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是进行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梦想摇篮,承担着对社会输送新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社会的人才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笔者个人经验,先对教育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综合阐述,然后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以及师资力量三大方面具体提出了创建创新体系和教学改革的意见方法。略尽绵薄之力,仅供同行指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系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展也随着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想要经济发展更加快速、稳健,高级人才储备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学校教育,通过学校的知识学习,学生获得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进入社会之后把学校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在工作之中,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进而达到拉动社会总GDP的上升,为拉动经济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落在了高等院校身上,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最大程度达到人才培养的效果是高等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综合论述
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把受教育者培育成时代需要的人才的一种活动。教育想要持续得到发展,一定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参照,及时性的进行改革,力求能最大程度达到教育的目的,把学生打造成各类专业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和社会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模式发展至今,需要迎合时代需求,提出新颖的教学思路,完善原先缺失的部分,力求打造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成为社会发展人才的培育者,完美承担起其人才储备和输送的责任[1]。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是一时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一个没有任何短板的教育模式。高校需要正视教育现状,不断关注改革,持续创新,把教育改革和创新当作工作重点,为人才打造竭尽全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行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内容开始。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以知识为经济基础的时代,只有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且必须是时代需要的技术知识的人才能在社会立足。高等院校再进行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要立足于实际,从社会现实出发,打造社会短缺和稀缺型人才[2]。对专业的设立和课程的开设都要有新的规划,针对课程和教材中不适用时展的陈旧知识,大胆地进行删减,保留精华内容,优化教学课程和教材。课程设置要呈现出整体性原则,不孤立单门学科存在,建立各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多次教学实践,正视问题,积极解决,力求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以理论为中心,结合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围绕理论知识,理论落实到实际,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重视综合性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后续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就目前而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交流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交流技能,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英语课程教学,力求学生具有夯实的英语基础。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也是不可或缺。掌握计算机相关应用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学校要加强课程内容管理,及时更新内容,调整结构,保证知识的有效传授。以必修专业课的形式,绑定学分和期末成绩,直接挂钩毕业,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达到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于理科类的院校专业,一定要频繁进行实践训练,力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应用的能力。针对其他对实践运用要求不高的专业,也不能忽视实践演练的重要性。比如针对播音主持专业,学校可以联合学生会,举办“主持人大赛”类型的节目,锻炼学生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针对社会紧缺、急缺的人才类型专业,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重管理,争取达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3]。面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流需求但是也有一定的办学意义的专业类型,根据其意义进行课程的具体调整,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科学正确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目的的最终达成具有推动意义。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建立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学习,达到课堂内容的良好消化。
三人才培育计划的改革
高等院校普遍设有人才培育计划,是一套工作量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人才要求的改变和提高,人才培育计划急需改革。各大高校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积极扩宽专业口径,实现窄口径专业到宽口径的转化,扩大专业就业面,增强专业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建立一种极具时代性的人才培育计划。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人才培育计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改革,重点加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此来弥补先天遗传因素的不足。社会前进需要新型人才的推动,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同步发展。大学生是明天的太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对未来中国接班人素质的保障。“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前景的光明和未来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提升教育。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综合素质,个人才能才有可能得到彰显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对素质教育投入关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提升,是我们人才培育计划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因人制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我优势,明确学习重点,树立明确目标,调动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课外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人才培育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从受教育者转变为人才,以万全的准备走向社会岗位。作为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创新在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民族想要拥有经久不衰的活力,就必须拥有创新思维。如果高等院校培育出来的大学生全部都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机器,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育需要我们反思。大学生在接受了前人的文化成果之后,也要结合知识和个人经验,对文化进行再造,为后来者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4]。
四师资力量的改革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灵魂人物,在知识和受教育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老师围绕课本教材和课程目标,结合个人文化内涵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答疑解惑,拨开学习道路上的迷雾。成为学生学海生涯中,迷路时的指南针,前进时的灯塔。在新的教育理念中,老师需要转化角色定位,从知识的单方面权威传递者转变为双向互动的知识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老师这个职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知识渊博,见识广阔,掌握科学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其次,要在思想上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明确自己的职业性质,具备为学生服务的无私贡献精神;最后,针对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理念,要在基础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进行创新精神的发掘和渗透。因人制宜,发展个体长处;因班制宜,综合提升总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作为老师心中的榜样,应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老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者,一定要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储备,了解专业动态,跟着时代脚步向前发展。建立新型师生观念,创建平等、尊重的互动关系,互相学习、互相理解,师生之间友好共处。
五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压力全部转嫁到了高等院校身上。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急需寻求转变和发展,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并且积极进行解决,把压力转化为前景的动力,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价值,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平,王斌,杨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12-113.
[2]贺书平.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重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7):53-54.
[3]白云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98-103.
[4]张敏.新时期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策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9):186-189.
作者:何静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