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钢琴教学的不足及策略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不同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生源、环境、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学习进度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钢琴教学方案。然而,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模式来应对不同的教学体制、专业建设甚至是学生基础,使得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几乎不存在差别,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因能力不足而无法对钢琴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掌握。
2.教学中过于追求结果,忽略学生的长久发展
在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引导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喜爱,而是片面的追求学生的竞赛能力和考级能力,虽然通过这两种方法能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比赛成绩和评级,但是却影响了学生的长久发展。现阶段的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加钢琴比赛和评级,其结果可想而知,以至于许多学生失去了对钢琴的学习兴趣,从而失去对音乐的热情。即使有些学生能够通过考级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放弃了对钢琴事业的继续深造,投入了其他行业。
3.教学与实际脱离,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运用到生活中来
高校钢琴教学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弹奏技能,例如,练习曲能弹到车尔尼599还是849、乐曲能练到几级等,却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教学。这就是有些学生钢琴技术很高,但是却不能为其他学生进行简单地伴奏,有些学生可以熟练地弹奏乐曲,却不能进行即兴编排演奏的原因。
二、完善高校钢琴教学的对策
1.进行系统性教学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系统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课时、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安排;不能即兴教学,想到哪儿教到哪儿,应当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功底。
2.加强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是高校音乐系学生的基础性教学内容,要想解决好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加强对音乐的学习。钢琴教师应当在教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音乐的倾听、感知、理解和喜爱,例如为学生播放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并为他们讲解乐理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从而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另外,在钢琴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从而解决学生弹奏音乐空洞、苍白,缺乏情感、逻辑和深度的问题。因此,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音乐的体裁、类型或风格进行分类,从而根据这些分类进行针对性讲解,并结合音乐的创作背景、作家的创作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些音乐的内涵及情感,并在弹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弹奏出高质量的钢琴曲。对于那些不需要进行解释的钢琴曲,应当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自行理解和发挥,从而挖掘学生潜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努力为学生创作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学生多听、多练、多创作,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情感。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钢琴技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进行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学。钢琴技巧的掌握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练习,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个人能力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层层推进,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功底,提高钢琴能力。另外,在教学进度上,教师不应该为了考试和比赛成绩而对学生“拔苗助长”,要严格依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性格习惯,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弹奏技巧,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
三、总结
钢琴演奏是一门技巧与情感相结合艺术,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富含情感与技巧的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曲目。另外,钢琴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必须注重对学生钢琴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钢琴事业而努力。
作者:周丽青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重视弹奏的技能而轻视理论的学习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音乐人才。高校钢琴教育亦是如此,这就要求学生在钢琴艺术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上,而是要做到“既可意会,又能言传”,要善于用语言表达出所有的音乐现象,要明确自己所接触的钢琴作品的相关概念与表演意图、思路,并且能够清晰、明确地解释或表达出来。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些是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高校钢琴教学应该在以技能的学习为基础的同时还要开设相关的钢琴理论教学课,这些理论课程应该包括钢琴的基本发音原理、学习钢琴的基本方法、钢琴基本演奏法及其演变过程、钢琴音乐史、钢琴基本教学法、钢琴作品的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技能弹奏与理论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技能的弹奏必须以理论的学习为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技能弹奏的行动指南,而技能的弹奏又是理论学习的最好的检验与实践的手段。诚然,每一部钢琴作品都需要依靠弹奏技能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然而,光有高超、炫丽的演奏技巧而缺乏对作品内涵、作曲家创作思想、风格等方面的理解,就会导致整个钢琴作品缺乏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同样,光有理论而没有演奏技能也不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由此可见,钢琴理论与技能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或缺的。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演奏技巧,才能在日后的钢琴实践工作中做到有章可依、有序可循,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状况。
二、重视钢琴的独奏形式而轻视钢琴的伴奏形式
重视钢琴独奏、轻视钢琴伴奏这种现象是高校钢琴教学一直都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钢琴伴奏的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笔者认为,高校钢琴教学重独奏、轻伴奏的这种教学现状与高校钢琴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不完善的课程设置、不规范的教材体系直接导致了很多高校都没有伴奏教师,没有规范化的伴奏教材,有的甚至还没有开设钢琴伴奏课。即便是开设了伴奏课程,但由于重视程度较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提高学生独奏能力方面上,而轻视了对学生的基本伴奏技能的教授,这样的伴奏课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学生在课后根本不练习伴奏,导致整整体教学质量也不高。
