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方式反思(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钢琴教学方式反思(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反思(9篇)

第一篇: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提出的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涌现出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校要想跟上时展的脚步就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对于音乐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来说,钢琴教学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的课程,不但可以丰富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提高对美的感悟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如何更好的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出全方位的人才就需要高校钢琴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教授不同的教学重点,以及能够将更好的演奏技巧教给学生,培养出对音乐有全方面深入了解并掌握其中技能的下一代。

【关键词】

高校钢琴教学;教学方式;拓展;思考与实践

钢琴作为高校教学中一门越来越重要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来自家长和学校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的钢琴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急需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方式的局面。钢琴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于音乐的解读与热爱。从目前国内的整个状况来看,我国的高校钢琴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专注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无法在情感上取得学生的共鸣,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存在的问题都会使得新课改的理念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从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入手引发对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希望为高校钢琴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钢琴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从目前的整个大环境来看,有很多的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在教学中已经固化了,不愿意再去追求主动创新,教学一直停留在教的层面,忽视了学生学的的主观能动性,钢琴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由于已经有很多学生本身已经具备良好的钢琴功底,就忽略了基本功的教学,认定学生既然选择了钢琴专业那么自身一定有良好的基础,这种偏见使得一些满怀信心对钢琴学习兴趣浓的学生一开始就碰到了瓶颈,基础差无法得到适当的指导无法改善,恶性循环,导致很多起初兴致勃勃的学生觉得受挫,导致钢琴的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钢琴教学内容单一

从目前的钢琴老师时刻授课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很多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还很传统,老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由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得钢琴这门课的质量难以有质的飞跃。

二、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一)钢琴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开设钢琴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音乐书来感受音乐根本就无法让学生领略到钢琴的魅力,自然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自身要先对音乐进行再度的创作,使得音乐本身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并指导学生对书本上的乐谱进行改编引导学生再度创作,赋予弹奏的音乐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丰富钢琴课堂的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减少厌烦感从而培养学生热衷于追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

(二)钢琴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目前的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偏爱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极不利于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加上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这种个性体现上会更明显,所以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适合自身的知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三)钢琴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处在很被动的地位,高校要想提高钢琴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力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经常安排一些钢琴讲座,邀请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钢琴家来为学生解答学习钢琴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分享取得的小成就,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钢琴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避免一言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钢琴教学的教学价值。

作者:蒋佳佳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参考】

[1]李达.浅谈综合性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拓展与综合性教学模式[J].音乐大观,2014(13)

[2]王昌逵.高师钢琴教学法课弹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重组[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5(03)

[3]任远.中国器乐钢琴改编曲中装饰音的艺术特色与教学[J].艺术百家,2015(02)

第二篇:和声理论下高校钢琴教学运用

【摘要】

和声课程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其与钢琴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直接关系到钢琴旋律伴奏处理的完美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和声理论,有机结合钢琴课程与和声理论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和声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理解能力。本文就对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和声理论;高校钢琴教学;运用

高校钢琴教学的重点就是音乐专业知识教育,通常教师在钢琴教学活动中多是采用实践方式讲解的音乐技巧与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1]。而和声理论作为钢琴教学的核心,学生通过学习和声理论,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提高音乐技能和认知水平,增强钢琴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实现音乐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和声理论应用于高校钢琴教学的意义

对于和声理论知识而言,其涉及和弦等知识,能够利用和声的方式来展现声音的魅力,达到独特的声音效果,与钢琴课程的键盘和声具有相通性,是钢琴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学生掌握和声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充满感情地弹奏钢琴,提高对音乐的把控与理解能力。通常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不能掌握作品的技巧、不了解作品时代背景等,这就需要教师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乐句,帮助学生利用和声理论来分析作品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和声理论在钢琴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理解作品,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

二、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

学生接受与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运用需要师生高度重视与共同关注,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对音乐的理解中。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学生分析这段音乐的和声部分,并提出问题或更为合理的编排方法,然后对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进行专业性点评。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和声教学的有效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和声织体的合理运用

和声织体主要是指和声中存在的结构形式与运动形态等,要想保证和声织体的良好运行,需要有效提高旋律的表现力,这样才能增强音乐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充分展现旋律无法表达的部分,丰富音乐形象[2]。当然在应用不同的和声织体时,需要以不同的音乐情感为基础加以决定,并且演奏者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和声织体,打破以往的程式化套路限制,提高钢琴演奏的个性化效果,增强演奏的音乐感染力。

(三)钢琴常见作品的科学分析

和声理论教学对理性分析更为重视,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需要详细分析和声的旋律构成,列举典型的谱例来进行演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细致地表现歌曲的钢琴伴奏。同时需要认真分析伴奏的和声结构与歌曲的曲式结构,明确掌握歌曲的整体布局,这样才能科学安排好歌曲的小高潮与高潮,发挥出和声的修饰、补充与衬托等作用。以青主的《大江东去》为例,该歌曲是以北宋苏轼名作为依据所谱的艺术歌曲,青主利用欧洲近代作曲技巧,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进行鲜明地展现。如第一段采用宣叙调的形式,在“三国周朗赤壁”与“大江东去”等部分的曲调带有豪放的歌唱性;第二段则是采用咏叹调的手法,曲调带有浪漫气息与幻想性,相对潇洒于舒展,生动表现出曹军“灰飞烟灭”的气概与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

