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钢琴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的钢琴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读谱、听觉、指法等钢琴基本技术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长期的钢琴教学和训练,学生们的钢琴技巧确有提高,但是会导致学生们陷入疲劳期,导致钢琴的演奏水平止步于较低的水平,并且会失去很多技术激情。虽然能够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具有娴熟的技艺,但是弹奏的却没有激情,显得苍白无力,失去了艺术的真正意义,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奏境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由于学生们缺乏艺术的文化底蕴。
(二)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缺失存在着许多原因,由于教师团队中从事文化教育的教师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就算是目前高水平的文化教育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我国高校的钢琴教育来说,一直以来是沿着欧洲的教育体系,受到欧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仍旧采用欧洲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内容的学习上也比较单一,并没有实现多元化的钢琴文化教育,更谈不上深入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们的视野。又由于高校的扩招现象不断加深,师生比重严重失衡,在教学方面由原来的小班教育变成大班教学,这也是阻碍多元文化教育推行的重要障碍,由于学生众多,教师根本无法估计对学生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等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加深,应该对我国高校钢琴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钢琴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改革:
(一)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们对文化教育的意识。只有让学生们掌握文化知识,具有强力的文化感知能力,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作品,从而更有深度的演奏,表现出艺术的渲染力。艺术都是互通的,钢琴艺术也不例外,钢琴艺术与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美学艺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提高学生们的文学底蕴,才能达到更高的钢琴演奏境界。
(二)积极拓展钢琴教学内容,将多元化的钢琴文化融入到钢琴教学中,通过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不断引入各国的钢琴作品,使学生们不仅局限于欧洲的钢琴基础中,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对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钢琴内容的学习上,也要扩大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个经典作品中。让学生们对其他作品都有所涉猎,丰富学生们的文化视野。
(三)根据钢琴文化的差异性,适当的对授课模式进行调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每个同学受到的文化影响与民族都不相同,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解和尊重,主要集体的力量,加强学生们的平等互助意识,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学生们的平等地位,注重学生们的自主性学习,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们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
三、结语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艺术也在不断的深化,针对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钢琴教学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并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们的多元文化意识,实现钢琴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作者:李海燕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第二篇
一、高师钢琴教学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高师钢琴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由于缺乏现成的教学模式参考,主要是根据类似的艺术课教学模式进行,从而使得我国高师钢琴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交流,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通过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来把教师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就导致了很多钢琴学生会弹不会教,缺乏实际教学能力。这就是说当前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之间严重脱节,教学中方法古板老化,无法适应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需求,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实现突破与创新,特色与优势更是少之又少。
(二)高师钢琴教学观念滞后
对于西方泊来之物的钢琴来说,它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就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多年的发展与传播,我国已经有很多人对于钢琴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这也催生了钢琴学习的热潮。因此,高师钢琴教学就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教学任务。然而,教学观念仍然较为滞后,并没有摆脱掉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内容仍然没有执行量化标准,过于偏向于钢琴弹奏技巧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音乐素养却不够重视,从而使得高师钢琴教学在落后教育观念的指引之下,大大阻碍了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提高。
(三)高师钢琴教学缺乏科学的实践方法
当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中非常注重对于学生钢琴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但是,并没有合适的理论进行指导,更谈不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了。很多学生习惯于高师钢琴教师对于自己的被动教学,他们往往喜欢灌输式地接收钢琴知识和技能教学,并没有过多机会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锻炼中去,即使有一些合适的实践锻炼机遇,仍然缺乏有效的实践途径,他们无法适应实践锻炼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从而使得实践锻炼即使有机会也不会取得实际有效的效果,显然不利于学生将来胜任相关的工作。
(四)高师钢琴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我国高师钢琴教学中缺乏现成的成功经验,使得我国高师钢琴教学只能单调地模仿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些反映到课程设置中来的话,就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具体来说,高师钢琴教学课程设置中也受到了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只重视钢琴技能的训练,忽略其他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显然是有失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的,整个课程体系应该更好地健全和完善。整个课程内容显得较为单薄,缺乏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设置过多,从而无法让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高师钢琴教学不能符合客观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课程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
(五)高师钢琴教学不够重视音乐文化知识
事实上,钢琴是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沉淀。因此,我们可以说,钢琴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有力见证者,其所蕴含的丰富音乐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钢琴和学习钢琴。但是,目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中并没有把音乐文化的教学重视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具备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而对于钢琴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把握,无法把钢琴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无法深入体会到钢琴的音乐魅力。
二、高师钢琴教学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
既然我们已经分析出了当前高师钢琴教学面临的教学困境,我们就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尽快找到帮助高师钢琴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从而使得高师钢琴教学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高师钢琴教学要重视钢琴文化教学,并体现出多元特征
