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共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共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一、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特点

1.案例素材的单一性。地理案例都需要经过严密的教学目标整合,经过整合的案例都是有重点有目标的案例。而在实际教学中,千篇一律的案例不仅让老师觉得枯燥,学生们也会觉得厌烦。教师往往很难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即使是在社会新闻报道上找取的案例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有些教学案例虽然源于生活,但是能不能使用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上,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整理和斟酌。

2.案例的可读性。案例的可读性决定了学生对这一案例的关注度。案例中的情节、故事发展、结局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一个好的案例具有超强的可读性,当学生失去对案例的兴趣,案例就会失去它的作用与意义。所以,案例必须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东西,又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优点与作用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而是以讨论为主,强调启发式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为老师的主要任务。同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很好地实现了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双线交流。此外,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作用:(1)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晦涩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案例包含的地理原理。(2)案例教学可以让静态知识变成动态化、过程化,使枯燥无味的地理学习变得充满乐趣。(3)案例教学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牢记这个案例,并且通过案例解决类似的地理问题。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例

1.案例。江浙平原地区的住宅,多面朝东南,房前房后视野开阔,往往靠着河流。问题:江浙平原选择这种方式建立房屋的原因?要用到的知识:地形及气候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江浙平原的房屋面向东南,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由于江浙平原纬度较低,光照时间长,采取面朝东南的方式,可以使房前和房后各有半天的时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如果房子面朝正南,则南面的光照时间长,结合当地的气候考虑,背面就相对的阴冷潮湿。且房屋前后视野开阔,有利于东南方向的风吹进房屋,不仅可以通风换气,夏季也会更加凉爽。房子前后有河流经过,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用水,且水的比热容大,能够很好地调节房子周边的气候,增大空气中的湿度。

2.案例点评。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并且很好地将案例与地理原理和概念相结合。学生通过思考、研究与讨论,得出相关的结论。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调用了自己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做到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还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局限性。教学案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仅仅只能作为一种老师教学的教学形式,在适当的教学背景下使用。它的局限性导致它不能够代替别的教学方法来教学。

2.要求老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老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方向的问题,并且能够适应学生千奇百怪的提问与创意,还要在此基础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教学掌控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既要有效地组织学生们的讨论,还要保证不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这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案例教学需要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带领下完成。

五、结语

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授地理和学习地理的方式,它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追捧与实践。在我们看到它的优点时也不要忘记它的局限性,只有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案例教学,我们才能更加科学理智地运用它。也只有客观地认识案例教学,我们才能找到它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反复的实践来修正它的不足。

作者:张红旗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教师的教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学生除了应试的需要,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相对不高。天文、地理这些知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只是在平面的书上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说是比较片面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的差异性”时,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只能让学生看一看书上印刷的有限的几幅图片,但是应用信息手段,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学生可以看到航拍的热带雨林、撒哈拉沙漠、南极、北极等独具特色的地理状态,并且教师还可以将范围扩展到这些地理环境中生存的动植物的情况。学生可以一步到位地了解更全面的知识。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最新的地理研究资料,这比从书本上了解新知识的时间要快速很多,信息交换量大,速度更快。在有声有色的信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氛围更轻松,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在高中教学中,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了。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都尝试着应用,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是与时展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的教育事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手段。地理教学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气候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地质活动、地理现象都在发生着巨变,其变化速度也很快,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掌握最新的资料指导地理学习。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学生也能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受到更多的启发,将地理学好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共同进步。

三、总结

在现代教育中,脱离实际、与时代脱轨的教育模式是不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汲取知识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将会使中国的教育更有特色,更有延展性、持续性。应用信息技术教授地理将使地形、地貌、生物状况变得更具有可视性,学生的开放思维将得到更好的开发,这也是新课改的目标和期待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的联通方式,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色彩和希望。

作者:于彬 单位:辽宁省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第三篇: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模式

