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慕课时代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它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挑战和机遇,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授课时代。本文以慕课的发展和主要形式为切入点,浅析慕课对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相对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
慕课;高等教育: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
与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方式大相径庭的慕课(MOOC),是新近涌入教育市场的一种在线授课模式,英文直译为“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这样的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教育市场,那么,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取舍,才能顺利的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一慕课
(一)慕课的出现
慕课是近些年来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下,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各个领域中的活跃应用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产物。与传统的课堂教师授课和网络式的远程教学不同的是,慕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体验以及师生的互动关系网完整在线实行。它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当然,再如何先进的课程也不可能让一个学生的学习一蹴而就,它的课程与大学课程一样,都是逐步的教育学习者慢慢成长,逐步地吸收知识,内容都是由易到难。课程基本覆盖了一般的科技学科,还有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也涵盖在其中。慕课具有大规模的、开放的、网络课程、实时的以及不限制地域的特征,由此,慕课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慕课的发展
慕课的发展史是短暂的,但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即开始萌芽。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DouglasEngelbart在《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概念框架》中就强调了将计算机作为一种人类共同学习的工具的可能性,他提倡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信息分享,而后,许多计算机的变革家号召人们将计算机与教育相结合来进行学习。这为慕课出现奠定基础。而MOOC概念于2008年首次由DaveCormier与BryanAlexander提出。GeorgeSiemens与StephenDownes二人设计了《连通注意与连通知识》课程,25位付费学生学习,而同时在线的还有2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免费学习的学生。只要有互联网,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在线订阅进行学习,对于地域完全没限制。而在中国,慕课的使用学习者目前还大都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的城市。
二慕课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机遇
(一)缓解高等教育经费制约
在我国,由于国情的原因,优质教育资源都存在于公办院校中,民办院校相对不足。所以单从政府投资教育经费这一点来讲,限制性比较大。经费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因素明显。慕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环节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发展需求和经济限制这个矛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
我国的高等教育相比于几十年前取得的进步是无法言喻的,但由于中国的地域限制,人口的基数大,以及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等,高等教育的普及度还是相当不够的。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在偏远地区的投入过于稀少,偏远地区越来越差。“慕课所具有的网络化、公开化的使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使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为我国普及高等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1]而且,除去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外,在校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慕课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另外,整个社会的人都可以通过慕课来继续深造,赶上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更新速度。
(三)利于高等教育的资源的多方共享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分布不均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大部分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和优质学科,不过这都是存在于高校内部,由内部人员共享,并没有共享到大范围内。慕课的高速发展可以为各高校提供一个平台,将特色课程通过慕课共享,形成课程平台,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范围和内容扩大。
三慕课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挑战
(一)慕课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具有便利性
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需要教室、教师和学生,缺一不可,没有任何变通性。高校中的点名制由此应运而生。而且,当学生因为一些原因不能按时上课时,就会落下这一堂课的内容,但是高校老师一般是不会再给学生补课。这样一种固定教室的学习方式,是不太允许意外情况发生的,比如学生因事请长假,传统的结果就是记请假,就不会有下文了。但是慕课作为在线的一种学习方式,只要计算机网络畅通,你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随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其次,学习成本这一点上,高等教育的各项费用都是比较高的,经常有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学费的问题而中途辍学,而国家也可能因此而流失一位人才,而现今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投资与回报的比例令许多家庭难以接受,因而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也在逐年减弱,这和我国人口众多,而教育却无法根据人口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有很大的原因。“在社会现实面前,传统高等教育逐渐失掉了耀眼的光环,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变小;”[2]而慕课的出现,必然会在这一点上极度冲击高等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课程是免费的。在慕课中可以享受到全球的教学资源,付出的金钱却仅仅只是上网的费用,这一点是高等教育所不能企及的,也就在给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以更多的选择,不单单只是高考考上大学这一条道路可以获得知识。
(二)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冲击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室里,由教师讲,一个班级的学生听,这基本上也是中国式的教育方法。而当小学已经慢慢开始进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始进行改革时,对于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高等院校却仍将填鸭灌输式教学奉行到底。而除去公共课程,在专业课的课程上,学生是没有办法进行自己喜爱的教学方式和老师之间的选择的,那么学习效果可见一斑。“这种‘教师中心’、‘知识导向’的教学方式的合法性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方式。”[3]慕课的这种在线教学方式,老师也会教授,但是一起同时上课的所有人都可以在授课平台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而解答者不单单就只是老师了,还有和你一同听课的无数位学员,这样的一种在线一体化完整地呈现在面前,自然会得到受众的支持。另外,传统课堂教学时间一般都会是45分钟到一个小时,学生的精神集中不可能延长到那么久,这就会造成教学结果不佳,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的结果和目标。慕课的教学视频一般都是一个小片段,也就是一个知识点,一般也就10分钟甚至更短,片段与片段相串联,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后再去学习下一个,知识与知识之间环环相扣,不能跳过这个学习下一个,每一堂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用来随时检测学习成果。一般都会是学生进行批改,这样的学习方式轻松有效,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会学到很多,而且会有更多的思路迸发。慕课的这种方式其实是以生为本的另一种诠释,对于思想发展相对于比较成熟的成年人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这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学习者自我鼓励的次数,这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三)慕课对于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冲击
高校的存在是为了国家培养更高端的技术人才,但由于人口众多,高等教育的极大普及,高校也不再成为知识分子心中的圣殿。曾经甚至有人预言,慕课的出现,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使高校面临消亡的能力。虽然高校不可能因为慕课的发展丧失他们既有的优势能力,但是这种理论的确也说明了慕课的优势所在。高等院校的传统授课模式早就为人们所诟病,在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了许多,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并不以学习为主,所以高校在培养的人才的过程和模式都出现一些偏差。众多高校多校区运行的模式使得教师上完课之后就和学生没了联系,师生之间缺乏沟通,长此以往,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厌学,恶性循环。
四高等教育对于慕课的冲击的应对策略
(一)因材施教,避免一视同仁
在慕课平台上,授课教师大多都是本行业的尖端人才,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交流,每个人的地域地区都不同,因此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对于这样的一种随心性自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仍旧可以回归传统去寻找办法解决。孔子的因材施教的办法并非因为人口众多就不可行。在学生入学后做一个大数据,将学生的行为方式数据进行一个统计,而后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可以进行分类,将学生分类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在大数据发展飞速的时代,这样的统计也算是十分简单,算是一种应对策略。“‘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公平的教育,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毕竟会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4]。”
(二)将“慕课”引入高校教学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的教学中,已经将类似于慕课的微课引入课堂,不过不同的是小学微课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没有平台供学生进行互动,而是学校的教师或者资源共享,万变不离其宗。那么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慕课的片段式教学,再结合学生的想法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将课堂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将教师和学生都逐渐解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子。同时,发挥学校的优势课堂教学办法,让教师们之间互相学习,增加经验。虽然慕课会给高等教育带领巨大冲击力,但是,在高校学习生活的经历以及受学校一种固有的学校文化熏陶是慕课所不能够取代的,所以高校在实施应对措施时,要发挥自己的特色。
作者:袁进霞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振岐.慕课背景下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3:26-28.
[2]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45-146.
[3]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03:71-74.
[4]吕中华.“慕课”(MOOC)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