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模式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OBE模式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OBE模式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obe 模式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强调从成果入手,以产出为根本进行实践,其可以保证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最大程度达到一致。 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 OBE 模式的概念,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满足课程改进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 OBE 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对 OBE 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OBE;模式;钢琴;即兴伴奏课程

在大众对学校教育质量关注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OBE 模式开始兴起。 在 OBE 模式中,学生产出是教育系统运行的驱动力, 可以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 特别是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育指导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相对匮乏,即兴弹奏难度较大,而通过 OBE 模式的应用,以产出为根本,重新调整课程体系,提高钢琴人才的培养效果。 因此,探索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 OBE 模式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OBE 模式概述

OBE 模式又可称之为以产出为本的教育、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 由 20世纪 90 年代 《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 争议与答案》(斯派帝著•美国)一书可知:以产出为本的教育需要清晰地聚焦、组织教育系统,促使教育活动始终围绕学生, 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经验提供支持。

二、OBE 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传统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并没有从根本层面放开教师对于学生的禁锢,制约了“学生为主体”这一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 而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赋予了学生主体权利,为学生自主创造、与同伴协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将“教师教导、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导”,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疑惑, 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二)满足课程改进需要

传统钢琴即兴伴奏 课程教学 并没有 真正脱离“一味教知识”的知识课堂层面 ,给课程改进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而以产出为本的教育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营造集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要求、持续改进教育指导活动为一体的持续改进氛围。 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新时期内部、外部需求相符的同时,给予学生自行编配伴奏、实践探索权利,由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满足课程改进需要。

(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传统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主要以学科划分为专业课程设置依据,致力于解决肯定、静止、线性的问题,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完整,但仅可保证最终培养人才与学校设定目标相符。 而以产出为本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强调从反向着手,以内部与外部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依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策划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颠覆课程体系设置流程,Yi Jiao Lun Tan可以保证最终培养人才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

三、OBE 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方案

(一)明确目标

从宏观视角上来看, 以产出为本的教育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目标是改变以往教育指导模式,利用逆向教育指导系统,弥补应试教育指导模式缺陷,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充足支持。 同时科学规划教育指导框架,结合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应用、综合素质的提升需求,设计评估机制。 时刻关注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为学习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支持。从微观上来说,以产出为本理念下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目标是以毕业要求为基础,以用人方需求为着手点,培养学生具备钢琴演奏基本技能,保证学生可以胜任音乐课堂教学以及校园社团活动、 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校园文艺演出等工作。 相关学生不单单需要会弹奏钢琴,而且需要会教授钢琴、会组织钢琴文化娱乐活动、会排练钢琴文艺演出等,同时学生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理论知识,成为音乐表演能力高超、口语表达流畅、教学能力突出的人才。

(二)重构教学框架

在成果导向下,教师可以将实现成果目标为着手点,进行科学教学计划的设置。 比如,为保证学生具备与中学音乐教学需求相适应的钢琴演奏基本技能,教师应根据钢琴演奏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差异,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地策划学习方案,并将钢琴伴奏、基础和声、即兴伴奏等课程陆续编排到钢琴课程教学体系中。 如对于理论、声乐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 可以循序渐进地在教学框架内编排和声理论、钢琴基础、伴奏音型与调式调性,夯实学生钢琴基础,为学生即兴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时依据“快乐学钢琴”“兴趣学钢琴”“速成学钢琴”“创造学钢琴”标准,将存在一定联系的课程构筑为课程体系、课程群。 其中速成学钢琴主要是以基础薄弱的学生为对象,为其编排快速提高钢琴水平的内容, 如最短时间内弹奏出自己喜爱的歌曲作品、 短时间内解决右手弹奏旋律流畅性问题、 短时间内解决钢琴即兴弹奏问题等,进而集成以往课程设计框架中的钢琴伴奏、钢琴基础、钢琴基础和声、即兴演奏等内容,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程度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考虑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需要培养兼具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演出工作者,教师可以与琴行、艺术剧团、培训学校进行对接,讨论钢琴人才培养标准、方案。 对接市场需求,确定实用性钢琴技术人才培养着力点。比如,利用学校现有产学研基地,与当地琴行、艺术剧团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即兴演奏、伴奏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进入艺术剧团进行舞台表演,除为剧团歌咏比赛、合唱演出配弹伴奏外,还可为歌曲或乐曲编配伴奏音型后即兴伴奏;或进入琴行充当培训教师,为被培训者即兴伴奏,真实面对产出环境,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丰富教学内容

