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共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论文(共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教育论文(共8篇)

(一)

一、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一)进行多方协调作用

经常与教务处、学生处及各院系、各部门进行联系,特别是与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联系,是教学秘书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教学秘书成为了教务处、学生处及各院系、各部门的桥梁,完成上令下达、下情上报、联络师生、多方协调的作用。一方面,教学秘书将学校教务处的教学任务、教学信息等传达给系部领导、教师和学生,并将本系部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建议反馈给教务处;另一方面,教学秘书负责教学安排、教师调课和学生反馈工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二)教学信息管理和传递作用

教学秘书在参与教学管理中,需要编制大量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文件或资料,相当部分要立卷归档,备日后查考。这些教学信息如教学文件、教学计划与大纲、毕业论文、试卷、成绩等有关材料,既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也是教学秘书工作岗位上的积累,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笔财富,对深化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秩序和推进教学工作来说,都是重要的信息内容,而这些信息依赖于教学秘书的管理和传递。教学秘书在积累和管理信息的同时,还充当信息传递的角色。学校教学方面重大的政策、规章、决定通过教学秘书传达给学院各教研室、老师、学生,而把基层学生、老师的诉求和情况反映给上层教学决策者,帮助学生和老师表达合理范围内的诉求。

(三)工作研究的作用

教学秘书在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多方协调、信息管理和传递的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经验不断思考、分析、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路径和思考。通过一定的工作研究,优化这一工作的流程和具体方法,进一步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的完善,也为其他教学秘书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在工作中的研究活动,教学秘书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无论对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升,还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沟通等,都能提出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二、教学秘书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规范有序、科学高效,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教学秘书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要求,应在思想、政治、身体、心理、业务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基本业务素质是教学秘书做好工作的关键性支持因素。

(一)政治素质与职业素养

政治素质是教学秘书综合素质的核心,准确把握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是提高教学秘书的政治素质的前提。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中的协调者、信息传递者,自身的政治素质影响着思想出发点,教学秘书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具备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形势的认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只有具备严格执行政策、坚持实事求是、辩证看待问题的政治素养,工作时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和思考,才能使自己看的更高更远,才能坚持正确的思想线路。此外,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要认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内容丰富、繁杂细致琐碎的工作,必须有甘于淡泊、无私奉献、服务师生的思想,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教学秘书工作。因为教学秘书工作涉及的部门、人员多,碰到问题和矛盾也相对就会多,所以必须有极强的职业素养,善于把握自己,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展现教学秘书的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服务形象。

(二)身心素质与知识结构素养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任何一个人工作的基础条件,教学秘书也不例外,教学秘书的工作繁重、角色特殊、地位重要,只有保证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所以,教学秘书必须注重体育锻炼,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摆在面前的工作,此外,还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主动跟随环境的变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还要做好自我调节,以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平静轻松的心态完成好工作。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还不够,作为教学秘书,还必须熟悉所在系部的具体情况、熟悉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等,能够协助系部领导解决好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秘书作为行政管理岗位,本身需要一定的管理学、秘书学、教育学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不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进而提高工作水平。

(三)沟通与协调能力

教学秘书的工作避免不了时刻与人打交道,既有来自师生汇报和请示的问题,又有联系学校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内容,承担着在多个部门之间传递消息的工作,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个性及文化背景不同,其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同,为达到沟通顺畅,需要教学秘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科学性和艺术性要相结合,能够机智、幽默而又恰当合理地传递信息,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与其他教师相比,教学秘书的许多工作需要与他人协同合作方能完成任务。在部署、安排教学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教师的特点和需求,并把握各项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对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有关的教学活动。这离不开协调工作,包括与多个部门、多个成员间的互相配合,既有数量的配合,又有各项工作的时间配合以及行动的配合。总之,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调和矛盾并避免消极影响的能力,需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工作和多向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互助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目的。

