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浅论(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浅论(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浅论(6篇)

第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动态生成

摘要:

本文就如何构成动态生成高中数学高效课,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值得高中数学教师借鉴.

关键词:

加态生成;开始生成;引发生成;拓展生成;巩固生成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如果学生仅仅是记黑板笔记,回家完成功课,这种学习方式将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拿高中数学来讲,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很不利,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都没有,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将会很差,所以我们提倡动态生成式高中数学课堂.

一、精炼课堂教学,开始生成

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课堂讲求的是精简,但不意味着学生们听不懂教师所讲内容.教师课前要提前安排,由简单到加大难度的讲解方式才更适合学生.这时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恰当、正确的判断,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学着活用教材.比如说这个班级的学生普遍接受能力较差,而教材又过于简练,这时教师则可以细化教材内容,把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地方细致讲解,虽然教学进度慢,但是如果知识能够串联起来,学生们恰好对此知识掌握牢固了,同样会节省很多课堂时间.教师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要精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以说,学生本来就不理解,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精简不能再精简的课堂目标,出现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完全接受不了.根据学生的资质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要求不一样.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发展状况,并不统一要求学生,笨鸟先飞,对于教学同样适用.真正的精简课堂是从学生出发,学生能享受精炼课堂并不断从学习中提升自我,发展学习数学乐趣,这就是一堂高效课堂.

二、设定疑问场景,引发生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善于思考的年龄层面,教师设定疑问场景,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朝既定方向思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最后一个方面是学生在固定思维下的模式,很难产生对一个新场景或事物产生疑问,如果学生是有对新事物的想法,但是学生并无以往学习的经验,同样不会对此类问题产生正确的研究能力.课堂不可能没有“意外”产生,而这些意外恰好是课堂的闪光点,高中数学有时刚好因为这一个“意外”能迸发出精彩的火花,教师把每个“意外”在课堂中变得合理,那么最终会引发新思路的产生.比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中的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定理.学生大概都对d=r心中有数,但是真正做题时却常常想不起性质和定理.例题:OA是以O为圆心的半径,AB是圆O的一条切线,求证OA垂直于AB.很多学生第一眼看见了,心想这还用证吗?不就直接根据切线性质可以得出二者的垂直关系吗?教师就可以提出如果没有得出性质的基础上,你怎么证?学生们犯难了,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出反证法这个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便会思考给出的结论不成立,那么就会有另外一条直线OC与AB垂直,假设成立,此时要看条件是否合理了,C点在圆外,A点是AB唯一与圆O相交的点,可以得出垂线OC要小于OA,因此与C点在圆外矛盾,故假设不成立,OA垂直于AB.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不一,但是一个简单的场景设立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加强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的理解,从而间接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加强互动交流,拓展生成

高中数学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优质的课堂应该是从师生互动开始的,师生之间能把想说的想做的观点讲解出来,可以帮助知识点的理解,增加融洽氛围.高中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的方式之一便是加强交流互动,心理学家研究说过沟通是门很好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帮助人类排除误解.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数学教学模式,简言之不懂就问,了解对方的掌握情况.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仅仅因为某个点未能得到切实的解决,因而错失此题,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能起到画龙点睛之笔,那么学生也就不会屡次犯同样的错误了.师生互动交流打破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思维的交流会引发更多思维.

四、实行赞赏教育,巩固生成

数学教学的重要一面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建立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对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教师想要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步要有自信心,敢于想象,敢于想象的前提是什么?那便是自信心的建立,学生如何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心呢?那便是赞赏教育,学生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才愿意更上一层楼.比如说学生回答某个观点错误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先指出学生思考对的一方面并加以鼓励,然后再告诉学生哪点想错了,应该怎么想下去就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要和蔼可亲,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学生,要给学生一个愿意畅所欲言,敢于发言的机会.如果学生答对了问题,也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但不能使学生自负.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大概就是讲述曾经一个自卑的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教师提前告诉班里的学生遇到这位学生都要夸奖她,鼓励她,后来这位学生变得阳光又开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所以,教师实行赞赏教育,巩固高效课堂生成是很有必要的.动态生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过程,教师做到以上的策略,还可以根据自身班级条件创设新思路方式,调动课堂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数学课堂,课堂因为学生的参与变得生动、活泼,从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作者:瞿栋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本文对于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建立在课堂教学设计基础之上的,反应了初中教学设计的多样性,通过对课堂小组分组的形式来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希望能对其他研究者起到借鉴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下,由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东西太多,所以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新课程思潮的影响之下,课堂的设计原则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相结合,完成教学方法的转化适应时代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实际运用、学会合作的理念,在掌握基础学习方法的前提下找到创新的方案。

