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思考(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思考(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思考(8篇)

第一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一、全面把握教材,做好导学案的设计

一节课目标落实、任务达成的根本在于导学案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把握、深度吃透教材,从本课的全册知识能力要求、单元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难点、课型特点来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环节和层次。

(一)学案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知识问题化。就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问题,通过问题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2.问题层次化。可把问题层次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级、B为理解级、C为能力级、D为拓展级。让导学案成为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案,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信心。

(二)导学案内容要重难点突出,问题精而典

要结合三维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第一,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阅读并能引发学生思考;第二,问题要突出学习目标和重点;第三,问题不宜太多,太碎。把握一个原则———一课一得。

(三)问题要紧扣高考考点、能力点,题后有方法指导

学案编写中应关注高考题型,落实高考考点。比如诗歌教学,高考对诗歌的考查有四点:形象、语言、手法、情感。所以,诗歌教学在设计问题时要从不同考点的题型或问题变体的形式来命题,让学生通过审题就知道是什么题型,怎么应对。再者,问题后面辅以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群学中有章可循、有法可用,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

二、整体把握学情,做好学生活动的设计

在学生活动设计上,我们的原则是“人人有舞台,生生展能力”。第一,用问题的层次化、多样性(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拓展探究题)给每个学生搭建学习和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找到适合自己展示的题型。第二,展示形式多样化。根据知识难易和学生程度可有口头展示、书面展示等;亦可抢答、小组推荐、集体回答、组间挑战。重要问题展示完毕要让学生点评。不同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余地可发挥。第三,展示任务有分配。最初训练,教师可课前分配展示任务,或者课堂分配、随机抽取,不过,展示重难点问题时可让小组长在合作探究快结束时挑选自认为理解掌握得好的题型,这样才能因才而用。第四,小组展示要提倡组内分工合作,集体展示。通过集体展示既能给学生各显其能的机会,也能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小组内分工的指导。比如《项羽之死》一课在分析项羽人物形象时学生是这样分工的:一生(书写好)板书项羽形象特征,一生口述(声音好),两生引导大家回归课文具体分析(分析水平高),一生小结此题并归纳人物形象题的分析方法(概括能力强),一生应对其他小组质疑(应变能力强)。第五,关注学生探究的生成问题和学生的课堂质疑。学生个体的生成问题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再让其他小组来解决,还解决不了教师再精讲。在其他小组展示时,也要鼓励另外的小组同学质疑。质疑解疑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度、广度、效度。第六,关注学生课堂的总结反思。课程结束,教师一定要留最后几分钟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而后选取学生全班交流,知不足而能奋发,知己知彼方知差距。

三、明确教师职责,做好教师活动的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坚持高效课堂12字原则,即“激情、激励、激发;精讲、精练、互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介入、评价”。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敢”,即敢给学生舞台,敢让学生说;“忍”,即忍着不急于给出答案,忍着让他们把观点展示完,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一)引导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再用情境引导学生,用激励激发鼓励学生去学、去展示、去质疑解疑。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知识与规律,反思经验与不足。

(二)介入

高效课堂教师有“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教师的讲是精讲,是在三个地方(模糊处、卡壳处、争议处)的适时介入。

(三)评价

“以评促学,以学评教”这是高效课堂的双向评价机制。即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用学生课堂的表现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要及时、中肯、客观。赞扬性的评价要让学生认为你是由衷的、发自内心也是实事求是的。指出不足时要用语委婉客观,从提出建议、指出方法的角度去激励他。其次,评价语要多样化。最后,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不能只评价讲题的好坏。

四、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精心设计,更需要教师课堂的灵活驾驭,适时引导。只有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者:任葆娥 单位:陕西省眉县槐芽中学

