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钢琴伴奏创新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钢琴伴奏创新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钢琴伴奏创新实践

【摘要】中国古典舞基本功钢琴伴奏是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固化的伴奏音乐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探索舞蹈钢琴伴奏多元化创新是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教学情况分析,针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钢琴伴奏的基本元素和创新点以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提出一些观点,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钢琴伴奏。

【关键词】钢琴伴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改革

音乐与舞蹈紧密相连,在基本功训练中,钢琴伴奏音乐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舞蹈想象力、课堂积极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固化的问题,如不同的舞蹈动作用同一个音乐伴奏,音乐只是按照谱面没有二度创作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钢琴伴奏要求逐渐提高,文章正是针对此问题,在曲目、伴奏方法、音乐舞蹈配合程度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与探索。首先是曲目创新,很多伴奏者还是主要依靠不断更新教材拓展舞蹈伴奏的音乐内容,部分伴奏者将一些经典音乐、流行歌曲改编甚至直接照搬。这样的方法比较直接,但是针对创新方向来说还远远不够。例如,通过不断更新教材只能直接获得现成的曲目,但不进行深度分析,在曲目创作和创新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具体总结以下几点看法。

1.加强声乐作品伴奏的研究

声乐伴奏在钢琴伴奏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这方面的曲目很多,可以为舞蹈伴奏提供充足的伴奏创新点。以中国古典舞为例,其中很多训练都注重气韵回转,要求音乐伴奏不能一板一眼,需要有足够的抑扬顿挫,那么则可以在已有的伴奏曲目基础上选择一些充满抑扬顿挫的声乐作品伴奏进行改编。如中国声乐作品《越人歌》《锦瑟》等,这些作品的旋律都充满了中国古典舞强调的抑扬顿挫,伴奏者可以用这些音乐作品针对舞蹈动作,如“控制”“蹲”等动作组合进行改编。例如《梨花颂》这首经典戏曲音乐,首先,旋律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符合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形象。其次,这个音乐非常适合舞蹈基本功如“转”这个动作的编排,这个动作要求音乐不能过快,且节奏不能太复杂,需要段落式的音乐为转动动作作铺垫。而这个音乐速度适中且段落感十分明显,一个乐句为一个八拍,一段完整的旋律则为两个八拍,旋律简单明了不复杂。而同样是戏曲音乐,《凤阳花鼓》则可以作为舞蹈动作小跳的音乐,因为小跳动作节奏明显简单,而用这首凤阳花鼓2拍子的特点明显,旋律经典且欢快,可以提高舞者的代入感和积极性。针对一些节拍明确、速度较快、充满力量性的舞蹈动作,则可以选择一些如《骏马奔驰保边疆》《闪闪的红星》等经典歌曲进行改编,这些曲目节拍明显、旋律朗朗上口,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声乐伴奏作为钢琴伴奏中一个非常成熟的板块,包含非常多的音乐素材,但是在选用声乐伴奏音乐作为舞蹈伴奏时也需要针对舞蹈动作进行分析再选用。也就是说很多声乐伴奏音乐不能直接作为舞蹈伴奏使用,必须切合实际情况进行改编。例如《越人歌》这首声乐作品,它的前奏特别长,对于声乐演唱或者自由的舞蹈编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音乐铺垫,但是在平时基本功训练中这样长的前奏就会很冗长,在舞蹈训练中,这个前奏就占了4个八拍,基本功训练音乐并不需要太长的前奏。再如《大鱼》这首音乐,是一首很适合“控制”动作的音乐,但是同样也存在前奏过长的问题,所以,选用这类音乐时,需要跳出原有的音乐框架,然后摘取需要的音乐元素,再结合舞蹈动作的特点进行改编。