一、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一)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

新课程改革在很多教学方面都做出了改进,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的提出就是改革的一大成果。该学习方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讲到:教学方式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主要主要任务,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勤于实践、相互合作的学习方法,不应该像传统模式那样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背诵、模仿等。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得到转变,应该将以前灌输式学习方法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建构性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之下有着充分的发展潜力。

(二)交互式教学设计原则

教师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不是单纯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了解到学生对于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有效的督促的作用,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关系,也能有效的促进交往方式的改善。所以说交互式的教学设计原则对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对于数学知识来讲,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调动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运算解答能力、数字分析处理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观察、判断以及实际的例子进行引导,逐步在学生脑海中培养相应的意识。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正好就满足了对这些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长期的应用下去。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所以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十分有帮助。在采用上面提到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对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认为在课堂上实行分组的方式,既能有效提高合作的能力,也能增强学习的兴趣。通过具体的实践也表明小组的方式具有可行性,还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一)学生小组方式

小组的分组需要充分考虑成员之间的各种因素,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理解能力等都应该要考虑进去。具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优差学生均衡搭配。这样的分组方式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对班级整体学习氛围的提升很有帮助。班级中分成的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优等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自己学习的方法、经验进行介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方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增强相互合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氛围,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②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学习能力相同的人放在一组,这样做的好处是,学习能力强的人相互之间能够共同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小组之内也能树立自己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内容的掌握十分有帮助。

(二)实例探讨

就拿初中数学中关于“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情况来说,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分为4个部分,即线段、角度、等腰以及直角三角形。那么在班级之中就可以分成8个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先预习课本的内容,然后通过共同的讨论来归纳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并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通过这种方式的实施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非常高,探讨得也非常的激烈,学生也充分利用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对轴对称图形收集到的资料也非常的齐全,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前提下,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小组学习的思想。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发现,小组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式的填鸭学习,学生学习的潜能、兴趣得到了提高,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能力。小组学习的方式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念,应该长期的不断进行实践。

作者:江逢岳 单位:山东济宁嘉祥县万张镇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

【摘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许多教学缺点,这些缺点与不足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越来越重重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读,并提出具体的构建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法策略;分析实践

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巨大改变,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已经不能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落后已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时代,教师需要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构建计划,只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数学课堂变得高效。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觉得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数学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觉得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只采用知识灌输法进行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首先,知识灌输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其次,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趣,使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最后,灌输法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是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量,对学生的探究学习非常不利。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必须积极尝试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数学学习的新意,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笔者采用的是实物教学,笔者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事物带到课堂上,通过实物讲解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笔者采用的是课堂问答教学方法,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等学生预习完之后笔者就开始对他们的提问,让学生根据预习回答笔者提问的内容。实践证明,笔者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次上课学生都充满期待,他们想知道笔者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新颖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因为学生的认真而成功构建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数学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板书教学,教师将讲解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内容。板书虽然可以帮助下学生理解数学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体系,但是板书书写需要时间。数学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如果教师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板书,学生可以拥有的学习时间就很少,这样就会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状况,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笔者觉得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运用具有科技含量的设备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减少教师书写的时间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笔者就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数学教学,笔者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运用以及相关的习题,然后结合书本开展教学。因为采用了多媒体设备教学,所以笔者不需要书写所有的内容,这样笔者的板书时间就可以节省下来进行数学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实践证明,笔者采用的教学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笔者没有板书,所以学生也不需要记录笔记,这样学生就可以紧跟笔者的教学进度,从而加深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

三、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已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通过主动学习来探讨数学知识的真正意义。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已经不能再采用独自学习的方式学习数学,因为他们的知识系统能薄弱,单靠他们个人的力量很难理解复杂的数学定义,因此学生必须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通过合作学习来掌握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要想实现合作学习的成功就必须具备合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学生之前是不具备的,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笔者就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以三到四人为一组小组探讨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了解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笔者给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合作学习步骤,让学生按照步骤来进行数学学习。实践证明,笔者的引导成功帮助学生具备合作学习地能力,提高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重点就是建立高效课堂,通过高效课堂的建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笔者觉得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设备的快捷便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只有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才能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吴宏宏 单位:宁都县博士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周月辉.试论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

[2]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育学.2013.

