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改革

摘要:

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对辽宁省2006-2015年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该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并制约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国家新的产业结构的产生也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性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外部规律是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关系,教育要受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对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起作用[1]12。教育外部规律要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受制约,即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二是起作用,即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契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以人力资本为中介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与产业结构并不发生直接性的作用与联系。而这种反作用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所培养的人才为中介,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其中,人力资本是教育与产业劳动力市场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行业类型、就业质量等。这进一步反映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一代代人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关系到能否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比重关系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在扩张,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逐渐上升态势。因此,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要迎合并适度超前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并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良好反作用能力。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依据辽宁省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笔者选取辽宁省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年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方向,同时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进一步摆脱辽宁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官方信息网,整理出从2006年到2015年辽宁省三大产业间的产值数据。三大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呈现“二、三、一”结构,其中在2006-2015年,辽宁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几乎呈现递增趋势,2013-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略显波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呈现交替式的上升与下降趋势,近三年内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上述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仍以第二产业(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虽然略有发展,但速度并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主要依托资源和环境的辽宁省来说,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共有普通高校110多所。笔者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数据选取的是2006-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各学科的毕业人数,其中,毕业人数包括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两部分学生主体。辽宁省高等教育涵盖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学科结构划分的11大门类。为了便于接下来的研究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1大学科门类与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匹配,其中,农学与第一产业(农业)相匹配,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工业)相匹配,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医学、历史学、管理学这些学科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相匹配)。农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呈现递减趋势;而工学和理学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毕业生人数最多,这进一步反映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对其工学和理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此外,从2006-2015年,理学和工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比例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在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结构中,管理学、医学、文学毕业生人数及所占比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先递增再递减,法学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在2006-2015年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这进一步反映法学学科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总体来讲,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比例变化与该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笔者主要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和SPSS21.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学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农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3、0.566、0.458,说明农学与三大产业呈中度相关。

(二)理学和工学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理学和工学毕业生人数与三大产业结构产值的适切性进行分析。理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6、0.35、0.49,说明理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中度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存在弱相关。工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6、0.188、0.943,工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显著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呈现不相关。

(三)其他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非常强相关;法学、历史学、哲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强相关;教育学学科与第一产业呈非常强相关、与第三产业呈强相关;而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存在弱相关,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第二产业产值呈现不相关,哲学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呈现负相关。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能够看出,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存在以下问题:农学学科与第一产业产值的适切性并不高、工学和理学这两大学科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呈现不适切关系,这进一步说明辽宁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限入滑坡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农学、理学与工学学科不能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除了农学、理学和工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与辽宁省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适切性,趋于吻合。

四、优化建议

(一)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辽宁省作为20世纪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产业结构仍是以“二、三、一”为主。而国外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先是在工业化起点的“一、二、三”,而后是“二、三、一”,再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三、二、一”,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2]。依据产业演进规律,辽宁省应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结合自身省域的区域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高校学科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对此,在第一产业方面,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借鉴辽宁省盘锦市的稻田河蟹模式,地方城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其他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化解产能过剩的趋势,开启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优势产业,淘汰高消耗污染重的产业,为辽宁省第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从工业型大省向知识创新型省份转变。在第三产业方面,作为辽宁省未来重点努力的方向,应结合自身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如旅游模式、物流、医疗健康体系、创意性设计等,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实现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

(二)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

针对农学、工学和理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适切性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调控农学、理学和工学学科的规模,而从学科外延扩张趋势向提升学科的内在质量转变,淘汰那些不符合现代产业更新方向的传统学科。重点发展一批与创新农业发展、装备制造、能源材料等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严把学科的质量关,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建设以地方城市优势资源为中心的学科专业群,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服务所在城市的功能。此外,应适当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要与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相匹配,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科供给结构。正与《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一样,省属高校应主动适应这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批与新战略相适应的重点学科与学科方向,培养本省急需和紧缺的专业人才,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也进一步体现教育服务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三)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科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为高校自主调节学科结构提供政策支持性的保障,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苏联为代表的结构应对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性应对模式的各自优点,建立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应对方案。中国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国家利用掌握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和有能力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势,大力强化预测、规划和长远计划的管理工作,运用经济、行政等综合管理手段,使全国范围内的培养与需求关系不发生大的结构错位,同时给地方和高等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3]。辽宁省可以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高校灵活应对的模式,高校在辽宁省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地根据省内产业结构需求和自身高校的特点与优势,定期进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方面的专项调研,合理地规划并调节学科结构的设置,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远期动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具体培养过程中的浪费与迂回,增强其学科结构培养人才的高弹性。

(四)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为了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增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适切性,对此,辽宁省的各个高校要科学地制定整体的战略性规划,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方向。依据自身高校发展的特色,合理地制定高校的学科结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结构的全面。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来避免学科结构设置的随意性,综合考虑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师资配置和硬件设施资源等方面因素,理性地做好高校整体战略规划。此外,高校要转变以往专业设置思路,打破细分专业、培养专才的固有模式,进而转向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要汲取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构建高弹性的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用厚打基础、缓分专业、用灵活选修课组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更强专业适应力的毕业生[4]。只有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才能增强高校所培养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的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并适应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求。

作者:雷云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雪峰,等.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07.

[3]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209.

[4]傅维利,等.高校专业调整与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J].教育科学,201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