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学习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在高中阶段教师不仅仅注重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的夯实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是应当从思维层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问题解决式学习十分契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其主要内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衍生出一系列分层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问题进行情境展开,然后在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能够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更能够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高中化学不同于初中基础化学,虽然依旧是属于化学知识的基础部分,但是由于高中化学设计的范围较广,不仅包含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更是包含了一些分子结构、化学原理的探究,这就导致了高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自身化学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就会感到对化学学习无从下手。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采取机械式的记忆形式进行化学学习,诚然,这种学习形式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不仅仅会逐渐的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抵触情绪,更是很难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不利于学生自身科研精神和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现阶段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学习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虽然素质教育在不断的发展革新,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经久不变的,那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日常课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不仅仅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压力,更是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同时还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化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应用,让教师在课前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有一个大概的梳理,在哪个位置容易提出相关的问题,哪些知识点可以通过问题解决进行探究,都是需要在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细致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为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导向进行引导,保证高效化学课堂进行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渐的了解到本节课知识重点难点的关键。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十分的切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的问题设立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然后通过营造出强烈的探究思维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知识的“再获取”。
(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构建理论知识体系
就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趋势而言,高考中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已经越发明显的。学生只有拥有一个夯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才能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做到信手捏来。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压制,学生很难形成良好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解决问题为驱动实施课程的学习主干,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逐步的认识所学内容的本质以及相应的化学思想。化学学科中一些化学概念以及化学原理是学生较为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将这些理论知识具象化,然后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提问题,反思总结来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样,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相应的印象,即看到哪一个知识点就会想到相关问题,这样通过问题构建的知识体系不仅牢固,还能够避免知识之间的混淆,让学生真正的分辨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在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时,不仅仅需要教师具有坚实雄厚的知识基础,更应当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增强教师自身的课标意识,实现教与学的持续发展。
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主要原则
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师的问题设计,教师设计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在笔者不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的问题设计应当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
(一)课本原则和生活原则
课本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课本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教师不应当脱离课本教材进行问题的设计,只有真正的针对于课本知识的重难点有目的的进行问题设计,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知识的重难点,从而合理的分配相应的学习时间。生活原则是脱胎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的,由于高中生自身知识视野的限制,其在面对陌生知识的时候会本能的产生陌生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生活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一方面能够通过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陌生感,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获取成就感。
(二)创新原则和探究原则
创新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新思维是学生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注重融入一些创新性思维,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当注重在问题的末尾加上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创新原则还要求教师可以从题目的形式、内容等角度进行创新,让题目的设计真正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性原则是建立在创新性原则的基础上,众所周知化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性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一些实验研究,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层次原则和递进原则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就是面对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差异很大的学生,因此在进行问题引导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遵从层次原则,将同一知识点的问题难度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问题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就能够做到问题教学引导的层次化。递进原则是指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注重题目难度的由浅入深,真正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问题不断的引导学生,让问题适应现阶段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不断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四阶段”
(一)第一阶段:课前分析阶段,全面了解学生实际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应该脱离学生实际,笔者认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更是应当和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笔者在课前分析阶段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生现状的具体分析:第一,通过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全面了解,进行问题设计初步难度的设定。在了解全体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知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基础来进行问题设计。第二,学科知识体系分析,通过对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进行分析,确定问题设计的难易深浅,并且能够通过知识体系上的“问题链”来引导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第三,化学教材分析,问题教学引导不是脱离教材进行引导的,而是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的忠于教材,分析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以及教材知识模块的设计意图等,然后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前提下进行问题设计的创新,能够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二)第二阶段:课堂实施阶段,深入贯彻问题引导
不论教师在课前准备的如何充分,在课堂上真正的让教学手段获得效果才是教师的根本目的。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会通过一个问题情境进行引导,问题解决模式的核心就是以问题为驱动,笔者会确定一个本节课知识点的核心问题,比如在进行氯元素的这一课教学时,笔者会确定核心问题:“氯的化学性质是什么?”然后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比如“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氯元素的应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解的氯元素的基本性质之后,笔者又会抛出问题:“氯能够和哪些化学物质反应?”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来进行引导。在课堂实施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深入的把握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问题链”的形式牢牢把握住知识核心,然后在通过问题的层次,问题的逻辑关系来引导课堂。
(三)第三阶段,课后总结阶段,攻克学生知识薄弱
课后总结对于学生知识的夯实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一些课堂上学生没有听清楚、理解透彻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课后总结来进行攻克。笔者的课后总结总体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通过课后知识测验来进行总结,在进行知识测验的题目设计时,尽量由简单到困难,然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进行学生知识薄弱点的分析,针对共同的知识薄弱处笔者会在复习课上重点讲解,针对个别的薄弱点笔者会分别辅导。第二,笔者会在阶段性的学习之后进行总结,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为学生构建区模块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不断的发展。然后笔者会针对性的录制微课为学生的知识查缺补漏,将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点进行再梳理,真正的做到学生知识无盲点。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学习,化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化学学科以其科学性、思维性、实验性等特点区别于其它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能够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性思维。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而化学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培养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充分的应用化学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发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辛涛.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变式训练[J].教学技术应用.2016
作者:沈阳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