第四篇:数学高效课堂少教多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想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从而构建起高效课堂。“少教多学”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要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只需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拓展,这样课堂才能展现出生机与活力,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一、少教多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关键,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教师将整个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讲的滴水不漏,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而新课程倡导以“学”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来主动发现知识,在探究中实现生成,这样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得到体现,学生的应用意识得以激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升和毫升》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升与毫升的实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如有的学生展示了娃哈哈营养快线500ml,有的学生展示了鲁花花生油2.5升,还有很多同学进行了不同的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进行了观察,并在观察中初步认识到升与毫升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大小。对于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一个500ml的饮料瓶和一个1L的酱油瓶,让学生通过倒水来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操作中可以发现,用500ml的饮料瓶两次就可以装满1L的酱油瓶,由此得出1L=1000ml。数学来源于生活,好多知识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体验得到的。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少教多学,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服务意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传统教学中教师放不开、放不下,在新知学习中讲求面面俱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了知识接收的容器,造成认真听课的学生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创新能力缺失,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则出现知识断层,影响了下一步的学习。“少教多学”则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知识,并通过探究来总结规律,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公倍数与公因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对于小组的探究进行简要的指导,并不进行理论的讲解。在展示环节,有的小组用到了集合法,将两个数的因数分别列出,从中找出公因数,并找出最大公因数;有的小组用到了短除法,可以轻松地得出最大公因数。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集合法可以形象找出公因数,但有的同学要是出现遗漏则会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短除法可以直接求出最大公因数,但是好多同学会不知怎样写出它们的公因数,大家可以继续探究。教师“教”要教在学生最需要之时,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听,也才能记忆深刻。教师智慧的体现就在于讲在合适时,讲在必需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了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下一步的学习中。

三、少教多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在于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互动中来,并且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来发现了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也才能使教学得到最大的实效。“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长的重要方法与措施。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生活中找出成正比例、反比例和不成比例的例子,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如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而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正比例是一种量随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则是一种量随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的积一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让学生明确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住关正比例、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变化规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将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这样也就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重在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方法,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积累知识,借助教师的点拨来提炼思想,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也才是最能体现数学味的课堂。

总之,“少教多学”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思想,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了课堂激情与活力。“少教多学”有利于凸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将教与学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挖掘了师生的潜能。“少教多学”构建了充满生机的数学课堂,让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更加高效。

作者:孙益新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将信息技术与其结合,使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立体,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将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分析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科目,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知识,可以为学生以后进入初高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小学生学习的许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建设高效数学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喜欢问问题,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充满着好奇,大脑里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盲目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抄照搬,那样的问题情境,可能在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时候,还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提问是老一套,没有新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采用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想必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的新生刚刚入学,认识和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字做成动画,并且将数学问题蕴含在动画中。这样有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吸引力十足,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多媒体直观演示,剖析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比于初中数学难度虽然要小很多,但是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数学知识涉及的内容也更加的广泛,从最开始简单的数字知识到几何知识,统计、概率等,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对于许多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针对一些数学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直观的演示出来,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也可以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几何里的平移和对称的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的平移变换和对称变化,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摩,在观摩的过程中,将平移知识的重难点,分析给学生听,使他们可以较好的掌握平移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模拟教学

小学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小学生学习的单位换算、统计、认识钟表和人民币等知识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讲解与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论讲解,不深入到实践中,学生可能只会纸上谈兵。当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这些知识时,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就可以实现模拟教学。例如,学生学习了认识人民币的知识之后,教师不可能马上让学生去商店购物,体验自己学习的知识。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教学,设置用人民币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顺利的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再如,教师讲解了认识钟表的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合理的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

四、转变学生认识,完成学习任务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一直都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数学学习的知识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在很多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转变他们的认识,帮助其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介绍尺子的测量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尝试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在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的测量方法和之前多媒体演示的有什么区别,自行纠正自己的错误。通过自己动手,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转变认识,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将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今后的教学中这必然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与时俱进,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带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吴威 单位:江苏省沐阳县湖东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曾玉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6(01)