第二篇: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以“先学后教”模式为基础

高效课堂要遵循“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而“先学后教”模式正是符合这一课程理念。只有经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才能在课堂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会有异彩纷呈的教学生成;只有学生试水写作过了,学习同类题材的文章时,方才知晓其中深浅,才能领略作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现技巧等等方面的精巧美妙之处;也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学生会学了,老师才能解放出来,回归其主导地位。文清实验学校的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他们设计了统一的“导学案”,学生的“先学”是在课堂中老师指导下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课文。郭秋云老师在课前布置了《秋叶》的片段描写练笔,要求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方法,学生这样试水之后,学习《风雨》时,就会对文章中通过对大树、沙石、人的活动描写侧面表现风的猛烈这一写作技巧感同身受,他们的分析、联想才会那么精彩。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

文清实验学校的课改非常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做法符合班级教学的固有特点,更顺应现代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特征的要求。他们的小班都对学生按A、B、C层分小组进行教学活动,我们的大班更应该按层次分小组进行教学活动。郭老师的课堂结构是开放的。课前的片段练笔由两个小组推选的代表上台介绍展示,小组代表陈述之后,就请别组的同学点评或提出不同意见,之后再请同学或老师给打分,课后记录学生个人成长评价档案。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是先分小组讨论,再推选小组代表上台陈述讨论的结果,并请别组同学提出评价意见,此时学生代表既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者。郭老师把课堂、讲台、粉笔和指挥棒都交给了学生,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给了学生,老师只是教学中穿针引线的引导者。正如教师们评价的:“她是把课文当工具来训练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工具来教课文。”

三.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高效课堂应该追求“简净”的教学风格。《风雨》一课就选准一个主要训练点———精准的动词选用,这是贾平凹场景散文生动传神地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老师精选了暴风雨来临前的两处细节描写来设计教学活动,就连作家介绍都是在以一段侧面描写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才插入课件的,而且特意突出贾平凹场景散文精准的动词使用的妙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突出教学重点。布置的作业“肆虐的阳光”片段练笔,也是着眼于这一训练点的落实而设计的。郭老师教学的“简净”还体现在课件上。页面不多,画面干净;问题不多,突出重点。丰富精彩体现在教学活动当中,至简至美,有舍有得,舍弃了末枝细节,得到的才是宝贵的重要的深刻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

四.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具备快乐和民主的特征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参的既定解读,甚至以教师的思维想当然地去框定学生的思维,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阅历的差异,不尊重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过程的体念和评价结果的感受,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多地以教材为中心,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工具来使用了。我们简单地要求学生上课要大脑跟着老师的思维活动来转,只有简单的师生互动,很少有效性的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生师互动,这样单调乏味的课堂,哪有民主快乐可言呢?郭老师的课堂是民主的,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评价结果的权利。教材、老师都不是权威,鼓励学生批评质疑,提出自己的创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体现在小组合作之中,体现在面向全班同学分享交流而受到的尊重之中,体现在学生之间争辩质疑时碰撞的思想火花之中,体现在同学之间的自我评价的激励之中。这样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地追求。

作者:袁明

第三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体会

一、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好奇与渴望,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上课伊始,让精彩的导语唤起学生“乐学”的强烈欲望,可使学生很快进入“求知”的境界。如,在教学六年级《丑公主》一文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导入:“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节课我们就去认识一位因可爱而美丽的丑公主。”简练的导语犹如一块磁石,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从而达到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让学生与文本内容形成了共鸣。又如,在习作教学《我是春天的小雨点》时,笔者用变魔术的方式导入,引爆了学生的思维,叩击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从而使学生在这节作文课上思畅、言畅、心畅、情畅。

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探究便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如,笔者在《你,浪花中的一滴水》一课的导学中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文本内容层面的问题,可以采用同伴合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依靠学生相互的补充便可解决。第二个问题是本文的难点,属于文本内涵层面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教师精当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宰,笔者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意识,俯下身子用公正、尊重、包容、悦纳的心去对待学生,用及时表扬、慷慨鼓励、会心微笑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或交流或探讨,迸发智慧的火花,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真正的自我。