(四)变和弦的运用

降低和升高自然和弦中的音之后,会使和弦在功能、音响或结构等方面出现变化,从而形成变和弦。变和弦可分为色彩性与功能性两类,能够补充调式自然和弦,增强伴奏的和声表现力,促进和声材料选择范围的扩大。其中功能性变和弦主要是指副属和弦,将其与临时主和弦相结合,可以有效确定调性,形成离调;同时离调后再现原调,临时主和弦再次回到从属地位,从而产生尖锐的矛盾,促进原调和声色彩的丰富,达到良好的效果[3]。通常即兴伴奏中的和声选择相对多样,和声思维也十分活跃,而变和弦的使用会丰富旋律,但是变和弦的运用必须要与歌曲旋律的结构及风格保持,这样才能增强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结束语

和声理论作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将其应用于钢琴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和声织体及变和弦,科学分析钢琴常见作品,有机结合和声理论与其他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使其正确认识与体会和声理论的作用,不断提高钢琴演奏能力,为今后钢琴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促进和声教学的日臻完善。

作者:赵蕾 单位:山东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沛煌.试论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4,03:367.

[2]刘佳音.和声理论及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1:134.

[3]王小丹.和声理论及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15:109.

第三篇:高校钢琴教学数码钢琴授课应用

【摘要】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而数码钢琴授课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则充分体现科学技术与高校教育的结合。数码钢琴授课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教学技术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有助于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进行高校钢琴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高校;钢琴教学;数码钢琴;应用

数码钢琴授课是一种创新性的高校钢琴教学模式,将钢琴教学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紧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有利于学生钢琴学习能力和音乐素质的提升。因此,高校钢琴教师要重视并加强数码钢琴授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并结合高校钢琴教学的实际特征探究有效的应用策略。

一、借鉴国外优秀教学方式

与国内数码钢琴授课的应用相比,国外对于数码钢琴授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高校在推进数码钢琴授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程中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吸纳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科技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考核分组的方式开展高校钢琴教学,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在正式开展钢琴教学前,高校钢琴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进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给予学生科学指导。在实际的钢琴授课过程中,高校钢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展开技能指导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艺;对于学习能力适中的小组,教师要采用抓点指导的方式,反复训练学生在演奏中的不足之处,使得他们能够快速追赶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组来说,教师必须对其提起高度重视,并在分析其原因后研究指导方法,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附加训练,确保学生在强化训练和基础巩固后能够与其他学生水平相当。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一锅端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也更具优势。

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钢琴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钢琴技能。因此,在应用数码钢琴授课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不同风格的曲目进行加强训练。从古典、浪漫风格到现代世纪音乐风格等都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练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和训练不同风格曲目可以增强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理解和热爱之情,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数码钢琴授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注重讲授,而学生被动听课,导致学生在被动学习中认为钢琴学习过于枯燥复杂,从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通过数码钢琴授课的实践应用,这种教学状况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而且生的学习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数码钢琴授课的优势,并以此为教学工具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所学曲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独奏表演;通过引导学生对钢琴曲目进行鉴赏,组织学生参与鉴赏比赛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到学生对于钢琴艺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能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钢琴学习提供持久动力。与此同时,多元化的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数码钢琴授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三、有效营造良好教学情境

数码钢琴授课,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在学生视觉上的教育作用,能够将原本抽象复杂的音乐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上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数码钢琴授课应用当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在呈现钢琴教学内容时借助图文并茂和音像结合的方式完成将抽象的音乐转化成具体图文形式的教学情景变化,能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冲击,促使学生能够深层次感悟钢琴艺术的魅力,进而对钢琴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大大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数码钢琴授课的实践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发挥其应用优势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钢琴曲目的创作背景及其蕴含的艺术内涵。例如,在教学贝多芬的《欢乐颂》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数码钢琴授课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图文和影像资料,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曲目是一种颂歌,其中蕴含了基督教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演奏中带着虔诚的情感,通过营造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内涵的熏陶,实现了文化教学和钢琴教学的完美结合,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码钢琴授课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钢琴教育模式与传统钢琴教育相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技术的运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并为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钢琴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在应用数码钢琴授课开展教学时要善于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作者:李懿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

【注释参考】

[1]张慧.浅析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越性[J].安康学院学报,2015,(5):87-88.