2.对现有的伴奏教材进行改编和创作

笔者专门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参与的群体为几个教学班学生。在“是否同意对基本功训练中伴奏音乐进行改编”这个问题中,有90%的学生表示完全同意,剩下有8%的学生表示部分同意。在“基本功训练伴奏改编后是否对上课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这个问题中,有95%的学生表示完全同意,部分同意的学生占3%。以上调查数据可以说明在基本功训练中,学生和老师长时间听一首一成不变的伴奏音乐会产生审美疲劳并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对现有伴奏音乐进行改编创作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如何对伴奏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则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在前人的基础上改编和创作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办法。首先,可以对目前的舞蹈伴奏教材进行研究,研究各个动作伴奏音乐的特点,然后再进行二次创作。例如,一个C大调的音乐,不改变节奏的情况下,可以把旋律改编成a小调,这样又得到了一个相似却又不同的“新音乐”。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舞蹈动作来思考音乐,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节奏比旋律更加重要。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不同的节奏所带来的音乐形态、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解,清楚哪些节奏、速度、节拍适合哪些舞蹈动作。例如,针对行进大踢腿,就尽量选用4/4拍,这样的速度不会太快,能够给予舞蹈者在踢腿过程中进行换气和节拍的把控。节奏型可以用切分和附点节奏组合,使得重拍的拍点明确。然后再在音乐的旋律上添加,这种具有力量感的动作一般适合用明亮、辉煌的大调,也可以使用五声调式。结构上可以采用一个ABA三段式的结构创作,即在第二段改编,例如加入一些装饰音,转调等方法。通过上述方法,经历了分析舞蹈动作、确定节拍节奏、确定旋律、划分结构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就得到一个适合行进大踢腿的音乐。其次,针对伴奏方法,在这个方面,作为伴奏者其实应更加清醒和熟练,因为好的伴奏方法可以使音乐与舞蹈的配合更加融洽,而不好的伴奏方法则会拖累整个课堂进程。

3.针对钢琴基础短板进行灵活优化

这与音乐二次创作有共同点,但是也有不同。其重点在于灵活地修改伴奏方法,例如,一首为平转而准备的音乐,左手全是大跨度的和弦或者双音,而右手旋律全是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这样的音乐显然很考验伴奏者的钢琴基本功,若伴奏者没有扎实的钢琴基本功,就很难真正演绎这首音乐,而舞蹈课堂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就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编,例如,左手不断起伏变化的和弦可以改为分解八度或者低音走向较为平稳的分解和弦,这样左手足够稳定,可以给到一个稳定、明显的节拍,右手的旋律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良好地发挥。而右手也可以把一些过多的跑动音合并成相对音值的和弦音或者双音,这样就能在不减弱音乐效果的基础上兼顾自身的钢琴能力。例如,在弹奏一个比较流动的音乐,而左手的谱面过于复杂,在演奏时很困难,那这个时候则可以根据右手旋律进行配和弦,然后左手改为对应和弦的琶音或者分解和弦。虽然音乐上和原谱已经有所不同,但是依旧不影响整体的艺术效果,并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4.适当根据舞蹈动作对音乐进行加花、音色处理

这个方面,就比较考验演奏者的音乐功底了,第一个是加花,通常可以在一些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上进行加花,可以根据动作加入颤音、波音、倚音、震音、刮奏等,这些加花能够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为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带来趣味性而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者,在一些长的旋律线条里,也可以加入一些和弦外音,例如一个上行的旋律中,可以在乐句的最后加入几个上行的和弦外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加花,还可以对音乐进行一些音色上的处理,笔者认为舞蹈基本功的音乐伴奏不应是一板一眼的,而应是跟随训练动作进行相应的调整,重拍的时候给重音,不是重拍的时候就应弱下来,弹出音乐性和律动性,才是伴奏者需要注意的。否则就跟电脑模拟的音乐一样,没有强弱快慢之分,所有的音符都一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再者,在演奏一些比较抒情的伴奏音乐时,应注意触键的方法,音色不应过于生硬,应是柔软细腻、明亮光泽,而这个时候如果用高抬指的弹奏方法就很容易感觉颗粒感明显。再如,在演奏大跳等动作的伴奏音乐时,很多伴奏者会习惯性把左手的低音和弦弹得很沉重,反而失去了应有的节拍感和音色。首先节拍以3/4拍为例,应是第一拍弹得厚重,后面两拍注意轻巧,才符合相应动作的特点。但如果这三拍过度追求音量的强弱,就很容易出现三拍都很强,听不出来节拍感的问题。所以在演奏这类伴奏音乐时,也要注意左手的弹性,不应弹得过于死板生硬,需要充分理解舞蹈动作的特点进而演绎出强弱关系。