三、巧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发展

把语文课做成一首情感流淌的抒情诗,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是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常用技法。如,笔者在教学《我是春天的小雨点》一课时,插入钢琴曲《清晨》,播放十张不同地点、不同角度拍摄的小雨点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空灵、朦胧的春雨中,笔者顺势给图片配以精美灵动的解说,使学生大饱眼福极受感染,纷纷露出欣赏沉醉的神情。可见,创设情境能把学生带回到自我生成的、创造的、有鲜明特点的生活当中,能引导学生从各种定势、束缚、禁锢之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缅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能使学生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愉悦之中,能让语文学习变成情智迸发、充满灵性与诗意的生命成长过程。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点金术”,而不是送给学生一块块“金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头脑才会更加聪明,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语文课堂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听是一种学习方法,用目光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谦逊的表现。在培养学生读、思、说的能力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避免走马观花;品读课文时,要让学生交流文字后面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会读、会思、会品、会诵,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后面的会写做好铺垫。以上四点只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隅,抛砖引玉而已。其实,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只要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的方法,都不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法宝。

作者:范海燕 单位:酒泉市新苑学校

第四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一、有效备课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要成功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要做到有效备课,教师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认真研究课程目标内容、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能够以此为指导,进行备课。第二,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要保证课堂内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认真编写课堂教案,为成功上课打下基础。第三,在备课环节,认真研究本班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作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课堂问题,突出课堂问题的层次性。第四,研究教法,能够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以学生为主导,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为中心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选择。

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凸显出来。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下功夫。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要通过精彩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比如,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作品的背景、作者的个人情况和个人故事导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章的热情。其实精彩导入的方式很多,只要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文本内容,研究学生需要,就能创新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构建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有效领悟到文本的魅力的积极作用。教师要通过设置课堂问题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问题对文本知识内容进行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设计成功的问题,教师需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研究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的针对性要强,层次性要强,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引领下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对文章作深入研究,围绕教学目标内容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写了几件事?文章是如何进行人物刻画的?你觉得父亲对儿子的感情如何,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如何?通过这几个层次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在分析研究之后,会感受到平实语言背后蕴含的父子深情。

四、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新课改精神,要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还是通过“一言堂”的模式组织教学,必定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有效了解。因此,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改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传统封闭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领悟文本,引导学生针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在教学一篇新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文章,通过自读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领悟和理解,对文章的结构形成大致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研读问题,深入了解文章的结构、思想以及语言特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围绕文章中心和难点内容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才能主动研读文章,探究文章,感悟文章语言的魅力、结构的魅力、思想的魅力,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悟到文本的美。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问题引导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封闭式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体验到文本自我阅读、自我欣赏的快乐。通过教学创新,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孙舒 单位:甘肃省庆城县高楼初级中学

第五篇: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1.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前提

1.1教学意识创新

只有课堂教学能够展现出较高的效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够获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针对高效课堂进行全面认识,从而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能够形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意识。首先,要能够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充分领会,在此基础上,明确相关教学理念,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本原则,并能够从教学意识上对传统教学进行突破,并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系统更新。其次,教师需要对自身专业技能及水准进行针对性强化,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系统反思来推进语文教学从内到外的系统变化。最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工作的侧重点放置在引导以及指点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主体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效课堂才能够具备构建的前提条件。

1.2强化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强化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兴趣,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够取得显著成效,高效课堂才能够被构建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保证师生之间在地位上保持平等,弱化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这样能够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形成,在平等的情况下,师生交流才能够更加容易,沟通才能够更加顺畅,这样课堂内容才能够传播的更加频繁,学生才能够更加关注。另外,要能够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关注,从而逐渐形成兴趣。具体来讲,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并将很多经典的生活元素添加到情景教学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空前高涨,并能够对语文进行广义上的认识,认识到语文中的生活元素,还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从而能够将生活和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