一、巧用教学媒介,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教学媒介,丰富教学资源优质化。告别传统的书本化教育方式,改变枯燥苍白式教学课堂。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已经走入高中课堂,那么我们就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和直观性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地理教学更直观化,具体化。例如在学习“时区”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投影一则材料: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世界离岸金融中心五大群:西欧群、中东群、东亚群、南太平洋群等。其中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时间各均为当地区时9时至17时在其金融中心交易。由于其交易中心所在的时区前后继起,由于离岸金融中心的交易时间和地理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时区,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那么通过这则材料的通报,学生的求知欲望肯定一下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想要弄明白其强大金融交易背后的地理时差问题。课堂教学自然活跃起来,学习气氛也比较浓烈。

二、灵活运用地图教学,落实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是一门对逻辑要求很高的科目,其不仅具有文科的知识特点,也有理科的逻辑思维背景。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门具体化、内容精确化的学科,其一般需要地图类辅助工具教学。地图具有对地理教学展示的直观性优点,学生也可以更容易体会和理解知识点,做到轻松学习,方便记忆。由于高中地理知识通常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关性,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就比较难以理解。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真正学好高中地理。这时,我们就要灵活运用地球仪、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老师可以简单明了地指出教学重点,可以使原本抽象化的地理学习更加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三、积极鼓励地理教学“第二课堂”

现在的高中生对于外界的感知已经非常敏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精心备课、精心设疑。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来主动查询知识背景和缘由,丰富知识化结构。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化课堂、图书资源课堂等“第二课堂”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例如;学习“热力环流”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庭或者接触场所的空调安装位置,学生的答案肯定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查询北方学校的宿舍、卧室等,了解到北方窗户上挂的制冷空调,而他们多在窗户下方安装的是取暖器。根据学生查询了解的实况,进而引入到我们“热力环流“的教学课堂上,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查阅,改变传统的教学灌输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式学习,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总结

综上所知,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为着应试教育,其担负着我国地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我国地理面貌、知识背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了解。在我国提倡全面高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高中地理教育应该打破传统,积极创新,寻找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笔者作为一线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的新见解,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给予新帮助。

作者:吴晓荣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

一、减小因学案导学使用不恰当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合理地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心声和感受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尝试着结合这一特性应用在学案编写的过程中,因为学案的编写过程是教师指定的,所以可以根据课本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经过多次检查减少学案中的错误频率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案。

比如,有一次学案中有“华北地区存在大量土地。”这一填空题,当时发现同学学案上都是“黄土地”,就生气得告诉学生要好好审题,怎么会是“黄土地”!有一个同学就说这个空没错,是老师出错了。我仔细观察,才知道打印中将“东北”写成了“华北”。学生的勇敢指错行为如果受到教师的大力表扬,就会得到鼓励更加认真地学习,不会畏惧,善于思考正确问题和答案,再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重点的讲解得到可行性的答案。教师在正确利用学案导学时,应该允许任何学生有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发言权利,这样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效地减小或者避免了因学案中出现的错误对学生所形成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经过学案导学时积极思考、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得到学习上和思想上的全面发展。

二、清晰明了的地理学案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和考试的侧重点,取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高中地理教育的对象是背负着父母和老师所有期望的莘莘学子,教师能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明晰考试的重点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要求将课本内容与学习重点进行有效的划分开,让学生通过学案内容准确地提炼出地理课本中应该学习的重点,使地理知识的针对性得到加强,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什么,不至于一节课听下来毫无头绪和收获。学案导学使学生根据学案内容了解应该掌握和学习的全部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清晰,不至于在地理学习中出现走弯路的情况,实现了地理教师的高效率课堂教学。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教师可以节省由于学生过于不熟悉课本而形成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问题。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教师正确应用学案内容中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明显的集中和提高。正确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手段可以在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高中地理这门学科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周圣然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第五篇: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为参与式教学提供条件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已经全面改革,其更注重地理现象的分析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地理教师在课后可以设计相关活动,安排学生在进行下一次课程前期,搜集相关的课外地理知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应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分析、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通过学习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技能,提高学生独自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随着高中地理教材逐步完善,教材内容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生动的文字及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接受地理教学内容。教学中,可将地理技能分为专题形式,为学生提供自学活动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但是教学任务却没有得到落实。据调查分析,多数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理念,即使认同新课程改革计划,但仍很难将全新的教学工作加以落实,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变化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实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利用讲授法满堂灌,导致地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对地理课程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还没有具体的统一方式,但是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概念,进一步完善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方式,围绕地理教学的统一概念实施教学任务。1.形成系统化教学流程。系统化教学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资源、条件、学习方法、情境模式等相关因素。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式,应该采用系统性及科学性较强的设计,优化教学的全过程。2.教学设计方式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出发点,明确学生的需求,通过实践活动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将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理论知识紧密相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地理教学采用参与式教学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科学性。

