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价值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将海洋权益保护首次纳入必修模块,国家意志、国家情怀在地理学科中渗透被提至一定高度。本文探究海洋权益保护与高中地理教材融合在不同层面产生的价值并提出应对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海洋权益保护;必修课程;价值

一、概述

由于海洋教育在世界大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形式对于我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也数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报告后,教育部出台的新课标迎合了其中的政治要求。新课改后海洋权益保护首次出现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必修2模块中。笔者主要介绍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价值及应对,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满足关系即效益关系;本文以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这一举措为客体,国家、社会、个人为价值主体,阐述他们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并提出应对建议。

二、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价值

(一)提升国家认同感,培养高素养的世界公民

强烈的人才竞争使公民素养培养提升成为全球化知识社会中举世共同的主题。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框架被界定为三个领域、六项核心素养指标,在责任担当中国家认同的重点为: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1]国家认同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理念至今天的家国情怀培养都是不朽的话题,不同之处在于今日多用家国情怀的说法代替国家认同,更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影子,是人们对于对国家主流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可而生成的一种对国家的特殊认知和情感归属。[2]家国情怀体现在核心素养的指标之一———认同公民身份、维护国家权益是中国公民坚持中国立场在学业阶段的思想行动指南,海洋权益保护与地理学科结合最为密切,因而高中地理以其丰富、系统的海洋地理知识进行渗透式教学,既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为培养有素养的世界公民做依托。

(二)借助文化的渲染特性,创造社会隐形财产

文化表征着与自然相区别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指特定民族、阶级在长期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观念,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人伦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2]海洋权益保护与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融合中,国家、学校、社会各层面同心协力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国家举办海洋文化大赛、海洋文化创意设计、举办论坛等大型活动。一则参赛作品本身就是文化艺术,艺术自身具有渲染性、抽象性、传播性,可以化为社会无形的文化财产;二则以上活动在举办过程中通过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的特殊教育性形成一种社会文化[3],既能以情感育人也可形成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学校通过知识板报展览、报告会、辩论赛等途径宣传海洋权益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弥漫在校园中隐蔽的精神文化,使海洋权益保护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三)课程标准变化,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指导作用

新课标创新的在地理2模块中添加海洋权益保护知识,之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实验版)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能力要求上认知目标要求增加且难度提升[4],由原来1个区别、说明、说出变为1个解释、4个说明,必修模块的两条课标行为动词皆为说明代表新课程改革对于海洋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不仅体现在将其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更是对于此部分内容的能力目标要求更上一层楼,对于学生而言,要扭转海洋知识学习方式,要求更为严谨科学的知识学习;教学方式从运用资料、举例变为运用资料、结合实例、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结合近几年发生的海洋争端事件,教学实例要求根据具体资料、结合我国海洋争端具体事例,一则行为条件更为具体使教师教学更具指向性;二则更加注重真实情景中的案例教学迎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课标要求的模块联系来看,地理2、选择性必修3、选修2中海洋权益知识逐层递进与螺旋上升,体现了课程标准变化中的育人特点[5]。

(四)基本知识奠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实验版课标“海洋地理”模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含“树立新的海洋权益观、海洋经济观和海洋保护观”等内容。[6]但由于选修模块的受众学生与授课时间有限,教学难以达成海洋权益保护承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新课标在必修模块加入海洋权益保护打破了长期以来必修模块对此内容的“垄断”,同时也打破了三维目标的绝对割裂,在情感把握上海洋权益知识仍然是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主权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海洋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海洋权益保护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应对举措

(一)借助教师之力,促进教科研双向发展

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国民海洋教育脱节,使得众多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普遍性的教育素材。[7]如何实现海洋科学研究与国民海洋教育的无缝衔接、发挥科研的最大价值、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当下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学校是海洋科研部门面向公众的通道之一,课堂教学是科研成果走向地理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海洋权益保护等教材内容为平台,推广先进研究成果,成为连接科研和基础教育的中间人。教师不仅肩负搞好教学的基本任务,更应该通过地理教学研究诠释“研究者”角色;科研、教研不分家,先进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师而言犹如注入新鲜血液,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分析、解读,将相关知识内化后外化,一则激励教学、二则促进教研。

(二)整合多版本教材,创设海洋权益保护主题教学

通过比较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三个版本教材中海洋权益保护内容可知人教版较为简洁,对于海洋发展战略有所忽略,湘教版和鲁教版海洋权益保护内容独立成节且相对全面,教材内容中穿插阅读(知识窗)、活动、探究,不仅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元层次感强;湘教版与鲁教版相比内容简单但趣味性强;鲁教版偏重理论和政策法规,难度高但专业性强相对细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海洋权益保护为主题进行教学,善于对比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优劣,以达到高效使用教材的目的;三版教材进行教材重组,教师应该选择性吸收与创新,既可拓展补充新闻热点也可补充政策变化,以增强主题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和趣味性。

(三)增加活动强化,促进学生由感国到理性保护

在进行海洋相关重要概念及历史资料的学习过程中,厚重的历史感赋予人沉甸甸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然而情感育人是手段并非目的,在“感国”与“理性保护”的转化中个人意志起到关键作用,在此过程中要连续面对价值选择。如何持续稳定的保持爱国之心、实现感国到理性保护的飞跃?笔者认为增强自身海洋权益保护的情感且将其转化为理性保护甚至行动需要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强化活动,例如教师设置海洋权益保护主题活动课、对于领海、内水等抽象概念采用AR技术辅助讲解。通过教师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推敲,学生能够通过持续的强化实现感国到海洋权益理性保护的飞跃。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自上而下、从宏观至微观研究海洋权益知识纳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大至国家方向,小至个人行动进行了全方位的价值阐述;然而尚且存在研究不足之处,社会价值探讨尚有不足。在应对建议中,笔者侧重于教师方面的建议,然而在学生方面、社会方面尚有不足之处,由衷地希望后续的学者能够多加关注此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任建东,张永超.文化自信的关键是价值自信[J].伦理学研究,2018(05):50-55.

[3]胡忠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重要时间节点为视角[J/OL].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2):48-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王建芹.“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程理解与教学建议———以“石油与国家安全”一节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22):61-65.

[6]耿文强.论高中地理新课程海洋意识教育的缺位[J].教学与管理,2010(10):65-66.

[7]刘邦华.试论海洋强国战略语境中的大学生海洋教育[J].求实,2013(S1):268-270.

作者:尚彩怡 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