2.高效课堂的具体构建措施

2.1高效的教学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系统性影响,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导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高效,所以需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将教材内容系统的罗列出来,从而能够对结构性内容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渗透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兼顾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条件和状况,使得整个教学能够脚踏实地,产生具体的成效。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的时间被充分利用,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2.2强化课堂导入效果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讲有着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只有保证这一环节的科学有效性,才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氛围中,从而能够进行高效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做好课堂导入,保证课堂导入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这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来强化课堂导入效果。不仅有温故法,还有设疑法,在此基础上还有故事法等,同时还能够利用图片或者歌曲进行多样化的课堂导入。这样一来,学生注意力就能够被充分吸引,从而能够对相关内容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兴趣。

2.3强化提问

问题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通过对课堂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能够刺激学生思维,使学生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将能够强化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和吸收,从而能够对语文内容进行高效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一过程进行充分把握,能够在具体提问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性和科学性。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关键问题的提问,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整体了解,能够在进行系统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课堂内容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发散性针对提问,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课堂内容进行系统性勾连,使得课堂教学在学生心中形成清晰的思路,能够以课堂内容的核心思想进行扩散性学习。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够进行过多的雕琢或者设计,要能够明确课堂内容关键点,然后进行一针见血的提问,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地寻找答案,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显著。

3.结语

高校课堂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得教学能够形成针对性,从而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性,能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进行全神贯注的学习。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能够从关键环节着手,从关键内容上进行高效构建,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够水涨船高。

作者:孙洁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五中学

第六篇: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探微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养在高效课堂创设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综合素养高的语文教师才能对教材有更深刻更独特的解读,才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游刃有余地创设富有趣味的高效课堂。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展教研工作,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同时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构建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1.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对新课有全面的了解,明白课文的重难点,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带着问题听课,为课堂的学习和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自学时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有时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养成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学习起来就不会浅尝辄止,也不用依赖老师,还可以提高自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鼓励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本中难解字词的习惯。

3.勤动笔的习惯。

勤动笔是学生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预习时,把从工具书中得到的疑难字词的音义在文本中备注好;听课时,把教师授课中的重点讲义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课后,将生活中触动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

4.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入口,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疑问意识,在疑问中学习探究。比如可以让学生对一篇新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比赛谁提的问题多并且富有价值。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

学习积极性受兴趣的支配,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才有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1.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精彩的导入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它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高效课堂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比如上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让学生聆听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让他们陶醉在美妙的旋律里,自然而然地对云南歌产生向往之情,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方法、类型、技巧的研究,使导入环节高效并富有趣味性。

2.恰当的情境创设,能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

恰当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笔者主要说两种。

(1)朗读法。

朗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瑰宝。朗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情感的语言,把读者带到真实情境中。所以朗读是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提升探究热情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学《变色龙》,笔者在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变”后,让学生探究:奥楚蔑洛夫围绕小狗的主人发生了几次变化?文中哪些句段描写了他的变化?这些语段你认为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身临其境,体验到探究的兴趣和人物的艺术感染力。

(2)多媒体辅助法。

阅读课文中有些人物事件离学生比较久远,若仅通过一支粉笔一张嘴开展教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意境、情感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如果不恰当运用多媒体,课堂难免沉寂,效果也不好。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然后欣赏电影《约翰•克力斯朵夫》的片段。这种情境的创设,拉近学生与贝多芬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对这位音乐巨人由衷地产生理解崇敬之情。

四、搭建“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点拨—拓展检测”的学习平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1.目标定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是衡量教学高效的参照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文言文应侧重字词句的理解和把握这个知识能力目标;议论文应侧重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辨精神的过程方法目标;现代文学类文章应在品味精妙语言的基础上,侧重感悟文本价值取向的情感态度目标。目标的制定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学生商量解决。制定好目标后,整堂课就应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目标的实现应从学生“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教师“教”的角度。

