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摘要]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对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为考查学生对地理实践的认知与态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等方面情况,本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提升重视程度,加强地理社团建设;消除地理实践活动认识误区,重视课堂实践;科学规划,走向户外实践。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我们教育工作一定要以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做更好的地理教育。其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行动能力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1]。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主要形式与载体。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主要由“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运用地理工具”“地理兴趣与审美观”三个大类构成[2]。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和如何提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分类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是以地理课程为媒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围绕主题、探究、表达,将行动、体验、反思等融为一体,促进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正确地理观念和态度,协调发展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形式[4]。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实践活动与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将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分为模型制作、课堂模拟实验、户外观测与测量、参观考察、社会实践与实地调研五种类型,将教材内容加以整理。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以洛阳××中学为调查对象,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本次下发问卷950份,有效回收910份,回收率95.79%。问卷题目包括22道,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如下分析:

1.高中学生对于地理实践的认识与态度

有关学生对地理实践的认识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如图1),68.46%的学生认为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只有4.07%的学生认为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密切;关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40.66%的学生认为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53.6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只有5.7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总之,学生对实践活动总体还是赞同的,认为有必要开展,且认识到地理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度较高,对地理学习很有促进。对于学生喜欢什么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行调查发现(如图3),指数从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实践与实地调研、户外观测与测量、课堂模拟实验、参观考察、模型制作,表明学生对“走出教室真正投入社会调研以及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观测”很感兴趣,对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模拟实验兴趣相对较弱。因此,在我们的实践活动教学中,返璞归真回归地理户外实践尤为重要。

2.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认知素养现状

通过对与学生周边生活相关的基本地理认知层次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数据我们看出,观察过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及方向发生变化并明确原因的学生比例达到64.62%;了解城市白天温度多高于乡村并明确其原因的学生比例达到77.47%;了解我国的台风天气多发地点为东南沿海地区且多发季节为夏季并知道原因的学生比例达到52.97%;了解常见的霜冻现象多出现在晴朗少云的夜里并明确原因的学生比例达到55.93%。上述结果表明,高中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并能从地理学的视角加以思考和解决。但对于当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当地秋雨总是绵绵无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褶皱山成因等,缺乏观察和思考的学生比例较前者显著增加,说明学生对于生活中涉及地理成因类和地理过程类的知识缺乏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地理素养有待提高。

3.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现状

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一些情景生活题,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能独立在晴天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根据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的学生比例有34.51%;能独立根据地图辨别方向从某地抵达另一个目的地的学生比例仅有11.32%;能独立利用铁丝、小刀、牙签、胶水、彩笔等工具独立制作等高线模型的学生比例为19.23%;能独立利用竹竿、米尺、时钟等工具测算学校正午太阳高度的学生比例为14.51%;但能根据当地河流流向独立判断出泥沙堆积岸的学生比例竟达到67.8%。说明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较强,但对于动手操作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较弱,这迫切需要教师多开展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其地理实践能力。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还是很感兴趣,尤其对于户外实践活动开展更为期待。但是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还有待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并有效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1.提升重视程度,加强地理社团建设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地理实践活动教学重视程度一般,但学生对于地理社团的认可度较高。文中所指洛阳××中学的地理社团活动比较丰富,如组织学生前往龙门石窟进行地质方面的实地调研,前往牧场进行参观考察以深入了解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地理社团的存在可以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地理社团建设,利用地理专用教室,并与某些地理场所(如气象站、植物园、天文馆、地质公园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常态化进行。

2.消除地理实践活动认识误区,重视课堂实践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并不是独立于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消除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实践活动的误区,从课堂教学开始渗透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关键。地理教师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入挖掘教材,可以进行模型制作与课堂模拟实验两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有效结合以探究为目的的不同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等,通过将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渗入课堂教学,既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又能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困难,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中三圈环流的内容,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内容相对抽象,学习过程复杂难懂。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下发地球仪,小组合作进行模型制作。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利用学习中常用的工具(胶带、纸条、彩笔等)和地球仪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如图4)。课堂以探究式教学开展,既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困难,又利于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

3.科学规划,走向户外实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地理实践活动,这是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缺失,很难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从户外实践的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与实地调研、户外观测与测量、参观考察三种类型。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对户外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实践标准。如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这是走向户外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依据,也为教师提供实践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和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利用研学旅行、夏令营等,融入地理实践活动主题,灵活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不忘初心发展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

[2]黄榕青,陈杰.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及评价方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3(1):37-38.

[3]夏志芳.让实践性地理学习活动凸显无穷魅力[J].地理教育,2010(4):1-3.

[4]文星跃.地理活动教学的内涵、实施原则及组织形式[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6,22(8):29-31.

作者:张楠楠 李小妹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