[2]阮琼刚.谈数码钢琴集体课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4,(7):118-119

第四篇:高校钢琴教学作品管窥

【摘要】

作为中国钢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钢琴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中国钢琴作品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与资料。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探讨中国钢琴作品的作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

高校;中国钢琴作品;钢琴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国钢琴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钢琴作品日益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但是,就现阶段来说,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中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探讨中国钢琴作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国钢琴文化事业也活跃起来,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多元化的钢琴作品。通过分析发现,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西方乐曲相比,中国钢琴作品包含许多特有的弹琴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二是强调调式体系半音化,多以某种调式、调性或多调式、多调性为基础,且带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三是在传统功能和声之中融入或渗入民族调式,削弱功能因素,在细部上运用其他非三度叠置性的因素或平行的或半音化的因素,且只保持其骨干的布局。钢琴音乐自传入中国以来已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且在数代钢琴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钢琴事业也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或是现代主义创作曲,或是传统音乐改编曲。但这些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弹奏技巧均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民族色彩,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丰富的教材。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若一直沿用外国的教材,必然会使学生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取向受到潜在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抛弃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东西。然而,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就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1]。比如,《翻身的日子》充分表达了农民翻身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黄河》歌颂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十面埋伏》生动描写了我国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更为清楚地了解,还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提高作品演奏的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宣扬中国钢琴文化的内涵,提高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助于丰富钢琴演奏技法

经过历史的积淀,西方钢琴练习曲已相对成熟,并形成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对中国演奏者的演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因此而轻视本国的钢琴作品[2]。相反,中国钢琴作品应充分从我国民族性角度出发,才能够满足中国人演奏的实际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国人都有着相同的民族审美与风格,有着相同的生理机能和文化基因。采用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演奏能力与修养,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更好地领悟并展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神韵,学生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弹奏技巧。但是,钢琴是键盘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具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授时应在弹奏手法和技巧方面应有所突破。比如,在弹奏《牧童短笛》时,为模仿古琴和古筝的泛音,应用手指的肉垫部分似轻轻抚摸琴键;为模仿笛声,应在指尖触键时简洁干脆且保持手腕平稳。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目前来讲,现在的钢琴教科书多是外国的,使得初次学习钢琴的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难懂,进一步影响其学习兴趣。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应是从民族的发展为世界的。因此,中国钢琴音乐应植根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反应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怀,以奠定更为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此外,中国钢琴作品具有民族性和标题性等特征,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更好地把握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及其作品的“灵魂”,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因此,应用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

就目前来讲,高校学生多是中国本土学生,自幼接受本土民情与艺术的熏陶,对民族音乐有着天然的亲受力,而中国钢琴作品多是由中国民间乐曲或民歌改编而成。因此,作曲家以独特的旋律为基础,以民族化的和声为手段发展钢琴音乐,不仅有助于丰富原有旋律的韵律美,还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色彩美。由此,采用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更好地理解、接受基础钢琴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比如,翟维的《花鼓》就是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苏浙的《茉莉花》的主要音调、素材加以创作、变化、展开,并贯穿于整体结构的始终。

三、结语

作为一种艺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弹奏者是有国界的。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应不断进行发展完善,才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特色。将中国钢琴作品引入高校钢琴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钢琴演奏技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

作者:王硕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民.论述高校钢琴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15):221.

[2]裴照亮.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3,(08):141+178.

第五篇:高校钢琴教学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

摘要:

钢琴演奏是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是演奏者的二次创作架起了音乐创作者和听众之间的桥梁,使听众感受到了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此,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给听众,才能够让听众欣赏到优美的音乐。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钢琴演奏者。

关键词:

钢琴教学;音乐表现能力;培养

钢琴是时下比较热门的器乐学习科目,很多艺术院校开办了钢琴教育专业,而判定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主要标准就是钢琴考级,在这种应试教育体系下,不少教师和学生把教学和练习的重点放在了那些考级曲目上,偏重于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事实上,完美的钢琴演奏,仅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演奏者要通过自己的二次创作传递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要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架起桥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准确地表现出来,否则钢琴演奏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钢琴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演奏出的音乐更具生命力,能够真正感染和感动听众。

一、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钢琴演奏者聆听音乐的能力与其演奏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演奏者要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先要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传达的情感,而感受音乐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耳朵聆听,因此,在钢琴学习中,训练学生的音乐的聆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教师应当重视钢琴听觉能力的训练,多让学生练习聆听乐曲的旋律、调性、和声、情感,通过不同的练习来训练学生听觉的敏感性,要提醒学生要充分的运用耳朵去凝神细听,认真去识别钢琴音乐的音质、情绪。使他们通过持续的训练,提高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轻松地分辨出不同的音色与和声。比如,让学生聆听不同的演奏家对同一首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效果,体会他们在细节处理上的不同。还可以让学生多听同一作曲家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体会其创作风格,如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和即兴曲都具有感情真挚、形式新颖、旋律优美的特点,学生听的多了,自然能够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在演奏这些作品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表现会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其次,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倾听自己弹奏的曲子,自己发现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改进。因为学生在弹奏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弹得还挺好,并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听自己的琴声,就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且进行再自我改正,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练习的效果,有效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此外,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听钢琴音乐,也可以让他们多听其他优秀的声乐、器乐,如二胡、古筝、扬琴、琵琶等,或是让他们倾听大自然中虫鸣鸟叫的声音,这样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音乐聆听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去参加音乐会、演奏会,到现场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研读乐谱的能力