2.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只是要过好字词关,还应该让学生真正地走近文本,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解读和探究,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比如预习《斑羚飞渡》时,除了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以外;还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有感情地复述课文内容,并结合文章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要做到有效预习,必须及时检查预习作业。课堂提供时间让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对完成质量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应付了事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帮助。检查的方法可以是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全班汇报;也可以是针对预习要求,设计试卷当堂测验。

(2)课堂上的自学。

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应要求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独立学习发现问题,这一做法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方向。同时一开始就将时间交给学生,也是对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因为传统“满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都习惯于依赖老师灌输知识,久而久之,甚至产生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学的心理;学生在先学、自学中发现问题后,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针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展示台。教师在课堂内巡视,了解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为后面有目的地对话和点拨提供第一手资料。

3.合作点拨。

(1)合作学习。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交流的需求,就应该进行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该合作就要合作。所以合作的内容要选择需要多人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任务;讨论的问题要在教学目标的范围内,可以多角度地理解阐释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合作学习的内容给予充足的时间,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尽量使每个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避免各自独白,让学生在相互质疑启发中发展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讨论旁逸斜出时及时纠正,在讨论陷入困境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交流点拨。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但不要急于纠正,可以对问题进行全班范围的质疑讨论,教师起到引导补充的作用,实现学习目标即可。对于通过自学交流讨论等环节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解决的易错点易混点,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把关键点用特殊符号标记在笔记本上。

4.拓展检测。

(1)知识拓展。

在掌控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体系、情感故事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强化。比如,可以对文章的背景、当时政策环境等信息进行拓展;也可以选择一两篇与课文主题或结构相似的文章让学生比较阅读。

(2)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可以针对一项知识技能,也可以针对本堂课所有学习目标按一定策略组织的问题组合。检测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自测法、同桌互查法和小组竞赛法等。

五、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只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搭建平台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和能力,才能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作者:黄雪英 单位:福建省顺昌一中

第七篇: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探索

一、导语激趣,引人入胜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这种激趣法在小学课堂中广泛使用,因为入选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课文内容很丰富,故事性很强,孩子们一般都比较爱读。但是如何在一节课的始初就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涉及到与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设置悬念的环环相扣,也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得学生在一进入课堂就融入到高校的学习中去。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一定要短小,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大脑记忆容量有限,教师的话语过多,很容易让孩子搞糊涂了。而简单短小的导语,也同样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教学情境。例如苏教版的汉语拼音教材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情景图”和“情境歌”的融合。因而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拼音王国做游戏”等等语言,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膨胀起来,去“玩”啦!真好!在游戏中学习,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手段中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优化过程,扣人心弦

1.厚积薄发,体现素养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对一个老师的要求来说,要有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完整的本学科知识为主,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力、严密的逻辑性和良好的语言素养加以综合。教学语言可谓是句句斟酌,字字到位。教师运用这样的语言去讲课,一定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促情”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任何一节课的生成,一定是“有备而来”。

2.优化提问,紧贴教学目标

现在的课堂中,教师为了达到让自己少说话,学生多发言,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是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优化效果。当然了提出的问题问的是什么?怎样问?提问的时机?都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智力发展、课堂气氛的活跃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提倡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但是“尊重不等于盲从”。

3.优化教学,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高效”的体现。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同样的一篇课文,字词的识记、课文的理解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反复的去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再读。往往机械性的记忆会让人产生厌烦感,甚至出现抵触的情绪。这时,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例如读书方式的改变: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就可以改变以往的枯燥无味的反复唱读。有了趣味性,学生爱读、爱看,也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也就实现了教学中的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回味无穷

高效的一节课,同样要做到有始有终。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和课外知识的相融合的过程。再简单的课文,也有说不完的故事。例如简单的韵文《升国旗》,读准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读好韵文,本来就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在课堂的结尾中,加入一些基本的国情知识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全称,我国的国歌,我国的首都等,即对一些新知识有了拓展学习。因此说,“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同样,好的结束语,也是对一节课的总结、深化,更是一节课的凝华。设计的好的结束语,往往让人放不下,意犹未尽,让学生有继续想了解的欲望。因此就将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将综合性活动深入生活,难道不是一种高效课堂教学后的有效效果吗?

