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缺失与改进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缺失与改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缺失与改进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与错位

(1)高等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理论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可变性,且通过连续修缮得到提高的。因此一个学生日后的成功离不开多元化的智力效果,而我国大学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智力开发,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学校安排。殊不知这是对学生的创造力的极大的抹杀。

(2)高等教育考试功能的缺失

与国外高校“宽进严出”风格不同的是我国的高校奉行“严进宽出”的政策。随着我国的高考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造成整个大环境下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缩水。考试是反映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教学管理部门寄希望于通过考试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教师只注重刚性的评价成绩,把考试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及改进教学。由于我国高校学习、考试环境的宽松,出现学生大学四年几乎不上课,找人代考,也照样能毕业的现象。

(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匹配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不匹配之处。学校教育采取的手段是用高强度的机械式记忆任务来培养高分学生,教育单位很容易陷入“飞行员误区”。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必需很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的情商、动手能力;而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恰恰是人才的情商,动手能力而并非学习成绩。情商高的人才特点是守时、耐心、专注、责任感、事业心、写作能力、服从意识等等。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训练劳动者,不如说是提高他们的情商,让他们成为可以被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上几点反映出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中的诸多矛盾,也显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教育的盲目性。

2、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模式的革新

有研究表明,个别高校在全年的学校高层会议中,领导层全年未对课堂教学进行听课督导。这势必降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之相反,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他们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中,将关注的视角聚集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以课堂促科研,以科研助课堂,定期召开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时发现问题焦点,推出解决方案。应行程严格制度规定教授必须对本科教育教学负责,例如,规定教授的职称评聘必须以为本科生授课为依据,优秀者为低年级学生授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知。教师方面,教学教法必须革新,倡导小班化教学,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在互动教学法中,强化师生交流,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将本科教学视为重要项目,从国家层面向地方和高校层面大力推进,形成多维立体本科教育监管体系。加大力度规划指导各层级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巩固教育基地,增加本科阶段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水平。

(2)创建卓越人才特殊培养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高精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卓越人才培养必须有其独特的上升途径,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对绩优生的培养和选拔上,逐步形成因材施教,组织专家教授小组共同探索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学术精湛具备创新潜能的学生,施行专业导师制,开展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使其在科研和重大建设项目中,实现学术和应用的顺利过渡。

(3)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高水平的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例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科研的系统实践。科技创新不可缺少卓越人才资源的连续涌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就意味着必须吸纳社会各项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共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校企联合的多点开花的新型教育模式。例如,目前“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已经实施。又如,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为核心的系列“卓越计划”,其意旨也在促进产学研互动,实现多部门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互利双赢。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不断深化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学校和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协同培养,行程校企互惠互利,学生受益的战略联盟。

(4)改革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主体

近年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是实际情况与“学生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大学里,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被管理对象,一进大学就被安排好的教育计划牵着鼻子走,还会受到诸多的规章制度和办学条件等的束缚。在高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缺乏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些严重的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如何改革教育培养方式,改变教育培养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值得每一个大学校长进行深思。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应当实施学校自主办学,学校自主办学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要求,只有学校能够自愿的对学校的发展做出规划的时候,学生才能摆脱规章制度的束缚,真正的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5)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

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2013年的新增毕业本科生人数为631万。如此众多的劳动力进入到各个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还不发达,社会所能容纳的工作岗位无法满足所有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因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异常火爆。由于众多人数去竞争一个或几个工作岗位,造成用单位人在选择人才时过分的看重人才的学历、证书等一目了然的指标,而对于人才本身的能力等则不甚了解,造成我国就业市场上很严重的“唯学历论”现象。随着时展,不同专业异军突起,形成较为繁荣的专业设置景象,但就高校的总体专业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以高校为中心而非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这如同闭门造车,高校的人才培养雷同于学历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而,学历的高低似乎成为社会舆论中对高等教育质量最为普遍的评价指标。减轻这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校本身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并且在对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需要探索实践化,情境化。首先,对于新兴专业,不可以盲目设立,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严格考证后,才能进行适当设置。并需要对专业的建设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在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重实践,讲应用,淘汰落后理论,及时引进新鲜案例和解决方案,促进知识的更新,确保培养人才的信息适时性。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基础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都必须参照社会的需求和企业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与岗位匹配,提升高等教育的应用性。

(6)明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目标中,多只用学分、绩点等指标去衡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何,他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些都是教育目标所不涉及的。一个成功的检验标准应该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学生建立在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上,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事情上的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书本的精髓,才是真正的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实际需要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目标体系。

作者:王芬蕾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