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体系可以说是专业设置的具体微观表现,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平台。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注重理论,轻实践,必修和选修课程比例失调,选修课程过少,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有课程体系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这种现象尤其在文科背景的院校表现得更为明显。

2.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没有形成健全的评价监督体系,虽然教育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过评估,但主要以办学资格为主的评价,至于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估做得很少,指标体系更多地沿用公办院校的指标体系,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关注不够。

3.师资队伍建设缓慢

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决定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格。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得师资队伍成为影响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无论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还是专业结构方面都没有形成一支高效、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外聘教师比重较大,缺少“双师型”的教师;还有,专任教师的专业学习、学术交流、教学科研的机会比较少,这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培养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归因

1.社会层面

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认可与接受需要过程,而传统的观念更多关注于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影响深远、专业优势明显的大学,当然从市场化运作的规律来说是无可厚非,但从另一个侧面却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不利的,不能更好地以外力形式去推动独立学院的改革。若社会的关注度越高越能推动独立学院做出改革,虽然是被动的但是最有力的,这种改革和改变是深层的,必然会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上做出社会的回应。

2.政府层面

从补偿机制来说,政府应该更多地去支持独立学院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但在某些政策方面还存在歧视,单就专业的申报与审批而言总是会与公办大学相并而论,教学科研方面也不会想到独立学院的存在,这种政府行为将独立学院以另类看待,最终的结果是严重地挫伤了独立学院办学的积极性,这无形当中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合理布局产生影响。

3.学校层面

学校是办学的主体,认真分析与总结学校的办学模式就会发现,专业设置和母体学校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没有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独立学院办学的特色不明显。从师资队伍上讲,外聘教师占有很大的份额,职称比例不合理,自有教师队伍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在教学研究方面不能发挥出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产生很大影响,不利于独立学院人才模式的构建。

三、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既有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1.明确的办学定位,清晰办学层次独立学院首先要明确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办学层次属于本科层次。其次,独立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优”“民”“独”的特征。还有,独立学院必须要有职业教育的办学内涵,培养出的学生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毕业生就业去向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以,独立学院应主动地做市场调研,把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办学定位,培养出更多的能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为主要任务。

2.重视专业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目标的实现,还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职业的选择、职业目标的实现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人才选择及时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主干学科的覆盖范围,通过增减部分课程以及课程时数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导向性。同时,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资源设置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点,处理好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等之间的比例分配,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把学生的素质拓展作为学生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来对待,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以素质拓展为中心,学生全面发展为关键,来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1)合理调整课程结构。通过降低必修课开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授课时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的拓展。

(2)注重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通识教育基础平台;在不同专业之间,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的需要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

(3)重视专业教育与人关怀。专业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在认真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开设多样化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搭建素质拓展平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独立学院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架构,尤其是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环节,主要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加入学生社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入基层进行教育帮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走进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来拓展职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各种等级考试、资格证书的获取、科研和等获取职业的准入资格,素质平台的搭建和“第二课堂”的开辟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时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的要求。

5.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之下,知识的获取变得很快捷,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实行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上更多地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以开卷、撰写调查报告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题型设计上,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通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的改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6.完善师资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何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是独立学院当前和今后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除继续做好外聘教师的聘任外,加大独立学院专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在人才引进上注重人才的质量,朝一流化和高端化方向努力。同时,加大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将青年教师以各形式和渠道送出去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还要积极整合学校的教师资源,通过专家学者的指导,组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成为独立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核心支柱,能够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物的独立学院,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独立学院作为一个办学实体,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定位就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只有研究和制定合乎独立学院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会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文志杰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