对于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现状中对于钢琴文化知识的教学缺乏,我们应该本着多元化的文化视角来切实重视对于钢琴文化的教学。这是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和明显,人类文化也变得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作为西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发展产物,钢琴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特征。自从钢琴教学传入以来,我国的钢琴教学也变得如火如荼的,我国的音乐文化教学如何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之下,更好地利用二者有机结合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作为西洋乐器中的乐器之王,钢琴教学显然是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它已经受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追捧和喜爱。我们必须尽快改革当前的钢琴教学现状,尤其是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于钢琴文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钢琴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钢琴教学的本质内涵,本着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让钢琴教学中时刻有着钢琴文化的身影。那么,这就需要高师钢琴教学中在重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特质的基础之上,更好地选择一些西方钢琴音乐作品,也要学习其他地区诸如东南亚国家钢琴作品和非洲的钢琴作品,从而让学生在广阔的钢琴文化视野下获得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从而打开他们的钢琴音乐思维,提升高师钢琴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高师钢琴教学要改革课程设置,让其体现出师范特征
这就是说,高师钢琴教学应该实现课程设置的师范化目标。具体来说,高师钢琴教学可以首先明确钢琴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其具有更为明确的目标特征。这是由于我国高师钢琴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钢琴人才培养目标仅仅是重视专业性和技能性,并没有把应有的精力放在师范的特征之上,忽略了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特征,从而使得高师钢琴教学处于师范人才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夹缝之中,使得教出来的人才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无法与真正专业的钢琴人才相媲美,也无法适应师范生的教学目标要求。因而,高师钢琴教学应该尽快转变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适当地增加高师钢琴师范性课程的比重,迎合高师钢琴教学的特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更要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把他们努力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钢琴教学人才,要与社会实际发展要求相适应,做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切实加大钢琴教学中师范课程的比重,改革钢琴教材,开展一系列钢琴教学能力提升活动,从而为这些师范类的钢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应该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加入《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性教育教学理论课,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充足的条件。
(三)高师钢琴教学要改变教学形式,实现其多样化目标
当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化,从而造成了学生的理论素养严重缺乏,只有较强的钢琴演奏技能等。我们必须尽快改革这种教学形式,采取多样化的立体式钢琴教学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高师钢琴教学中最为传统的教学形式,个别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弹奏技能和技巧,它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教学形式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而是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为高师钢琴教学服务。此外,高师钢琴教学还可以采取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它可以是理论大课和钢琴小组课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教学形式各自有着优势所在,前者主要是针对所有学生开设的钢琴必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钢琴音乐视野,陶冶学生审美情趣,这种教学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可使用性。至于钢琴小组课,它也是一种钢琴集体教学,只是较之于大班上课,它有着更为细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钢琴技能技巧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钢琴专业学习能力,降低教学成本。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我们应该让这些教学形式有的放矢,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钢琴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高师钢琴教学还应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让钢琴课程教学实现实践性目标,通过钢琴实践环节来实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提升应用能力,提高舞台表演能力,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从而让高师钢琴教学在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实施中,不仅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与综合素养,还能够具备一定的钢琴教学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成为钢琴教学领域中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总之,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教学困境,一旦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阻碍高师钢琴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新型的教学观念,革新课程设置,重视对于钢琴师范性和文化性课程的设置比例,摒弃掉不合时宜的旧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一个明确的钢琴教学方针,创新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在教学中不断打破钢琴作品的历史局限性和中外作品的界限,开展形式多样的钢琴教学活动,比如说重奏、协奏课,钢琴伴奏,舞台实践等,还要重视对于一些钢琴艺术发展历史及其作品的分析,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和考核机制,从而做到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突出其实用性,提高学生兴趣,从而帮助高师钢琴教学尽快走出教学困境。
作者:湛频洁 单位: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三篇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首先要对中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了解和关注,对于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研究。钢琴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教学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实际教学情况却达不到师范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相差甚远。现有的教学模式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学生学习钢琴的课时有限,和教师接触时间少,学习曲目不足,不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技巧轻理论,只注重了技术技能,只从乐曲难度和级别上进行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其三,在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上重复教学,教学效率低。其四,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其五,虽然开设了钢琴集体课程,但由于学生起点不同,仅采用集体课单一的教学形式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把形式和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
二、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扩招的需求,教师在授课形式上要进行改进,可以根据学生钢琴基础的不同,采用以下几种授课形式进行教学:1.一对一授课2.一对多授课3.集体课。学生的钢琴基础差、起步慢,教师可以用大小课相结合方式解决学生共性的问题。在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材上要有针对性,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三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互相渗透,根据学生每学期的钢琴学习程度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素养
