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有效的开展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中,化学作为一门教学为基础,实验为目的的教学科目,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外,注重开展有效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能够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化学世界,神奇的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化学实验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开启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化学实验能给人一种神秘的魔术效果,能让学生沉醉在变化莫测的教学实验中,学生自己的投入到课堂实验中去,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具体的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提前设置好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因好奇而忽视实验的真实目的,这样即能提高学生观察力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值得主要的是,在具体的化学实验中,教师首要的作用是做好实验的演示实验,并且合理的分配好实验小组,使得课堂实验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实验效果。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育的改革领域下,当前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化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方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应充分的认识到化学培养学生的目的,这要求教师,及时的做好课前备课工作,针对每章节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课堂游戏和事业。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中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在讲这节课时,教师应该从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金属种类引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入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实验结合、小组论述、质疑法等一些具有启示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际进行调整,以求最大限度的契合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实验能够解释许多生活中的神秘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用化学原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学到不少的知识,可是大多部分都不知道该怎样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他们甚至会感到神秘莫测或是觉得课堂的学习毫无实际用处。实际上,许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去解决,解释。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举例时尽量的用生活常识去举例,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意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如:在讲次氯酸时,教师应该84消毒液带到课堂中让学生用84进行漂白,前提是教师不应该告诉学生该实验液体是84消毒液。这样设计并分小组讨论,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寓教于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地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实验。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二者共同协作,才能使得化学课堂到处洋溢着学习的乐趣。

作者:袁充 单位: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基于高中化学“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1.“学”———指导学生对课本教材与资料的阅读,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的有效学习;高中化学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化学的知识点和化学方程式那么简单,最终的目标是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人的智能的多元化形成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各项智能的综合程度,在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各项智能的效能不完全相同,因而在高中化学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多角度进行切入教学,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体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境.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化学新授课之前,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进行预习,初步熟悉所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便于找到化学重点的入口和突破疑难点的关键所在.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事先精心设计恰当的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独立自学或相互间的适当交流完成所设置的任务,在自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得以初步解决,同时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掺入一些有价值的针对性训练,巩固与强化学生所获知识,在进一步加深理解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肯定遇到个人难以完美解决的难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形式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达到高效处理问题的目的,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所谓“兵教兵”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同时,学生在自学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动流等方式进行适当的探究性活动,在此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

2.“练”———在自学基础之上进行与化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关的习题练习,在训练中找到问题,形成问题化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问题的存在才使得科学不断进步与发展,问题化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自学以后获得了低层次的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题进行检测从中发现问题;这里化学教师可以构造与设计存在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成功中享受喜悦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3.“讲”———以学生的基础练习为载体,放手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疑惑,教师适时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学生在“学和练”的实施过程中,收获部分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惑之处,设置代表进行讲解试题的解析过程和心得,形成全班的交流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针对于学生中的典型问题和疑难点进行指导性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若进行遍地开花式的探究学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中化学教师担当了“引桥和路标”的角色,教师的引导与讲解是一个可少但不可无的环节即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不能被忽视与丢弃.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阶段,教师侧重于自学方法的指导与教学目标的介绍;在后一阶段主要讲解学生自主探究中显现出来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题的规律和有效方法.

4.“用”———充分发挥典型试题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通过对试题的探究与剖析进一步巩固、强化、拓展所学知识,快速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应用的全面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课本教材中的例题或高考试题都是具有较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平时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安排典型试题的训练及剖析,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便于学生从解析试题过程中发现内在的本质规律,有利于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实现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解决问题效果的最大化.

二、在高中化学“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构建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化学新授课堂是学生获取间接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注重启发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呈现教与学的具体目标.化学教师针对新授课中所涉及的学过的旧知识设置出有价值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加以解决,为新知识的顺利传授扫清了知识的障碍.展示新授课中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想方设法创设探究新知识实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到达一种对新知识的渴求出现“迫不及待”的意境.

2.新课开始,有效实施合作探究.化学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课题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与特点、化学反应的方程等基本知识设置成问题形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自主学习,借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或提出的质疑我们化学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另外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设置部分有一定难度的启发性的试题,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进行创新思维,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交流合作、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思维转折点和学生“卡壳”点进行必要的辅助分析和讲解.