(四)信息处理与文字写作能力教学

秘书的工作是繁杂的,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档案管理、教师工作量计算、教学计划修订、文件、资料、电话等,这些信息材料的指导性、时效性和收藏价值各不相同,它们涉及到目前和今后教学方面的评估、教师的考核以及新课程或专业的设置等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信息材料,能够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归档存储、有效加工,并做到向有关领导及时汇报,对有关教师和学生及时准确通知。此外,教学秘书还得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为进一步的工作和决策执行服务,使这些信息材料或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需求。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办公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秘书要处理或传输这些信息资料,都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打印机、照相机、现代化交通工具等完成,因此,科技现代化工具应用的相关技能也是教学秘书必须重点掌握的信息处理技能之一。教学秘书是重要的交流沟通桥梁,无论是学校内部的信息沟通、材料处理,还是对外的教学或活动交流,都离不开一些文稿和信函的编写。所撰写的文稿信函需要达到语言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鲜明,既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意思,还要尽量做到文辞优美、简洁明了,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而且写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秘书工作的质量。教学秘书平时应多读多写,注意提升书写的能力、强化写作训练,不断积累和提高,保证工作的合理开展并争取做到更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高校以及所属院系只有不断创新开拓,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作为系领导助手和参谋的教学秘书,除需要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之外,还应该经常关注并收集同类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措施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并对有关材料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与同事分享。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为领导、教师和学生提供管理和教学方面的建议和策略。

三、结语

总之,全员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秘书队伍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加强建设。学校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都应正确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能、任务,结合新形势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方面要求,切实建设好这支队伍,发挥其在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师生、全面推进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磊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二)

一、高教质量反馈机制保障措施

(一)构建ISO9000?2000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体系ISO9000族标准秉承这样的基本思想:质量形成于过程,因此,必须使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全过程的控制,否则质量就会出现偏差。这一思想强调借助过程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它也突出了质量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只有保证过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关键。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要保证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ISO9000?2000质量体系下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关键措施。要想从根本上鉴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不断提高教水平,以切实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这对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良性反馈机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构建高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某一认证公司推荐的织造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程目标监控和测量表——质量管理体系模板,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特点,本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总输入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高等教育顾客的学生,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进校接受教育,他们更关注的是在被选高校中究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招聘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更关注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本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预期。在ISO9000?2000体系中,“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是首要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需要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这是高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扭转的观念,高等教育要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基于这种思想,本研究将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

2.最高管理者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根据总输入也就是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确立教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年度计划。质量方针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提供给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使顾客满意和认可。这规定了质量导向,以便于质量目标向这一方向靠拢、接近。反之,假如质量目标不能满足要求,则“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确保质量目标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使质量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考核性。此外,由于教学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学质量目标也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借助管理评审可以实现对教学策划合理与否的审核,并根据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质量目标、方针等,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3.产品实现过程。把在最高管理者过程中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年度计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作为分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转化为有能力、有知识、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提供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调整;而后者主要指以多种方式、渠道向学生传递知识、实践指导、课程与毕业设计等。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之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教学,将知识传递给顾客——学生,使学生在课程讲解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4.教学支持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其他配套过程的支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这些过程分为文件管理、内部沟通、内外满意度、数据分析、内部审核、质量改进六个子过程。

二、高教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产品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从期望和需求分析开始到产品输出直至顾客满意。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了顾客需求,这种状态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更新而被打破,整个系统时刻处于短暂的相对平衡和长久的绝对不平衡的交替状态之中。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对支持性过程中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全面、有效反馈是必要保证。只有如此,相关人员在获得有关信息后,才能及时反省、纠正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提供给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一)教学质量反馈思路

1.学生评教

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用人单位评价

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的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出的学生的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其生产和服务功能。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合理性与否非常具有话语权,这就为学校指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和深度。这些来自企业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使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助于拉近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3.准备性评价

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4.利用网络信息反馈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生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随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三、结语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其结果的认知,有利于实现教师及学院对教学质量评价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使教育质量走向由评价到反馈、由改进到提高、再评价的“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作者:樊超 樊敏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三)

