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辩证结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静辩证结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动静辩证结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

摘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认真反思,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动静结合,动须有度,静而有节。

关键词:

课堂教学;快乐教学;动静辩证结合

年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积极地把其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中。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循着这一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反思、体悟、探索和学习。

一、创造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是评优课,认真准备。除了认真研读文本,熟练掌握教材,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既有赏心悦目的图片,也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在课堂中,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了个人才艺展示、小组竞赛、情景剧等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丰富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我心里也暗自高兴。但是,到了期中考试,所教班的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的班。犹如一盆凉水浇在了我头上,我是“透心凉”啊!快乐课堂一下子阴云密布,以往所作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二、以问题为导向,反思总结快乐课堂低效的原因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快乐学习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反思自己,想不明白,就去看书,去听老教师的课,也请老教师来听我的课,给我提意见。终于,发现了在我的“快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学生玩的太“快乐”了,课堂太“活跃”了,大家沉浸其中,都在积极地表现自己,却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而思考,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解决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我执教的“快乐课堂”需要思考,需要改变,需要安静。

三、课堂要动静辩证结合,实现快乐高效

总结了经验教训,我开始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改变。以往太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课堂过于喧闹。现在就应该静一些,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的时间。因为“静”是思考,是聆听,是阅读,是品味,是酝酿,是记忆,是想象,是巩固的一个过程。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那么,什么时候课堂应该安静呢?

1.教师导入新课要安静

教师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的一个引子,是为整个课堂创设的一个情境,是整节课的一个切入点,它控制整个课堂的基调。

2.学生回答问题要安静

这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学习的机会。课堂中许多精彩的观点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学生是课堂的灵魂,他们的思想是最灵动的,很多在课堂中生成的观点都是非常有新意的,课堂的高潮有时也是在这时出现。

3.品味文章要安静

以往的课堂在赏析文章时,总是让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追求整齐。这种方式,使学生只是为读而读,并没有用心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以及其中饱含的感情。而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人体验的过程,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只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才能和文本达成共鸣,才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4.小组讨论探究问题要安静

讨论问题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只顾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那么对问题也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另外,也要学会聆听,当有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其他人应该认真的听,聆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讨论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堂课教学中的静能引发学生思考,静是一种外在现象,其实他们的头脑正在飞速运转,是动的。表面越是静,内里则越是动。学生只有静得下,才能动得起。教学中的“动”,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动静的节点,节奏。如果在课堂中的动“多”静“少”,那么,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而“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不能有效地利用“静”的时间思考。总之,应该努力做到“动”则有声有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静”则如冰川下的激流,培养学生学会独特体验。所以,课堂的静动相辅相成,动静的辩证结合是实现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总之,反思使我找到问题原因,实践使我加深教学认知,课堂教学,热闹有热闹的乐趣,寂寞有寂寞的收获。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指出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心智渐趋成熟的中学生,在课堂中,除了应该让他们快乐的参与进来,更应注重培养他们静思默想的精神气质。在快乐中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在静默中来升华自己的思想。26

作者:李敏 单位:涞源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