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计算机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巧用计算机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巧用计算机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分析

【摘要】目前计算机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它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并且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这是教师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做出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课堂应多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多媒体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的课本内容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比较直观且丰富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灵活正确的运用计算机教学定能让数学课堂效果高于预想效果。

一、巧用计算机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处于一个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很愿意去探索这些新知识。但同时,他们在课堂上的集中力并不持久。要想避免这种情况,让学生们愿意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的便捷性、丰富性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节时,老师就可以采用动画、图片或者Flash动画技术等为学生演示不同的图形和物体,当然,每一种图形再加上不同的颜色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尤其是在讲述物体时,老师就可以通过Flash动画技术拼接不同图形来组成物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种抽象知识。

二、巧用计算机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位置

小学生仍处在一个比较好动爱玩的阶段,枯燥抽象的数学课堂常常会导致他们出现“开小差”的不良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造成“数学课是数学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在互动中完成学习,老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这一项教学任务。如,在学习“统计”和“图形变换”这两节时,由于这两节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想象变换后的图形形状,这种课程会让学生很快失去学习兴趣。在讲解这类课程时,如果使用好Flash动画技术就能够有效的改变原有的枯燥课程,在画图时还应该和学生充分互动起来,让学生先思考,或者可以让学生也上讲台体验一下图形的翻转变换和统计图表的绘画过程。最后再由老师为他们展示正确的画法,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节内容上的不足,还能加深他们对这节课的印象。

三、巧用计算机引入新课程,培养学生知识串联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的内容时也不能联想到之前学过的相似内容,这样就会导致旧内容当新知识学,在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就可以利用好计算机,在引入新课程之前可以先将与之相似的旧知识展现在屏幕上,调动学生对这一块内容的回忆,再将新的内容打出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中的相似处和不同处。如,在学习加减乘除的规律时,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都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可以以任意顺序结合或交换。而减法和除法则需要掌握先后顺序,不可以随便组合。在这部分知识学习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图形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这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学习乘除法时还可以先拿出加减法这一老知识进行对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也能让他们将这四种基本运算的运算方法串联起来。

四、巧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但数学的专业知识却比生活上的知识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想要学生们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1]。在学习“图形和物体”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最好以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这些图形和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一样的,这样不仅是在课堂上,学生们还能在生活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如,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柱”“圆锥”这类不容易被发现的图形和物体时,老师就可以找相关的视频并圈出这些图形。像电动伸缩门上大多是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是由于这两个图形分别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伸缩性。再比如有些水桶或水杯就是圆柱体,撑起来的伞不管从哪个面看都是圆锥形等。这样利用计算机做出的图形或动画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还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

五、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涵盖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这种高科技的技术在现在的学习中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在探索时期,但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课堂和计算机的结合会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在它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定能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茂娟,范淑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0):40-42.

作者:王芸刚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