乐谱是音乐的书面表现形式,看似没有生命的音符,组合在一起,成变成了优美的旋律,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体现了创作者的作曲风格。准确研读乐谱不仅能够掌握演奏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体会创作者通过乐曲所传递的内容。因此,钢琴演奏者要正确地读谱,才有可能完整地演奏乐曲,才能够表现出乐曲的真正魅力。基于这一点,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研读乐谱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不仅能够认识音符符号,还要对乐曲中的标识符号,如力度变化符号、节拍标记,以及乐谱上的调号、谱号有清晰的认知。此外,学生读谱时还要能够分清谱号的高低,调性的大小,以及是否有升降记号,等等。其次,其次,在让学生练习研读乐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划分乐曲的乐句,乐谱是由一个个乐句组成的,而且每个乐句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段落,熟悉了每个乐句,才能熟练掌握和演奏整首乐曲。当然,划分乐句不是随意的,要有一定的依据,如可以结合乐句的本质和风格,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每个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整首乐曲的内涵。因此,在练习或演奏一首乐曲之前,学生先要对其有正确的解读,既要熟悉乐曲的构架,也要正确的划分乐句,准确地换算音符时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比如,肖邦的名曲《C大调练习曲》,很多教师把这首乐曲作为训练学生弹奏指法的曲目,忽略了这首曲子的其他作用,事实上,这首乐曲中八度音旋的使用体现了作曲家肖邦情绪的变化和内心的波动,如果认真研读乐谱,学生对这首钢琴音乐作品的认识和了解会更深入,可以体会到肖邦在创作曲子的时候对沙俄的痛恨和仇视,如果能在练习中体会到这种情感,将会非常有助于于学生把握曲目的现场演奏效果。

三、培养学生表情的表达能力

在钢琴演奏中,不仅要有熟练的弹奏指法,丰富的表情也可以体现出演奏者的情感。在演奏中加入表情,往往会让演奏者更容易投入到音乐环境中去。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练习一些比较典型的曲子,这些曲子有很强的旋律性,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学生在演奏的时候也更容易体现自己的音乐表现力。这里的表情不仅指演奏者的面部表情,更重要的是指演奏曲目中体现出来的表情。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虽然贝多芬在演奏的时候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表情,但是从他演奏的曲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对比和精神上的震撼,这就是在音乐中融入了表情。例如,在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中后半部分的演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在缓慢变强,最后逐渐推向高潮,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这种表现形式就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通过欣赏经典曲目,学生可以感受到大音乐家在演奏时所表现的魅力,可以直观感受到大音乐家的音乐表现力。而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练习一些节奏性比较强、富有表情的曲目,例如,学生可以用颗粒性弹奏形式表现磅礴大气的感觉,也可用断奏的形式表现一种力度和强度,还可以用连奏形式表现一种平静祥和的心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风格,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新的认识,感受音乐的意义。

总而言之,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要涉及多个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远远不能涵盖。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力求通过更多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同步提升,使他们的钢琴表演更具感染力,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够一起探讨,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作者:韩征 单位: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郝光.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2).

[2]杜闽山.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3(6).

[3]李姗姗.论高校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时代文学月刊,2015(5).

第六篇: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思考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高校艺术类教学的进步与完善。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钢琴音乐人才需求不断扩大,高校钢琴教育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与提升。但是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当前的高校钢琴艺术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校钢琴教学;教学问题;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高校钢琴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修养,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伴随着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高校越发重视到钢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纷纷展开了岗前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但是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钢琴教学创新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见明显的起色,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对当前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创新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现阶段高校展开钢琴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从教学工作本身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不断变迁,钢琴艺术已经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人们想要更多的接触钢琴音乐、欣赏钢琴音乐。但是在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模式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钢琴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实践性,并且钢琴教学内容主要以古典钢琴音乐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一部分普通的艺术受众,使得钢琴艺术无法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与推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钢琴艺术的发展,也限制了钢琴艺术人才的发展。因而,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高校钢琴教学展开教学创新十分必要。其次,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发展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并且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各种变化都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钢琴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思想情感、综合素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钢琴教育过于功利性,忽略了学生对艺术情感的体会与理解。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不牢固。从严格意义上讲,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达到社会对于钢琴人才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高素质的人才,亟需对高校钢琴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现阶段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钢琴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导致我国高校的钢琴音乐教育模式并不完善。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进一步被暴露出来。结合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以及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将高校钢琴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很多教师对钢琴音乐的重要性缺乏认同感,这种消极的态度对学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钢琴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很陈旧的层面上,比如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枯燥的钢琴音乐理论和日复一日钢琴技巧的练习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无趣,甚至会逐渐失去对钢琴音乐的兴趣,学习热情严重受挫。另外,钢琴艺术作品,不单纯是音律和音符的展现,更是表演者内心情绪和思想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并没有充分的做好钢琴情感的培养。一方面,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情感共鸣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学模式单一,忽略了学生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意愿。在课下,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他们也很少就某些音乐知识与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没有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总是想要以师长的角度去批评和评价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创意,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和情感。时间一长,会让很多学生失去与老师沟通的信心,也会导致学生失去音乐艺术创作的热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严重的限制。其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一方面,钢琴艺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践,而实践练习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往往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匹配的情况,比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单独展开,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安排没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无法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另外,钢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是由浅入深,但是分析当前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可以看出,钢琴教学的难易递进并不明确,教材内容缺乏统筹和规划,没有体现出对不同能力学生的尊重,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学生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教师也很难展开一对一教学。另一方面,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师生之间针对某些作品和细节的探讨非常之少。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形成一种对老师的依赖,经常需要教师做出评价和分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实际练习时间都比较少,大部分的练习都需要学生在课下时间去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至于很多学生并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甚至无法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这对其音乐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制约。其三,钢琴音乐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大部分情况下,钢琴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堂测试成绩的叠加来评价学生的钢琴能力。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完善。一来,这种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尊重,二来,它无法全面、系统的反映学生的钢琴素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只会注重测试的知识和技术,而不重视非测试的内容,这对学生钢琴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新时期内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措施

