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开放化、智慧化的教育生态环境中,高中历史应借力信息化的东风,铸就教学锐利武器。因此,以更新教学理念为帆,以发展历史思维为桨,以碎片化学习为锚,以改革教学模式为舵,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
历史高效课堂是是实现历史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的重要场所。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那么教师常常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偏离主线,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度探析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以更新教学理念为帆,开启高效课堂的现代化之旅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活学、活记,构建现代化历史课堂。记忆是学习历史内容的重要手段。但是只有学生理解了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在思考练习的过程中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历史课程的学时较短,导致历史事件的相关阐述较少,学生理解不到位。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等优势,设计解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的微课,突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及时高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播放关于文艺复兴的网络微课,引导学生仔细感受文艺复兴的实质。课后,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引导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有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品的微课,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与本质。同时,还可以横向分析德意志进行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让学生理解宗教改革本质。
二、以发展历史思维为桨,开启高效课堂的智慧化之旅
在信息时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形式再现各类学习方法与技巧,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使传统机械式的枯燥教学方式转变为智慧化的创新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自行选择所需资源,构建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体系,推动教育服务转型升级,打造智能服务的教育新常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动现代科技信息的强大引擎,再造智慧化历史课堂,构建出灵活、开放、智慧的教育格局。例如,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当时美国经济的萧条状况,利用多媒体展播分析的思路图,让学生了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给予适当宏观指导,同时播放美国经济发展史的时间图,让学生详细了解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罗斯福给国家带来的福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三、以碎片化学习为锚,开启高效课堂的系统化之旅
在学生传统印象之中,历史知识是一种偏向于记忆型的知识。学生只需要记忆,就可以应付考试,顺利通关。但在教学改革新时代,历史教学绝不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够背诵,而是引导学生能理解历史,掌握历史评价的方法,真正用历史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学习者。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间更加紧张。而碎片化学习系统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巩固之前学习的基础知识,逐步提高个人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对学生有益的公众号等,学生借助手机等设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助理个人组建知识储备库,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能掌握系统、复杂的知识,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四、以改革教学模式为舵,开启高效课堂的科技化之旅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速度与质量的问题将逐步被破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制作一些图片或者视频指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教师也可设计不同主题的视频短片,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帮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提升思维品质。例如,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短片介绍西方世界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等,使学生认识新航线开辟的重要时代背景、主客观条件等因素。
五、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开启智慧教学之旅。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寻找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唯有如此,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养成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斌.基于OER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张无瑕.智慧历史课堂及其建构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钱小八.巧问妙答,智慧生成——浅谈优化高中历史复习课问答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04):49-50.
作者:丁继华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