另外,钢琴独奏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大家的重视,而钢琴伴奏只能是去配合别人、为别人作嫁,始终处于从属性的次要地位,这些思想左右在教师的心理方面就出现了教师不愿意教的现象,左右在学生心理方面就出现了学生不愿意学的现象。大家一般都会认为“伴奏”是指在乐曲或者是歌曲中用于突出、衬托其主要部分的辅助性部分。这个定义非常容易引起人们对伴奏一词的误解,认为伴奏就是一种衬托或者是辅助性的部分,它根本不重要。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如果将钢琴伴奏部分去掉的话,那么这些艺术歌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笔者认为钢琴的独奏部分和钢琴的伴奏部分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它们是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在音乐作品中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完成了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型的音乐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而钢琴伴奏能力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也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非常实用的一项内容。钢琴伴奏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钢琴弹奏、和声、作曲技术理论等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是密切相连的,并且内容博大精深。它要求伴奏者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还要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良好的和声与作品分析能力、较强的复调水平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把握好作品的内容,并熟练地运用钢琴技巧与伴奏手法,从而与被伴奏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界。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重视钢琴伴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伴奏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三、重视钢琴技能的提高而轻视基础的练习
重技能提高、轻基础练习这种现象在高校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钢琴教师而是整个不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针对此,高校钢琴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且在教学方法与形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高校钢琴教学的考核目标依旧是向专业化音乐学院看齐,这就造成了实际教学与高校钢琴教学目标、任务相矛盾的局面。高校的钢琴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并打造高素质、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人才,而不是培养专业性、演奏性的人才。因此,盲目选择深奥的、难度大的作品让学生练习,追求高超的演奏技巧等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笔者认为高校钢琴的教学考核应该与其它专业音乐院校的考核完全区别来看,应该突出高校钢琴教学的特点——示范性、实用性。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除了常规性的演奏之外,还需要增加视奏、伴奏等项目,以便检查学生的读谱、即兴弹奏、伴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般来说,高校钢琴的学生在入学时的专业起点都比较低,有的是从初中开始学琴,有的是从高中开始,更有甚者是为了高考,突击一两个月来练习一两首曲目来迎接考试。针对这种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入学后,教师应该注重加强他们在钢琴基础方面的练习,从头开始学习。有些学生认为练习曲练习起来枯燥乏味,不如大曲子有感觉,所以就盲目地把目标定位在难度较大的乐曲上,只看音符不求质量,只注重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而忽视钢琴基础方面的练习,实际上,这些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在钢琴学习初期,学生理应培养以良好的速度、力度等演奏能力为基础的技术习惯。练习曲旋律优美,并且它既拥有不同技术重点,又能够克服技术难点的教材。例如,车尔尼练习曲就运用了大量的音阶和琶音,涉及键盘的适用范围较大,音型结构具有伸缩性,两手分别演奏具有旋律性,对于手指跑动、独立、均衡等方面的训练十分有益。
再如,克拉默的练习曲侧重训练学生的左右手和手腕的圆润与连贯性、指法的细腻性、手指的独立性等方面的内容。当然类似这样内容的教材有很多,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技能基础,克服了技术难点,并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点拨以及自己的大量实践练习,才能够正确地掌握演奏技巧,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现有的高校钢琴教师队伍基本上是由专业音乐院校和高师音乐专业两部分的毕业生组成,过去的教师考核经常采用技能、技巧水平的高低来衡量教师水平的高低,这也导致了教师将技能、技巧作为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对扎实基本功方面的训练。教师选择的考试曲目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演奏能力范围,这就使学生将作品演奏得根本没有音乐美感,看似学生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作品的演奏,实际上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单纯的击键技术并不是真正的演奏艺术。也正是这种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扼杀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找准高校钢琴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在基本功方面的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选取一些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教材来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系统化、科学化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四、总结
以上是对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所进行的分析,高校钢琴教学中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钢琴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钢琴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找准高校钢琴教学目标,更深一步地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的钢琴方面的人才。
作者:郑新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第三篇
一、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其中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模式其实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构建的实践方案。对于钢琴教学目的观的构建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的确立。所谓的钢琴教学目的观是指在钢琴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时,学校还要将钢琴教学的发展规律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创新思维培养理论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让学生在钢琴艺术素养中融入自身的创新精神,才能提高学生音乐的表现力。此外,教师还应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对钢琴、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学生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以及钢琴创作的成就感,这些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由此看来,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将教师作为教学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相反,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将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视为钢琴创新教学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精髓的基础上,摒弃原有教学模式,将创新教育作为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型的创新钢琴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一切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教师都是作为指引者存在的,钢琴教学也不例外。所以,钢琴教师必须在汲取传统教学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创新元素,将创新教学作为教育的目标,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二、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究与构建
