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探析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面向未来,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刻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教育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成功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并开启了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在实践中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明确提出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将是我国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理性地回顾过去,才能深刻地把握当下,进而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判断。因此,探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及其模式的形成,必须放宽历史的视野,重新检视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以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为研究重心,深刻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及其逻辑,深入挖掘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变量、作用机制等基本要素。同时,在价值论层面上分析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做对了什么”。而研究目的也将锁定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制度改进和有效规划上。

一、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独特发展道路的历史与逻辑

在关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这一论述既源自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讲“中国特色”,是明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性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植根于中国大地,以社会主义为取向,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讲“世界水平”,是明确在国际视野中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置于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进程之中,发展目标是高等教育强国。讲“现代教育”,则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概念。中国高等教育是适应和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逐步增强内在的现代性,建成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1.纵观国际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共同的规律,不同的道路。世界范围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有着共同的一般规律。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克尔从历史的视角提出,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1]。这就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只要发展进入追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受到高等教育发展普遍规律的制约,就不可能完全摆脱这一逻辑的约束。实际上,当我们讲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概念时,就已经自觉地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又呈现多样性特征,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的”[1]。各个国家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性要素不同,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看,有代表性的诸如法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因此,所谓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途径与道路、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以及对于这一具体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性概括。

2.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换言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特殊性是由“三个独特”所规定的。而“三个独特”的学术表达及意蕴,可以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发展逻辑、面临着特殊的现实国情和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罗荣渠将世界各个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内源的现代化与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2]。英国、法国等现代化先行国家,其现代化发展无疑属于内源性现代化,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更多地表现出外源性的特征。外源性现代化发展是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压力下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的,后发国家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往往直接移植和引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力量出现的依附理论,渐渐成为研究和解释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我国教育学术界有学者引入依附理论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问题。将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依附发展[3]。依附理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后发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但是,以此理论概括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征,难以有充分的历史经验支撑。在经验事实上讲,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是在借鉴别国先进理念后,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发展道路[4]。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历史的逻辑使然。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自然禀赋的不同,即便是遵循依附发展理论的国家,也不会完全照搬照抄他国模式。高瑞泉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征:“它们表面上常常表现为西方现代观念的移植(‘规抚’),但同时必定有‘因袭’(传统资源的开发)和‘创获’(创造性地应付生活世界的变迁)的要素参与其间。单纯的外来观念传播一定无法在中国扎根,真正影响中国近代历史、成为中国现代传统的,总是这三者复杂互动的结果。”[5]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不同阶段,发展道路的选择,都能看到“规抚”“因袭”“创获”的印记,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理论和经验的事实,给我们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提供了有力论据。同时,放宽历史的视野,必须看到,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的是要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目标。什么是“中国问题”?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既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伟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正是由于承担着这样的重大历史使命,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近代以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其发展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基于自身工具性价值之上的。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是按照“强国家—造人才(国民)—造教育”的逻辑,由国家主导、思想领先、制度移植和强制的路径前行的[6]。教育史家田正平考察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指出,“事实上,中国教育近代化正是在对传统教育影响和西方教育认知的双重‘过滤’和‘选择’中艰难地推进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不仅与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不同,而且与同属后进国家之列的日本和俄罗斯也大异其趣”[7]。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起始阶段具有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同时,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从大的历史分期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连续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本质上讲,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前三十年的发展探索,为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8],逐步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纵观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由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的制约,其发展表现在发展道路、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等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9]。而这些“独特性”,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客观存在,内在地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

3.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独特历史逻辑有如下特征。首先,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在对应的是要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目标。这就使得与“强国家”有着密切关系的高等教育始终被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在发展方式和动力方面,国家目标和国家规划,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重要影响因素。而另一方面,权力集中于政府,也是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显著特点的主因[10]。其次,从发展过程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在两个转型过程中同时展开的。一是从一个高等教育落后的规模小国向高等教育大国持续发展变迁,同时,这种发展又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革的过程中发生的。就发展模式来看,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着后发劣势。优势体现在先行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劣势又表现为体制转轨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仍然在复杂的制度环境中探寻破解发展难题,从而走向比肩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第三,作为后发教育现代化国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表现为赶超型发展战略,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高等教育发展始终要面临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矛盾问题。同时,作为学习型的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因袭”“创获”,形成了“混合模式”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学习借鉴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又不同程度地融入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中,相互之间存在影响和制约,不同的组合要素在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中纵横交错[11]。

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及其逻辑,解决的问题是事实问题,是在本体论层面阐述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性。如果旨在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理论,仍需在认识论层面深入挖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内在的影响变量、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总结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其现代化发展模式特征有如下方面。

(一)发展模式中的动力机制

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什么因素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比较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同模式,可以看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动力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