以往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枯燥,无法保证产出。 因此,教师可以产出为导向,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开展前进入音乐工作室开始实地采访,了解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相关的内容, 并将单一的文字、枯燥的乐理知识制作为数字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从歌曲风格与伴奏音型的关系入手, 进行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设置。 对于以《乡音乡情 》为代表的抒情类曲目 ,因其具有感情深沉、节奏舒缓的特点,教师可以借鉴《轻松学钢琴即兴伴奏》文本,以分解和弦为重点,配合左手柱式和弦+右手带旋律八度和弦演奏视频片段, 给学生展示,并结合案例讲解技巧;而对于以《歌声与微笑》《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为代表的儿歌类曲目,教师可借鉴《弹儿歌学伴奏》书籍,以大三和弦为重点,配合速度调整,为学生分析歌曲明朗的风格,并指导学生根据所观摩的动画片段练习伴奏音型。以声乐专业学生为例,声乐专业学生就业共有四个方向,一是歌唱演员,二是音乐教师,三是主持人等和音乐有关联的职业,四是声乐教师。 根据声乐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教师可以贯彻反向设计原则,在深入研究 “需要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及原因”“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渠道以及判定标准” 等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授课知识掌握规律,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内容划分为低阶学习阶段、 高阶学习阶段等两个阶段。 低阶学习阶段以理论知识为培养目标,以《音阶练习》《基础乐理》《和声》为教材,选择与歌唱演员(或音乐教师、主持人、声乐教师)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高阶学习阶段培养重点为技能、素质,需以《即兴伴奏训练》《声乐作品集》《多声部训练》为教材,开展常用调性、和弦链接、伴奏织声等培训工作。

(四)升级教育方式

在产出为本理念下,自主探究式方式的应用必不可少。 因此,根据学生自主探究需求,教师应依据大课与小课相结合、演奏与教学法相结合、演奏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开放学生探究端口,为学生练习钢琴演奏技巧、汲取钢琴教育知识、运用钢琴即兴伴奏方法提供充足支持。 由产出为本的教育要求可知,在教育方式升级过程中, 教师需要以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为导向, 鼓励学生在钢琴即兴演奏课程中挑战自我,并允许其反馈课程优化设计建议。 同时考虑到产出为本的教育模式,关注重点为“学生学到内容,教师教授内容”“教学中输出成果”“研究型教育与学习”“个性化教育与学习”,因此,教师应从多个方位分析、跟踪、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及时更新每一位学生学习目标、进度、基础,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计划、方式,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支持。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上, 根据信息化时代学生移动式、碎片化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即从学生智能产出特性出发,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结合具体教育指导内容,策划线上与线下结合、 微课与直播结合、 学习与交流结合的学习模式,灵活转变双方角色,加深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学生提升钢琴艺术审美能力。 在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程教授内容, 进行五分钟或七分钟微课视频的提前录制,为学生简述音阶指法、调式调性、和弦级数编配等内容。 同时根据音调唱名法规律,指导学生开展半音变化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提高学生对和声调式的敏感度, 教师可以线上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为学生重点讲述手位、音级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大调、小调以及和弦连接模式的规律。此外,在教育方式升级的背景下,教学者也需要由团队教学代替单一钢琴教师授课, 即在学生钢琴演奏达到相应程度时,根据目标需求,与目标用人单位相配合,引入“双导师制”。 比如,在产出为“中学音乐教师”时,教师可以与各中等学校教师合作,允许中等学校教师进入钢琴即兴伴奏课堂进行授课,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学课堂实际教学需求。 同时课程教学者可以及时沟通,相互交流知识点、教学技巧,进一步明晰教育目标产出。 除了与目标产出相关方合作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合作,将传统灌输式教育指导模式变更为多角度沟通交流方式, 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与其共同讨论学习任务,分解学习内容,寻找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与学生就钢琴即兴伴奏内容展开深度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前向学生发送教学导案,鼓励学生自行选择关于课程知识点的乐曲, 课前自行创作、编排,进而在正式课堂中展示前期即兴伴奏编排曲目。演奏后,由其他学生研究讨论并提出建议,教师则负责总结学生研究讨论经验,明晰课程重点难点,为学生后续知识巩固提供依据。

(五)调整考核机制

传统以期末一次钢琴演奏考试成绩为基准的考核机制已经无法满足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产出需求,也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全面性。 因此,教师应在调整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框架、 方法、目标的基础上, 利用多元化考核代替单一性考核、分阶段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比如, 在每学期围绕音乐、即兴伴奏、练习设置评估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总体教育计划, 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覆盖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合奏、即兴伴奏等诸多方面,以音乐旋律、伴奏技巧为重点。 考核评估时,引入现场评估法,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整理乐谱自行弹唱、为同伴伴奏,或者要求多名学生为同一首曲子编配伴奏音型后分别即兴伴奏后评比,根据中学音乐教师这一产出要求, 增设课程试讲类考核模块,并聘请中学一线教师、中学生担任考核评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也是学生钢琴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以产出为本、 以结果为导向理念的指导下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培养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为学生独特演奏风格形成、艺术修养提升提供支持。 因此,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重构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流程中转变师生角色,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同伴协同合作提供足够的空间, 奠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的基础。

作者:李蕊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