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下高中地理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地理知识是对地球上地理现象的抽象,从空间上来说,包括地球和其他星球,中国和世界各国;从内容上来说,包括天体运动,气流运动,各地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知识。一方面,一些抽象知识需要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具体的解说;另一方面,内容丰富的地理现象需要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感受和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时代要求,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相结合,将教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通过动态的形象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走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故事视频《复活节岛的悲剧》,伴随着故事的讲述,学生迅速走进了拉帕努伊人的生活。这个物产丰富的小岛因为人口的快速增加,从8000人增加到20000人,而岛上食物只能供应20000人,严重的差比,使得拉帕努伊人找不到食物,处于饥饿之中,最后岛上只剩下100多人。这样的展示方式给予了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学生对人口容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思考什么是合理的人口容量,怎么能够计算出,地球的合理人口容量是多少等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抽象知识的形象化
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天体地理知识,这一部分知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常要花很多课时量进行讲解,但是仍然是一个教学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实物展示和挂图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但是,这样的展示方式对于立体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是比较难的,他们无法准确够理解内容。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展示平面的图画、立体的图像,而且可以展示动态的动画,这就为地理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支撑。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动画全面演示地球的自转,以及从南半球和北半球上看地球不同的运动方向,地球的自转形成的昼夜更替、时差等现象,近似椭圆形的地球公转;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画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从而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样理解太阳公转知识点就容易得多。
3.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近为远
高中地理知识涵盖世界各地,包括不同地区的地理地貌和人文生态,学生通过实践所能接触的地理地貌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一些与自己生活较远的地理知识时产生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学生从未见过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展示给学生,为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供感性认识。例如:在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教学中,迎风坡和背风坡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在讲解迎风坡和背风坡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学生虽然能理解知识点,但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错,这就是因为没有视觉的刺激,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西部地区的风光展示给学生,在迎风坡和向阳的地方,植被茂密,植物能长一人高;而在背风坡几乎没有植被,土地赤裸。通过这样的视觉感受,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
4.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高中地理设计的范围、内容、空间都很广,这些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和挂图、实物的支撑,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所能够提供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影响了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需要对比的表格、需要展示的图片图画、随堂检测试题展示给学生,从而节约时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例如:地形图通常是教师教学中需要花较长时间解读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学生看着自己的书本,然后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识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稍慢、注意力发生一点转移,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解读,从而造成教学的不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地形图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然后将课本中的地形图展示在PPT上,全班同学看着PPT跟教师共同解读,这样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指点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地形知识的强化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多个地形图,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将地理知识化远为近,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效率。
作者:王晴 单位:新沂市启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