首先,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钢琴教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工作不可推开教学大纲而单独进行,而是要在大纲的指导下,牢记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改良与创新。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传统理念,充分尊重钢琴艺术本身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同时也要注意强调钢琴音乐的推广普及性以及实用性的价值。从教学改革的理论角度来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理论以及钢琴技巧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情感的理解和体会能力。其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良,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的教学方法需要适当的保留,对于不合时宜的内容则要积极的剔除。为了提高学生的钢琴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目前很多钢琴专业学校会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展开钢琴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分析其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并给出更加专业的指导意见。在钢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部分高校需要积极扩招钢琴专业教学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现代化的钢琴音乐教育团队。如果师资力量在短期内难以达到标准的一对一教学水平,加以适当的修改课程结构和课程安排,比如安排学生进行钢琴拓展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并提升学生的钢琴手型、读谱、作品赏析、音乐情感等能力。另外,教师需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表达他们个人对钢琴音乐作品技巧和情感方面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做好课堂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在课堂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了解自身钢琴能力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不断提高钢琴能力。另外,教师也要积极的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增加钢琴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提高学生学习钢琴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加深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尝试将钢琴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与融合。一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钢琴演奏和日常练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音乐的调性、结构、风格,加强学生的情感练习,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风格去理解作品和演绎作品,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钢琴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钢琴艺术表演过程,深入的了解钢琴艺术表演者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能力。在课余的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钢琴音乐比赛,参加学校内部的音乐会等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自信。或者是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团体表演活动,比如朗诵比赛伴奏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及合作意识,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钢琴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显现。通过分析可知,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希望相关教学人员能充分正视这些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推动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程科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春.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

[2]罗青.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考[J].北方音乐,2015,(05).

[3]谢雅君.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4]肖然.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对策研究[J].神州,2014,(03).

[5]杜丽蓉.关于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音乐大观,2012,(05).

[6]徐大成.新形势下高校钢琴教学方法中的改革创新[J].音乐时空,2016,(10).

[7]苏莎.深化综合改革下的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探讨[J].艺术品鉴,2016,(11).

第七篇:高校钢琴教学合奏教学启示

2015年10月,笔者受美方邀请和安徽师范大学的资助,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OhioStateUniversity,OSU,以下均以此简称)音乐系进行了访学活动,主要考察和研究该系的钢琴演奏专业的教学并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笔者旁听了美国钢琴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应邀举办了大师班教学活动,为美国的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进行公开课教学;与此同时,还旁听了声乐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管弦乐队排练及演奏、音乐理论、乐队指挥、钢琴室内乐排练等。该校拥有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70人)和铜管乐团,从指挥到演奏员都是学生,可以演奏如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大型钢琴音乐作品。除此之外,笔者还旁听了俄亥俄州音乐教师协会主办的钢琴教学研讨会,会议包括范克莱本钢琴比赛银奖获得者—巴尔迪(PompaBaldi)教授的钢琴大师班教学和教学理论报告会,还有幸聆听了著名钢琴大师、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史蒂芬•霍夫(StephenHough)开办的钢琴大师班和音乐会。通过这些教学交流互动,笔者深刻地认识到:美国高校钢琴教学注重钢琴与其他乐器(或声乐)的合作,并不仅仅是将钢琴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看待。我们知道,相对独奏而言,演奏者在合奏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的因素更多,如不同演奏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同乐器音色、节奏、声部的协调等。因此,钢琴室内乐课程对于培养演奏者的协作意识和更为全面的音乐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OSU音乐系钢琴专业主任史蒂文(Steven)教授说道:“我们在教学中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协作技能,因为它是发展和培养一名职业演奏家的最佳途径。”在美国,一名学习钢琴演奏的学生不能仅仅学习独奏作品。OSU音乐系的钢琴室内乐教学涵盖了双钢琴、钢琴伴奏(声乐和器乐伴奏)和各种类型的室内乐,并且是学校钢琴演奏专业和钢琴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

一、教学计划突出钢琴室内乐的教学(以本科教学为例)