四、营造参与式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学过程。地理教师应给予学生尊重与关爱,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播放录音、录像节目,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方式交流学习心得。例如,可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及太阳的活动规律,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采集岩石、矿物、化石标本,营造生活化情境模式,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有机融入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教学的热情,就不会有学习积极性,这不利于高中生接受地理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苏以松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第六篇: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的技巧与方法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训练。从文字到地图,在图中先知道到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应的地理事物的范围、高低、形状、交通、方位等等,形成依靠文本读图的初步能力。然后可以训练学生将地图与课文相互转化的能力。以熟悉文本的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应用地图来理解地理知识,借助对地图的应用来归纳和巩固相应的地理知识。最后再实现从地图到文本的转换,这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也能够加强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学习的意识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一些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用图和读图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区域产业活动》中的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中的内容,在进行引导学生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时,我们可以适时的将宝钢和鞍钢的区位图示出,学生通过看图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宝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且靠近消费市场;鞍钢既靠近消费市场,又靠近燃料和原材料的产地。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得到市场、劳动力、动力、国家政策、原料、水源、交通运输、土体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如学生的分析有所不足,教师应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如不同的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对工业区位构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等。区位图在这样的地理探究活动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理解作用。从图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运用具体事例进行了分析,培养了学生利用事例、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运用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与以往仅靠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相比,运用地图无疑具有更好的的效果。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要坚持应用地图,那么学生自然而然的也能够力利用地图来学习和巩固相应的地理知识。逐渐养成正确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图标、地图来解决相应的实际生活问题或地理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而不是仅仅的片面追求学生用图而已。为了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地图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逐层深入,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可以关注到全体学生,学生也较为容易接受,同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也都可以有所体验。此外还要训练学生从地图中提炼、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找到各类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各种问题进行准确地解决。

四、总结

地图概括了地理学中的所有语言、文字以及相应的知识,其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一堂地理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如何应用地图进行辅助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注意随时指导学生养成使用地图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地图的重要辅助作用要充分的体现。学习正确运用地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运转,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扎实,所获取的知识更加牢固。

作者:程国华 单位:山西省介休市职业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

1.导学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1导学案教学可以促进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导学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制定和设计的学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和全体同学以及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1.2导学案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进行积极的发言与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导学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实施现状

2.1教师制定学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师由于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制约,造成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案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设计出的学案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甚至造成了教学主次不分的情况,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2.2学生逐步淡化记课堂笔记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在授课之前会给学生发放相应的学案,这些学案中会把知识体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标注,这就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学生以可乘之机。由于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有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意识逐步淡化,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2.3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充分预习没有得到保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会将相应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的预习,但是预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把这种预习习惯持之以恒,或者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本就是草草了事,不能做到充分预习。

3.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3.1进一步提高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学案设计者,学案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提高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学案设计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案设计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讲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设计学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一些水平较高的高中地理学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地理教师学习这些优秀学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最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3.2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开小差的现象;另外课堂笔记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加工的基础上得来的要比学案的内容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繁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以此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3.3督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

导学案应用的前提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预习,在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预习时间摆在课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让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交流知识和答疑解惑,或者索性把基础习题在后20分钟里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几分钟用来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习的可见性,教师可以起到相应的督导作用,从而保障预习效果。