1.增加钢琴艺术史和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钢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技术训练的过程,对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钢琴艺术的研究资料,钢琴艺术的简史,钢琴艺术形成以及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资料;作曲家演奏家的资料文献、录音录像资料,演奏乐谱版本资料;美学的有关资料;对这些丰富资料的认识和掌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钢琴艺术知识积累,使其文化艺术底蕴不断丰富、整体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对音乐史和欣赏内容的补充教学,促进了学生对基础音乐理论课程的深入学习延伸到日后教学当中。另外在教学内容中融入钢琴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日后胜任教学工作。弹奏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弹得好不一定教得好。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增加钢琴教学法的教学内容,若不如此便有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学生在学校经过几年的学习,将来要承担起教书育人和钢琴教学的双重重任,因此,高师必须要加强教学法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高师院校要抓住基础阶段的基本训练方法和训练基本功的要点,把握各类音乐教材的横向搭配方法。笔者认为在高师,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或一年级下半学期开设“钢琴教学法”应该比较适合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兴趣、主观能动性和热情会大大缩短学习的进程和加快钢琴学习的步伐,对学生积极学习钢琴和掌握钢琴相关的知识要素,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钢琴基本功训练与歌曲伴奏弹奏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为了突出高师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征,钢琴演奏技能的基本上训练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技术技能教学加入伴奏练习,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伴奏音型。在教材内容上选择一些经典乐曲、校园歌曲、当代流行音乐、电影电视插曲等,避免练习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弹奏技能和伴奏水平上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高师开设钢琴课的主要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歌唱,校外活动、舞蹈队中的伴奏,通过增加学时、规范教材、考核考试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弹奏水平和能力以及伴奏弹奏能力。
3.丰富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的高师钢琴教材内容还是以古典音乐和大量的练习曲为主,教材内容陈旧也不够规范,教师在教学中选用教材随意性大,教材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用的内容。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教材应注重科学系统实用的弹奏技能知识,一方面我们可引入巴洛克时期如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等人的优秀作品,丰富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引入20世纪的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包括中国的钢琴作品、黑人音乐、美国流行音乐等,让钢琴音乐更丰富、动听,钢琴表演更为精彩,以提高学生演奏能力。另外,将和声、钢琴伴奏内容、合唱写作整合在一起的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式是目前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幼儿园音乐教师需要具备钢琴伴奏、多声部幼儿歌曲创作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一般有四个步骤,技能技巧与作品的四部和声写作结合练习,学习知识与技能技巧的练习相结合,让学生保持和声技巧与写作能力两个方面的同步训练,提高演唱四部合唱作品能力。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准确方向,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能力,是高校教师要不断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三)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考试考核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其内容包括钢琴演奏技巧、有关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史、歌曲伴奏编配弹奏、钢琴伴奏弹奏等多个方面,考核的形式也要随之而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要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理念,简单的演奏考核已无法完成众多的考核内容,考核应实践与笔试相结合,所以考核内容应增加伴奏编配、理论、笔试、基础知识、教学法、艺术史等,技能考核可采用随时抽查和期末考核结合的方式。评分也可以选择考教分离、交叉考评、集体评分的方法,确保对学生公平公正客观的考核评分。另外,也可以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上,让学生走上演奏的舞台,走出琴房和教室,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也为师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观摩和互相交流的好机会。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可以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认知与非认知的评价。
三、总结
教育工作是一种常做常新的工作。我们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钢琴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各课程和各学科之间的合理交叉与优化整合,积极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使教育能更好地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作者:张欣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
第四篇
一、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具有审美性,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情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钢琴教学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学活动,它以培养具有审美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是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美的音乐作品是情感美、意蕴美、形象美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学生对乐曲的音符、节奏、指法、表情记号等进行正确弹奏的同时,还要通过运用美的手段和美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并借助丰富的想象、联想来体会钢琴艺术的音色和情感之美。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作品的灵魂,使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深刻。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
钢琴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注重以感性为切入点,来达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目的。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它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媒介和桥梁。情感教育可以有效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使人产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和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和适度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能够直接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钢琴教学要注重对钢琴作品情感的表现,通过旋律和节奏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能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塑造的。钢琴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形象化为原则,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来代替抽象、枯燥的乐理、识谱概念教学,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促进其对知识、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3.欣赏性原则
音乐教学是一种具有欣赏性的教学活动,在钢琴教学中要体现欣赏性,要积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体验作品的情感基调,感受作品美的艺术风格,从而激发学生弹奏的兴趣和欲望。
4.愉悦性原则
愉悦性是钢琴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心理机制,它能够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心理愉悦时,精神也处于兴奋状态,因此,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趣味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上的愉悦感,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钢琴教育这门学科所具有的重要特性。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来理解乐曲的内容,体会其意境和内在的情感,并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与魅力,最后能够以纯熟的演奏技巧来对作品进行演奏,将美好的情感完整地呈现出来。此外,还要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音乐演出、举办专场音乐会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三、钢琴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对美的感知和理解,音乐的美体现在音乐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音乐实践和创造塑造了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让学生对音乐艺术形象的美的感知与体验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也称为听、感、动教学法。在钢琴教学实践中,要以听为基础,感为核心,动为手段,让学生利用听觉和各感觉器官,来对音乐的旋律美、意境美和形象美进行充分感知与体验,从而达到对作品情感内涵的充分理解。