OSU音乐系的钢琴演奏本科生在学习期间都必修钢琴合奏方面的相关课程,学校有专门的教师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每周有一节钢琴合奏课,学年结束时有考试,考试的曲目要求选自不同的时期。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完成两场音乐会,分别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有音乐会的学期则不安排考试),钢琴合奏(室内乐)作品的演奏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讲,她同时选择了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两个专业的学习,在完成钢琴演奏课程学习的同时,还需要修习钢琴伴奏、钢琴室内乐和钢琴教学课程并完成三场音乐会,其中一场是钢琴室内乐音乐会,要求准备至少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考试评价标准首先是艺术性,其次是技能,采用ABC分档制,同百分制打分相比较,降低了区分度,学生之间减少了分数的攀比,演奏、考试时可以更关注自己的音乐。美国高校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用琴以三角钢琴为主,学校拥有十几间双三角钢琴教室。学生练习及演奏用琴的统一也使得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二、教师在钢琴室内乐课程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笔者特意观摩了该校钢琴室内乐专职教师玛丽亚•施特布莱因(MariaStaeblein)的钢琴室内乐课,教学内容是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让•马塞尔•普朗克(FrancisJeanMarcelPoulenc)的双钢琴奏鸣曲。首先在教学模式上,玛丽亚老师采用了分(钢琴一声部)→合(一声部和二声部的合奏指导)→分(钢琴二声部)的三节课教学模式:第一节课是钢琴一声部学生的单独授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乐曲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引导下,解决了一些练习中存在的读谱不仔细、节奏不准确、弹奏音色不够好等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合奏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二节课是合奏指导课,钢琴一声部和二声部两位学生在合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玛丽亚老师及时进行指导,要求他们在演奏中注意倾听对方,注意两架钢琴的互相配合、协作。第三节课是钢琴二声部学生的单独授课,玛丽亚老师根据上一节课二声部学生在双钢琴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纠正了学生在和弦弹奏方法、节奏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分→合→分的循环教学模式使教师紧紧抓住了钢琴合奏课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即“分”与“合”)的主动权,保证了钢琴合奏课的教学效果,对于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非常有益,值得借鉴。在教学方法上,玛丽亚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她告诉笔者:“钢琴合奏(室内乐)的演奏最重要的是相互良好的配合,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学会彼此倾听、彼此了解。”比如,学生在弹奏中出现问题,中断了音乐的进行,她先是耐心地倾听学生怎么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的理解,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或者在钢琴上示范。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表现音乐。不要小看这一细节,它体现了美国的音乐教育理念:“学校的音乐教育不是把音乐本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放在首位,而是把音乐的学习看作是对广义学习过程的学习,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①

三、在学期音乐会(考核)中体现钢琴室内乐作品演奏的重要性

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评价是通过学生的舞台实践(音乐会或是各类演出)来进行的。学校拥有一个建制齐全而庞大的交响乐团,演奏水平很高,经常会有各类的音乐会演出计划,这也为学生进行钢琴合奏、室内乐作品的演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史蒂文教授告诉笔者,合奏是学习钢琴演奏学生的必考内容,其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钢琴伴奏(声乐或器乐)、四手联弹、双钢琴或是室内乐。考试形式可以是学期课程考核,也可以是音乐会等演出活动。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音乐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2.学生在音乐诠释中的默契和良好的协作性,其中包括曲式结构的理解、奏法的统一、节奏的准确、音乐的强弱处理等方面。3.学生在演奏中的完整性,不仅仅是音符和节奏的完整,还包括音乐的处理与表现、乐句结构,甚至是乐曲所需要表现的文化内涵。

四、启示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外来移民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信仰,再经过不断地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在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标新立异的同时,也非常看重集体团结协作,对于这一点儿,我们只要接触一下美国的橄榄球、篮球运动就能够深有体会。笔者在访学期间接触了一位华人钢琴教授,她讲到她的孩子在美国上中学,学校里有一个交响乐队和两个铜管乐队,经常排练和参加各种演出,学校就是通过这些艺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通过对美国钢琴学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相比中国学生而言,美国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大胆尝试新事物,但同时手指技巧训练的水平普遍不高,学习的刻苦性和持久性不够。2015年11月20日的上海《新闻晨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空有基本功,在国际比赛中很吃亏》的文章,讲述了第十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大师班期间,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坚对记者谈到中国当前钢琴教育的现状时说:“中国的选手去参加国际比赛,你会发现他们很吃亏,明明基本功很好,但往往第一轮就被刷下来。因为国际比赛需要的是那些有瑕疵但对音乐有想法的人。”②他认为,大师班期间邀请的三位大师“除了教学经验丰富以外,他们对于室内乐的理解,也将给中国学子很多帮助,我们不少学生从学琴开始,就是冲着独奏家去的,他们不会跟人配合,不能很好地适应室内乐的情境。”③这则报道进一步说明了以下两点:1.国际上对于钢琴演奏高端人才的评价标准是:除了具备“令人惊艳”的演奏技巧之外,还应当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理解、深谙协作之道。比如这次访学期间,笔者有幸聆听了当代钢琴大师—斯蒂芬•霍夫的钢琴大师班,他的教学内容就包括指导学生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首钢琴三重奏作品。2.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是以钢琴演奏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为主,学生的学习围绕“钢琴演奏所要掌握的手指基本功”和“各阶段的乐曲弹奏要领”这两个中心展开的,对于钢琴合奏(室内乐)课程的开设,除了一些专业音乐院校以外,其他高校的音乐院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美国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注重合奏教学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1.在制定钢琴演奏专业教学计划上,应当开设钢琴合奏及室内乐相关课程,增加相关学分的设置。2.建立激励式的考核评价机制,降低分数的区分度。美国钢琴家兰德尔•菲伯尔曾经说过:“对于钢琴演奏来说,真正的标准是艺术性,它远远超越了单一的演奏技巧,我称之为‘艺术演奏之道’。”④由此可见,学生演奏水平的高低更多地应当是与他/她过去的水平相比较。3.钢琴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钢琴演奏学习不仅仅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演奏中思考,在演奏中配合。4.转变单一乐器的狭隘思维,加强钢琴与其他乐器之间的联系。钢琴演奏者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共同完成音乐作品,是一个音乐家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会从另一方面提高演奏者的独奏水平和对艺术的理解。5.建立和健全钢琴合奏(室内乐)课程的教学和设施,为学生的演奏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