[2]夏顺军.小学数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J].学周刊.2016(04)

[3]綦丰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J].科教导刊(下旬).2015(09)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微

【摘要】

课堂教学效率的评判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丰富和充实。以能力为要义的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效能的考量依据是讲授内容与学习能力的质量。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做好高效课堂教学这一文章,实施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助推教学双赢。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有效措施;初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改革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围绕素质教育,紧扣课堂教学,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和论断。课堂教学效率的评判标准,也随之变的丰富和充实。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效率,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站位”和“角度”进行衡量和评判。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理念下,课堂效率的评判依据是讲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量。而以能力为要义的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效能的考量依据是讲授内容与学习能力的质量。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做好高效课堂教学这一文章,实施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助推教学双赢。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动起来

教育运动学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是静止不动的讲解活动,也不是各自为阵的实践活动,而是实施主体与参与主体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课堂教学进程的重要分子,并能够和教师进行同向互动。不可否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虽然知晓课堂的双向特性,但在具体行动上依然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项、单向教学形式,高中生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人翁”深度进入其中,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正视课堂教学互动性特点,强化学生主体特性,设计和打造师与生之间能够深度融合、深入探讨、深刻交流的“舞台”,在共同作用下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如在“不等式的证明”第一课时“求证:x2+3>3x”讲授环节,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的双向性特征,设置学生主体参与配合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其解题过程如下:师:设置问题求证:x2+3>3x。生:开展解题分析活动。师:深入学生中间,知道他们解题活动。生:分析先将不等式的两边作差,得(x2+3)-3x=x2-3x+3,将此式看作关于x的二次函数,由配方法易知函数的最小值大于零,从而使问题获证。师:引导学生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求证。生:进行证明活动。师:点评,作差后,符号不易确定,配方后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子与一个常数和的形式,使差式的符号易于确定;不等式两边的差的符号是正是负,一般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经过变形后,才能判断。上述所组织开展的师与生之间围绕某一内容,所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较好利用了教师的主导引导特性和学生主体能动特点,在有效指引,深入配合的“合唱”进程中,既实现知识要点内涵的深刻讲解和掌握,又达到了师生各自特性功效的生动呈现。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让学生数学技能素养提起来

常言道,觉知此事须躬行。任何经验技能都必须经过动手实践才能获取。数学学习活动同样如此。教育学指出,学生主体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对新知识、新方法认知掌握的过程,同时还是技能素养提升进步的过程。任何基础学科课堂教学,都必须包含学生动手探究,思考研习的实践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追求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将探究式教学策略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要有意识的提供和预设学生进行动手探索的时间和舞台,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放收有度,对其实践进程能够进行认真及时科学的指点和引导,保证其探究方向始终在预定轨道前进发展。问题:若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多少?在以上数学问题的讲解中,教师没有采用一人包办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方式,进行此问题案例的讲授活动。而是利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探究性特点,融入高中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解题活动,组织高中生自行探知案例内容,得到其解析思路:“由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和焦距成等差数列,所以2×2b=2a+2c,即2b=a+c,所以5c2-3a2+2ac=0,等式两边同除以a2得5e2+2e-3=0,解得e=35或e=-1(舍)”。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学生其中,进行必要的查看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强调说明,“要注意运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再次组织高中生对解题思路予以完善和补充,他们从而掌握其解题的策略。这样,高中生不仅获得了解题的方法策略,同时还提升了动手实践、思维探析的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相互脱离、各自为战的现象。

三、实施合作性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整体合力聚起来

学生学习生活在班级之中,所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一项个体性和群体性深度、有机融合的实践劳动。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等基本素养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予以培养和树立。合作性教学策略,能够将各自个体之间的长处进行很好的发挥,将各自的短处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形成学习的合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行稳致远,取得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深入深刻地应用,围绕某一数学案例、某一知识要点,组织高中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活动,在个人自身努力和集体合作探究等基础上,实现对知识内涵和解题技巧的有效掌握,同时达到协作意识的有效提升。

总之,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是一项长期性、紧迫性和系统的工程,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远不止于上面所阐述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科学实施,灵活运用,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

作者:石广亮 单位:泰州口岸中学

【参考文献】

[1]丁国忠.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5期

[2]庄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