“听”作为钢琴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础,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而敏锐的听觉,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钢琴所弹奏出的实际音响效果,并从中感知、体验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更好地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教师要在钢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欣赏环节,让学生通过欣赏来体验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
“感”是指在钢琴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包括对音乐外在的声音以及内在的情感和音乐美的内涵的感觉和认知。由此可说对音乐的感知是音乐审美实践的基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通过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形式、和声、结构之美以及感受钢琴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对音乐情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
“动”作为感知和理解音乐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它包括耳动、眼动、喉动、脑动、手动和肢体动。耳动是通过听来对音乐进行分辨和感知;眼动是通过视觉读谱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内涵;喉动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感情的歌唱表达;脑动是通过大脑思维来对音乐作品进行记忆、分析,运用想像、联想来深入理解和把握作品内涵,并通过大脑带动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充分的感知;手动是充满情感地弹奏出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身情感体验,通过适当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富于情感表达的范奏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像力,体会音乐的意境和作品的情感内涵,使学生在演奏作品时能够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将眼动、耳动、手动、脑动、肢体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使演奏的作品优美流畅。
2.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是通过对情感的表现和抒发来展示作品灵魂和内涵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是使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和精神内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情感的教学,通过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题材、风格及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并感受不同的弹奏速度、力度和演奏方法对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影响。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对音乐美的感知、创造、表现和鉴赏的能力,通过体验和感知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感之美,来促进自身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钢琴教学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还体现在通过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手段来培养具有审美素质和美的情操的人才。钢琴教学在传授弹奏技能和技巧的同时,把美育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和创造性地展现音乐美,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审美教育是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人格、品性以及审美能力得到优化,从而提高其审美素质,实现钢琴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作者:杨昊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第五篇
一、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钢琴基础水平不同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众多高校都普遍的实行扩招政策,而钢琴专业学生的来源基本定位于普通高中以及中专的院校,在他们进入到高校之前的钢琴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自己的来源学校就已经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其钢琴的基本功底较为扎实,在高校的钢琴学习中能迅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顺利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有大部分的学生在高校入学考试中,知识单纯的为成绩而学习,对钢琴的基础知识掌握严重缺乏,并对钢琴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待这样的学习心态,钢琴的教学是不能全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钢琴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钢琴教学的特殊性,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目标,传统的“一对一”教学使得教师进行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师对学生进行钢琴的正确演奏技巧以及方法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学生自身的创新,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以及理解能力。
(三)钢琴教学设施陈旧
历年来,我国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现有的钢琴教学设备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钢琴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钢琴教学设施的陈旧使得很多高校的钢琴教学内容得不到全面完成,很多的高校存在有将一个课时的内容拖延到三、四个课时,由此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钢琴知识的多少以及质量,严重影响钢琴的教学效果。具备高端设备的高县一般只出现在一线的城市,目前我国的二线以及三线城市的专业钢琴设备较为缺乏,并且缺乏一些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钢琴师资队伍,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校的整体钢琴教学水平。
二、新时期高校钢琴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实现钢琴教学模式的灵活多变
我国在钢琴的教学上往往使用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教学,其具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优点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设备也比较充足,可以自行进行联系;其缺点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教学设备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致使教学资源的浪费等。为提高我国新时期高校钢琴的教育水平,教师要依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集体式教学或者针对特殊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实现钢琴教学模式的灵活多变。对于钢琴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式的教学方式,比如钢琴的弹奏技巧,读谱以及演奏的正确姿势等;依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分组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教师更加把握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相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实现共同的提高;对待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在现代的钢琴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侧重于演奏技巧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增设一些新颖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弹唱水平,同时,还应当开设钢琴文化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钢琴的内涵以及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要注重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地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角色在新时期钢琴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钢琴教师在新时期的钢琴教学中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严格律己,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学习。