是实验课为例,在进行实验课前,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课本中提到的两种实验方式,紧密结合课本,便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在进行实验1时,其方案是:加热融化苯酚,然后加入钠.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然后进行实验2,其方案是:先用70℃以上的热水或者用乙醇把苯酚溶解,形成苯酚溶液,然后把钠放进去,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得出结论分析,学生会在观察实验时发现实验1中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实验2中苯酚和乙醚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这时,学生会产生困惑,究竟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溶剂.教师在这时需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最合适的溶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最终得出实验结果,是苯比乙醚合适.这种实验过程属于探究式的实验,模仿了最早进行实验的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也形成相应的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知识点的吸收、智能的开发,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2.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要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突出“学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并且要结合理论和实验,综合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要在课堂上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也就是要有自我展示、自我思考的机会,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终都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来服务,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和物理一样,看似和生活并不相关,但是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物品、看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在化学原理的应用下制造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看到很多知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化学课堂上,很多知识是比较干瘪的,但是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引申出更多有趣的知识点.
2.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所长,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中化学时,由于高中化学提高了难度,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时,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观察好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学生跟不上,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提出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懂,那么教师应该重新整理思路再进行讲解,如果个别学生不太懂,教师可以放在课后给不懂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但是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时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给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的小喜悦中继续学习.
3.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化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像分子结构,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学习起来全凭想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计算机软件、橡皮泥制作了甲烷、水、氨和二氧化碳等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立体模型,并进行了展示和评比.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明白各种分子之间的关系,也要了解分子的具体形式,这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并且在不自觉中完成了自主学习.
四、小结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看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专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乔萌萌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思考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长期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高中生习惯教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认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轻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记忆能力轻视理解能力,注重模仿能力轻视创造能力.这种教学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化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学习化学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加强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进行创新才是最终的目标.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要开展自主学习,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化学知识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自主学习最大的改变就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能够构建学习的环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善于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化学知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只有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让我学习转变成为我要学习,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主学习环境.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使用良好的方法,兴趣作为第一要素,让学生明确化学的自主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营造良好的自主课堂环境
1.创设化学情境,启发学生质疑
在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引导着学生不断地发现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努力解决化学问题.尤其是在高中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着学生积极的质疑.创设情境可以是生产生活实际的情境也可以是化学实验的情景.在创设情境时,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化学基础之上,能够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化学的教学内容.在创设自学情境时,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铺垫,第二,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思维上引起强烈的冲突,可以是现有知识和新情境之间的冲突,也有可能是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情景的冲突,还有可能是学生认知需求和新情境的冲突.在情境的冲突之下,学生才会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例如在学习氯气性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开启了6000只预先埋伏好的压缩氯气钢瓶,英法士兵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过来之后,拼命的挣扎但是最终慢慢的倒下,这是第一次化学战争.学生就会产生疑问,黄绿色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性质?
2.利用化学实验,鼓励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体现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进行开放性的化学实验.最常见的就是在现在的化学教材要求中,选择一部分能够进行讲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操作设计,观察以及结果记录部分,在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合理地编排实验的步骤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为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着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通过化学实验自主学习时,能够产生强烈的成功喜悦感,这也是其他的教学模式不能代替的.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钠和氧气在燃烧之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之后让学生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这样学生就会脑、耳、鼻、口、眼一起作用,充分地观察化学实验的现象,自主地进行探究,询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进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3.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个性,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着学生培养自身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具有个性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化学自主学习,教师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着学生进步.教师可以让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探究性化学自主学习
1.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类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掌握良好的科学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真实的化学视频: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在化学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洒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之上,他发现紫色的花瓣竟然出现了红色,波义尔就对这个化学现象进行多种假设之后,找到了紫罗兰花瓣遇到盐酸变红的原因.
2.积极地进行探究性的课外课程
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拓展延伸.在课外进行自主教学的内容不能居于教材,也不能在老师视野之中进行,而是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日常生活.例如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白色污染的现状以及在碘盐中碘的含量测定.这些亲身参与的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掌握化学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学生自己发现化学探究问题之后,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化学的自主研究.因此教师要认真地分析本地区可以涉及到的化学自主学习知识,带领着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社会生活中,探究化学和生活的实际关系,加强化学的应用水平.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还要使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尽量采取鼓励其的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自主学习的科学意义,加深对化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在化学自主学习中,教师处于引导作用,学生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自主学习模式中来.学生要充分的认识到化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现有生活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到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作者:殷昌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华冲中学
第七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教学实践研究
一、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与化学教材,并且不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扩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从而打消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弄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册)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由于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和海水的综合利用相关,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对这一部分进行学习之后,我们了解到了氯碱工业反应原理,以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等内容.下面我将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电解实验,在实验完毕后,请大家思考实验过程,然后自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教师所涉及的活动内容,就会展开相应的实验活动,然后从实验过程中加深对于这部分学习知识的体会.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活动教学法强调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读、讨论、游戏、操作等去学习知识.活动教学法的实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顾着在讲台上讲课,而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很多学生可能对有些知识点不太了解,教师如果只顾着自己的讲课,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就会使学生出现越来越多不懂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提起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一化学(下册)选修1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这样开展活动教学:“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后,大家都对金属材料有所了解.那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就'炼铁与炼钢的区别'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比如“炼铁和炼钢所需用到的原料”、“炼铁和炼钢中体现的化学原理”以及“炼铁和炼钢的化学反应”等,给学生指出一条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思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化学学习.
