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扶贫下高等教育招生创新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扶贫下高等教育招生创新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扶贫下高等教育招生创新探究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农民的民生福祉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多个战略计划实施推动下,我国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焕然一新,农业生产加工广泛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产业实现成熟化、一体化发展,农村人口生活蒸蒸日上,粮仓子满了、钱袋子鼓了,农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也足了。为适应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许多农民也逐渐有意识地开始提高自我提升方面的投资,有的学技术、有的提升学历。与此同时,出门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为提升自己就业、职业发展的优势,在工作之余也积极寻找学习知识、提升学历的方法和途径。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民工教育仍是新兴事物,因而深入探讨农民工教育体系相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从“买”、“认证”、“卖”三个市场基点出发,客观、严谨地探索研究了农民工的教育市场。该书强调“消费者无知定律”,认为农民工教育市场需要是多样化的,需要在市场基点变化的基础上,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来确保农民工教育消费达到公共利益极大化水平。该书共分农民工教育的私人需求、公共需要、教育供给模式设计创新和实验、教育认证制度建设、国家战略及社区性开放大学模式的扩展五大篇,涉及农民工教育市场细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发展、教育市场培育、教育生产力的统一模型、农民工与现有成人教育体系的分离等多元理论知识。该书还就农民工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矛盾和切合点问题作出细致探讨和分析,例如制造业农民工聚居区的新社会结构与社会合作、对农民工聚居区的社会结构的研究等,并援引我国农民工教育市场发展与社会合作的多个案例,强化读者对该书核心主旨的认识和理解。

鉴于当前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移民等战略和计划实施如火如荼,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农民增收、创收,本文在2019年西华大学开放课题(GDJY2019-005)的帮助和支持下,结合当前农民工教育市场发展现状,并借鉴《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中关于农民工教育市场及教育认证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解析,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扶贫等角度出发,切实探讨高等教育大类招生策略、方法、路径之创新

大类招生具有减少盲目性、契合志愿者意向、专业化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实效性、平衡冷门专业等优点,对于社会人才多元化需求、复合型人才培养都有着显著意义。北京、上海、辽宁、山东、广东、湖北等地高校开展大类招生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和宝贵经验。结合这些高校大类招生经验以及乡村扶贫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大类招生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理念,实施精准化大类招生创新。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实行大类招生,即使是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也有很多专业不是按大类招生。对于考生而言,在填报志愿之前较好地理解高校大类的具体学科类别、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优势等十分重要。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理论和相关系统平台,为考生提供翔实、完备、及时的大类专业学科数据信息,提高考生与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也提升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实效性。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理论,提高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大二分专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为乡村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其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农业领域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在机械工程、信息化农业建设推动下,农业领域生产技术人才需求出现很大空缺。高校应当高度关注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和特征,进一步优化自身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建设与农业发展紧密联系的现代化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实施理论+技术+实践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新模式,融合理论知识教学与技术训练为一体,专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其三,以乡村农业应用为中心,开展以关键技术为依托的实践教学项目。农业工程技术涉及多种多样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因而高校大类招生要想培养“全才”是不符合乡村扶贫、农业生产实际的,要紧紧围绕农业关键技术如无人机农药喷洒、农机设备维修等,开展有规划、有目的、有章法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专业化人才。在实践教学形式创新方面,高校在积极创新探索的同时,更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经验和案例,加快自身实践教学项目建设。

其四,以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多种模式驱动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很强,高校还应积极开辟更多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方式和渠道,例如与农业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以真实、具体的农业应用场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校际之间教学交流互动,提高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

作者:李欣悦 单位:西华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