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专业技能,打破钢琴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发展钢琴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在高校的教学期间,钢琴教师要多参与实践的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结论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的钢琴教育模式要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丰富钢琴的教学内容,实现钢琴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我国钢琴文化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扬 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第六篇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钢琴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为教育者带来了启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钢琴的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实践、创造、构建学习体系的过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刻在以大爆炸式的速度不断更新换代,职业之间更是存在着多种转换,这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共识,传统教育模式下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深刻认识到大学钢琴不仅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更具思维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重点从重复的技巧练习向音乐乐感、音乐语言、音乐思维等能力习得的培养转变,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某课时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例,教师给出一段旋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即兴创作多套配奏方案,由此,设计出了十多种风格迥异的作品,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得到了挖掘与开发。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交流与发展,各种文化元素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大学钢琴教学要求以多元化课程体系为依托,钢琴教学本身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仅凭教师的力量十分单薄,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丰富教学素材,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在收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钢琴作品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学习钢琴的习惯。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兴趣喜好。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建立多元化的钢琴教学素材库,丰富教学资源。对欧洲钢琴艺术,教师可从时间轴上向两侧延伸,对各流派的代表作品、钢琴家都应有所涉及;对世界钢琴艺术,侧重介绍ClaudioArrau、DinuLipatti、MurrayPerahia、MarthaArgerich等音乐家的作品。与此同时,还应突出强调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钢琴作品的渗透,为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古琴与钢琴“中西合璧”的代表作,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确世界与中国各具特色的审美、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享有“未来的霍洛维茨”之称的国际知名钢琴家朗朗,其钢琴演奏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是钢琴领域实现中西文化交融的践行者。选用朗朗《牧童短笛》为例,对其钢琴演奏中弹奏技巧、思想、情感三个方面的中西融合展开探讨,将其演奏过程中的线性、立体钢琴思维式处理、时代性的凸显作为重点研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钢琴洋为中用、中西交融的美妙意境,感知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体验学习钢琴的快乐。
三、运用期待效应,创新钢琴教学评价
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作为学生钢琴艺术生涯的教育者、引导者,大学钢琴教师的言行、态度、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期待效应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期待效应,在钢琴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人群特别是指导教师的影响,这些影响总是会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其心理、情感以及思想观念,进而左右其学习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积极的期望往往有着惊人的力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评价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大学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肯定式、积极式、富有激励性式的评价,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学生,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尊重与关心,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期待效应的作用。具体来讲,教师可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采取钢琴作品赏析问答、钢琴伴奏实践、钢琴演奏会、钢琴论文创作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针对性,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自信,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感。
四、结束语
当前形势下,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任重道远。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去单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学钢琴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钢琴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立足本土,凸显时代性和民族性,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实现钢琴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婷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第七篇
一、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视野下进行钢琴教学的方法
(一)提高钢琴在中国的地位
提高钢琴在中国的地位并不代表要全盘吸收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先进钢琴水平和技术,而是应该辩证地吸收,即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时候,使之适合我国的文化发展情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另外就是要对我国的钢琴教学使用的教材进行重新整理和改编,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教材的安排。教材不但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特色。
(二)扩大我国钢琴教学的覆盖面
现在各种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开设的钢琴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但是其中民族音乐曲目所占的比例大约为总曲目的21%,尚不能满足多元文化教育中对钢琴教学的要求。因此,我国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与各种类型的文化接触,把先进的、适合我国发展的优秀文化应用到我国的钢琴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原汁原味的各国文化。
(三)重视有关音乐史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对技术方面的教授,还要注重对有关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介绍。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学生要想真正掌握音乐的价值意义,就要对音乐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否则学生只能注意到音乐的表面意义,不能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音乐作品的内涵。
(四)多种音乐风格的渗透
要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钢琴教学,首要条件就是学校具备的有关音乐教育的资料覆盖面必须广,其中的内容要深刻、有意义且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钢琴的教学方面,尤其是钢琴课程使用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钢琴教材中选取的音乐作品不能只是局限在传统的音乐作品范围内,同时要引进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风格的作品,这样才能使音乐教学跟上时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
(五)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学生对钢琴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因此,教师的音乐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我国的其他地区或者国外进行深度学习,吸取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和优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这些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模仿国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先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课下,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与他们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视野下进行钢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背景下进行的钢琴教学,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例如学校可以广泛地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但是在引进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方法应该适合我国的文化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应该具有中国特色。