作者:孙艺辉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陈蓉辉《当代美国音乐教育的特征与理念》,《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②殷茵《上音请来国际大师为中国学琴者把脉》,《新闻晨报》2015年11月20日刊。

③同注②。

④王艳婷《开放性视角下中美钢琴教学的差异和启示》,《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7期。

第八篇:高校钢琴教学效果思考

【摘要】

钢琴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钢琴演奏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很多高校中,钢琴课程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高校钢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切实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提升钢琴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提出了有效提升钢琴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期对高校钢琴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钢琴;教学;效果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钢琴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以及独立演奏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高校钢琴教学效果而言,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也没有具备对钢琴演奏的欣赏能力,这就反映出了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弊端,没能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从而使钢琴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一)教师过度重视教学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当前,有些高校钢琴课程中,教师将学生能够弹奏多少首曲子作为了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速度,从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教师在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奏鸣曲、练习曲等曲目,无形中增加学生心理负担,最重要的是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喜爱,反而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抵抗的心理,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很难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二)学生缺乏对钢琴演奏内涵的感悟

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钢琴演奏而言,很多学生都片面的关注演奏技巧和乐谱的识别,认为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较高的乐谱识别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而事实上,每一个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所以能够向人们呈现出优美的旋律和乐章,前提都是对每一首曲子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真正体会乐曲想要表达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带有感情的将乐谱通过钢琴演奏展示给观众[1]。当前高校学生正是因为缺乏对钢琴演奏内涵的深刻领悟,将钢琴演奏当作了一种个人秀,认为只要能够弹奏出曲子就证明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而未体现出钢琴演奏的真正价值和魅力。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是钢琴学习中较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人们之所以能够全方位的感受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大部分是因为听觉的辅助,这也正反映出人们在欣赏钢琴演奏时主要是依靠听觉,通过听觉效果刺激人的大脑从而可以产生无限的想象,感知音乐的美妙。而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演奏好每首乐曲,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耳朵,认真倾听。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钢琴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而是把学生的全部精力放在了识谱、弹奏技巧上,导致学生将学习与练习过程变成了枯燥的毫无意义的重复,学生无法感受和欣赏弹奏的乐趣。

(四)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果的方法

1.采用合理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钢琴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集体教学和一对一教学。集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就是教学效率高,可以同时向多名学生进行统一的授课。但是,有利有弊,另一方面却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多,这些学生的接受力与理解力都有差别甚至断层,每个学生的基础功底也不同,对钢琴演奏的天赋有高有低,教师统一的授课必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就导致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一对一教学弥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足,教师可以针对一个学生进行深入教学,制定适合于他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于高校教学而言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要将集体教学与一对一教学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进而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又能避免有些学生中途掉队的现象发生。

2.带有丰富情感的演奏

钢琴演奏水平高低的不同,不能仅仅依靠技巧来判定,情感表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每一首钢琴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在弹奏乐曲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作曲家的情感历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乐曲完整的表达。例如我们在弹奏肖邦的作品时,就要重点对其创作时期以及个人经历做充分的了解。《华丽的大波兰舞曲》为我们描述了一片悠然静谧、令人向往的小湖,轻快的小舟划行在透明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有岸边的倒影映射在小湖中,场面令人沉醉;而《革命练习曲》壮烈的八度和弦旋律,似号角般铿锵有力,又将我们带到作者对华沙沦陷的悲愤情绪之中。可见,对作品情感的准确把握是进行完美演奏的重要前提。

3.加强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是感知音乐最直接的途径,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具有敏锐的听觉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听觉学生可以直接辨识音色、音长以及音准,对于钢琴弹奏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乐感也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用耳朵感知了音乐的美感后,才能激发他对于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主动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因此,高校钢琴教师不能像过去将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识谱、练习弹奏上,而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懂得音乐、了解音乐、具备乐感的钢琴演奏人才。并形成可靠的直觉经验这项训练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视唱与钢琴演奏水平和一定基础的内心听觉,以达到弹、唱、听的高度结合。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缺乏对钢琴演奏内涵的感悟、教师过度重视教学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以及教师缺乏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为了有效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懂得如何分析音乐、传达音乐的钢琴演奏人才,对此教师必须采用合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带有情感的进行演奏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促进钢琴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高燕 单位:山西省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宋蓓.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01):225.