一、高等教育基金的经济功能

20世纪80年代末,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是指高等教育成本由高等教育获益者即国家、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社会共同承担。具体地说,国家以公共财政、学生及其家长以学费和住宿费、社会以税收来共同分摊巨额的高等教育成本。这一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能力支付”原则。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按国际通行惯例,高校收费的标准是学费约占生均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但由于人均培养成本的测算非常困难,因此,我国主要是“按高校年生均日常运行经费来考虑收费比例”的,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有所差别。近几年来学费、住宿费标准基本维持在5000-7000元这一水平,但也大大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负担之重不言自明。这一现状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高校大量贫困生的存在,另一方面是欠费现象严重。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但由于种种原因,高额的学杂费大大超过一般家庭支付能力的现状并未根本改变。除了“雪中送炭”,高等教育基金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锦上添花”。就是通过奖励使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脱颖而出,以1986年成立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为例,13年间,获资助和奖励的青年教师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114项、国外专利3项,并创造了5.8亿元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的可行性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两大经济功能决定了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然而,仅有需求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人愿意捐赠才能使这些需求变成现实。人们为什么愿意捐赠给高等教育事业?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和行为所决定的。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人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效用而增加他人效用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利他主义者主要是那些拥有较多财富的人,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自己并不富裕但仍然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利他主义行为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因为富人捐出一部分财富和穷人得到一部分财富,二者产生的是正经济效应而非正负相抵。虽然利他主义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这并不表明人们就一定要采取利他主义的行为,因为这里也存在免费搭车的可能性。但现实是,确实有很多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即利他主义是存在的。究其根源,这是由利他主义者的动机所决定的。首先,纯粹的利他主义动机,即不指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转移支付,无论是货币的或非货币的,也无论是现在或将来。他们的唯一回报是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利他主义行为的最高境界。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利他主义者的基本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与其成长的经历有关。如李嘉诚先生就是因为其幼年时期磨难的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帮助无助的人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其次,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动机,这种回报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从精神上看,有的人希望得到社会赞扬,流芳百世;从物质上看,有的人期望自己在日后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实际上是一种互惠的利他主义。以上是仅就自然人的利他主义动机而言的,企业等法人也常常有一些利他主义的动机和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利他主义行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扩大其消费群体有一定的“广告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利他主义行为也包含着一定的利己动机;另一方面,企业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义务,捐赠公益事业便是其承担义务的重要表现。利他主义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等教育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至于人们为什么要捐助高等教育事业而非其它公益事业,这是由高等教育独特而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及一些利他主义者对高等教育的偏好所决定的。

三、发展高等教育基金的政策建议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众多国家鼓励全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捐赠者的适用税率,激发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从而在政府牺牲少量税收收入的条件下为公益事业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以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为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为3%到45%七个等级。按照上述规定,如果一个人的应税所得为2000元,若不捐赠,则适用税率为10%,即纳税95元(1500×3%+500×10%);若捐赠600元(2000×30%),则其适用税率3%,纳税42元((2000-600)×3%)。第一种情况下,能够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只是95元中的一部分,因为政府只能拿出税收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而在第二种情况下,能够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资金就包括捐赠的600元以及42元中的一部分了。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调整、降低适用税率,对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予以肯定,进而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利他主义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资金,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在此例中,政府只牺牲了53(95-42)元的税收收入,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资金则增加了十几倍。但税收优惠政策还很不健全。第一,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的12%和个人应纳税所得额30%的上限较低,而且超过这一上限的仍然按应税所得纳税,难以有效激励人们的利他主义动机;第二,税收优惠资格取得难。税法规定,公民或法人只有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等途径捐赠才能享受优惠待遇,而我国成立有教育基金会的高校并不多,取得税收优惠资格的基金会更少,这就使得众多零星的捐赠者不能享受这一优惠;第三,我国的税收优惠只涉及到所得税,而对其它的税种如增值税等则没有这样的优惠,遗产税也还没有开征;第四,税收优惠办理程序比较烦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捐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我国要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杠杆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基金会建设

高等教育基金会可以把来自于不同渠道的社会捐赠集中起来,既节约了捐赠者和受赠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可以发挥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也为众多零星的捐赠者取得税收优惠资格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我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出资1亿港元与教育部合作成立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旨在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随后,部分企业和实业家也先后出资建立了教育基金会,如宝钢教育基金会、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等。不少重点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基金会,规模较大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另外,由国家财政出资50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而建立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也于2006年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涵盖整个教育体系的综合性教育基金会。这些教育基金会的建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受助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校园建设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非营利法人,同其它公益性的基金会一样,我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基金会的设立、组织机构、财产管理和使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按照该条例的规定,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外,各高校成立的基金会都为非公募基金会,即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第二,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得低于200万元,这对于众多的普通高校难度较大;第三,条例并未对基金会的税收优惠做出具体的规定,大多是在基金会提出申请以后,国家税务部门出台一个相关的文件,对其优惠资格予以确认,即通常所说的个案审批制。因此,建立高等教育基金会还需要公共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鼓励。