三、小结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视野下进行钢琴教学已经刻不容缓。但是这个新的教学模式的进行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音乐文化的钢琴教育,这样才能适应时展和我国的文化发展,更好地培育出我国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
作者:刘扬 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第八篇
一、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钢琴专业教师也大多是课堂传授做主导,技能训练为目标,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导致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向性明确,但学习效率不高。师生沟通的缺乏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了解,一直处在被传授知识的状态,甚至是重复着已学会的知识,学不到想要学习的。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传统的教学课堂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分层教学。久而久之,这样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培养。
(二)教学设施配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现如今,大多高等院校的钢琴课还是秉承着理论讲解结合亲身示范的教学方式,很少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要想实现学生钢琴演奏技巧水平的大幅提升,学生就一定要有实践的平台。许多高等院校没有配备最基本的钢琴演奏室,更谈不上配套的音乐厅了。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琴课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理念
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既注重学生钢琴弹奏技巧水平的锻炼,又重视学生对音乐曲目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学习热情才能高涨,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已经很明朗,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影响钢琴教学质量。所以,钢琴教师要逐渐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注重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增进师生的互动。钢琴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需求,逐渐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约束中解脱出来,将教育模式向开发性发展,而不只是局限于教师主导的模式里。开放性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和实践,这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且自由的发展。钢琴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对音乐曲目的感悟能力。学习是要持之以恒的,钢琴学习也不例外,也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意志力,这是学好钢琴的基础。
钢琴艺术有很深的音乐理论知识做支撑,要想将钢琴曲目演奏出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有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这是学好钢琴的首要条件。钢琴教学中有很多情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钢琴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钢琴曲目的悟性,使学生能够感知钢琴学习的乐趣,这是钢琴学习的必备条件。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也制约着钢琴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课堂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差异,不重视师生交流和沟通,导致教师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没效果。钢琴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课堂上增加师生沟通,使教学更有侧重,实现教师教有所长、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重视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健全
新的教育需求要求钢琴专业的教学设备一定要与时俱进,钢琴课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专业课程,学生的实际弹奏能力直接反应着钢琴课的教学质量。要想使学生有好的弹奏水平,就一定要提供实践的场地。高等院校一定要重视音乐专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健全。广大钢琴专业教师也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应用,相应的,高等院校也要重视多媒体音乐设备的配备。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钢琴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也要及时适时地做出相应举措,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高等院校钢琴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探索钢琴教学新方法和新途径,实现钢琴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吕晓燕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第九篇
一、高等教育体系当中音乐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区别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学生毕业后大都是走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岗位,极少有人能够从事专业演奏、演唱性质的工作。所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素质教育”成为现在各师范院校所大力倡导的教学宗旨。尽管普通院校的音乐专业与专业院校的音乐专业都是以音乐课程为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它们的教学活动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然而在音乐的教学结构上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音乐教育人才道路。在专业水平的衡量标准上,区别于专业院校那样的“专业性”,而要做到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重点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教师教育的特征,不应该盲目地模仿专业院校,而脱离师范教育的本质。
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众所周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有一半的高等院校开设了音乐专业。也正由于此,我们音乐教育专业(尤其是地方的本专科院校)的入学门槛降低了,而艺考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这样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钢琴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生从小学习钢琴,入学前已经有过多年学习经历,他们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而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化课的劣势,被迫选择艺术考试这条道路,入学之前往往只学过一年左右甚至更短时间的钢琴,他们只是学习一到两首曲目来应付高考,钢琴演奏的技艺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用数字来标示五线谱的学生不在少数。
2、部分钢琴教师思想观念较传统
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从事钢琴教学的老师们,大部分都毕业于音乐学院或一类的师范大学。他们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较严格的钢琴教育,都有着良好的音乐素养,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上有较高的水平,对他们的能力我们毋庸置疑。但是,往往这部分老师由于常年接触传统的钢琴教育理念,学琴的内容基本以古典音乐为主导。所以,他们钢琴教学当中也表现得较为保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及时更新,还是以“学院派”的一套东西照搬到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当中。
3、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
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有些钢琴教师将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作为侧重点,盲目地拔高学生演奏曲目的难度,而对于教学过程当中曲目的选择过于单一化,不能与时俱进。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或者考试中经常还会以传统的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为蓝本,而忽视了音乐技能课程和教师教育学科的结合。脱离了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忽略了师范专业的职业特征。著名音乐教育家赵?先生就曾指出:多年来师范院校老是向音乐院校看齐,在培养方式上重一专而轻多能,有的学生虽然能弹奏一些较高程度的独奏曲,但却不会弹奏简单的即兴伴奏,结果是既不能上舞台,也不能上讲台。
三、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