四、结语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入到有效学习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积极构建开放、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丁加艳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杨口中心小学

第八篇: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思考

一、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其培养目标包括提升学生语文审美观、推动学生发展并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还应强调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强调实用性。所以,教师既要结合学生就业需求,突出新闻、书信、计划、产品说明书、记录、通讯、总结以及广告等实用文体教学,同时还应强化训练学生阅读能力。以课文《茶馆》为例,课后还可向学生推荐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等,引导学生对老舍作品风格有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总而言之,教师应全面培养学生各项语用能力,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职业需求。

二、应强调中职语文教学特点

中职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课,着眼于专业需求,偏重于专业特色。职教语文教材包括基础、职业以及拓展三大模块,其中相当多的篇章涉及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出发来赏析课文内容,凸出中职语文特点。以烹饪专业为例,该专业语文教学对文字基础以及日常交际口语强调较多,属于实务性教学。烹饪专业学生应能够通顺表达字句,表意简洁、清晰且准确,能够对菜谱进行总结和表述;应用文写作教学可偏重于菜谱的掌握。而公共专业学生则应掌握商业信函、求职信、公文、个人简历以及实验报告等文体书写格式;旅游服务专业则应强调培养文字描述能力,强化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深入赏析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层次。以《长江三峡》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播放瞿塘峡、巫山、美女峰以及西陵峡等景观盛状,从不同角度展示三峡景观之美,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锦绣,熏陶其审美意识。此类文章赏析中,我们均可采用这一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在学习《再别康桥》《我的空中楼阁》时,教师可通过配乐朗诵、播放录音等方式,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章内涵,并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和评析,使之充分感受到声韵之美,对诗文深意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三、凸出中职语文教学重点,为课堂“瘦身”

(1)提炼目标,做到“削枝强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高效课堂意味着我们必须抓住重点。职业中专学校里,有的学生知识水平较差,因此,要从中职生特点、单元定位以及教材要求出发,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来预设教学目标。以《过秦论》一文教学为例,整篇文章铺排夸张,辞采飞扬,语警词工,文质并茂,其铺叙排比,渲染情势且多用骈偶,打破了骈体文“四六句”的僵化形式。笔者充分考虑了整篇文章酣畅淋漓、文质兼美这一特质,认识到分类讲解可能导致文本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体验骈散结合、铺排中蕴含着骈偶的文风特点。于是,从文本整体着眼,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这样紧扣教材文本,课堂教学目标更为鲜明,学生完全沉浸在体验文本的过程中,而不用担心漏掉某一部分,由此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2)多读少问,尽量简化教学环节。

以往,我们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或者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会结合文本各部分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这导致文本内容被分解,同时学生也忙于思索教师的提问,难以深入体会文章精髓。对于这一现象,笔者建议以读代问,留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深入体味的课堂。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笔者不再针对北平秋天景物这一部分提出问题,转而引导学生倾听录音朗诵、反复阅读。通过音乐与图片的辅助,学生们在朗读的同时体验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对于北平之秋的特点有了自然体悟。由此,通过诵读、涵咏体验文字精华、感受语言乐趣,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更为简约,也更为高效。

(3)去伪存真,甄选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身被赋予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表现出“异化”倾向。不少教师考虑到学生需求而放下文本,费尽思量拓展课堂。以《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为例,笔者通过播放视频、讲述导游专业中“蓝印花布”这一专题,引导学生们认识扎染过程,以拓展文本。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均积极参与。但课后笔者反思却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并未学到太多语文相关知识,其对于说明文语言、顺序以及方法并无太多掌握。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修去无谓枝叶,凸显语文的主干。四、结束语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突出自身的针对性与职业性,积极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改善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陈艳娟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