3、培育社会公众的捐赠意识

公众的社会捐赠意识是影响高等教育基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相比税收优惠政策,捐赠意识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因为税收优惠政策只适用于那些需要纳税的人士,而捐赠意识的影响范围则广泛得多,不仅可以激发那些纳税人士,而且还能激发更多无需纳税的社会公众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更容易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然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经济需要是否了解、社会的舆论导向如何等,又会对公众的捐赠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捐赠意识需要培育,需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一,密切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产业界的联系。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越来越占优势的今天,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只会日趋增加,不会削弱。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密切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产业界的联系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实行产学合作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又可以把高等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以通过合作项目为高校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一举多得。第二,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表彰利他主义者的高尚行为,引导一种正向的舆论导向,激发更多人的利他主义动机和行为。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旦形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高等教育事业。

作者:唐素梅 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四)

一、修身养性、完善人格

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大师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其文中规定了修身之道、处事之道和接物之道,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并在日常的行为中加以强化。书院以“四书”、“五经”、诗赋等为主要教材,众所周知《论语》中孔子和弟子探讨最多的也是美德的问题,学生通过学生这些教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塑造自身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我国古代教育讲究师道,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上进行影响和熏陶。教师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修为成为书院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分辨道理、善恶、美丑,进而达到明辨是非,规范自己言行的目的。书院对于学生的德行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书院设有专门记录学生德行的“德业薄”,对学生的德行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尤其是有危及全体、破坏学风、违背道德等行为者,书院有惩戒、开除、除名并永不许入院等严厉的惩罚措施。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德育早已经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与修身的分离。我国目前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薄弱、行为不符合规范而做出的举措,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国家不良的道德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修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古代书院中将修生与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探索的。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讲会”活动是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历史上比较大的书院都有与讲会相关的规定。讲会制度是书院内部的制度。讲会有明确的时间,讲会每期一题,师生可以根据主讲老师的内容能否进行提问、切磋交流,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讲会对于参加的人员不限于本书院师生,常有慕名师和远道而来者,许多田野老夫也慕名到书院听课,这不仅给古代封建受教育的等级地位壁垒以冲击,也对普及地方学术和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书院允许不同流派共同讲学,书院也常主动邀请其他学派的大师来进行学术交流和辩论。据史料记载,宋初以后几乎所有大思想家都在书院讲过学。如宋代的朱熹就到五夷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湛卢书院、鹅湖书院、考亭书院以及鹿门书院等四十间书院讲学;陆九渊到象山精舍讲学;元代的程端礼到江东书院和稼轩书院讲过学;赵复到太极书院讲学;明代王夫之和王阳明也分别到岳麓书院和龙岗书院讲学以及清代的孙奇峰讲学于白泉书院。讲会从书院内部的教学方式,逐渐演化成后来书院和书院之间、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学术交流、辩论,阐述各自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会。目前,我国许多大学也为师生举办了许多讲座,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听讲座的人中,很多是普通市民,他们抱着充电、学习的态度而来。而与此形成反差的则是前来参加讲座的学生却是极不情愿或者干脆不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一,就是学校没有对学生的讲座做好监督和规范,往往是下了通知,对于学生是否参加以及收听情况并没有检查、督导的措施;其二,我们的讲座有别与书院中的讲会,往往是主讲人一言堂,一贯到底或者中间和结束前只有很少的时间供大家提问、沟通,不能形成思想上和学术上的火花碰撞,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如果讲座可以借鉴一下古代书院的讲会形式,把讲座做成学术交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发展。现如今的大学里,真正的学者也应该兼收并蓄,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多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思路,对于不能理解的观点不要盲目进行批评、否定,多进行比较、研究、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

三、强调自学、指导为辅

书院教学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采用自学、相互讨论和集中讲解的教学方法。书院强调读书穷理,注重学生善于提问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书院大师的面授也只是着重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书自学、提高学术能力,提纲挈领的指导,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由学生自行掌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不求一致。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根据其钻研的程度不同,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以及同学间的论辩,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自己领悟,也有时讲解透彻使其尽快理解。强调学生的自学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书院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严格的考课制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书读得更广更透彻。另外,书院还十分注重知行合一,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书院任务仅仅读书穷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知识能应用于实践之中去。在问中学,在学中辩,在辩中思,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明白道理,并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为人处世之中去。再者,书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书院的大师经常带领学生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讲解、点悟,寓教于乐,这种方法比学生呆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要优越得多。书院这种以学生自学以及自我体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的思维形式,更由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发展。而目前,我国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推行教学相长,师生将辩难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将构建平等、和谐的论辩氛围,使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其人格和个性的养成。五、爱的主旋律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借鉴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中探寻符合时代精神的管理模式,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邢颖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五)

