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大意义,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加强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应采取的措施,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而创新发展被放在首位,凸显了它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发展
的内在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内容及对象所决定的创新发展是指在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指导下,进行发明创造,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创新发展首先必须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可见,要做到创新发展,必须把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必须抓好国民教育。国民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责任更加重大。首先,从教育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初高中阶段是灌输教育,而高等教育应该是思考教育。即从“是什么”转入“为什么”的教育。作为思考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的目标是创新,而不是了解和知晓。其次,从教育内容上看,高等教育是在区分专业基础上的职业技能教育。为适应当今世界创新经济的大趋势,高等教育必须为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再次,从教育对象来看,高校学生已经进入成人阶段,其智力和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都已成熟,同时他们积极进取、敏感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是养成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高等教育必须利用这些条件,不失时机地抓好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2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
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的状态所决定的为推动创新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他们的教育理念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在教育内容上,不搞说教和灌输,而是启发和引导。在他们那里,考试分数是不重要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教育方式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创新型人才,这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成功经验。遗憾的是,在这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状况与西方相比有很大差距。正是这种差距,造成了当今中国创新经济的相对落后。“在国际创新领域,中国目前仍然属于追赶型阶段,除了个别领域,中国在绝大多数创新领域仍然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第一梯队,也落后于英国、以色列、韩国等第二梯队。”[1]“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相当大。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2]事实说明,要赶超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进行改革。而要使改革成功,就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楚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是改革的前提条件。整体看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应试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众所周知,我国从小学到初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极其有害的。但是,高等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所改变的只不过是从一张考卷变成了以科目划分的几十张考卷。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外语作为必修课,不论专业是否需要,都要通过考试,而且还有级别要求。由于考试答案的固定性,必然会同过去一样,从根本上驱使老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这种以答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观上,教师不会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在客观上就是在限制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思考。
(2)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规划。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与时俱进,在世界创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课程规划和设置上基本没有创新内容。无论共同课还是专业课,都是如此。谈到素质教育时偶尔涉及一点创新内容,也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鼓励和提倡层面。(3)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授课更加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科研不能评职称,这涉及教师的根本利益。而教学除了有限的课时费什么都不是。因此,大学老师都拼命地搞科研抓项目,无心搞教学,更谈不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在高校行政化系统下的学生管理体制严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已人所共知。在这一体制下,学生的管理也同样具有行政化色彩,党团组织、辅导员和学生会以及各类学生干部都把学生置于被领导和被管理的地位。这种管理体制易于使学生养成服从意识和权力意识,却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意识。
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改革出路
(1)高等教育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实行素质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扼杀学生的个性思维。素质教育则与之不同,它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没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考试分数再高也不是好学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则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和灵魂,因此,素质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
(2)课程设置必须有创新规划。课程设置是素质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具体说,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关的内容。为此,可以增设新科目,也可以对原有的科目进行改革。共同课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抓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该课程作为以研究人类思维为对象的学科,必须发挥其本身的优势,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课程。专业课在讲授原理的同时,还应讲授这些原理产生的过程,因为这些过程也往往都是创新的过程。通过这些,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原理本身。
(3)要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使广大教师能够专心搞教学,从而在教学中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这样,才能提高广大教师搞好教学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把能否体现培养创新思维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把培养创新思维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灌输模式,大力提倡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怀疑。总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养成。
(4)学生管理必须去行政化,实行学生自治管理。自治管理就是学生在学生会的组织下自我管理。这是有些高校已经实行的管理模式。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怎样管理,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管理自己。只要不违反政治纪律和法律法规,学校都应支持,不能横加干预。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董长贵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光远.反思四万亿,中国经济如何患上无脑“巨人症”?[EB/OL].2016-10-26.
[2]中国创新能力远落后于发达国家[EB/OL].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