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激励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既包括对学生的管理,也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应用激励理论展开管理工作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与学习中。文中将对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其有效应用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运用

激励理论从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行为动机等角度出发,挖掘激励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努力与精力,并自觉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激励理论的类型包括需要型、过程型以及行为改造型三种,这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逐渐成熟。实践证明利用这一理论开展高等教育管理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高等院校当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激励理论对工作进行完善,使管理能够真正对教师与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一、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体系缺乏完善性

虽然很多高校意识到了激励理论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系统的建立起激励体系,多种激励手段不能起到协调配合的作用,甚至会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从教师管理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激励体系缺乏层次性,没有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教师展开合理的激励,所有教师都遵循统一标准,激励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激励体系不具有可持续性,其影响时间短与影响范围较窄,激励决策与方法不具有前瞻性与预见性,甚至会随时进行调整与更改,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激励体系的设计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盲目开展物质激励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贪图利益等不良思想。

(二)物质与精神激励缺乏平衡性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通常将物质鼓励作为重点,严重忽略了精神激励的作用,因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出现较多的问题。首先,如果物质激励不能够不断加码,那么当其达到一定的极限后,就无法继续发挥其激励作用;其次,过度的物质激励会增加高校的经济负担,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展开;最后,物质激励可能会导致部分教师或学生出现攀比、贪图利益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的奉献精神以及敬业精神不足。

(三)激励缺乏公平性

激励管理缺乏公平性也是当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高校并没有将科学的考评机制与激励制度结合到一起,二者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协调,由于没有量化指标或定性指标作为指导,激励机制并不能真正起到公平、工作的激励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激励过程很可能因为人为因素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教师的工资收入、职称晋升、资源分配以及奖金福利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学生角度来说,奖学金评定等激励工作通常由辅导员直接推荐或选择,主观性较强,如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原则,继而降低激励的公平性。

二、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用的主要途径

(一)完善激励制度

为了保证激励体系可以有效建立起来,并得到有效的运行,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并从绩效、期望值等角度出发对制度进行科学化设计。具体来说,首先在教师管理中,高校可以根据教学能力的差异对教师进行分层,设立合理的教研目标;其次在学生管理中,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其发展目标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对于选择考研或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可以对其设置差异性的激励目标与标准,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激励。

(二)关注精神激励的作用

在教师管理中,高校应当意识到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高校在确定激励方法与形式时应当从教师的特点出发,针对年龄较低的科研人员,高校应到意识到他们对奖金与工资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应当将物质激励作为奖励的主要形式;而针对年龄相对较高的科研人员,这类科研人员精力丰富、职称较高,物质激励已经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他们更关注心理与精神层面的关怀,此时,应当采取精神激励的方式,对其进行表彰以及公开表扬,使教师的需求可以得到有效满足。在学生管理方面,高等院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予以奖学金、荣誉称号、奖状、奖品等多种类型的奖励。

(三)保证激励的公平性

为了使激励机制的作用能够完全发挥出来,高校应当对激励的公平性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感受到学校尊重与认可,从而在教育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努力。首先,应当有针对性的制定量化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细化评价标准;其次,高校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对教师与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能力与获得激励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参与竞争;最后,高校应当提高激励的公开化水平,保证普通教师与学生的知情权,使其能够对教育管理工作予以有效的监督。

三、结语

激励理论对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等院校应对此予以重视,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激励体系缺乏完善性、物质与精神激励存在不平衡性、激励缺乏公平性等问题,高等院校应对此做出改善,对自身的教育工作进行改进,努力完善激励制度,并重物质与精神激励,并提高激励的公平性。只有做到这些,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翟明.试论激励理论在电教管理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0).

[2]张扬.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5(20).

[3]邵秋男.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作者:王飞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