一、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学生的功利化思想也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表现之一。学生受到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会产生一些较为功利化的思想。例如,进入大学便要争当学生干部,为评优评先做准备。他们完全忽视了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根本目的,单纯将之作为争权夺利和今后就业的有利条件。且高校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常常会为学生设立一些科研项目,但很多学生争夺项目只是为了获得科研经费,而影响了高校学生科研的质量。

二、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作为精英培养的重要部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受到教育中介、文化导向、市场经济等的影响,走向功利化。教育中介是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重要原因。教育中介主要是通过教育咨询、审议、鉴定和评价等方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些非政府性质的公益组织。我国的教育中介组织的组织形式与西方不同,西方主要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学术的评价。而中国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组织,政府将教育中介组织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分流渠道,使之成为政府与学校的中介,其功能主要是缓和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这就从源头上导致了学术评价的功利性。文化导向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内在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文化也有功利化的倾向。“学而优则仕”是传统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观点。我国关于“学”与“仕”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论著《学记》便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就是做官,到唐代,科举制逐渐形成,读书与做官的桥梁正式建立,此后学术不再单纯。因此,学术评价逐渐成为行政附庸,这抑制了科研创新的生机与活力。市场经济是造成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外部动因。市场经济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它以追求速度和效率闻名。现代文明遭遇市场经济,原先慢工出细活的节奏被市场经济快节奏的步伐所打乱。人们在生产上成为劳动奴隶,在消费上成为市场奴隶。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则表现为盲目追求科研速度与效率,忽视科研学术的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地进行学术科研,造成大量科研经费的滥用,拉低了学术科研成果的质量。

三、应对高等教育功利化的措施

为了克服高等教育功利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改变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国家、高校、学生都应该为此努力。首先,应该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国家很早就提出要在各大高校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实施力度不够,导致高校素质教育成为空话。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国家可以通过法制化规定强制执行,对阻碍教育改革的一些顽疾进行强制取消。例如取消学校排名问题,一旦发现违反,不论单位,只要接到了举报就立即免职,通过强制手段扭转教育领域的功利化问题。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对升学考试形式的改革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其次,学校应该回归教育本真,淡化功利性评价对学校的影响。目前,各级教育没有找准自身的培养目标,这就会使整体教育无法形成特色,不能发挥各自的功用。故而,高校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育目标与办学方向。例如,想要建成高水平大学就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想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就应该将人才引向市场。高校应该改变原先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办事能力作为核心工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再次,学生也应该改变原先对高等教育的错误认识,拓宽就业选择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受到文化导向和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会不自觉将自身专业与今后就业相联系。学生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为了能上热门专业,开始拉关系找门路,从而导致了高校专业选择的不公正现象。为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研道路。

四、结语

高等教育功利化是现今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导正各领域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误解,从思想上改变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此外,国家、学校、学生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导正做出自身的贡献。

作者:张冰洋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六)

一、人本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公办高等教育一样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由于民间投资的“盈利性”原则,使民办高等教育的的“公益性”受到影响和冲击,有的民办院校甚至把盈利作为主要目的,把学生当成挣钱的工具,只注重规模扩张、升格改名,而忽视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一些民办院校教育理念严重扭曲,教育条件没有保障,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贯彻人本化教育观念,坚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办学经验(私立),建立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举办者投资、学生学费等多种渠道筹集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体制、机制,解决民办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和办学成本几乎全由学生分摊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投资者盈利情况的评估与监控,并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形成民办高校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人本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围绕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短,大多数民办院校知名度、美誉度不高,加上社会上普遍歧视民办教育的心态,一些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民办高校已面临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靠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来吸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主要靠发挥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结合生源实际和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是工作机制灵活、办事效率高,受传统观念、官本位思想影响少,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是高考分数偏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差,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并不弱,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就会向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这也正符合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生源实际,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深化学分制改革,把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落实“宽进严出”制度,这样,既能给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空间,又能加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压力;二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环节中的实验实训、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要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学生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要加强学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严格管理、典型示范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同时,能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民主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民主化教育观念是指:

