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十分关键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即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出发,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有效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内容,从而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就针对语文有效课堂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1做好一定的预习工作
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预习是一种准备工作,它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安排一定的预习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有必要把课前预习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开展预习指导工作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任务去引导学生的预习:第一,仔细阅读文章并做好段落小节划分;第二,对于生字词进行自学,勾画出来,并使用参考书查找其含义,进行简单的注释;第三,考虑文章从哪些方面开始介绍小兴安岭,并标记出文章中不了解的内容;第四,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等方式收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信息。在这样的预习任务引导下,小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对文章当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还要善于向他人求教和提问,将预习当中获得的疑问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说,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2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导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虽然导入的时间很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如何做好这一步,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教师需要认识到,导入设计的目的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中。鉴于小学生的年纪还小,处于以兴趣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的导入设计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导入的设计还要有明确的意图,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避免盲目导入、无效导入。否则,无论导入的设计多么华丽,都无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导入部分出示一个以花生为谜底的谜语,如“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这个谜语非常巧妙,但也并不难猜测,特别是熟悉花生的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答案。当然,有些学生尤其是那些很少接触农活的学生,虽然曾经看过花生并吃过花生,但他们可能不完全了解花生的特征和成长过程,但他们也可以根据课文主题来猜测出答案。无论如何,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一谜语引出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将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从课外拉回到课内,帮助活跃课堂氛围,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如,在设计这节课的导入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农民伯伯收获花生的视频,或者播放一些和花生相关的视频。视频的特点也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够很好地促使小学生投入课堂学习中来,为高效课堂的建设打好基础。
3以问题为引导加强课堂上的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以及生生互动非常重要。但是在小学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和互动,同样学生之间也缺乏一定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被消耗,课堂气氛逐渐变得枯燥沉闷。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广大教师认识到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互动的过程中,问题是引导,提问是互动的有效基础。因此,教师要有效设计课堂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梅兰芳蓄须》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面对教师的提问,大家纷纷讨论起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斥着整间教室。教师将时间交给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为了避免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教师要求学生在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一定的追问,或者进行一定的补充,如此充分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注意让学生学会提问。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比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有一学生问:为什么有的人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没有忽略,而是引导学生从“偷偷”二字入手去探究为什么这样写。由此可见,其实学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是很有思考价值的,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质疑的精神培养,以此实现高效课堂。
4注意开放的鼓励性的节堂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际上对课文和学习有自己的理解,也有很多想法。但是,有些学生由于个性而不敢问问题或不敢回答问题。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发现,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并鼓励他们讲话,则学生会逐渐不愿在课堂上表现自己。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开放性的、鼓励性的评价来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课堂评价可以逐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应更加注意学习成绩不好且性格内向的学生,平等对待他们,给予他们说话的机会,甚至更多的鼓励。当学生愿意表达自己时,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例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时,为了促进学生的朗读,教师让班上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来尝试读一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在他读完之后,教师说道:“真棒。他把感叹号读出来了,并且注意到了提示语,表达清晰而坚定!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并且教师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同时面带微笑,给予学生赞赏的目光。这样就可以树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之后,教师可以要求这个学生进行带读,全班齐读。由此可见,在教师在给予学生口语评价和体态语评价时,被点名的学生能够明白自己这样朗读是正确的,不仅提高了朗读的自信,同时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5布置作业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缺乏一定的创新,大部分以枯燥的书面作业为主,所以导致小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巩固。为此,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来设计语文作业,对语文作业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景阳冈》等一些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排演课本剧的作业,鼓励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等。为了做好课本剧表演工作,学生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分析文章,对一些知识深入掌握。这比传统的书面作业要有趣得多,可以很好地促使小学生去积极完成。又如,教师还可以布置一定的实践性作业,比如在学习完《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这样的作业都是对传统作业的有效创新。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从预习、导入、互动和作业、评价等多方面出发,并且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来不断调整和优化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广大语文教师也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做到不断创新。
作者:陆荣辉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古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