3.课堂检测,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针对于新授课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解决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新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懂-会-熟”的章程来进行设计和安排练习试题,注重难易结合、层次分明,内容上即注重双基又突出重点,形式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切实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4.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巩固强化、延伸所学知识.学生回顾总结与教师小结相结合明确化学新授课中所学主干知识及其内在的联系和实质,能力目标达成的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分层次安排适量课后作业,进一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高中化学“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分析

在新课导入阶段,将化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跟着化学教师这个“领路人”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明确新课中学习的具体目标,这里体现了新模式中的“学”;在预习练习的测试阶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简易基础知识试题,为探究难点打下基础,这里体现新模式中的“学”和“练”;合作探究过程中,师生的交流合作、生生的交流合作以及课堂的训练体现了新模式中的“学”“讲”“用”.总之,本节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索、发现、表述、解决,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总结

总而言之,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高中化学“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脚步,活化与提高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得以提升,这也是探究高中化学“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

作者:张梅 单位:广东省茂名高州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之课前精心准备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并不是特别完善的,有些知识点并未在教材中提及。这时便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将潜在的知识点充分地挖掘出来。将其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便实现了课前教材分析与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我们都知道酸和减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吗?教师可以将这一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同学进行探究。例如,可以将同学分成几组进行探讨,探究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反例,最后看哪个小组举的例子最多。进行到这时教师可以引出另一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然后再让学生们研究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做到这些的前提都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来找出课本中一些知识的盲点,同时关键是如何将其与探究性教学结合起来。

二、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之课堂情境创设

(一)以化学实验为载体

高中化学课程本来就是一门与实验紧密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操作。高中生往往对于感性的东西更感兴趣,而对于理论的东西往往感到厌倦。进行实验给人的感觉就是其直观性强,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印象更深刻。一般的化学实验都会产生相对的化学现象,通过这些化学现象来促使学生探究问题的本源,找出这些现象的机理,在实验中也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学生觉得化学学习不再单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以化学活动为载体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一大不同就是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国教育给人的特点就是“静态教育”,课堂中学生全身中唯一发挥作用的器官就是眼睛和耳朵。所说的化学活动包括实验、情景表演、标本采集等方面,将化学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有机物的反应这一节教学时,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不同的学生代表不同的有机物的官能团来展示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过程,这样有趣生动的活动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喜欢。

(三)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中搜集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载体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在进行网上搜索的过程,对感兴趣的内容会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搜索,此过程有点娱乐性的意思,殊不知,这也是一种探究性的过程,只不过是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将自己搜索的知识记录下来,每天记一点,那么一学期下来将是一本化学复习笔记。

三、结束语

本文仅是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情境的创设两方面来阐述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创新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探究性教学中,这需要每一位高中化学老师去探究、去摸索。良好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学生的一整套教学模式。

作者:彭彦军 单位:重庆市开县中学

第四篇

1.教学目标的设立要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

在课堂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而展开,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将活动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种新颖的形式,它能够体现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完整性、具体性以及可操作性。

2.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三围体系

高中的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拥有了科学的素养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依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核心,高中的化学目标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2.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感情,对于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在研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感志趣,还可以提升科学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发展目标,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兴趣,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将理论化学知识与实际相互结合,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培养积极实践、用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尽管每个学生不尽相同,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目标维度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基础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知识上要强调建立核心观念,在思想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发展。

2.2知识和技能

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基本要求,它可以引导学生历练相关能力、开展学习过程以及陶冶情感态度最重要的依据。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更加关心学生对于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核心知识的学习状况,这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学生拥有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化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2.3过程和方法

注重过程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能力,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方法、研究材料、形成认识、体验情感、习得能力的运动载体,同时也是锻炼能力、获得知识和培养情感较为关键的过程,课程标准对于方法过程这一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够主动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能够学会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同时能够运用分类、概括、归纳、比较等方法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和发现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勤于思索、敢于质疑、善于与人台作,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学习活动多种多样,而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立却大同小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大大激发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另外,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还可以教导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质疑、创新、求真以及求实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真理本身的同时有所感悟,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白贤贵 单位:云南弥勒县第四中学

第五篇

一、连续追问,激发知识再现

学生的思维都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层层递进中逐步加深的.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设置连续追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从小的切入口进去,以基础知识为起点,对学生进行追问式的提问,从基础知识的再现直至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不仅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同时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后,以连续追问的形式让学生的回答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展开一系列的追问: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升降?失去电子后会对该物质造成什么影响?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氧化剂?怎么使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等等层层深入的问题,以“概念—方法—应用”为主线,来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显现出来.同时在课堂15分钟练习中,将这种连续追问设计成为连续习题,让学生从基础题入手,逐级的加深难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连续的过程中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哪个环节理解的不透彻,掌握的不准确,及时的修复学生的知识链条,直到学生弄懂弄通为止.连续追问和连续习题都能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链条.