(1)受教育者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和均等的教育结果;

(2)学校管理与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化与优质化 从教育民主化的观念出发,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收费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等,又给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享受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教育结果的均等化抹上了阴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逐步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化与优质化,即通过逐步降低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全面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化.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校管理层面的民主与尊重 民主治校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要实现民办高校的民主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全面理解“民主”的概念与价值,把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民主管理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其次,让被管理者充分参与,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机制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并认真落实;其三,在管理中倡导宽容,体现平等与人文关怀.民主化教育观念呼唤民办高校教学过程的民主与改革 民主化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满爱心、尊重个性、体现平等、倡导自由、激发创造.民主化教育观提倡共享式、诱导式教学模式,反对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民办院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民主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终生化教育观念与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

终生教育是贯穿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整个生命过程的教育过程,在终生教育观念的推动下,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也逐步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举办者和教育者转变角色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明显不如公办院校,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不仅影响到当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终生学习和发展也十分不利.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实现新的功能定位,为教师的终生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转变教学方式 终生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民办高校应转变教学方式,向终生化教学方式转变,即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针对民办院校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应加强学风教育和教学改革,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自身生活及成长的需要.通过终生化教学方式教学,逐步地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生化教育观念要求民办高校关注毕业生的成长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终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母校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能不能延长对毕业生的服务,继续指导毕业生的学习,将发映出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水平,发映出学校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目前民办院校对毕业生的关注不够,与毕业生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不能延长对毕业生的服务,也得不到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及管理反馈的信息,同样也得不到毕业生对学校的赞誉和支持.所以,民办高校要通过建立校友会、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优秀毕业生评选与表彰、开办校友讲堂、举办校庆与校友联谊活动等,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增进与毕业生之间的感情,为毕业生终生学习提供帮助,听取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赢得毕业生对学校的怀念、赞誉与支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与进展.

作者:冯建业 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七)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存在的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需要的是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得上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开考的专业大多数是依照大学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的特点制定的,与农村的生产需求极不适应。而且开考的各专业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偏多,过多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忽视实用性。很多基础必修课程如高数、英语等对农村考生来说实用性不大,又很难通过,极大地打击了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成为影响大多数农村考生正常毕业的瓶颈问题。

2.助学体系不健全

自考,从报名、买材料、自考学习准备、参加考试、查成绩、拿单科合格证、申请毕业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服务。目前,一般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都要到县城报名,到地级市考试,而且每次考试地点都不一样。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考生来说,往返交通、住宿变成了一大难题。一些农村自考生,对自考的流程也不太熟悉,当中也会有不少问题需要咨询,自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时态度也不好,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参加自考的积极性。有些课程仅仅通过自学难以通过,需要参加助学单位的辅导,农民在选择什么样的助学单位方面也存在困难。农村缺少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管理组织分散,难以调动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3.考核要求高,考核方式单一

自学考试现有的应试教育方式与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农村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自学考试的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考核模式,决定考生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只能培养出识记能力强,却缺乏实际生产能力的人才。另外,考核的内容理论偏多、难度偏大,农民考生过关难,打击了农民考生的自考积极性。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对策

1.明确目标定位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农村居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想获得职业认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对象,不要狭隘的理解成是农民,农村基层工作者,乡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和先进农民都应成为参加自学考试的对象,这样才能对农村自学考试合理定位。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立足农村,面向基层,服务“三农”。农村自学考试不仅包括学历教育,更多的应是掌握技能和实用技术的非学历教育。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认证、岗位证书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单一学历教育形式向适应不同教育对象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形式扩展。

2.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服务新农村建设

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应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做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地方需要的专业。一是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围绕“三农”。优先设置一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需专业,如农业技术推广、乡镇建设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与管理、农村社区医士、实用机电、农产品加工、园艺、畜牧等。以培养农村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要充分注意技能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专业设置上可采取“模糊学科界限”的方法,建立以课程模块构建的专业,即一个专业可由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组成,专业课程实行模块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三是面向农村开考的专业课程应尊重农村考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专业课以实用为主,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相应地增加一些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课和实践课,提供农村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四是教材大纲和辅导资料的编写应注重实效性、前沿性,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实施职业教育的课程相配套,为考生提供科目齐全、内容先进、形式多样并适合农村考生自学的教材和辅导资料。

