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人文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国古代人文教育理念历史悠长,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极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优秀人才的培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国古代人文教育的渊源、主要特征探讨它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的启迪。
关键词:古代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启迪
一、我国古代人文教育的渊源
(一)人文教育的实质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教育,它主张对个体人格、品性以及身心进行熏陶和完善,旨在造就身心健全、心性完善,人格良好的人,是一种个人发展的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人文教育的内涵是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爱护人的精神,体现了对人的价值、人的意义、目的和理想的追寻,它有两个重要的维度是个人自由和共同体的善。人类有一些基本共同的价值观:如自由、善、正义、真理、尊严等。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渊源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乏优良的人文教化的传统和历史,最有代表和典型的是儒家学说,儒家思想主张人的身心一体、万物一体,表达了自我与世界的连续与统一,其根基是建立在身心一体的基础上,这正是仁学的本质内容。它关乎每个人当下的生命安顿,关乎人类社会的秩序和谐,是一种个体生命内在的自觉与自主,是通过主敬、诚意等修身功夫实现的生命经验,以社会和集体为最高的终极追求和目标。由儒家学说演化出来的仁的学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的渊源。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特点
(一)教育内容上:重修身养性和伦理道德
儒家经典《大学》一书曾说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儒家人文思想的一个特征是人的内在和外在的互相贯通,使人与社会贯通与他人密切互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早起儒家思想到南宋、明清的经典教材《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共同形成了儒家人文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些典籍和教材都着重强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高度的道德伦理价值观。
(二)教学课程上:广泛开设人文课程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开设的教学课程上主要涉及身和心的融合,比如孔子和孟子都肯定人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通过自我的转化而完成世界的转化,这个在《论语》《中庸》中颜渊的篇章中能生动地体现和反馈;涉及自我与他者的交融,《礼记》中多次提到怎么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涉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北宋儒者程颐和程颢就很生动地写出来了,王阳明的在《大学问》中也提到了等,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可以得知古代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上大多以人文社会课程为主,在内容和体系上几乎没有大的变动。
(三)培养目标上:人文精神与做官相结合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虽说一定程度上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但更多的还是为做官而准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了解古之贤者传下来的礼乐和文化,然后通过做官来实现这些“道”。因此在我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追求上学而优则仕,读书报效社会和国家,读书与政治、做官始终是紧密相关的。
三、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启迪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需要重视人文教育。清华大学的学者谢维和认为,“尽管我们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但有些活动无法被计算机化,被程序化,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它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适用于创新力的培养;此外人文科学是普遍性学科,无专门的学科界限,这种学科特点能够成为沟通与连接的基础”。科技与人文、人文与自然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和命题,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还具有普世价值观和现代社会公民,比如自由、平等、正义、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现代高等教育法治也应该遵循人文与科技自然平衡的原则,我们在现代化教育中人文教育包括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文化等。第二,重视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德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冶”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第三,改革培养目标,强调学以致用。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余立.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5(2).
作者:许敏武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