4.结论

导学案教学方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对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切实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魏春花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来完成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全面提升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身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高中地理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

首先,高中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所谓教育,就是教书与育人,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但要具有极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师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一个要求自己,不但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真正尊重学生、关系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次,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圆满完成现代教育工作。

再次,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提高地理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在艺术、文学、哲学的修养,掌握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关注与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动向与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动态。

最后,关注地理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局部豁达的胸怀、愉悦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和进取的精神,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首先地理教师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

三、高中地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

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地理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并针对现行地理教材更新赶不上时展的状况,尝试借鉴网络技术利用各种网络教材来补充传统教材的不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今天,高中地理教师要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创新认识地理教材,读通、读熟、读透教材,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细节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完成教育的目标。

作者:王巍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中学

第九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导学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学案“导读”、“导问”、“导思”、“导练”。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课堂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留给学生。“导学案”中“导”的精髓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将教学主题中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或合作完成学案的学习。导学案的问题化设计赋予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可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灌”转变成了如今课堂中的“导”,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与“学”在课堂中趋于和谐。

二、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导学案编制的问题

(1)地理导学案的呈现模式习题化

“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自我巩固”是组成地理导学案的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的编制有不同的要求。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教师出于对学生地理考试成绩的考量,“地理导学案”往往变成了“习题集”,学生在学习这样的导学案过程中,基本为课前做习题预习,课中与教师交流课前习题,课后做习题巩固,再预习下一个学习内容的预习习题,基本等同于循环做题,这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2)地理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填空化

教师在编制导地理学案时,应当在充分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再结合学情,对教学课题的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地理课本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孕育于情境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导学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问题设计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笔者在收集诸多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许多地理导学案并未体现出对地理知识的加工,而只是简单地将地理课本中陈述的地理知识关键字省略。

(3)地理导学案过于突出地理知识的学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精华,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分析大量的地理导学案后发现,这些导学案基本上是以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为主,“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案中基本得不到体现。知识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在地理导学案的编制中,教师应当以地理知识为承载,将地理知识中可以蕴含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外显。

2.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导学案课前使用的问题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地理学习课题是导学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本,自主思考,通过思考产生疑问,为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奠定基础。笔者在访谈了一些中学地理教师和中学生后,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导学案,即使会使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学案编制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对使用导学案是陌生的,如果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不加引导,学生的感觉是学习又多了一张“试卷”,做完这张“试卷”就是完成了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预学的过程几乎等同于看书完成填空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对知识的质疑,没有提出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如果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产生疑问,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此外,教师在导学案的课前使用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完成课前的预学缺乏指导。在笔者收集的地理导学案中,几乎没有导学案针对课前预学有详细的指导。

(2)导学案在课堂中使用的问题

导学案是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并互相作用才能达成预设的导学目标。从地理教师的角度来讲,一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导学案的使用心存疑惑与排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未能较好地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地理,导学案在课堂中的桥梁作用也就形同虚设。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喜欢保持自己过往的学习习惯,认为导学案上的很多知识都在地理课本上,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导学案,因而也比较排斥。此外,过分地依赖导学案也是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突出的问题。导学案几乎包含了学生学习某个地理课题的整个过程,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教师的教学也几乎完全围绕着导学案的编制来展开,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变成了制作导学案,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导学案。此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理教材,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完成了导学案就完成了地理的学习任务,教师也误以为学生完成了导学案就等于达成了教学目标。

(3)课后使用导学案的问题

温故而知新,学习的成长往往离不开课后的反思,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课堂中师生互相作用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教和学的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课后应当依据导学案的内容及时总结、巩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课后应当反思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还有必要及时回收导学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了解学情的好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在课后及时完善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投入到下一个学案的编制中,这是教师课后使用导学案常见的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没有及时回收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问题,观察学情。同时,多数学生在课后就将课堂的学案“雪藏”,并没有及时总结、巩固。事实上,课堂结束后,部分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还是有疑惑或未完成的,缺失了课后温故导学案的这个过程,导学案的作用也相应地打了折扣。

