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综合思维素养的构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其中,综合思维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解地理学科人地观念的重要思维工具。为此,文章结合高中人教版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1.加强对高中地理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视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并改变以往地理教学中重视分数、轻视素养的教学现象,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中庸》中提出学习过程主要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进行,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程度来安排问题教学,在问题的指引下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比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第三章“中国地形”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当初青藏高原没有被隆起,那么我国西北地区又会出现怎样的地理环境特征?”
2.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地理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多样化的地理知识,而且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地理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第一,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测,描述环境特点。地理学科和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但是复杂的空间描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从课本描述的文字中获取真切的学习感知,为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高中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野外观测,让身处于大都市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的一个聚落点,带领学生站在周围的山丘上来进行实地观测,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分布特点和村落周围的公路情况。第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调查访谈,分享研究成果。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关注身边和地理相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话题进行访谈,共享研究成果,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农田,让学生自主区分一些庄稼的种类,了解农作物的产量情况和庄稼买卖情况。在学生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来和村民进行交流,和农民分享自己认为的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各类因素。在和农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借助科研成果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源于自然又重新回归于自然的课程,地理学科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3.梳理知识网络,促进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
在学科体系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知识网络平台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地理学科基本属性来看,地理环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类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时空综合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现象,实现对地理基础知识系统的梳理,将各类知识编制为知识网络体系,强化对各类知识内在体系的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形成”一节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打造的结构图,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各个篇章的学习界限,充分体现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如以气候为基本核心梳理相关知识网络,细化分析气候对自然带类型、自然带分布、地貌分布、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改革发展对高中地理综合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一种先进的地理教育思想,结合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树立科学的地理学习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地理学科教学,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登海.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假设法应用策略[J].地理教学,2018.
[2]夏宏华,刘建平.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7(13):18-21.
作者:蒋雅静 钱鹏 王苗苗 单位: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