1.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周远清以“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概括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其中改革是首位的特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改革驱动的,那么改革又是何种因素驱动的呢?一般而言,驱动改革的因素不外乎外部的和内部的因素。如果说百年之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启动之时,是外部因素引发了改革的进行。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则是一种“自意识”,是“对自己状况的自觉的反思意识”,中国的“改革正是以这样的意识作为前提和开端的”[12]。宏观上讲,作为动力的改革在体制上为高等教育发展铺平了道路,构成了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则来自对地方办学自主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制度性确认。从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地方政府办学的自主权,确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出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纵向层面中央向地方的放权,横向方面中央和地方向高校放权。放权使得地方和高校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而相应地中央对地方治理绩效的考核导向,促使地方竞相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释放了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因此可以看到,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地方高校这一事实。

2.以发展规划战略规划引导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所谓“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发展规划来引导和影响改革。政府规划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教育规划体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是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和有效运用公共力量来影响指标的实际发展趋势,推动其加快发展(鼓励性指标),或者限制其发展趋势(约束性指标),政府规划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体现政府主导,国家通过发展规划导向影响发展,另一方面体现社会和市场参与,充分发挥市场驱动的优势,形成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合力。

(二)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1.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的,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惠及全体人民的特征。努力缩小教育差距,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

2.明确的目标导向。作为追赶型特征的现代化类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有着明确战略发展目标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一个体系的概念,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发展规划目标体系,因此,高等教育战略目标体系有着坚实的制度性保障。从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历次国家“五年计划”或规划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定性战略目标和定量目标指标。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有着明确目标引领的现代化。既有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又有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和途径,教育发展目标体系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

3.具有鲜明的中国要素。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具有鲜明的中国因素,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自20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就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逐步深化为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提升,而且要提高人的道德意识、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受教育者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识。中国传统的精华的教育思想,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给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4.包容和开放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教育现代化。开放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封闭走向了开放,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就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由单一的面向特定国家开放,到面向世界包容开放,由以开放对外留学政策的实施,到全方位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由强调“引进来”到以崭新的姿态“走出去”,务实而全面地开展国际合作。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领域和范围逐渐拓展扩大,不仅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培养人才,还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实践策略

1.重点发展。坚持重点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贯彻始终的重要策略。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体系中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二是高等教育领域集中建设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建设又有“重中之重”,即在重点大学中又集中力量建设一流大学;三是重点学科建设。新中国60多年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重点投资重点支持的领域。同时,建国之初,国家开始实施建设重点大学的政策,逐步构建了“全国性”、部、省、市级重点高等学校体系。“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标志着重点大学建设进入新阶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突出体现了以重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基本特征。

2.统筹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所标举的就是统筹发展、重点发展的概念。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有的政策实施的概念,发展的效率来源于统筹。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13]。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注重统筹兼顾,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富有特色的方式和手段。统筹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将科技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统筹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布局中;二是以统筹兼顾的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统筹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发展;三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明确中央与地方关系,由中央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高等教育责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

三、面向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经基本跨越了数量短缺的坎,进入“做强”的新阶段[14],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挑战来自新目标的确立与现实环境的制约,以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影响。从战略目标上看,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从发展现状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宏观层面上看,各种结构性矛盾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微观层面上,高校活力还未完全释放,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等存在问题[15]。在现代化发展的视野来看,这些问题又是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期必然出现的问题。概言之,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难以承担“做强”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此,教育部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就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向。“做强”中国高等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由学习、追随到超越的过程。一个世界级高等教育大国实现超越的过程,无前路可循,需要自己探索。因此,把握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在更高层次上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道路势在必行。

1.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理念”是“十三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明确指向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价值目标。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之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一是平衡教育发展的工具观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道德观。真正实现“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二是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创新教育发展方式。逐步改变高度集中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教育体系结构。三是平衡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策略。着力统筹内外教育资源。

2.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是影响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普遍陷入经历规模急速扩张之后,高等教育体系复制了精英阶段的模式,没能建立起多样化的高等学校体系,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相脱节,并引发教育公平问题的困境[16]。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没能继续深化,采取了分项改革和局部改革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17]。鉴于此,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仍应作为未来改革大局中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包括:提升高等教育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社会对教育治理的参与;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发展的多元驱动机制;推行高校负面权力清单管理模式,依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释放高校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升级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开放的全球教育产业链建设;统筹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依法增加政府投入,提升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合理性,创新投入结构和方式。

3.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创新发展理论,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突破,实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促使高等教育强国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以来的教育发展,呈现出国际化和本土化两大相反相成的趋势。面向未来,必须增强全球视野,深刻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系统总结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丰富实践,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刘继青 王孙禺 鄢一龙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序5.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1.

[3]袁本涛.论中国高等教育的依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4]周远清.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5]高瑞泉.从学习型现代性到反省型现代性[J].学术月刊,2001(1).

[6]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7]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总前言12.

[8]周远清.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9]杜成宪.共和国教育60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序3.

[10]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

[11]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N].中国教育报,2014-11-17.

[12]俞吾金.穿越问题域: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问题探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15.

[13]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协调[EB/OL].(2015-11-2)[2016-11-1]

[14]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EB/OL].(2016-4-7)[2016-10-15]

[15]厦门大学课题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摘要)[EB/OL].(2015-12-4)[2016-11-1]

[16]李立国.中国如何跨越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困境[J].大学教育科学,2013(4).

[17]张应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和再出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