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小班化高效课堂识字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学点小班化高效课堂识字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教学点小班化高效课堂识字教学

摘要:在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中,识字写字教学意义重大,作用突出。农村教学点在识字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师紧紧围绕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及评价问题探究,以推动农村教学点小班化语文高效课堂识字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小班化;识字教学

一、遵循理论,拓展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导引领、学生要主体参与、教科书要例而不范。小学特级教师斯霞在《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中主张,对于字、词的理解,尽量通过直观的实物、图画、模型、动物的观察演变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理学认为,儿童识字认知的心理过程一是感知字形(将未经解释的视觉信息登记在视觉处理系统);二是分析字形(将登记的视觉信息编码使其代表某些信息);三是循声解形(把编码的信息与对该字的特点的记忆表征相连接,发掘表音、表义线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二、立足农村教学点小班化现状,把握总体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在农村教学点小班化高效课堂识字教学中,我们践行了以下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

彻底改变以往大班级教学方式,考虑到小班化学生少的最大特点,备课时尽量顾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习惯、家庭环境氛围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做到举一反三,活用巧用,整合资源,它山之石为我攻玉。备学生时,将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互帮互助,迎难而上,聚力解难,收获知识,共享成功喜悦。备教法时,分解重难点,实施目标坡度设计,练习弹性设计,作业优化设计,使能者跃之、善者跳之、好者趋之,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驱动自己逆流而上,寻快乐源泉,滋求知心田,做幸福的逐梦人。

(二)选择适合小班化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从各个方面调动和激发作为主体人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全程参与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层学习、情景学习等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愉悦中求知,在兴趣中掌握基本技能,在交流中共享成果分享喜悦,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1.游戏识字。由于小班化学生人数少,可以保证识字游戏全员参与。可以玩“找朋友”:把要学的生字与拼音分开,首先在黑板上贴上要学生字对应的音节,再把对应的生字卡片发放给每一个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音节找到“好朋友”,即相应的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然后教师举起卡片进行领读,让全班识拼音认汉字。2.故事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统一表意的方块字,合体字多,独体字少。这种构字特点使汉字易于学习、掌握。结合汉字的这些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编写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故事中的具体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将这些陌生的汉字深深印记在了心里。如在学习“街”这个汉字时,我们可以编成这样一个故事:华人去(行)美国创业,开土地(圭)修房子,中间大路宽,两旁房屋多,取名唐人(街)。3.图文结合识字。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天真无邪,想象力丰富,喜欢涂涂抹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儿童绘画的兴趣引入识字教学中。比如,在一年级进行看图写词写句时,教师可以把绘画和识字结合起来:学生画一幅有鱼、有池塘、有大树和小草的图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条鱼、很多水、一棵树和许多小草”等字,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4.猜字谜识字。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胡”字的谜面为:十字路口,玉盘高空悬;“告”字的谜面为:一口咬断牛尾巴。5.多媒体识字教学策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有效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均配置了标准化的班班通一体机和电脑室。现阶段,受此政策普惠的农村各类学校均有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其集图像、文字、声音、颜色、光线于一身,通过模拟环境,刺激感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6.字族文识字。以字族文作为载体进行识字,就是遵循汉字识记规律,结合课程认字目标,将所识记的汉字归成字族,编成朗朗上口的文本,利用字族的字义类推、字音类聚、字形类联的规律,创设熟悉的语境,在情境之中学汉字。去繁从简,简化识记过程,提高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颖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现状分析[J].智高时代,2015(8).

[2]白铁均,郭爱敏.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

作者:任永红 单位:甘肃省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