三、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主要是致力于通过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并有效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教学以其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方法中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发展.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通常受到课本的局限,他们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化学学习.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化学教学情境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体会教学情境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一化学(下册)选修4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大家对于这部分的学习之后,就会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有所了解.其实,在大家的生活中,我们也曾见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人们利用明矾去净水.大家可以简单谈一谈'明矾用来净水'的原因所在吗?”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就会展开谈论,经过思想的碰撞发现现象背后所体现的化学原理.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在课堂上主要采取“灌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中采取活动教学的方式,通过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教师应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应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洪万全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第八篇:高中化学优化微粒观教学实践研究
一、通过化学实验讲解微观粒子,从而化抽象为具体
化学知识中涉及很多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如果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关注课本内容的讲述,较少进行实验操作.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时间本就有限,要是再花费一部分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就可能无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以就将全部精力放在讲课上.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是片面的,使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该通过化学实验讲解微观粒子,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抽象事物,加深对微观粒子的理解.例如,在讲“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时,教师应该进行课堂演示实验.由于该专题涉及分子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化学实验.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再在两杯水中加入墨水,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速度较快,而冷水中的墨水扩散速度较慢.其实,这个简单的实验所要表明的是,温度和分子运动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讲述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就可能觉得难以理解.而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懂得化学原理的形象性,从而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问题情境的创设同样是化学教学所不可或缺的.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很多化学知识本身是较难理解的.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探讨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认识.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化学问题情境,通过合理设问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时,教师应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置问题:水和冰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水是液体,而冰为固体,两者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吗?请说明原因.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中包含氢原子.而氢气中的氢气分子也包含氢原子.水和氢气两者都包含氢原子,为什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由于这些问题和所学化学知识相关,并且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从微观方面理解分子的构成.由此不难看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
三、灵活运用化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微粒观教学的优化同样离不开化学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方法指导实践,对于化学教学亦是如此.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采取“灌鸭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效果甚微.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化学学习,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式,对有效的教学方式加以灵活运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他们形成微粒观,在后续的化学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例如,在讲“原子结构与元素”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化学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为例,采取类比的方式,对剥洋葱的行为和核外电子层的分布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原子核分层排布的规律.又如,在讲“分子间的间隔”时,教师可以用海绵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再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对“钠原子”和“氯原子”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原子的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构建出化学模型,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化学教学方式进行微粒教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微粒观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采取措施优化高中化学的微粒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化学实验讲解微观粒子,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其次,教师应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最后,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化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作者:祁小婵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第九篇: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实践探索
一、深入挖掘教材,掌握环保常识
1.依纲据本,有效渗透环保知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渗透环保常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中,在学完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酸雨知识。“SO2是大气的常见污染物,是有毒气体,对环境危害很大,还容易形成酸雨,使水源酸化,损害植物新生叶芽,影响身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去防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酸雨的形成,探索涉及到的相关反应既有:2SO2+O2SO3,SO3+H2O=H2SO4,也有SO2+H2OH2SO3,2H2SO+H2O=H2SO4。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酸雨的危害,学会怎样去防治酸雨,既有树立环保意识,消除污染源,也有利用化学知识进行脱硫处理,降低酸雨危害。
2.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背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攫取环保素材,借助大量的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将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问题,体会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意义。
二、以历史为借鉴,树立环保观念
化学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危害。历史上有诸多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事件,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灾害。比利时马斯诃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都是与SO2的超量排放有关,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含镉的废水未进处理污染水源,饮用河水、食用稻米使镉毒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肾损害,导致骨软化症。化学污染致癌、致畸的历史教训是惨痛的,通过讲述污染事件的成因,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有害物质对人类、环境造成的危害,树立正确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意识。
三、以探究为契机,渗透环保教育