3.立足农村实际,广泛宣传

加强宣传是第一位的,首先让农民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农民有学习的强烈愿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学考试机构和社会助学单位要加强协作,深入到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借助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并充分利用自学考试杂志、招生简章、考生须知等各种宣传资料,对县、乡镇和农村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回乡的高中、初中和职中毕业生以及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应宣传以下内容:一是政策的宣传,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要把教育的政策、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学习观念的宣传,要让农民明白种地后也可以学习,也可以拿证书、拿文凭,有了知识才能致富;三是学习方法的宣传,要让农民了解自主学习是怎么回事,让他们知道学习也可以不用走进校园,也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四要加强典型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考办和自学考试服务站要调查和总结各类典型,通过通报、汇报、简报和表扬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4.建立自考服务网络,加强助学辅导

自考助学站是最基层助学组织,也是自学考试能否成功向农村延伸的关键。它是农村考生参加自考的一座桥梁,承担着宣传、信息咨询、组织报名、建立考生档案、供应教材、助学辅导、结果查询、就业指导等各项职能。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信息相对闭塞,获取信息也较为困难,服务站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助学站将成为考生的学习基地和联络站,给农村居民参加自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可以在此设立乡镇考点,真正解决农村考生的后顾之忧。助学站应加强服务农村的意识,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助学活动。如利用电台、电视台辅导,制作辅导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编写辅导资料等。同时开设助学辅导班,让参加自考的农民集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技站的优势,派出相应的人员,到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驻村辅导”,给农村自考生提供实惠和方便。培养基层助学辅导教师是解决农村辅导问题的有效办法。遴选基层单位中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成为专业技术课和部分专业知识课的助学辅导教师。主考学校还应对此类辅导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这些教师也能将生产实际中的需求带入教研活动中来,使课程教学内容更符合劳动生产实际的需要。

5.创新考核方式,推行多证书制度

自学考试要面向广大农村,必须创新考核方式:①在考试时间上,根据各专业报考的人数,采用更加灵活的浮动机制。对报考人数较多的科目,可以适当增加考试的次数,考试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忙与农闲的时间,最好将考试安排在农闲时间。同时,也要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可以出台一些相应的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方便。②在考核方式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创新机制。文科类专业注重理论,理、工、农科专业注重实践。考虑农村自考学生和具体课程的实际,力求做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试卷的题型要增加理解性题型,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加强实践能力测试,推广技能证书考试,在命题时要科学合理把握标准,减少理论部分的份量,增加实践知识的比重,给考生提供实训机会。③在考试内容上,根据农村考生的需求采用更加灵活的模块。考生在考完公共课程模块后,可以选择实践性更强的技能课程模块,当然如果考生只想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可以直接选公共课程模块和技能课程模块,这样就满足了那些想在较短时间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考生的需求。④要加强学员学习的过程监控,使评价更加全面合理,使农民可以学得进去,学得下去。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可实行面向农村基层急需的、符合行业特点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考试,推行学历课程与非学历课程相融合的多证书发放制度。按照教学计划,考生完成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技能课模块、选修课模块,通过实践考核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毕业证书;考生学完岗位证书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岗位证书;考生学完职业技术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可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另外,要建立和完善非学历证书制度,各地可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按照在什么岗位学习什么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学完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就颁发证书,承认相应的学历。

6.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为促进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使农村自考健康发展。自考部门应积极、主动地联合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乡级政府,争取他们对农村自学考试工作的支持,将农村自学考试工作纳入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相应的激励与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应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直接投入,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师资培训、教材资料编写、设备更新以及乡镇助学站建设,为改善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条件提供强有力保障。降低农村考生的报名费、教材费、助学辅导费;设立农村自考生的奖励基金及其它有利于农村考生的相关政策;毕业后的使用和工资待遇政策,制定有关政策,对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的自考学生在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企业招工、提干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供就业中介服务,对农村自学考试者给予贷款扶持、创业优惠、项目优先等措施,解决农村考生的就业、出路和个人发展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辅导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同时鼓励他们参加业务培训和在职进修,在其职称和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对自考生和其它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政策等。

作者:侯新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八)

