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现状与未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教育系统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发展动态的紧密结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培养优秀人才和农业接班人的教育机构。本文从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了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探讨了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改进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提高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
一、引言
所谓高等教育的教学法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条件因素,设计教学采用的策略、方法和组合。在课程内容确定之后,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高等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从农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讨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农业高等教育的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三农”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农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农业教学方法。立足本校,总结本院优秀教师的有益方法;纵观全国,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高贵经验;踏出国门,研修、探讨国外高校的教育规律及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颇具特色的常见教学方法,已开始被各大高校实践证明,并为大家广泛选用。具体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三、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农业高校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式”为主,即教师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该法作为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自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在教学法领域里一直扮演主角。到了当代社会,人类处理信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对自身能力研究的进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性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
(一)教学方法滥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例,其教学过程中多是单向信息传递,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有些问题应借助形象或视觉手段更为合适,如直观演示法、参观教学法等。如在此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完全依赖口头表达与描述,就会略显滥用之嫌。特别是现代高等农业教学,讲授法借助幻灯片、图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切不可完全依赖口头讲述,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避免“纸上谈兵”。
(二)学生未做好学习准备
在“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是被动式学习,智力活动的参与度较低,记忆参与度相对较高。如若教师匆匆上课,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的积极性均未产生共鸣。此时的讲授,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三)难以顾全局,平铺直叙较多
不同的教学方法均未能顾及所有个体差异,不能完全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常以不变的语速、语调讲授所有内容,疏忽抑扬顿挫、加重语气与重复强调等手段的使用,易使学生产生听觉、视觉与感觉等方面的疲劳,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四、主要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讲授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提出较多质疑,而“讨论式”教学法则倍受推崇。“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教材或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探讨,展开讨论,最终达到感知化与认知升华的共识。而“课堂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迅速提升到新的层面。据学者研究表明(如图1所示),学生在“课堂讨论式”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例达50%。从整体来看(如表1所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利弊半生。人们只能寻求在特定条件下较优的教学方法,而不可能找到一种在一切条件下都是最优的教学方法。美国教学专家布鲁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对于90%的学生有效的方法,对于10%的学生则是不利的或者不佳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两面性,运用得当,就能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就会事倍功半。“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很容易偏离中心,若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讨论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使用不得要领,反倒会适得其反。教师对文科学生讲授理科知识,或对理科学生讲授文科知识,尤其不宜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模式,适应知识面广、涉及内容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专业素养,传统的“讲授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五、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一)因学而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之前,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明确学习的方向,并建立知识的连带性。这一意图行为主要是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带入情景、激发兴趣等任务,精心的设计会触动学生的心弦;立凝建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能够使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课堂提问———问题是最好的引路人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就是“师者提问”与“生者回答”———教师提问,师生共同解答;学生自主发问,教师耐心解答。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者诱导学生质疑、发问,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等。因此,问题的艺术性与技能性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师生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有助于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的双面提升。
(三)反馈交流———互知互新、相互提升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要经常进行反思与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与关注度的变化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程准备期间,多问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怎么做学生才能更为有效的接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真正参与度,注重时间的分配与收到的可测性收益。加强交流与关心,适当“示弱”,或许为当前农业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智慧!
(四)“教”“学”互换———尝试课堂新氛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真正地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与参与,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学会“示弱”,甘于“退居二线”,将课堂这一主阵地还给学生。过于精明能干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是思想上的盲目崇拜,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情感。不要当学生一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就迫不及待地“铺桥修路”,彰显“知之者”的魅力,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五)实践出真知——源于实践,回归实践
“讲授式”教学方法以语言为载体,是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关键是讲授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曾在大量的研究中提出“三分之二律”,即课堂的三分之二时间用于讲话,讲话的三分之二是教师在讲话,教师讲话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这种抽象的描述与“纸上谈兵”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所记忆和收获的知识减少。将传统的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探索解决问题,“师之可取,行之可用”,践行知识的最初来源,源于实践,回归实践。
(六)其他方面———灵活运用,扬长避短
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今天,自然应把握分寸、恰当应用。根据知识、素质、能力发展的不同需求,使各种教学方法配合(复式教学法)使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新鲜感,有助于改善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根本前提应该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和原则。
六、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古为今用今为主,洋为中用中当先”。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或许才能找到最佳、最合适的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们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教学之法。
参考文献:
[1]陈家胜.“讨论式”与“讲授式”教学法之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22-123.
[2]邵世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徐长江,罗英姿.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美国农业高等教育特色剖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4):64-67.
[4]王玉峰,樊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名校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2016,44(4):22-30.
作者:胡海军 吴亚男 鄂洋 高智席 张家臣 关晓溪 蒋琪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