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借此契机可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在阐释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方法,立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并尝试将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突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整体性优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随着中共的召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依据。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大环境更加凸显出高等教育人才增加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石作用。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顺应时展大势,结合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优越性,在新时代作出新的诠释。
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高校管理机制创新成长的根本要素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围绕时代性产物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也在不断优化。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时代的起点,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领域的研究催生出了一批批新兴人才。以大数据技术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例,“大数据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创建一个‘行为循环’(BehavioralLoop),进而实现对高等教育领域各种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的指导和调节”。[1]可见,大数据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程序,有力印证了现有的高校管理机制的根本推动力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国家现代化发展格局拓宽的基本保证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行,对于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结构性失调问题,这一行动纲领有力印证了制造业发展实践环节需要更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发展是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以及相配套的技术水平、管理机制等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改革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应积极利用好内生动力升级国家现代化治理机制,为我国的国际环境提供一定的保障。从发展角度看,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格局的拓宽提供了基础性的政策保障。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社会综合性发展道路的内生动力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未来湾区高等教育系统需超越各自相对独立的状态”。[2]这是为了推动社会融合性发展并将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经济、民生等同受益、共繁荣,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则是其突破现状的重要环节。2019年夏天,香港“反修例”暴乱迭起,香港高校在作为人才培养中重要一环的通识教育的失败尤其凸显。这更能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维护社会和谐、包容发展的重要性。此外,“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就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3],例如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相应人才培养的重视,从而对印度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其社会的综合性成长。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综合环境的困境重重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因此导致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少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易陷入大学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的矛盾之中。目前我国教育系统一直在革新,但在新时代的起点审视高校内外大环境的现状,不仅有考试制度僵化、学科建设局限这类实际上易于识别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体制环境的束缚下的学术“畸形”,尤其是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言,无论是量化标准矫枉过正地执行,还是对于此类问题是否能够量化识别操作的争论,都对高校综合环境的营造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理念在实际操作时不免受到一定的阻力。当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产业结构变化时,这样的外部环境迫使高校对其学科专业发展、管理层次结构做出相应改变,但这种改变往往是滞后的且有一个长时间的跨度,这样就造成了创新与知识割裂的教育系统,高校的自主权在外部环境的干预下就导致了拓展面变窄的困境。
(二)高校价值导向的选择模糊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高校而言,其基本功能和核心诉求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侧重点不免会在一些方面有所偏颇。例如,我国中低端产业的发展渐趋饱和,产业设计、制定等逐渐滞后于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提升,但高校仍旧注重此类知识的传递与掌握能力,这样的价值观念与当今以思辨能力、数字素养为选择标准的企业需求是不相符的。再者,高校在宏观层面确立了主动服务社会的职能,但具体到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社会角色定位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自身价值选择的高度。中共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向自身主体与内在逻辑的回归”[4],这一“回归”强调了高校服务学生发展的功能,但如何平衡好服务社会和学生发展这两个层面的价值取向,高校还有待在逻辑层面有更加清楚的定位。
(三)高校资源转化的能力不足
高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出要培养融通中外的文明的引领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在实施效果方面,理论实践化难度高,资源利用率低,模糊人才培养标准,只在大方向上作一定投入,不能够以系统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发展人才,资源转化率很大程度上没有做到高效率表达。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为例,高校对协同创新中心这类资源共建模式仍旧未跳脱出陈旧的单一学科培养框架,尽管有这样的模式存在,但其发展可谓“只见其形,不见其神”。面对资源优势,单纯以项目培养等方式量化成果;在人才的创新培养方面,则浮于表面,没有对知识本身作具有线性特征的思考——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深入层次不够,缺少创新个性的培养。这有力说明了高校在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应增添更多对创新人才的思考。
三、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思路
(一)加强“全人”培养
不同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是,高等教育更强调其“高等”的理念。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在知识追求的过程中搭建理性精神与智慧价值追求的梯子,如此学生在步入社会中,则能够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程度上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潜移默化之中就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由此加强了年青人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对其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也有一定帮助,无论是生活实践还是对专业知识的创新探求,都能做到一以贯之。当然高校也应展现其独有的文化气质,鼓励学生在创新之于深入交流对话,涵养人格品行,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完成一个“全人”的培养。
(二)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性
当今高等教育已走向市场化,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会被卷入市场化。此时的高等教育受市场风险影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实际上是低效率的。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严峻局面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不宜过度市场化。同时高校应针对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发展作一定程度的研究与探索,深入人才所从事的领域,激发社会价值层面的内在联系,在宏观层面降低资本逐利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关高校、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共建体制在实践时应侧重于功能适用性,在既有资源和运行体制框架的基础上,推动人才培养社会应用价值的提升。在社会层面,既有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即教育功能社会性的提升,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适用性的联结,又能够贴合真实社会需求,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发展。
(三)探索“自适应”培养和多元评价体系
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程序设置,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本身的疏离感,所以加强对培养体系主体——人才自身的自主程度,使其树立全局最优解,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放养”模式,而是在现有设置的基础上,突破一定的程序设置,根据自身需要合理组合,形成“自适应”的培养体系。“自适应”培养体系的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由学习主体自主掌握,淡化了单一学科培养的思维定势,更是在实现多学科交互的基础上体现了目的性学习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逻辑向应用逻辑的转变”[5]。当然这种“自适应”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能够及时对被培养者进行科学评估。评价体系要体现多元互动,既要有传统机制,更要有创新视角,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培养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性、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对评价机制实现加密传输,尝试对人才培养量化指标的评价转变为对定性指标与量化指标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机制,与此同时也降低了评价体系的成本负担。考虑到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自适应”的培养体系务必要与多元评价体系相配合,才能够保障整个机制运行的合理性。在目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这种评价体系可以率先应用,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打开突破口。
四、结语
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当今不仅是课程,也不仅是学校,而是一场几乎全社会都不得不参与的社会体验。就微观视角而言,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但放大到宏观,在所谓创新的大环境里,却没有感受到高等教育带来的幸福感,这有力说明了面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优化,需要时间的积淀,以全局观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需要扎根于学生自身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让教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如此,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乃至高等教育整体文化氛围的形成才会有根本的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秦炜炜,洪晔,马艳芸.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动因、挑战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3):60-62.
[2]谢爱磊,李家新,刘群群.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背景、基础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58-63.
[3]卢晓中.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27-30.
[4]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09).
[5]王聪,熊耕.迈向2030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J].湖北社会科学,2018,(3):167-172.
作者:徐玲玲 陈振洋 吴林海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