二、交流探究,整合学习成果

交流使学生变得多元化.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通过汇报和分享学习成果,表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独到的见解,巧妙的将化学知识和习题利用图示、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通过这样的交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优化自己知识结构和解题方法,有助于知识的再次提升.例如在学习《化学能和电能》时,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进行复习探究时,建立探究小组,给学生展示准备的材料:铅笔、牙签、铜钥匙、食醋、小西红柿、色拉油、铁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通过上面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物品来组成原电池,由于学生对原电池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容易就组成了一个成功的原电池.在学生自信满满时,进一步的提出更深一层的问题:你选择的物品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请设计实验针对你选择的物品进行验证?学生纷纷拿起了自己想却又没有把握的物品,想对自己的实验有所挑战,在学生的操作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是每一个实验都要进行总结,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实验失败的原因,体验成功实验中的亮点,内心产生一种“我怎么没有想到”的想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斗志,还轻松的整合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习量表,适时查漏补缺

激烈讨论后的沉思才能让思维归于理智.在每次的探究讨论后,好多教师都建立“学生学习量表”对学生进行全程评价.其实这种量表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立,在探究或阶段检测后,教师给学生画出相关知识的列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量化自己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来客观的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学习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后,针对这部分高中重点难点知识,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大致分三个等级A、B、C来填写,然后进行适当的针对性练习,通过结果量化来对比学生的预测量化,使学生能够逐步的认识自己,以便有利于高考的分数评估.另外利用结果量化来进行查漏补缺,将知识板块分为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部分,来对应学生的量化,并将这部分知识分成若干个专题讲解和附有相应的练习,避免让学生做同一些题,而是什么地方薄弱就做什么样的题,类似于医生的“对症下药”.经过这样的分析量化,学生心中就有了底,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加强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学习不盲听、不盲从,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主体的地位上,重点突击,在不断的练习中,转弱项为强项,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阶段检测,强化重点难点

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但却是检测学生成果的强有效方法.考试状态下的学生就像打了强心针,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度灵活.这种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会将自己的潜能爆发出来,做到“超常发挥”,超常发挥不是不切实际的幸运,而是对知识掌握牢固的一种迸发,这种考试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反而会产生一种征服的快乐.那么就要求考试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考查的内容就是平时经常探谈和深思的内容,以阶段检测来更进一步地强化重点难点.例如在学习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后》,不仅要单单考查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突出知识的深化和迁移,将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判断等重点和难点作为探究题,通过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配制让学生掌握电荷守恒的方法,通过电子转移让学生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像这样从基础知识延伸出来的难度适中的题,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多学习.其实,阶段检测也要讲究一个“巧”字,考试不在多,而在于精,不能太简单,更不能一味的追求偏、新、奇,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题,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延伸的题,及时的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真正体现阶段检测的高效、实用.

五、总结

总之,反馈串设计和实施,不仅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从双向反馈的角度来看,反馈串也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检测,更是对新课改具体落实的一个检测.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反馈的目标和方向,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反馈串,就能帮助教师找到工作上的不足;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反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调整,教育的路上便开满鲜花.

作者:许小平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

一、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强学习的热情。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做出合理的安排,在课堂上要高效教学,同时也要给学生思考和吸收课堂知识的时间,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合理高效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

有些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尽快结束讲课内容为学生多留一些实践自主学习,致使讲课的内容过于粗糙,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们的消化、吸收,教师讲课的内容要精准,并且要对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还要求教师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影响学生,使学生更加重视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学习。教师的大部分行为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划分,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也会相对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二、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指导,优化教学途径

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的“向导”,可以帮助学生们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身“向导”作用发挥出来,加强对学生们的课堂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凝集自身的智慧,指导、帮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喜欢上学习化学,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途径较为单一,只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在高效课堂概念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不断优化教学途径,努力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增加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是提供人才的保障,而教育事业发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接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以及社会认知水平。