5.适当根据舞蹈动作对音乐进行节奏型改编

大多数舞蹈伴奏都是以旋律为主,但是这并不代表节奏型伴奏就不适合。其实对于基本功训练这种针对性强的练习,可以直接演奏节奏节拍性明显的节奏型伴奏,例如在“平转”这种要求速度统一,动作干净利落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很适合旋律性强的伴奏音乐,旋律性太强或者跑动过多都容易把握不好与舞蹈动作的配合。而节奏型伴奏就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动作要求,伴奏者只需把节拍节奏稳定地弹出来,并且速度能够根据舞蹈动作快速地做出改变,就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6.音乐与舞蹈的配合程度

音乐与舞蹈是相对而又统一的两门艺术,在《乐记•乐象篇》中提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此外,苏联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说道:“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因此虽然它们各自是一门单独的艺术,作为两门不同的学科,彼此是独立的,但是在学科末端又是有交叉的,舞蹈伴奏正是在这个范畴内应运而生。作为舞蹈伴奏,笔者认为应加强对舞蹈的熟悉程度,理解并遵循三个基本关系,即“舞性——乐性”“舞句——乐句”“舞韵———乐韵”,首先第一个关系则是要理解舞蹈动作的性质,它是流动线性的,还是强调点的。然后再根据这个前提,让音乐的性质也达到和谐统一。避免舞蹈动作是线性的,而音乐伴奏出现颗粒性、跳跃性强的奏法这种情况。其次则是舞句和乐句的关系,舞蹈和音乐在演绎中,都是有呼吸和段落的。所以在伴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的和舞蹈动作的特点,给予段落感,从而让音乐和舞蹈动作都显得不那么仓促,连贯而又张弛有度。最后一点就是舞韵和乐韵的关系,关系比较复杂,包含很多技术和艺术修为。肯定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但是经常听音乐会就会发现,有的人技术非常好但是他演奏的音乐欠缺感情,只能给听众一种听觉上的快感但是并不会打动人。而具备好的乐感的人演奏的音乐通常能够引起共鸣,其中包含触键方式、音乐段落的划分、演奏时的呼吸、手指控制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对应到舞蹈中,所谓舞韵,也可以理解为舞蹈者在跳舞时除了基本的动作规范以外,还在动作的处理、深情神态、身体的律动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具备不错的素质。在这个对应关系中,就需要舞蹈者和音乐演奏者互相带动对方,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维度。将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带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伴奏,可以很清晰地根据三个关系进行伴奏处理。例如,在演奏跳跃动作时,应熟悉动作的特点,再在音乐演奏时加入一些必要的拍子、气口等。这些难点一般乐谱中并不会写,全部都是考验一个舞蹈伴奏的经验、艺术修养。所以如果对这些难点不熟悉,则会出现如伴奏音乐是伴奏音乐,舞蹈动作是舞蹈动作彼此分离严重的情况,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没有使音乐和舞蹈达到和谐统一。另外,舞蹈伴奏有一个灵活性很强的特性,舞蹈者每一次的舞蹈动作都需要伴奏者时刻观察注意,需要伴奏者对现场表演情况进行及时的音乐处理。因而在这个方面,需要尽量脱离谱面,达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后,舞蹈从技术角度来看是一门肢体艺术,是对人体所潜藏的各种能力进行充分地挖掘、展示,它借用人体动作等肢体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展示了人的思想情感、文化背景、节奏律动等。而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要功能。而音乐同样作为一门声音艺术,它为舞蹈提供了灵魂,舞蹈根据音乐进行相应的动作展示,好的音乐伴奏能够给枯燥的日常基本功训练带来趣味性。在基本功训练中,音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选择音乐时应把握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统一,把握音乐与动作的同一性,把握古典舞音乐伴奏的民族特点,使舞蹈教学听觉和视觉得到统一。

【参考文献】

[1]拉尔夫•阿贝莱因,雅克•腾尼.钢琴上的风格化即兴伴奏和即兴演奏流行键盘技巧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2]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薛红星.浅谈舞蹈课堂钢琴伴奏调与调性的多样化风格[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S2):45-48.

作者:赵雨童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