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

摘要:范式概念的应用是常规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在具体应用层面上既有对应的标准体系要求,又要随着应用对象的变化而不断革新。就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而言,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变革,因此在范式体系层面也必须发生动态性变化。文章在对范式内涵和功能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新型范式体系,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范式

高等教育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管理理论的同步更新,以此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事业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报考人数和录取率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使得对应的管理范式也应当同步发展并逐渐探索新型范式体系。但是由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应当构建起复杂性研究范式,以此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1范式的内涵和功能

1.1范式的内涵

范式原本的含义是“并排展示”,后在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被定义为是常规科学发展中赖以运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从事研究的工作者所应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范式的构成既包括整体性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又涵盖整体中的具体元素,其本质是个体的世界观。

1.2范式的功能

范式的基本功能是保障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但是在具体应用不断由自然科学研究向社会科学领域转变的背景下,其具体功能也发生了具体变化,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将范式的功能界定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具体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范式能够提供研究观念上的方式指引,能够明确研究设想、习惯与传统之间的分析,为研究推进提供先验的方法论。二是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于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范围界定的合理与否,对研究效率和研究结果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必然要确保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保持一致性。三是促进研究框架的完善,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在一定的框架内实现,超脱理论框架之外的研究,不仅是无效的,更是对现有研究资源的浪费。依据范式能够完善研究框架,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四是能够为具体研究开展提供细节层面的支撑。范式是涵盖宏观和微观体系的综合性概念,在具体应用中能够为动态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撑。

2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化过程

2.1初期阶段的学科体系范式

通常情形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研究是以改革开放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为起始点的,由于当时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在初期阶段必然要求以学科体系范式为基本指导。学科体系范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对应的科学管理规律;其次是应当将管理活动开展的科学性作为判断高等教育管理学成熟与否的标准;最后是在实现学科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管理学满足科学标准的要求。学科体系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提出至成熟最终向经验实效范式的转变过程。

2.2快速的经验实效范式

经验实效范式更加侧重于对具体管理实践问题的解决,其体系的基本主张包括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高等教育理论无需严格遵循科学理性,在实践中更应当侧重于技术性和艺术性,二是更应当侧重于教育管理活动实效性,并且将多学科研究方式导入至管理活动中;三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原则、准则和政策等规范基础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指导策略和方案。经验实效范式的快速发展与几个方面因素具有密切关系,首先是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也同步深入,但是原有的范式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其次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人员虽然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研究的投入力度,但是就整体上而言,相关方面的成就微乎其微,甚至在研究中不断对学科体系范式产生怀疑。再次是在研究共同体方面,其他学科专业人员和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都加入到研究队伍中,使得研究范式得以快速发展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部分研究学者开始将研究重心侧向于管理价值和观念因素层面,文化价值范式应运而生。

2.3高度成型的文化价值范式

文化价值范式的出现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同样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在文化价值范式中,将价值因素的高度提升到技术因素之上,主张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同时也不断将更多的社会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式导入到具体研究中。文化价值范式从传统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角度开展了具体研究,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期望通过对价值观的强调来揭示存在于大学组织中的共用价值观和规范。就文化价值范式所存在的二十多年研究历程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招生比例都已经趋于稳定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也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新型历史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必然要求出现新的研究范式,以此确保理论研究能够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相适应,能够为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3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研究范式

3.1新型研究范式的提出

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出现新型特征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驱动着新型研究范式的提出,其中范式体系较为清晰的有个性范式、柔性管理范式和复杂性范式。个性范式更加侧重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亲身体验,侧重于研究者与高校个体经验,认为个性化和人性化在研究范式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柔性管理范式则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模式而言,更加侧重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构建起涵盖师生关系,行政单位主导权,教育模式转变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新型范式。这两种范式的提出,相对都较为狭窄,还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所能够起到的支持作用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形下,以复杂性理论为基础,构建复杂性研究范式,成为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

3.2复杂性研究范式的产生原因

截至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总数量达到2663所,在学总规模为3833×104人,而在2008年,在学总规模仅为2000×104人,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从高等教育录取方面来说,2008年的录取人数为599×104人,录取比例57%,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790×104人,录取率提升至81%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征愈加明显,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式也更加复杂。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整体质量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形式而言,依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何在高等教育整体管理规模稳定的背景下,全面提升管理质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3.3复杂性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复杂性理论虽然自身仍处于萌发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在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已经取得了显性的成果。以复杂性理论体系为框架,构建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研究范式,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管理复杂性范式构建包括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研究思维层面,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影响因素不断复杂化的背景下,整体系统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关系特征和创新性要求。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体系中,采用简化的方式明晰管理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能够将不同的要素置于不同的关系类型或背景中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者的主动性和个体性,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目的。二是在研究共同体方面,不仅要能够构建起涵盖管理者、研究者及被管理者三个要素良性互动的系统,还要能够就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研究领域深度融通。在新时期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研究内容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在复杂性系统中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不断提升。三是在研究视域方面,首先应当坚持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实践性出发,在研究工作开展中,要能够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要能够深入研究那些正在发生的、能够切身体验到的问题和领域,要能够将个案研究与规律性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研究水平的提升。四是在研究方法上,要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支撑,采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不断提升研究效率,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4结束语

从微观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管理是教育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而言,高等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相对于自身实践已经滞后的背景下,研究者必须从现实出发,构建并尽快完善新型研究范式,才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以及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必要性,以新型研究范式为依托,全面革新自身管理理念,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切实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俊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发展进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0):126-127.

[2]刘芳.从范式的视角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阶段的划分[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22-24.

[3]张天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发展进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02):88-95.

[4]张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作者:刘牧怡 单位: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