提高课堂效率,建设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工作要做好备课准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不断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更多的结合实际,让学生积极的投身到自主学习之中,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后要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吸收,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将来可以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马中林 单位:成都外国语学校

第七篇

一、高中化学“导学与自主”高品质课堂的目标

1、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构建出化学高品质教学模式并最终形成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闯出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新路。

2、培养一批高中化学带头人,造就一批高中化学骨干,培育高中化学课改方面的几位专家型教师。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4、为区域课程改革和课程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高中化学“导学与自主”高品质课堂的内涵

高中化学“导学与自主”高品质课堂就是教师依托化学导学案实施载体通过设置认知问题、思考与交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情景,引导个体独立思考的学习;其次是同伴互助的学习;再次是教师辅助的学习;再次是有评价的学习;最终以学生自主发展力培养和养成为目标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重视老师的诱导点拨、小组合作探究,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

三、高中化学“导学与自主”高品质课堂的实施载体——导学案

根据新课标,探索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高中化学“导学与自主”高品质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实施框架,以“导学案”为实施载体,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1、编写依据

对学生的认知层次一分为三。约15%的学生可以学会几乎所有的知识,约70%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中探究学会几乎所有的知识,约15%的学生则要再依靠课后巩固练习才可能掌握以上的知识。

2、编写流程

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反思学案编写制。“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实践反思、优化学案、资源共享”是我组导学案的备课、教研管理模式的特点。各备课组在统一导学案的基础上,由主备教师完成典型课例的“导学案”撰写,各位教师利用“导学案”完成单元教学后,同组授课教师对单元授课进行反思,及时修正“导学案”并上交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供同伴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在新课程改革的破冰之旅中,教师们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实现攻坚。

3、编写样式

导学案一分为三。“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后巩固练习案”。“三案”并举,三位一体,结合学情,将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常情况下,课前预习案,学生通过研读教材和教辅对应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约20-30%的知识,预习案配备预习当堂检测反馈;课中探究案,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小组点评,约50-60%的知识;教师点拨约10-20%;课后巩固练习案,例题和变式习题主要针对教师点拨知识,巩固练习针对课中探究案需要强化提升知识。

4、实施环节

明确目标:导学案中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方法。自主学习:针对现有发展区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合作探究:针对最近发展区教学,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所得。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认知偏差、理解深度不够和遗漏知识点等问题,进行讲解剖析。练习检测:以巩固本节课新授知识为主,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拓展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总结方法和规律,将本课的知识迁移运用。六个环节针对不同的学段、学生以及课堂进程,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四、总结

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的把控上,保证课堂能顺利地进行;同时,在课堂进行的同时注意发现问题,以便课后总结和修改导学案。对于导学案,教师可以灵活选取,关键是时刻关注学情的变化。课堂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百分百投入,就没有高品质课堂。不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就很难说是高品质的。推进“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实践策略,依托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依托“导学案”和“学习小组”,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品质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力,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改革之路。

作者:何长涛 单位:大连市一0三中学

第八篇

一、高中化学小组探究学习的类型

1、调查研究型

学生在学习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去查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之后理解为小组同学在探讨时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2、实验研究型

让学生研究实验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改进。并且让学生发现通过不同的实验装置实现不同或者相同的的实验效果,选取那套实验装置最好,并且能学会去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讨论研究型

可以综合以上的方式,与小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的学习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二、高中化学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

1、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为小组探究学习做提前准备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会使学生全神贯注到化学学习当中,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兴趣是预习入门的金钥匙。在面对繁重的课业时,学生是积极的参与活动还是被动地去应付甚至去厌恶各种活动都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烷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去预习烯的知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合理分配组员,为小组探讨提供保障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小组探讨时,合理有效的分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内的人数不能太多或者太少,4~6人最好。并且在小组里的同学的学习成绩差距不能够太大,最好是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各一半,这样在小组内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去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小组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3、完善补充,为小组探究创设有效载体