三、对完善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认识

导学案是对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关系的尝试,虽然在应用中存在问题,但教师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否定或放弃这种尝试。如何避免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认清以下两个问题:

1.充分认识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地理教师在编制和应用导学案前首先要明确导学案的价值,“导学案”不能等同于“教案”,也不能等同于“习题集”,那么,导学案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这是其最主要的存在价值。“导学案”的应运而生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学、教师“满堂灌”的问题,因此,导学案要凸显“导学”的功能,而“导学”要基于“学情”,也就是说,“导学案”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相结合,教师只有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导学”才是真正地引导。当前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让不少地理教师尝到了“甜头”,许多地理教师纷纷效仿导学案。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导学案”不是“万能胶”,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用导学案,导学案应该因地理教学课题和学情适时采用,即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2.地理导学案应当包含哪些模块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要依据“地理课标”和“学情”确定好每个地理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地理导学案中不可或缺的模块,而有明确的方向则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四、结论

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导学案的“导”可以分为“课前导”、“课中导”、“课后导”,因此,地理导学案中应当包含课前的“自主学习”模块、课中的“合作探究”模块、课后的“总结巩固”模块。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在具体的编制中应当尽量简练,地理导学案则应该有机地将地理课本、习题册等学习资源组合起来,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只是对学习资源的生搬硬套。

作者:张松傅 昔昌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第十篇:高中地理创新式教学

一、高中地理创新式教学的侧重点

在地理知识点系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更新,避免对于教材的完全脱离,也要避免对于刻板教学法的应用。地理知识点的讲授,要注重逻辑性、条理化及其简洁性,让学生感觉到板书结构学习的必要性,进行知识点的理清,进行重点的掌握,保证难点的突破,这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营造。在创新式教学模块中,教师要分清地理系统知识教学的侧重点,要学会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学生兴趣调动激发,进行学生的注意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块的开展,保证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及其灵活性。在教学手段创新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语言的生动性、逻辑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讲究地球公转运动时,教师要避免理论教学法,应进行一些简单工具的操作,比如地球仪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利用地球仪及其光线,进行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的分析,保证学生对于地球公转、自转特点及其规律的分析。

二、高中地理教学模块的结合

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手段有重点的创新。不仅让学生动脑还要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去,保证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矿场资源利用及其保护模块中,教师需要按照本章节的知识进行设计,按照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等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层次的明确性。由浅入深进行整体教学模块的连接。比如在评价矿产资源的态度时,教师可以给与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进行矿产的优缺点的分析,借助自身的知识及其课外知识,进行最新信息的深入讨论,保证问题的解决,保证学生的学习的生动活泼性。

在当下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针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创新,保证自身教学局限性的突破,进行自身的地理教学风格的营造,保证地理教学风格的优化,实现地理学科的独特性的创造。这需要教师进行自身创造能力及其智慧的提升。进行章节教学层次的协调及其教学。比如在地球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本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课本的教学顺序进行讲学的,那就是先讲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意义,再讲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意义,如此按部就班,没有新意。如果教师打破课本顺序,在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演示地球公转,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与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放在一起演示和比较,让学生一起演示,让他们自己分析对比得出结论,那么教师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保证对于课堂教学的热情的持续性,保证对于地理教学的热爱,进行教学教育的深入改革。保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自身教学素养的营造,保证理论性与教学实践性的结合,保证教师的自身思想修养的提升,保证独特的地理教学风格的呈现,从而满足当下地理教学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一个不喜欢地理教学的教师即使满腹经纶、技巧高超,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一个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他不论是在不同年级上课,还是教学不同的教材。常常表现出他在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特色,给人以特殊的魅力,使自己的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三、结语

为了提升当下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益,教师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是必要的,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其优化,保证综合教学效益的提升。

作者:黄翠花 单位:山东省昌乐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