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一、高中地理实施学案导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主张学习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意义建构,它强调教师要尽可能搭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情景或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要充分重视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互动,并能够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提供必要的学习背景材料或学习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该理论为高中地理课实施学案导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在《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曾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目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已在我国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也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可见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共同目标,为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目标或实现共同的利益需求而合作。它比较强调个体目标和共同目标的同一性。合作学习把教师置于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有效互动。因此该理论为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关注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设计高中地理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指导性原则

既然名为“导学案”,其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设计编写地理导学案时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应当是指导性原则,也就是说应适当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与要求。教师指导既包括针对学习内容(学什么?)的指导,也包括针对学习方法(怎么学?)的指导。比如在课前自学完成(导)学案的环节,教师要明确而具体地要求学生看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参考哪些地理图表,要达成什么目标等,上课时老师将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检查了解等。

2.层次性原则 

在设计编写高中地理导学案时应注意将内容不同、难度各异的地理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把它处理成条理比较清晰,内容具备一定的阶梯性,基本符合不同层次不同学段学生的地理认知规律和地理逻辑思维的学习方案。实践表明,编制一份层次性强又条理清晰的地理学案首先要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地理规律,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地理思维活动不断地深入。此外,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基本目标是使优秀学生从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有所挑战,而对一般的学生而言能够受到激励有信心,对于学困生而言也基本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探究性原则

编写任何学科导学案都应研究如何将教材主干知识(或重难点)转变成若干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主干知识的设疑、质疑,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以及增强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教材的能力,高中地理导学案也不例外。要在如何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上多下功夫,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问题能否诱发学生地理思维尤其是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高中学生相对初中学生而言,其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已明显提高。因此高中地理导学案不能再以简单的填空形式呈现,也就是说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不宜照搬教材内容,应尽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教材和相关图表,提取教材和地理图表中的有用信息并加以认真解读、分析、整合后完成导学案中的探究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4.生活化原则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导学案在设计学习目标、自我检测题或选择典型题例的素材上应尽可能地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或乡土实际,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地理资源和素材,充实到地理导学案中,要更多地接“地气”,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地理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地理将受用终身。[案例]在设计人教版必修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时,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目标要求,我们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充分考虑了上述四个基本原则,设计了如下四个具体学习目标:①自学课本,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一般规律;②运用案例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利用图表分析说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与过程;③利用“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导学,较好地理解影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④学以致用,学会分析评价家乡永春在承接沿海县市产业转移的条件、利弊及注意事项。以上四项目标规范明确,层次分明,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生活化乡土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可操作性强。

三、高中地理实施学案导学的基本程序

1.课前自学完成学案的环节。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即将上某一节新课前两天就应分发相关课题的导学案(一般为8开纸一至二张为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在课前完成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和基础知识,参考地图册预习教材,并限定时间(10分钟左右)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或基础导学、知识链接等)。通过课前自学自已先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

2.课初检测暴露问题的环节。

一般在上课开始后的10分钟,由教师展示课件,出示学习目标,然后以书面检测(如小测)或个别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尽量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果采用书面检测形式可以组织同桌同学或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互查互改,统计错误率较高的问题,梳理出需要全班同学甚至是老师参与共同讨论的问题。

3.课中互动探究释疑的环节。

这是一课堂的核心,也是决定一节课是否有效、高效的关健环节。一般在上课10分钟后进入该环节,将课初检测中暴露并梳理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困惑,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讨论探究,生生互动。经过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应该由老师作适当的点拨讲解,即师生互动,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4.课末自我测评巩固的环节。

在经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后还要安排适量的巩固性练习(最好以地理图表分析题为主),进行训练强化巩固所学知识。一般情况下课堂训练控制在5-10分钟为妥,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不能看课本,但可参考地图册。该环节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学有所得,是否当堂达成教学目标;二是引导学生强化巩固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师生共构思维导图的环节。

在完成上述四个基本教学过程之后,应安排3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同学对前面讨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回归课本,提炼知识要点,建构本节课知识结构或地理思维导图,从而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教师应适时进行点拨和补充完善。

6.课后作业拓展提升的环节。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在课外布置适量的拓展性练习和分层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和提升,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可以通过布置分层作业帮助教师发现那些学习潜能较大的学生。

四、问题与困惑

1.高中地理导学案编制中的问题。

首先是导学案内容呈现不够科学。有的地理导学案让学生课前自学的部分多以教材内容的“填空”呈现,使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照搬地理教材而轻松完成自主预习要求。其次是导学案编写不够规范。有些老师没能很好地理解“导学案”的功能意义、编制原则、栏目设置、注意事项等基本要求,而是急于求成,简单地将教案或课件变成“学案”,没能处理好“学案”与教案、课件的关系,问题设计无探究价值,例题选择无层次性、典型性,知识结构不明显且能力培养不到位,“导学案”应有的导学、导思、导读、导练等功能难以实现。

2.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实施中的困惑。

其一是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探究)和讨论时间太短,效果也不甚理想。现代教学研究表明,讨论、质疑或探究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其学习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地理课堂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学生充分的质疑、讨论或探究。但就我们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课题组老师普通反映很难落实,如果让学生充分的质疑(探究)和讨论,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经常无法达成。其二是个别同学对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太适应,课前未能自主预习并完成自测题,课堂上互动、探究氛围不够,有些学生比较依赖“学案”而疏于自己课堂做笔记,还有些学生习惯于回答“学案”中呈现的问题而不善于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导致问题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仍然较差。其三是课题组老师普遍觉得编制地理导学案花时间多,备课工作量增加不少,压力较大。

五、启示与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学案导学应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1.遵循课标,参照教材,编制高质量的地理导学案。

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地理课程标准,参照不同版本的实验教材,厘清知识的重难点,努力编制高质量的高中地理导学案。可以把教材按单元内容分配给同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进行先主备编写,一般提前两周编写出预案,然后召开备课组会,对导学预案进行交流研讨,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最终提前一周经过整合形成较成熟的导学案。

2.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运用地理导学案。

我们课题组一致形成共识,虽然导学案是备课组统一的,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优势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地使用地理导学案,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千万不可照抄照搬导学案。总体上应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重视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的热情,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梁文福 康荣顺 单位:福建省永春县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