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把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去解决,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寻求教师的帮助去解决并理解。例如在学习乙酸乙酯的特点时,学生可以询问教师把甲酸甲酯的特点进行了解对比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不能够放任自流和出现时间分配不均匀的现象。这样可以在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4、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外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课上学习上的不足,学生可以根据课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理解不好的内容在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做实验或者询问等方法继续去学习。例如可以在课下自己提取乙酸乙酯来观察它的性质。用这种方法来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选取的话题要密切的结合生活实际,并且研究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教师可以归纳呈现出一些可行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5、认真的评价学生小组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在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关心同学们得出的结果,更要关心的是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有的同学观察的特别细致,能够把试验中化学反应的特点观察的很仔细,例如化学药品的颜色变化等。有的同学总结规律的能力特别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烷、烯等的通式等等类似的现象。都是需要教师去关心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或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去发扬,缺点则去改正。最后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总结

总之无论怎样,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尽力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组员之间讨论的热情,开阔学生的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的同时,达到了通过小组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作者:郭庆军 单位:大冶市第一中学

第九篇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1.分组流于形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但是对于一些教师来讲,他们对于分组以及如何分组从而达到有效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教师在分组时或者让每一竖排是一个组,或者让前后桌之间构成一组,更或者是交给班委让他们决定分多少个组以及每个组的构成人员.这种流于形式的分组,一方面会造成各组之间在人员构成上平衡性的缺失;另一方面也使得相互之间的合作性降低,不利于相互的沟通和管理.

2.教师缺乏引导和指导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数教师采取各组围桌而座的形式,每一小组都有相同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他们根据手中的学习资料来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由于小组分组的质量不高,许多小组并没有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而多半是在谈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跑偏”话题.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加入到其中,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引导和指导.由于分组比较多,再加上教师没有参与小组讨论的意识,就使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措施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就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得到提升.

1.做好优质分组

要想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效率,首先就需要有优质的分组为前提.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活跃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所做的分组,首先是能够兼顾各个不同组之间的平衡,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另一方面,优质的小组分组,能够使在化学学习存在惰性思维的学生受到同组其他同学的影响以及为了提高本组的成绩而转变对学习化学的看法,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发展.除了有利于学习之外,合作学习的开展还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在分组的人数上,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级的班容量做好分组,例如可以以8~10人为一组等.

2.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同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高中生有比较强的自制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对于一些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讲,他们很可能会不主动参与到讨论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掌控全班的情况,发现此问题要及时参与到本小组的讨论中,鼓励这些学生要积极思考问题,也可以考虑一下其他人的说法是否正确等来逐步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

3.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合作学习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教师需要在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一些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在实验中具有积极态度、爱护实验设施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等,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总结

总之,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仍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安排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李元琰 单位:甘肃酒泉市实验中学

第十篇

一、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课堂利用率,让学生都能参与思考、讨论,要高效利用时间。教师要摒弃那种动辄就让学生进行合作的化学课堂,而是要精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如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并讨论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教师只有精选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才会真正在挑战性的化学问题面前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2.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化学课堂只有真正成为研究性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研讨中感知到化学的魅力,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异常现象引发探究,还要让学生对课本中的个别问题以及开放性的习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并对社会上存在的化学热点问题结合已经掌握的化学理论进行思考、交流、探究。教师只有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研究,才会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独到的见解。如教师可以结合灰霾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某个化学知识点更好地解释灰霾现象,引发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思考,让学生养成运用化学知识解答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现象的习惯。

二、加强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合作质量

1.加强鼓励性评价。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在合作中有闪光点的时候,教师要不吝表扬的语言。当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独辟蹊径,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时候,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继续思考。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声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以及能力,自然更愿意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在化学学习的过程,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采用准确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步的化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2.教师不但要加强小组评价,还要加强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不但要对合作小组整体进行适当评价,而且要针对组内每一个同学给出一个适合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自我评价。教师需考虑不同的学生化学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提高合作效率,加强有效管理

1.加强有效管理。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要确保小组合作效率,因此教师要加强有效管理。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以及合作实验的过程中要参与进来,适当调控,扩大组内同学的参与面。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要让其他同学懂得分享和交流,懂得倾听和思考,要在集体的智慧中进一步加深思考,获取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建立化学知识体系。

2.提高合作效率。要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不能让合作学习流于一种形式。教师要组织好合作形式,让学生认真参与每一项合作学习的进程,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当发现小组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调整组内成员,让每一组学生都能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

四、总结

总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班内情况组建适合的合作小组,并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拓展。教师要在小组合作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责任分工,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合作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之间找出思维结合的最佳点,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作者:陈秀銮 单位: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