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效课堂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程高效课堂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程高效课堂分析

一、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教育的创新离不开传统教学,因此,在高度重视教育创新时,还应重视对传统教育中有益环节的继承,如规范的常规管理、和谐的家庭教育、科学的班级管理、严格的考试制度及严谨的双基教学管理等。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但要注意须在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判断国内外教育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再对其教学内容、模式及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超越传统、综合创新,为学生提供多而精的学习资源。

二、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普遍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正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这一做法作出的校正。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减轻教师的责任和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每类学生目前学习最近发展区的差异来调整教学方案,为各类学生设计有针对性、难易适度、吸引力较强的问题和课后练习。在教学中应注意转化自身的角色,拉近师生的距离,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学生学习的领导者逐渐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从所学到的知识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会站在科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近年来,由于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过于多元化,同时兼顾道德教化、审美教育、文化传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多项任务,这种多元化的目标定位使各阶段的教育无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集中在各科目基础的核心要素上,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因此,应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础掌握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基础教育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追求共同进步。

四、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模式等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在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坚持有效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思维活跃多变的课堂,在运用教学手段时,教师要考虑到课前预设的课件是否能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本着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的教学手段,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生活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双赢的局面。

五、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

教学的整体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具体的课程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环境情况来制定。其中,教材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辅助作用,其在运用时主要是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进行综合加工。而为使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这一要点,描绘出各学科的和谐画面,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六、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教学过程产生教学结果,而结果同时又催生了新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兼顾过程与结果,利用个人知识、师生交流沟通时产生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寻找、搜集及利用学习资源,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毅力、态度等的作用,从而逐步形成探究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最终产生持久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七、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对继承与创新、主体和主导、基础与发展、手段与目的及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关系的处理,从小的细节抓起,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及和谐地发展。

作者:王兴聪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乡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