[2]王旭妍.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通俗歌曲,2016,(05):125-126.

第九篇:高校钢琴教学视奏重要性

【摘要】

本文在简要概述了视奏这一高校钢琴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不同的视奏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学生视奏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关键词】

高校;钢琴教学;视奏;重要性

前言

良好的视奏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演奏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就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的态势来看,学生的视奏水平往往较低,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教学方法的不合理与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存在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对视奏教学的改革,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视奏水平。

一、视奏概述

从本质上看,视奏属于钢琴演奏者能力的一种,指的是当其初次接触一篇乐谱时,能够通过读谱,顺利对其进行演奏的一种能力。钢琴教学在高校音乐专业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水平是保证音乐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的视奏能力往往决定着钢琴教学的效率以及效果,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对这一问题提高了重视[1]。但受教学内容不完善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视奏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被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高校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必须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视奏的重要性

(一)是提高学生即兴伴奏与表演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即兴伴奏与表演能力对于其视奏能力均存在较高的要求。所谓即兴伴奏与表演,即在完全没有读谱的前提下,使用钢琴演奏音乐,如学生的视奏能力达不到要求,必定无法达到上述要求[2]。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初次接触新的乐谱时,都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这是其视奏能力低的主要体现,因此,必须从多角度入手,提高其这一能力,以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即兴伴奏与表演,体现出钢琴演奏者真正的水准。

(二)是提高演奏音乐质量的关键

好的音乐,要求演奏者不仅仅能够流畅的弹奏出每一个音符,同时也要求其音乐中带有感情色彩,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换句话说,好的音乐应有灵魂[3]。视奏能力差会导致演奏者过于注重弹奏的准确性,将时间与经历过多的放在读谱过程中,这必定会导致音乐失去感情色彩,是阻碍音乐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视奏水平尤其重要。

三、提高视奏水平的教学策略

鉴于高校学生在视奏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学生视奏能力的重要性,必须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向出发,去提高视奏教学水平,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4]。

(一)读谱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读谱能力与其视奏能力存在极大联系,可以说,视奏能力之所以达不到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均由读谱水平不高所导致。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强调快速读谱的重要性,要在演奏乐曲之前,迅速实现对乐谱全面的分析,并坚持从头到尾将其读懂,加强双手、头脑与双眼的配合,将重点放在乐谱的节奏以及音区变化方面,以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乐谱,最终达到提高视奏能力的目的。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存在的读谱误区进行纠正,以避免其出现读谱错误,提高乐曲演奏的准确性。

(二)盲奏能力的培养

盲奏能力指的是学生在不看键盘的前提下进行乐曲演奏的能力,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这一能力尤其重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盲奏能力的培养却相当困难。盲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读谱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必须能够记住钢琴中每一琴键的位置。在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目光一直集中在乐谱上,避免看键盘,要要求学生用手指和头脑感受每一个琴键的位置,并通过聆听自己弹奏的音符,判断自己所弹奏的琴键是否正确,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盲奏能力必定能够得到提高,这对于其视奏水平的培养十分有力,同时,双眼的解放也可以使学生将精力与关注点放在乐曲本身,进而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力,提高乐曲的吸引力。

(三)熟悉并掌握钢琴理论知识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如果说学生的视奏水平属于其实践能力的体现,那么其对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便属于其理论水平的代表。教师在培养学生视奏能力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对钢琴基础知识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要从音符、节奏等多角度出发,为学生读谱以及演奏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对此,教师可以在钢琴理论课程中讲授这一部分知识,同时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考察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四)合理控制练习时间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外,合理控制联系时间也十分重要。练习时间过短,会导致学生的视奏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而练习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其出现厌倦心理,适得其反。视奏练习本身较为枯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练习。除此之外,学生必须认识到视奏能力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的重要性,要在课下多下功夫,克服自己的厌倦情绪,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视奏练习过程中,这样才能使自身的钢琴弹奏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无论对于学校而言,还是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这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视奏能力是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必须将这一教学内容作为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与盲奏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并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合理控制练习时间,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视奏水平。另外,学生本身的努力也十分重要,学生要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积极的加强练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赵静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锦.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视奏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5,(02):178-179.

[2]曹静.谈普通高校钢琴教学中“解剖背谱法”应用的必要性[J].艺术教育,2008,(12):76-77.

[3]蓝天棉.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15,(06):120-124.

[4]徐大成.以钢琴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6):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