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将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并且在科学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稳定、系统化的实践模式。因此,创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地构建创新模式怒路,以培养出优秀的钢琴人才。在创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启发和引导
启发、引导都是创新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元素。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式的灌输教育模式,这种以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固然有其优点,那就是通过讲解钢琴知识以及示范钢琴弹奏方法,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弹奏技巧和理论知识。与其他音乐艺术相比较,钢琴演奏对于专业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典的钢琴作品而言,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不能完美地展现出作品的意境的。因此,钢琴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钢琴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本演奏技巧不仅是钢琴创新的基础,也是钢琴创新的动力源泉。
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弹奏技巧。引导不同于以往的简单的示范和模仿,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借助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去将同一首作品展现出不一样的美。学生要在弹奏中体会每种演奏方式产生的审美效果,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演奏方式。启发式教学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到演奏中,只有以学生自身对作品的体验为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而才能形成钢琴教学创新模式。除此之外,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体察能力,使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到的对音乐的见解,还要有敏锐的体察力,能捕捉音乐中的美感要素,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钢琴创新的源泉。
2.重视钢琴教学中对于音乐的设计
所谓的音乐设计是指以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作为基础,遵循音乐表演的二度、三度创造特点,结合个人的音乐见解、乐谱认知,自主体会音乐的演奏风格,并结合自身的联想和想象对钢琴演奏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构思,进而形成符合钢琴表演逻辑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自主设计音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演奏技术等有着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要结合音乐效果对触键、情感等因素进行设计和构思,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音乐设计也要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情感韵味,科学地分析音乐的结构布局。在传统的钢琴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就乐谱进行讲解,然后根据教学作品进行演奏示范,接下来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模仿,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情况进行纠正,学生在得到纠正意见之后再次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在演奏技巧、理论指导等方面产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知识储备,导致对作品和演奏技巧都缺乏自身的审美能力。
音乐设计教学模式则不同于传统的钢琴教学,其在教学流程上也有独特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作品设计表演方式,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了解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色,接下来再让学生弹奏作品,然后师生就学生的弹奏情况讨论作品内容和弹奏技巧,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再次进行创作和演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启发、探究的新型教学原则,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的学习工具,依据自身的弹奏经验或其他钢琴艺术家的演奏版本进行钢琴音乐作品的设计,挖掘学生在钢琴弹奏方面艺术潜力,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3.通过创新活动推动钢琴教学模式的构建
将一些新颖的、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融入到钢琴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培养钢琴教学的创新型人才是有积极作用的。例如,高校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开办相关讲座,根据他们的演奏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钢琴作品,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学生谈论自己的钢琴成长经历以及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和领悟。学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钢琴家的经验讲解了解更多弹奏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对音乐、对钢琴、对人生的认识。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要归于实践和使用,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学生在钢琴教学中要学会学以致用,要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此外,一些平时理论基础很扎实,弹奏技巧也很好的学生在面对观众时会因紧张而忘记曲调,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演奏,这无疑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生活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去社团、剧院或一些庆典活动参加演出,以积累实战经验,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可以从容不迫地面对观众。
三、总结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各种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在遇到挫折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努力进取,从而使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可以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此外,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开发自己的个性和创新潜力,在增强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增强自尊、自信,以促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对教师而言,在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有提高,作为教育的引领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以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
作者:任晓琳 单位:新乡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