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只有紧跟改革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对教学质量、效率予以提升。而化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公式定理也比较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形,很容易产生畏学、甚至是厌学的心理,而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就能将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是动手实践就能明白的,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并掌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生活中教学模式的意义,然后着重探讨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意义;措施

高中化学是极具魅力的学科,对学生全面化发展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化学还是高考必考的关键科目,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知识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升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及其研究,巩固自身已有的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生活中教学模式的意义

(1)改革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主要通过“填鸭式”的单向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是导致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淘汰落后的教学模式,所以改革教学模式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其教学方法都必须积极改革创新。例如,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脱离课本教学,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2)激发学生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同理。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认为教学主要针对考试内容或者是高考就可以了,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深化化学理论知识,更好的掌握好化学的基本能力。之所以强调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主要是因为高中化学本身的教学特点,高中化学相对来说更加较为抽象,以往”死记硬背”的记忆式根本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只有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予以激发,才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主动性,愿意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因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基础。(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创新思维是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被固定在参考答案的框架里,对自身的一些创新思维会产生怀疑、自我否定,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要能够自我思考,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深度的生活化化学问题,没有准确的参考答案,在正常的范围内,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考虑运用化学知识去进行处理,从而提高自身化学运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2.1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要想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就要对化学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看看有哪些内容是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实验就可以验证的,或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想象予以观察就能得到验证的。所以,在正式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就要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把化学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的日常现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化学知识是能够被利用的,我们也在随时随地的接触到化学,将二者融合起来远比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的化学知识、公式定理要好的多,学生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点,提高自身的化学能力。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实验:如果我们把家里吃的醋和食用碱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教师可以将我们家里吃的醋的化学成分以及食用碱的化学成分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化学公式的形式将醋和食用碱中和以后生成的物质推导出来,并让学回到家之后亲自动手实验进行验证。醋和食用碱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日用品,学生回到家后之后只需要通过找一个杯子就能完成这个小实验,且通过自身动手实践,更能有效对酸碱中和的化学规律予以掌握,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一些日用品的化学成分,醋:醋酸CH3COOH,食用碱:碳酸钠Na2CO3,二者中和会生成醋酸钠CH3COONa(无毒)、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从而更有效的掌握相关化学理论和知识。

2.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化学资源,化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二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化学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材料,因而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且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更容易将化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构建起属于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为了可以使得学生更为清晰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红在家里面切开了一个梨,由于梨比较大,小红只吃了一半,另外那一半就放在了那里,过了一会儿,切开的梨的表面开始出现了变化,由切开时的白色变成了黄色,最后变成了褐色,这是怎么回事呢?”采用怎么样的方式可以防止切开的梨不会变色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一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学生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很容易就明白了,梨之所以变色是因为其本身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被氧化成了醌类化合物,且随着时间边长、反应量的增加,颜色就越来越深,最终变成褐色。而为了防止切开的梨不出现变色,最好的变法就是不让梨和空气进行接触,滴点柠檬汁或是用淡盐水泡一下都是可行的。

2.3用化学知识对学生生活中的疑问予以解决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遇到一些蕴含化学原理的问题,有些疑问老是在脑海中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进行解决。这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存有的疑问,利用他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活用化学知识将疑问予以解决,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喜欢上化学。例如:在讲解完溴化银相关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为他们解答夏天所带的变色眼镜是怎么进行变色的?通常在进行变色眼镜制作的过程中,会在玻璃中加入适量的溴化银以及氧化铜微小晶粒,当阳光照射到镜片上的时候,溴化银就会分解成银和Br2,也就是2AgBr=2Ag+Br2,由于银晶粒的存在,镜片的颜色就会变深。而当阳光变弱的时候,银和Br2在氧化铜的催化下,就会重新生成卤化银,也就是2Ag+Br2=2AgBr,镜片的颜色也就慢慢变浅了。由此可以得出变色眼镜变色就是在不同条件下溴化银分解、再重新结合的一个过程。当学生明白这一原理之后,将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予以解决的时候,不单单只是掌握、巩固了相关的化学知识,更多了是解决疑惑之后获得的惊喜,这种惊喜将会转变成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动力,并养成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4纠正生活中的误区,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当前生活中有一些常识、化学现象被误解了,这也是化学教师用于生活化教学有力的素材之一。教师要在生活中将这些常识、现象挖掘出来,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误区予以纠正,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合成物质,对身体是有害的,尽量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教师就要告知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的观念是不对的,不是所有化学合成物质都是有毒的,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有效保障食品的质量。若是不对一些食品进行防腐处理,那么食品很容易发生变质,从而引起食物中毒或是出现其他的一些疾病,这反而会比使用无害剂量的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当教师用化学原理、知识来对生活中的误区予以解释,将学生一直理解错误的误区纠正的时候,往往这种认知上的冲击感,将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3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将生活教学模式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因而,化学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用化学知识对学生生活中的疑问予以解决以及纠正生活中的误区,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瑞芳.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28):83-83.

[2]胥艳兰,孔德顺,安悦.新课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0):142-143.

[3]陈建武.“生活化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4(8):195-195.

[4]朱文发.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38-238.

[5]梁庆,罗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57-157.

[6]张小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32-132.

作者:琚凯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