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实施路径与反馈机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实施路径与反馈机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实施路径与反馈机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一大批人才。当前,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核心力,为满足我国人才需求提供了条件。但是,在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中,还存在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高等教育开始实施监测评估。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教育举措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在改善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推动教育发展,院校加强了监测评估手段。监测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力手段,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教育质量加以保障。对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实施路径反馈机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实施路径;反馈机制

监测评估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监测评估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监测评估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加以收集和分析,在制定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对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出和纠正,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等教育目标顺利、高效完成。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信息技术更是开发得越来越多,意味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在高等教育传统监测评估当中,其效果呈现的周期非常长,整个监测过程都是静态化的,没有办法满足社会要求[1]。所以,为了提高高等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教育中开始实施全新的监测评估,从而确保教育环节合理有效落实。

1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概述

1.1监测评估内涵

高等教育在实施监测评估的时候,必须要理解透监测评估的内涵,监测评估的内涵要将“监测”和“评估”两个词语相结合来理解。从管理学上来看,在输出和产出以及干预等举措上,监测评估做得比较完善,因为其可以实时跟踪监测,比传统监测手段要有效很多。在评估方面,监测评估主要的评估对象围绕着教育效果,看最终的实施效果和预期值是否相当,在教育过程中干预的比较少[2]。监测和评估的内涵截然不同,但即便如此,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要做出合理的分析,最终在落实评估的时候,则需要从监测得出的数据中加以判断。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都被看成是一个单独的评价过程,可以在收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之上,给出一个合适的预定目标,教育过程就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加以教学,客观地反映和收集教育行为。当教育环节出现问题时,监测评估可以及时地进行提示,以示纠正,确保教育目标沿着预期目标进行[3]。

1.2监测评估特征

监测评估在运行时的关注点和目标与传统监测评估完全不一样,监测评估更看重教育过程当中的各种信息,以及教育的结果是否和预期一样,最终,对整个教育过程起到动态监督作用。通过监测评估监测的高等教育效率要比传统教育高一些,因为监测评估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跟踪式的监测,一旦教育过程出现了故障,都可以及时地加以提示,引导纠正,确保教育及时回归正轨。并且,监测评估的作用机制和举措是不一样的,监测评估落实目的在于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及时发现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出干预,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对一些潜在的教育漏洞加以警示[4]。而在高等教育的传统评估手段当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教育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对完成的结构进行评估,这样的手段只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性,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教育过程进行监督、跟踪。

2高等教育落实监测评估的必要性

2.1满足时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实施监测评估,就是为了将人才培养质量加以提升,如今,社会经济的转型使得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转变,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这种变化,高等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教学改变。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学生在毕业后都会进入职场,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社会脱离,那么就会导致其和岗位脱节,无法适应行业要求,降低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在当前,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及形势的变化,导致市场、政府、院校以及社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且相互制衡的关系,并且,这种矛盾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持续。高等教育传统教学评估方法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必须开发和挖掘全新的教学评估手段,才能够满足时代对于人才提出的新要求[5]。在应用监测评估之后,则可以弥补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促使高等教育改革教育保障体系,更加重视动态持续、关注现实等。

2.2满足当代对于教育质量体系完善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过程当中,监测体系受到了校领导的格外重视,但即便如此,校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教育质量体系是否完善这一问题,这将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监测评估主要就是通过吸收校内和校外的评估主体意见,并将诸多意见进行整合和分析,在双方协商之后,共同做出人才培养改进。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校内评估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其意识到教育评估的重要性[6]。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并且,整个实现过程都是高等教育过程所形成的,很多时候,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都来源于教育目标完成结果。所以,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对教育过程加以警示和跟踪,对教育过程要素信息进行提取和反馈,从而解决潜在问题和显性问题。

3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实施路径及反馈机制

3.1加强监测评估实施制度建设

高等教育实施监测评估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实施制度的健全和合理,这是监测评估可以顺利有效落实的关键。当前,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当中几乎都有专门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评估制度,这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教育事业的顺利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效率,相对于国际高等教育要低一些。高等教育需要构建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从国情以及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管理理念,明确我国的现状,看清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理清我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定质量保障制度的时候,还需要将责任、权利以及利益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考量,把系统思维纳入顶层设计中来,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展现出高等教育的特色。

3.2需遵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高等教育在实施监测评估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加强保障体系制度的建设之外,还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原则。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是院校本身,政府、市场、家长、学生、社会等主体也需参与进来。因为这些群体都是监测评估落实的相关主体,尤其是学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如何直接对其余主体造成客观影响。所有的主体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都缺一不可,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套周全的对话和沟通,共同协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案,最终实现共赢。在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每一个主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评价[7]。

3.3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标准及规范

在监测评估运行的时候,无论是在监测上,还是在评估上,都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的支撑,如果说高等教育在实施监测评估之后,没有制定合理的监测和评估标准,那么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持续地对信息加以收集与干预,作出一个最客观、最科学的监测评估标准规范。在设计的时候,要确保客观性和整体性并存,这有助于设计出一个符合社会、市场等多方主体所需的标准。在满足客观性的同时,还需满足整体性原则,这样可以便于主体操作,对整体教育水平加以监督与跟踪管控。要想满足合理科学的要求,就必须根据高等院校的招生情况、生源、师资力量、办学定位等因素加以分析和整理,共同参考加以制定,这几个因素足以反映出高等院校的实际办学水准,以及监测评估标准规范的实质性要求。针对类型和层次不一样的高等院校,在设计标准规范的时候,还需要将其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还需展现出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为了将可信度加以提升,在设计标准规范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各个主体的利益不受影响,稳定监测评估力度和效率。

3.4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监测评估的落实必须要有保障机制的支持,所以,高等教育必须完善有关的保障机制。高等院校要想完善监测评估保障机制,就必须建设两个机制相互配合,第一个是数据收集机制,第二个是质量报告机制,两个机制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需加强质量文化构建,院校只有在拥有较强的保障机制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监测评估的稳定实施。在校内外机制的完善上,还需要分清楚政府、市场及院校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权责,将责任落到实处,这样才可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8]。

4结语

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监测评估,在满足时展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当代人对于教育质量体系完善的要求。在实际的教育中,可以通过加强监测评估实施制度建设、遵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标准及规范以及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等手段,来体现监测评估的作用,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静娴.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监测评估:思路、方法和实践—构建广东省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模式的初步探索[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1):22-27.

[2]黄盈.各类教育形态监测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5):56-60.

[3]黄明东,陶夏.高等教育评估模式构建中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基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7(9):33-38.

[4]乔刚,李芬.监测评估:高等教育评估的新理念[J].高教探索,2016(11):16-20.

[5]徐佳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1-3.

[6]王觉.教育监测评估有效性探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5.

[7]王战军,乔刚,李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监测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5(4):39-42,60.

[8]肖红缨,乔伟峰,王战军.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哲学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5(2):38-41,45.现代盐化工•

作者:马细珍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