1、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对于具有钢琴基础,基本技能较扎实、乐感较好的一部分学生,教师的教学难度不是很大,除了使用《钢琴基础教程》第三、第四册外,要经常选择性地学习克拉默、莫什科夫斯基、肖邦的练习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部分奏鸣曲,以及巴赫的复调作品等较为深度的乐曲,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演奏技术,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性认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学琴时间较短,他们的目的就是应对高考的专业面试,其演奏技巧是非常有限的,基本技能不扎实,手指不灵活、独立性不够,乐理常识较薄弱。对于这类学生,一般可选择:①哈农基本手指训练和一般性的技巧练习;②选择车尔尼599或849程度的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品;③《钢琴基础教程》第一、二册上的四手联弹、歌曲伴奏等方面的练习。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在有限的时间中,除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以外,更多的是学习好钢琴即兴伴奏,适应其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他们,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他们学习。
2、教学过程中注意和专业课程体系的结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钢琴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的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和了解专业领域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了解专业课程体系,做好相关课程的整合与衔接工作,依据音乐教学规律实现课程教学的协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钢琴课与其他阶段性科目,比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即兴伴奏》,《中外音乐史》等都有紧密的联系。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注重钢琴课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能够在钢琴课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也应坚持钢琴学科自身的个性和侧重点,不应把钢琴课上成一门理论课,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上有控制全局的能力,课堂上挥洒自如。
3、拓宽教学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钢琴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敢于突破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即兴伴奏课等多种形式;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注重对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及技巧方面实用技巧的训练上;同时还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钢琴课程标准,科学地运用专业知识,把演奏技术训练的过程条理化、系统化、多样化,能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把握;在课堂上,具备较强的理论讲解和弹奏技巧示范能力,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钢琴教学任务,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
作者:向磊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第十篇
1音乐学院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几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钢琴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钢琴教学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上课主观随意性大,使得授课缺乏完整的教学结构、计划内容,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学生在非常有限的在校学琴的时间中,难以获得一个完整的钢琴技能与知识训练.(2)在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有很多从事基础的入门程度的钢琴教育,还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做一些陪练的工作,而他们除了有一些基本示范能力外,还缺乏儿童钢琴的教学法,以及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学生的技巧训练和演奏技能的培养.(3)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即兴伴奏课,主要原因首先是高师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而钢琴即兴伴奏是任何专业都应熟练掌握的,其次,由于每年本校招收的学生里,声乐专业居多,这样对伴奏人员的需求就比较大,所以如果很多学生能胜任伴奏工作,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给学生增加演出实践的机会.而从近几年学生的考试考查来看,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说明学校应该对伴奏课的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做出新的调整.
2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方向
2.1有选择的进行集体课教学
把副修钢琴课由一对一改为集体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程度差异,每个班级学生的程度不仅有初级、中级的、也有没学过的,这种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的现象是集体课的第一大难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1)必须在分组之前对学生进行考核,按学生的弹奏程度进行分组,也可以打破年级界限(.2)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以后,要根据学生的进度和程度及时的重新调整班组.(3)提供适当的补救措施,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给进度快的学生提供附加作业,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又有效地缓解了两端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4)在教学内容上应多注重重奏和合奏,在选用教材时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多选用或编写重奏、合奏谱,让程度低的学生演奏浅易声部,程度高的学生演奏较难的声部,使大家能愉快的胜任,也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5)每个班组人数要适中,通常以十到二十人左右为宜,人数太多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太少了集体课教学的优越性体现不出来(.6)要更好的使用教学工具,数码钢琴有很多辅助设备,如音频设备、视频设备、这些辅助设备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看清楚老师的演奏要求等.
2.2教学方法要有更新
集体课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授课、共同作业和集体回课,它们共同支撑着集体课的开设和维持,决定着集体课的优势和效率,因此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被弱化和取代.
2.2.1系统授课: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必须把握教学系统和结构的完整性,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而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和即兴性.教师要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授演奏理论与技巧方法,并采用螺旋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反复的强化基本概念和要领,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2.2共同作业:如果没有共同作业,课程就没有统一的进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音乐内容与技巧方法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对那些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给予事先提醒,对要点和难点做出清晰的讲解与指导,并通过示范与模仿让学生弄清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和要领,使学生知道怎么练,练成什么样.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减少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提高学习的效率.
2.2.3集体回课:在上集体课时,要避免集体化的个别课,也就是回课时,教师仍然逐个检查作业,单独纠正问题.集体课回课教师应该多注重齐奏,这样有些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别人弹得不同,会自己寻找错误,并改正过来.教师还可以找一些弹奏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到前面进行演奏,弹完后让其他同学指出错误,这个过程不仅能使上来弹奏的学生注意到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
2.2.4课时量:如果把副修钢琴课改为集体课,那么每周上一节课,每个学期18周,只开设4个学期,这样很难达到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应该适当增加课时量,改为一周上两次课,这样无论是在教学进度上还是教学质量上,都应该有所提高.
2.2.5评价与考核: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钢琴个别课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进步幅度都应在考评范围内,要改变只以弹奏难度和质量来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巧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情况,要制定详尽的考核细则,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白无误,严格遵循.