一、创新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社会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学者郎咸平指出:“我国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制造的出口产品,仅仅是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人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少,可是对经济转型与升级有用的人才却不多。不少高校仍然还在走培养精英型学术人才的道路,导致技术人才不足而精英型学术人才过剩”。第二,创新是高校办学之本。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给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敲响了警钟。当今,高等教育虽然逐步趋向大众化,但是如果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没有能力上的明显差异,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将如何生存发展?可见,改变过去传统的在课堂中培养大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素综合型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办学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脱离社会办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传统课堂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教师习惯于采用“讲授法”开展满堂灌的教学,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年来,各高校虽然已普遍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但要真正实现从过去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走很长的路。也正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本质没有改变,当今仍然存在不少“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这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有效的、具有普遍性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仍然不多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上开设了跨专业课、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第二学位等,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以上做法有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但是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课程与专业改革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的阴影;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科竞赛培养的创新人才仍在少数。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来说,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寻找一种能够普遍推广,能够大规模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三)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持。然而,我国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联合等方面与社会需要相脱节,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甚至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出现。此外,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也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部分教师所做的科研项目以及所开发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项目极少,与发达国家高校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

针对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梧州学院近年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创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引下,梧州学院建立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目前,梧州学院人才成长的条件、办学特色的凝练、办学质量的保障和办学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已逐步趋向成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建立以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注重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意挖掘学生的优势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2010年,学院投资300多万资金建设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可同时为1000多名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每年能为3000名以上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学习实践的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该平台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正如“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需要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该中心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角色体验、展览启迪和公共服务支持等六大服务板块,促进学生的综合性、整合性、行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该中心已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为“梧州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截至2013年7月,中心已引进创新创业、学生干部培养、社会角色体验等各类大学生项目318个,参与人数达25000多人次。其中,已引进创业项目135个,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已注册的微型企业有65家,其中有8家企业已成功走出校园立足社会,共解决了6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每年能向院内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兼职岗位600多个;已引进大学生创新项目133个。

(二)建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办学方式办学特色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地方性院校,梧州学院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实践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构建了由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实践体系到行动体系一体化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改革的突破,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参与市场活动以及服务地方产业,学到实用的技能,反过来也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高校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了优秀人才培养比例。曾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观点。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打破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壁垒,通过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此为基础,还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不断凝练学院重实践教学、重能力培养的鲜明办学特色。

(三)建立以素质综合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当前,单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思路已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要认识到“素质综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综合素质”到“素质综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由以往高校人才培养“由一到多”的量变提升到注重“多回到一”的质变。增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实践性,使得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由只注重专业素质综合向全面促进学生的专业、心理及各种素质的培养转变。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围绕“地方性”、“应用型”两个基准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将传统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进行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过程提前放到学校教育环节。该中心倡导淡化专业,追求综合,突出创业,注重实践。通过“素质综合”将零散于各教学单位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环节贯穿于各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将离散于学校和社会的离散实践体验进行整体综合和系统集成,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总而从整体上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形成了一个通过“素质综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引下主动面向产业和行业实际,积极搭建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平台,开创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创新开发环境,形成了集教学、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实现学生成为学校最大特色的目标。

(四)建立以弘扬正能量为目标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可以为高等教育育人质量提供保障。在和谐校园氛围中,大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激发,才干不断得到提升,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分析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部分高校在学风、校风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混日子”、“应付考试”的现象不在少数。显然,这些问题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不具体等密切相关。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校园氛围,高校和谐校园的形成又必然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础之上。时至今日,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而如何通过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并让这些优秀人才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当前研究的关键内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对此,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轨迹客观地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为大学生树立了学习与发展的榜样。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这些优秀大学生的发展轨迹,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让这些优秀大学生不断带动身边的人努力学习与工作,以形成校园正能量,不断增加积极向上的学生比例,在全校形成积极上进的氛围,形成优秀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弘扬校园正能量,形成和谐的校园气氛。

(五)建立以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合作为动力的协同创新模式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讲到:“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大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经济的带动,加强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合作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应该坚持的方向。梧州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被授予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加强高校与地方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平台,正沿着“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方向努力。通过进一步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攻关,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当前,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构建、实践体验体系的建设、案例开发与研究、教师队伍与运行队伍的建设、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主要教育方式是课程教学、模拟训练、项目开发、实践运行、机制激励和环境熏陶等。为办好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梧州学院应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使教师积极创新,学生主动融入教学过程,进而融入社会。同时,学校应以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为宗旨,制定校内多种主体协同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和为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保障的环境支持与资源配置方案,形成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办学潜能,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作者:胡献林 单位:广西梧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