求知欲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在于教师通过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唤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设计出充满挑战的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和形式,明确探究内容,在不断的释疑解惑中形成结论,树立环保意识。探究教学并非盲人摸象,也不能信马由缰,而要以问题为“跳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洗衣粉,我们要了解其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对环境有无影响?学生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洗衣粉的成分,以及家用洗衣粉、餐具洗涤剂、工业洗涤剂的成分有何不同;其次,调查家用洗衣粉的品种、价格、性能、去污能力;最后,要认识到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了解使用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危害,得出结论:含磷洗衣粉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的“元凶”,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洗衣粉上的苯会刺激皮肤、引发瘙痒,荧光增白剂是致癌物体,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畸变。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了解含磷洗衣粉的毒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选用肥皂或低磷的洗衣粉,用后要清洗干净。
四、科学对待实验,传递环保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是理论联系实验的纽带,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主动分析的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1.改变随意处理废弃物的观念。
在传统实验中教师随意处理废弃物,将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严重污染了环境,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教师要学习国外实验室废弃物的回收流程,将废渣回收利用,即使不能使用也需倒在规定的地方。对废酸、废碱液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方能倒掉,对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要经过碱液吸收。
2.科学地改进实验。
教师在实验中要避免有毒物体的泄露,要注意检查气密性,对尾气进行处理,以避免有污染的气体外溢。还要让学生在亲历实验中树立责任意识,避免有害物质外逸,防止污染产生。
五、开展系列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仅靠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调查、参观等与环境有关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环保理念的认同,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有参加汽车尾气检测、环境检测等科学活动,有对土壤、河流、水质进行取样调查,也有在环境调查、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社会调查,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总结
总之,我们化学教师要倡导绿色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要深入教材中的环境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蒋娟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
第十篇:高中化学教学思维导图及其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及结构
思维导图具有如下特征:重心在中央图形上;由主干不断向外延伸;分支表现出变化的原因和过程,不重要的分支也可以附加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绘制图形时采用形象化的制作技巧,表示物质之间或者知识架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分支形成一个思维导图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的基本要素包括中心词、结点、连线、关键词、层级结构.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有手绘法和计算机绘制法.基本版式有手绘版式、计算机绘制版式.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构建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高中化学中,知识点比较多,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其内在的知识点却有很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理清思路,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用手或者用电脑画出相关知识点之间转换的关系.通过构建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知识点内在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并理清思路.思维导图能够形象地说明概念的含义以及其相互关系.构建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新概念,而且通过设计导图,可以引导学生下意识地对导图进行分支理解,分成一级、二级分支等等,从而使得相似、相混淆、相联通的知识点会很清晰的展现在学生头脑中.例如:在高中化学中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高中化学教师会知道,Al的化学性质比较特殊,它和一般的金属化合物不同,它的三种化合物铝盐、偏铝酸盐、氢氧化铝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由于AlO-2与H+结合能够反应生成Al(OH)3,在酸过量时,又能将其转化为Al3+.具体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生成沉淀;当H+过量时,Al(OH)3+3H???+Al3++3H2O;结合这两个方程式,得出综合方程式:AlO-2+4H???+Al3++2H2O.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如下:
2.分析思维导图,建立联系
思维导图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化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结构学习中的应用.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强大知识储备,或者将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绘制成思维导图,从而借助导图来引导学生将点滴的知识串联起来,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知识架构,促进思维扩散和拓展.例如:基于物质的变化可以构建出思维导图,物质变化: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离子参加(离子/非离子反应)、反应程度(可逆/非可逆)、电子转移(氧化/非氧化还原)、热效应(放热/吸热).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集合起来,从而将知识的知识储备由少变多,厚积薄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突破.
3.运用思维导图,深化主题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深化化学知识的主题.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起着导向和记录的作用,是比较优秀的终极性组织性思维工具.既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发散,又能够记录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大脑,借助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构建和完善出思维导图,并深化专题知识的内涵.例如:在分析“离子共存问题”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探究和分析影响离子共存的一些条件.小组内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和绘制,小组间进行竞赛式比较.构建思维导图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第一、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Cu2+等;第二、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O2-3,SO2-3;第三、阴阳离子生成难溶性的盐不能共存;第四、弱酸的酸根离子在酸性较强或者碱性较强的溶液中都不能共存,比如HCO-3、HS-、HSO-3等;第五、双水解不能共存;第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第七、因络合或者其他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等等.构建思维导图,囊括离子共存中会涉及到的知识,不断向外发散,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深入学习,在深化了主题的同时,也强化了学习效果.
4.复习思维导图,延伸拓展
由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具有动态性、可延伸性与系统性等特点,它由中心点出发,向四周发散,不断延伸.思维导图呈现出网络状的模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分析与运用思维导图之后,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巩固、提升能力,可以运用复习思维导图的策略,在阶段性复习时,再现思维导图建构过程,并将思维导图的各分支点扩散,建立各个小节、各个分支间的有效联系,并将分支延伸细化,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系统性.例如:复习有机化学“烃”的思维导图,分析发现烃可以延伸出有机化合物、甲烷、烷烃、乙烯、乙炔、苯、石油的分馏等相关知识.各小节知识又可以从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实际应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结合乙烯与乙炔,可以拓展延伸出烯烃与炔烃的化学简式,可以类比出它们的取代、加成、聚成反应的化学性质,并且可以在加成后取代、卤化.又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的知识分为回顾、三个观点、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关系、概念、基本规律这六个小节,在复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学生已学知识加入思维导图中,细化每个小节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发散.
三、思维导图相关应用展望
培养具有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理念.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涉及到很多方面,并应用广泛.高中化学学科也是如此,它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与综合性特点.高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建构主义思想,思维导图的运用能促进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有效理清思路、建立联系、深化主题、延伸拓展,从建立思维导图中感悟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学习和探讨思维导图中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最终对知识进行拓展探究.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思维的根本,引导学生借助导图的作用,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出完善而可扩展的思维导图.
作者:刘静静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