2.3教材内容应有所创新
我们学校副修钢琴课所使用的教材是钢琴基础教程,由韩林申、李晓平等编,共有4册,这套教材主要以乐曲为主,是一本使用了很多年的教程,书中选用的乐曲也都比较传统,并且有些乐曲是很有难度的,不适合学生弹奏.现在国内已有一些院校尝试编写了部分教材,但似乎仍未跳出传统教材的框架,仅仅做了一些局部的改良,而没有整体性、革命性的转变,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和成熟的教材,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努力去选择和补充教材,这样很难保证集体课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构筑科学的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应该下大力气编写出适合我们本校学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专用教材.
2.3.1在教材乐曲的选择上,应该多着眼一些伴奏织体鲜明且实用的经典作品,或是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通俗钢琴小品,教师通过这些作品来增加学生对各类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
2.3.2在教材的内容上应该增加一些与即兴伴奏相关的知识,或是由易到难的正谱谱例,使学生从开始学习钢琴就能接触到伴奏的知识.
2.4在钢琴理论课中把钢琴教学法引进到教学内容中
在近两年中,我们学校在钢琴教学方面做过一些改革,如新开设了钢琴理论课,其内容包括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其中还具体到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作曲家的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等,这门课的开设使主修学生在更高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专业艺术素养方面会有所提高,那么对副修钢琴的学生则有一定的难度,且实用价值不高,所以为了更加丰富这门课的内容,我认为应该把钢琴教学法引进到教学内容中,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而对于主修学生,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循序渐进地实施启蒙教学,怎样抓住初级阶段训练的重点和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怎样因材施教,把握各类教材的横向搭配等等.这门课的考核办法是写一篇小型论文,我认为并不能体现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应该尝试着让学生讲一节钢琴课,可以先对一首乐曲的时代背景、作品内容以及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绪做讲述,再对作品中的弹奏技术要求难点做讲解及示范.副修生可以选择一些基础课作为上课内容,这样通过讲一节课既能把这门课所学知识贯穿一遍,又能给学生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2.5使伴奏课从始至终贯穿在钢琴课中
伴奏课是交叉于钢琴和作曲两个专业中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有着自己独特内容、规律、逻辑和特点的学科.伴奏既属于钢琴技术教学的范畴,也属于作曲技术教学的范畴,对于学生来说,既要会弹独奏又要会弹正谱伴奏,还要会作曲专业中的和声运用、曲式分析等等.这就要求钢琴教师要了解和适应这个特点,既要设立钢琴技巧课课,又要设立钢琴伴奏课,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
我们学校近两年对即兴伴奏课十分重视,已经由以前的半学期制增加为一学期制,也就是第一到第三学期修钢琴基础课(副修生),第四学期修正谱伴奏,第五学期修即兴伴奏,这种办法已经实行了两年,其教学效果没有太大的起色.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钢琴基础课的学制不能减少,因为大部分副修钢琴学生,弹奏基础都很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学过钢琴,面对这样的学生,两年学制时间已经很紧,再把其中半年改为正谱伴奏,让学生真的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谱子弹不下来,或是需要很长时间来练习,并且磕磕绊绊,根本无法与演奏者或演唱者合作.第二,伴奏课的学制虽有所增加,但是时间仍不够用,伴奏课的学制虽然增加为一学年,其实质上前半年的正谱伴奏,并没有起到良好地作用,教学进度之慢实属有些浪费时间.
综合上述两个原因,我认为应该把伴奏课从始至终贯穿在钢琴课中,这样既不减少钢琴基础课时间,又能增加伴奏课的时间,使学生两不耽误.例如(以副修学生为主要说明对象)
大一上半学期,学校还没有开设和声课,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并在拜厄、车尔尼599中的练习曲中学习正三和弦的连接及终止式,还可以从练习曲中简单学习了解伴奏音型.大一下半学期,可以用一些小乐曲或儿童歌曲来做配弹练习,使之学以致用,还可以把练习曲做改编练习,用不同的伴奏织体,为一首练习曲做伴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习的灵活性.
大二上半学期,随着学习进度的增进,乐曲的难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随着乐曲或练习曲介绍副三和弦的用法,以及一些较难伴奏织体的使用和弹奏.这学期还应增加视奏练习,使学生提高识谱速度,为正谱伴奏打好基础.大二下半学期,可以先从分析正谱开始,分析乐谱中和弦的用法、曲式及伴奏织体.然后可以弹一些较为简单的正谱伴奏,弹熟之后一定要与演唱者或演奏者做合作练习,因为双方的默契配合也是学习伴奏的重要方面.
大三上半学期,以学习即兴伴奏为主,但是钢琴基本弹奏法仍然要学习,比如车尔尼599、849仍要练习,哈农的手指练习及音阶琶音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因为有好多学生虽然会弹伴奏,但不会弹琴,他们指法混乱、触键生硬,这些都是弹奏基础差所导致的,所以,钢琴基本功练习仍然是重中之重.
作者:肖然 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